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千阳县

千阳县,中国宝鸡市下辖县,位于陕西西部,全县土地总面积996.4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常住人口9.8万人。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西部边缘丘陵沟壑区,川窄、塬小、沟壑纵横。千阳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6条,属泾河渭河两大水系。气侯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千阳古称“隃糜”,汉初设县,北周改称阳,1964年,改汧阳为千阳。截至2023年3月,千阳县下辖7个镇。

千阳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先秦文化和儒家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境内有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故里、“中华尊师第一台”的燕望鲁台。千阳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西秦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阳县以“丝路果乡绣美千阳”为旅游品牌,拥有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陕西莲花山狩猎场、燕伋望鲁台等景点。

千阳县北倚千山,南临千水,曾是秦通蜀陇的孔道。至2023年3月,千阳县拥有1条铁路,1条高速,3条干线公路。千阳县是宝鸡市北部山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苹果、奶山羊、粮食种业、刺绣、旅游、新型工业是千阳县六大优势产业。2021年,千阳县生产总值82.01亿元,较上年增长7.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14.8:57.9:27.3。

名称

千阳,古称“隃糜”,因位于汧(qiān)河之阳(北岸)而得名汧,始于北周而沿用至今。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汧阳为千阳。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千阳地处炎帝氏族活动区,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

夏、商时期,千阳在周部落的活动区内,为武威郡之域。周人迁后,相继被羌族和戎狄族占领。

西周时,属矢国领地。周孝王十三年(前885年)因秦非子在汧、渭之间为周代牧马有功,被封为附庸,邑之秦(今陇县),在汧水之滨筑周秦故地,始以封邑立国。

春秋战国秦襄公八年(前762年),秦封诸侯,都汧邑。为秦国地。秦孝公十二年推行县制,改汧邑为汧县,为秦人重要发祥地。

秦至清

秦灭六国之战后置汧县(治在今陇县),县地汧县辖。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六月,刘邦平定武威郡,分汧县东部地置隃麋县,以城东隃麋泽为名,故城在今千川村。

新朝(8年)时,改隃麋县为扶亭县。

东汉初,恢复原县名,更“隃”作“渝”。建武四年(28年),刘秀封武将耿况(汉扶风茂陵人,上谷郡太守)为渝麇侯,设相管理县政,县为侯国。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操灭耿氏三族,夺耿况五代孙耿援侯国袭爵,恢复渝麇县。

晋朝初,隃麇县并入汧县。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汧县置东秦州,领庆阳市等三郡。后又改名为为汧阴、汧源。孝昌二年(526年),分汧县所属原隃麋县地,于长蛇川置长蛇县(县治在今宝鸡县香泉镇)。

元钦元钦二年(526年),改东天水市为陇州,领陇东等二郡,陇州之名此始。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分长蛇县原隃麋县东部地,置汧阳县,治所初在西魏时的马牢城(今千阳晖川河滩),以在汧水之阳(北)而名。

开宝二年(969年),割汧阳县西南4乡(乡名无考)和故南由县地,置陇安县。元至元二年(1336年),陇安县并入汧源县(今陇县)。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将麟游县雪白里(今高崖、普社两乡地)划归汧阳。

中华民国

1949年7月16日,汧阳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汧阳县建置,属地划归陇县。

1961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汧阳县建置。

1964年10月,国务院公布,改“汧”为“千”,称千阳县。

地理

位置境域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位于北纬34°34′34″~34°56′56″、东经106°56′15"~107°22′31″之间。北靠灵台县,南邻陈仓区,东与麟游县凤翔区毗邻,西同陇县接壤。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40千米,全县土地总面积996.46平方千米。

气候

千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年日照总时数2122.2小时,年平均气温10.9℃,年平均降水677.1毫米。全县气候南北差异较大,最大温差3.8℃。北部千山丘陵为温凉湿润农林牧区,年均气温8.7℃,年降水562.8毫米,湿度较低,降水也少;高崖地区的槐芽几乎无夏季,热量条件最差;中部川原为温暖湿润粮油主产区,年均气温10.8~11.5℃,水沟一带温度最高,年均降水量653.0毫米;南部石质低山的箭筈岭,为温暖湿润的农林区,年均气温10.2℃,年降水自东——西为700~751.4毫米。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干燥寒冷,夏季初夏干旱多大风、盛夏炎热多雷雨。一月平均气温最低为-2.1℃,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7.4℃;冬季降水平均16.1毫米,夏季降水平均292.9毫米。

地质

构造

千阳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中朝准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的西南边缘地带,全县大致分为箭岭地垒、千河地堑、千山断隆等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构造变形以断裂为主,褶皱为辅,尤其上更新统以来的北西向断裂组合决定了本区断块构造及其隆起与坳陷区,也决定了地层的出露状况及地貌特征。

地层

千阳县地层岩石属第四纪地层之上的水流相亚粘土,砂卵石,沉积及风积黄土堆积。土层岩性分为红砂土、砂质粘土、黄土、含泥砂砾石并有少量钙核等。

地形地貌

千阳县地处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地貌特点是川窄、塬小、沟壑纵横,山岭重迭。地形北高南低,山原由北向南倾斜,山、原、川地形分布明显,海拔高程在710米至1545.5米之间。千河横贯东西,把千阳地形分割成两部分,形成南北山原对峙,南为陇山山脉,属六盘山支系,北为千山山脉分水岭,地势从西南、东北两侧向千河谷地倾斜。南北塬区被千河一级支流切割成大小20余块,大者20平方千米,小者仅几平方千米。全县川道面积为75.43平方千米,塬区面积为138.72平方千米,山区面积为782.31平方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千阳县有长流水的大小河流26条。以北部千山分水岭为界,天然分成泾水渭河两大水系。岭北高崖河属泾河水系,发源于千山山脉,在县内流域面积为160.6平方千米,入泾河支流甘肃省的达溪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14.4万立方米(频率50%)和1019.8万立方米(频率75%)。千河属渭河水系,是千阳的主要河流,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唐帽山南麓,流经陇县、千阳、凤翔区宝鸡市入渭河。千河在千阳县境内的流域面积为835.86平方千米,流长近36千米,有草碧河、新兴铺河、冯坊河、涧口河等较大的一级支流15条。千河在千阳县出口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频率50%时为40845万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30350万立方米,自产水量10495万立方米,频率75%时为25996万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20340万立方米,自产水量5656万立方米。

千阳县有千湖湿地生态风景保护区一处湖泊,位于宝鸡市以北30公里宝鸡、凤翔区、千阳县交界的千河中下游,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大型水利工程——冯家山水库大坝截断千河水面而形成的人工湖泊以及周围秀丽的山峰所组成,水面面积17.5平方公里,库容量3.89亿立方米。

水利

千阳县共有小型水库13座,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分别为东河沟水库、大沟水库、桐花庄水库、郝家坡水库和夜叉木水库;小(二)型水库8座,分别为皂角树沟水库、段家塬水库、谢家沟水库、庙沟水库、邓家塬水库、宝丰水库、柳家塬水库和仰塬水库。冯家山水库宝鸡市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2/3的水面在千阳县境内,水库库面是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库尾是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冯家山水库为省管大型水库,坝高75米,总库容4.27亿立方米,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

土壤

千阳县境内共有8个土类,15个亚类,25个土属,75个土种。土类主要有黄土性土、红土、潮土、褐土、淤土、紫色土、沼泽土、黑垆土。县南箭筈岭山区分布着典型褐土、碳酸根褐土、淋溶褐土,间有红土;千河河谷阶地以黄土性土的淤黄土及潮土、淤土为主;黄塬区有黏黑垆土和黑垆性土,与台塬相接的塬边坡地多为黄土性土;千山丘陵区以黄土母质发育形成的黄土性土为主,伴有红土、紫色土。黄土性土是千阳县面积最大的农业土,是黄土母质或次生黄土经人类耕种培育而成,土层较厚,质地疏松,透水通气,耕性良好,抗旱耐涝,适种作物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千阳县共有耕地199.54平方千米、园地33.68平方千米、林地670.53平方千米、草地9.93平方千米、湿地7.33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19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3.98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89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千阳县境内主要有碳酸钙陶土、铝土、高岭土、透辉石长石、黑泥等矿产资源。石灰石预测资源量达100亿吨,仅探明的雪山矿一处,储量达1.87亿吨;北部山区赋存有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属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蕴藏量预计达15亿吨。

水资源

千阳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11.69万立方米。其中川道区2181.60万立方米,旱塬区2001.04万立方米,山区3929.05万立方米。可采量为3155.04万立方米,开采模数为14.73万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县境内地表径流源于降水,径流深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径流深南部箭筈岭119毫米,千河川道116毫米,黄土台塬115毫米,北山区113毫米。地表水平均年产径流12.5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2021年,千阳县水利工程总供水量365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975万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675万立方米;千阳县总用水量3650万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833万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117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20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83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405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36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森林面积483.6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48.66%。造林面积1.7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0.5万亩,飞播造林面积1.08万亩。

生物多样性

千阳县共有林木类植物161种,草类402种,藤本类8种。全县共有116株古树,其中白皮松树龄近200年。

千阳县共有共有金钱豹、狼、鹿、野猪等野生动物272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朱鹮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凤头䴙䴘

千阳县有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地。陕西千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56.74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水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蓑羽鹤、鸳鸯、白琵鹭等27种。陕西千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西部地区各种候鸟的越冬地和内陆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林业局首批授牌命名12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面积3.79平方千米,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我国西北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

自然灾害

千阳县主要有旱灾、涝灾、雹灾、冻灾、风灾、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千阳县境内干旱频繁,成灾严重,据1960~1984年统计,25年干旱58次,年均2.3次。连阴雨和暴雨所形成的洪灾,往往造成严重灾患。据1960~1984年统计,25年短、中、长期连阴雨103次,平均每年4.1次。暴雨及其产生的洪水灾害在山区多表现为局部性,与暴雨中心及其周围地形地貌形态关系密切,千阳南部土山石区,石头多,土壤少,入渗小,产流大,山低、沟短、坡陡,暴雨引起的山洪汇流快,流程短,易涨暴落,易形成山洪灾害。2021年,千阳县遭遇强降雨天气,暴雨形成的洪灾,导致千阳县9201人受灾、2397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2.13万亩农作物受灾,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7706余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千阳县下辖7个镇,共有6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县政府驻千阳县人民西路社会事业综合服务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户籍总人口13.14万人,其中男性6.91万人,女性6.22万人。常住人口9.8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01%。202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8.04‰,死亡率8.15‰,人口自然增长率-0.1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千阳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309人,占17.39%;15-59岁人口为59323人,占59.6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878人,占22.99%,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090人,占16.17%。

民族

汉族是千阳县民族的主体,另有回族苗族满族等19个少数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千阳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8267人,占98.7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43人,占1.2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4327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22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上升0.15个百分点。

语言

千阳方言属北方官话区中原方言秦陇片的一个地点方言。千阳县境方言大体相同,只有水沟乡的水沟村以西及草碧乡的屈家湾村四组(庄名交界),基本上属于陇县南乡话。千阳方言中后一个音节读轻声时,音长短于前一个音节 ,但比普通话的轻声音节长。

宗教信仰

千阳县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在金朝时由丘处机蒲察道渊传入千阳县,现有青崖洞庙院、高洞沟庙院等道教活动场所;佛教在晋代传入千阳县,在天宝时广为流传,民国后期设佛教会,现有龙泉禅寺、卢寺等佛教活动场所;伊斯兰教信徒主要为境内回族,现有草碧清真寺、西关清真寺等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基督教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传入千阳县;天主教于民国24年(1935年)传入千阳县,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城关镇张家塬镇草碧镇

经济

综述

千阳县是宝鸡市北部山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苹果奶山羊是千阳县支柱产业。苹果、羊乳、中华蜜蜂是千阳县三大首位产业。苹果、奶山羊、粮食种业、刺绣、旅游、新型工业是千阳县六大优势产业。

2021年,千阳县生产总值82.01亿元,居宝鸡市4区8县第1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7.49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22.40亿元,同比增长7.7%。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14.8:57.9:27.3。

第一产业

千阳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主要油料作物为油菜籽,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瓜果、中草药材,主要饲养牲畜有猪、牛、羊。千阳苹果、千阳羊乳、千阳蜂蜜是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2021年,千阳县粮食总产量67469吨,同比增长4.4%;油料产量1596吨,同比下降6.67%;园林水果产量57698吨,同比增长2.52%;蔬菜产量153806吨,同比增长4.86%;药材产量4562吨,同比增长3.56%。千阳县是全省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产业是千阳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拥有海升、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地丰泰等果业龙头企业12家,建成矮砧苹果示范园13万亩、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2020年苹果产量达6.8万吨,苹果产业产值突破18亿元。千阳县是世界奶山羊养殖黄金适生区,是全省双奶源基地县,同时也是全省莎能奶羊良种繁育基地县,奶山羊产业是千阳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截至2022年末,千阳县奶山羊存栏达到23.1万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亿元。

2021年,千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2.25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种植业产值实现11.05亿元,同比增长9.6%;畜牧业产值实现8.48亿元,同比增长7.7%;林业产值实现1.61亿元,同比增长-0.5%;渔业产值实现0.02亿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

千阳县是“陕西省新型工业强县”。新型工业是千阳县优势产业,千阳县拥有环保新材料工业园和农副产品加工园两大园区,基本形成了以水泥、新材料、新能源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21年,千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户,引进了世界500强正大集团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500强隆基绿能国家电投,江苏比太、地建集团等一大批标杆企业。2021年,千阳县工业增加值45.95亿元,同比增长7.4%。按行业构成分,全年采矿业增加值实现0.49亿元,同比增长0.1%,制造业增加值实现45.24亿元,同比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实现0.22亿元,同比增长-6.6%。

第三产业

千阳县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刺绣业是千阳县优势产业。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从事西秦刺绣工艺品制作人员累计突破1.2万人,实现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总面积2200平方米,年生产刺绣工艺品600余万件(套),年产值8200余万元,申报获批省市级西秦刺绣非遗工坊6个。

旅游业是千阳县优势产业,2021年,建成健身步道、骑行观光、自驾游等乡村旅游路线14条,成功打造千湖林海、龙山玉珠葡萄园、西秦刺绣产业园和苹果枫林宝丰村、西秦刺绣闫家村、民俗民宿双庙塬村、研训基地仰塬村的“三园四村”乡村旅游新亮点。全县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

2021年,千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9亿元,同比增长13.2%。按行业分,全年批发业实现5.83亿元,同比增长31.1%;零售业实现9.08亿元,同比增长4.9%;住宿业实现0.54亿元,同比增长6.2%;餐饮业实现1.94亿元,同比增长4.9%。

社会

教育

千阳县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各类学校共计33所,在校学生15500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31人,比上年下降12.4%;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1250人,比上年增长11.1%;初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3072人,比上年下降2.8%;小学12所,在校学生6601人,比上年下降3.7%;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2846人,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人数862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9个,包含村卫生室70个,卫生诊所3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862名,包含执业医师273名,注册护士382名。2021年全县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87.95人。

科技

2021年,千阳县共有专利授权43件,其中发明类专利3件、实用新型类专利 38件、外观设计类专利2件。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户,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个,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1个。拥有市级及以上星创天地7个,其中省级3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共有1个公共图书馆。2021年,千阳县开展送戏下乡达10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1200余场次,秦腔历史剧鲁台遗址》被文化和旅游部、省政府授予优秀剧目奖。

体育

千阳县是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202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千阳县7个镇均建有全民健身文体广场,65个行政村配备2036件健身器材。先后举办了全国自行车邀请赛、全国象棋邀请赛、欧美篮球对抗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陕西省群众足球三级联赛乙级联赛(宝鸡千阳赛区)比赛。每年组织举办一届“全县干部职工运动会”,“全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八月份举办一次全民健身夏季系列赛事。千阳县拥有省市级体育传统校6所,教育部命名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为市体校输送体育苗子20多人次,其中倪媛媛、倪婕、倪文娟、周洁、张红丽等已成长为国家级运动健将或国家一级运动员。

社会保障

2021年,千阳县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8940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28万人,纳入城镇低保758户1211人,发放低保金974.6万元。

环境保护

千阳县拥有1处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森林覆盖率为48.6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同比增加1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3.42,同比改善5.3%,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4%,PM10平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4%,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态势。千河公路桥国控断面水质为Ⅱ类,达到控制目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个万人千吨水源地,均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县域内无黑臭水体。

交通

综述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北倚千山,南临千水,曾是秦通蜀陇的孔道。宝(鸡)中(卫)铁路穿境而过,344国道、219省道(千凤)、县道千(阳)灵(台)三条干线公路交汇县城。

公路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214.4千米,公路密度121.9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1条30.8千米、国道1条37.6千米、省道1条49.6千米、县道5条154.8千米、乡道14条146.9千米、村道514条794.7千米。共建成建成客运站点219个,其中二级客运汽车站1个,农村五级客运站11个,招呼站207个。2021年全县公路客运量187.116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8574.02万人千米。

铁路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境内铁路里程30.66千米。宝(鸡)中(卫)铁路穿境而过,设段家湾、千阳、水沟三个火车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千阳县共有营运客车105辆,其中班线客车19辆,通村公交车22辆,出租车64辆。开通客运运营线路20条,其中客运班线6条,县际公交线路1条,通村公交线路13条。

人文

千阳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先秦文化和儒家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故里、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主要传承地和生产区。

文物古迹

截至2018年7月,千阳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丰头遗址

丰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千阳县水沟镇丰头村,是一处揭露较为完整、序列较为清晰的仰韶时代遗存。1991年发现,1992年发掘600平方米,揭露半地穴式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多处。出土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黑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钵、罐、尖底瓶、盆、瓮、缸等。石器有斧、铲、、球等,骨器有骨锥、骨针等,另有陶环等装饰品。2003年9月,丰头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尚家岭遗址

尚家岭遗址,位于陕西千阳县南寨镇冯家堡村,为战国西汉遗址,具有离宫与驿站的属性,总分布范围约22000平方米。尚家岭遗址出土的陶质柱础,为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离宫别馆及相关建筑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尚家岭遗址规模较为宏大,判断其等级较高。其所处的位置处在古代陇东高原渭河平原东西通行大道沿线,是战国时期秦国最重要的交通线路;秦朝至西汉时期,皇帝西行巡察与郊祀活动也主要经过这条线路。另外,除离宫的主要用途外,尚家岭建筑可能还有驿站、仓储码头的多重用途。2014年6月,尚家岭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阳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个。

西秦刺绣是流行于陕西省宝鸡地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西秦刺绣与宝鸡市一带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关系密切,它普遍流传于当地乡村,通过家族、亲戚、邻里等社会关系持续传沿,成为农家妇女必备的一种手工技能。刺绣内容包括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花鸟虫鱼、四季蔬果、戏曲人物、成语典故、字画楹联等。西秦刺绣不仅装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还与当地人民的民情风俗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诞、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008年1月,西秦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阳八打棍属社火游演中的一个民间舞蹈节目,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村。八打棍属家族传承,最初由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来为了强化表演的整体气势,增加至八人表演,故称八打棍。表演时,舞者肩扛五尺棍,分为两组,在铿锵、激烈的锣鼓声中从两侧上场,站成面相对的里外两层圆圈。里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对打,外圈人按逆时针方向对打,在相互移动位置的过程中,里、外圈四人都要彼此相互对打一遍,打完后分两队下场。八打棍以民间拳术与民间舞蹈相结合,集节庆娱乐和镇宅驱邪于一体,是一种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民间舞蹈表演项目。2007年5月,千阳八打棍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千阳社火

千阳社火是千阳县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表演时间集中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破五节耍社火叫“踏污土”,正月初九耍社火叫“上九”,正月十五耍社火叫闹元宵。千阳社火多是哑社火,只演不唱,社火中的人物性格、姓名、故事情节主要通过服装、道具、脸谱、队列排列和舞蹈程式加以表现,动作协调主要靠锣鼓节奏的强弱快慢来控制。

千阳丁方

千阳丁方在千阳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流传于千阳县城乡的一项古老文化竞技活动,该游戏简单易行,在地上画一个方格,两人用土疙瘩、小石头、小枝条等作为方子进行布局对阵。在游戏中,一人丁一个方子,可以乘方、打枪,方子丁满后,由先乘方的一方掐对方一个方子(乘方未成功的双方,后丁方子的先掐方)后按照规则走方,一方打掉或掐掉(走方中每乘一方掐对方一个方子)对方所有方子后为获胜方。根据方格的大小,可以分为五圆、八方、十方等。在农村农闲时间和茶余饭后,在地头、院子、场里、屋里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2014年,千阳丁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饮食

千阳县饮食以面条蒸馍为主,玉蜀黍属、高粱杂以蒸糕卷馍,小米、豆类作粥,辣、酸是千阳菜的特点。千阳美食主要有大肉泡、泡馍、饸饹、凉粉、搅团、油饼油糕、麻花、千阳面皮、千阳糕等。

千阳大肉泡

千阳大肉泡是千阳县特色美食,大肉泡在关中西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肉泡是农村人一年辛勤劳作的“总结宴”“喜庆宴”“感情餐”,过年的时候买上几十斤肉在一口大锅里煮,本意是为了煮肉,然而产生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肉汤,弃之实在可惜,于是加上粉条、豆腐,泡上自家烙的锅盔制作而成。如今的千阳大肉泡经过用心改良,不同部位的猪肉经由卤制,分门别类,任由顾客们选择。2023年3月,千阳大肉泡馍制作技艺入选宝鸡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阳面皮

千阳面皮,原名“御京粉”,别名“酿皮”“麦面皮”等。相传清代康熙,千阳人王同江从北京皇宫带回故乡,传徒授艺而来。

特产

千阳县特产有千阳西瓜、高崖核桃、千阳苹果、千阳胡萝卜、千阳桃花米等。

千阳苹果

千阳苹果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的特产,主要产地在南寨镇张家塬镇崔家头镇等7个镇。千阳地处渭北旱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陕西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秦冠苹果等。千阳县在2019中国好苹果大赛总决赛5组30个奖项中,收获2金4银7铜大奖。

千阳桃花米

千阳桃花米是千阳县的特产。桃花米籼米,因碾出的米粒外有一层红衣,面似桃花,故称“桃花米”。桃花米是中国稀有水稻品种之一,曾盛产于千阳县千河两岸,后在千阳县绝种。2007年冬,千阳县农业局对“桃花米”这一濒危珍稀品种实施保护开发,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使这一消失10年的珍稀物种得以拯救重生。2009年“千阳桃花米”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风景名胜

综述

千阳县拥有千湖湿地朱鹮游、望鲁台上尊师游、刺绣之乡非遗游、黄胄故居写生游、苹果之乡田园游、水韵新城时尚游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打造了千湖林海、龙山玉珠葡萄园、西秦刺绣产业园和苹果枫林宝丰村、西秦刺绣闫家村、民俗民宿双庙塬村、研训基地仰塬村的“三园四村”乡村旅游新亮点。2021年千阳县共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亿元。截至2022年3月,千阳县有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1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千阳县城东1千米处, 是集森林生态观光、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垂钓狩猎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1.34平方千米,其中水面6.54平方千米。千湖是是陕西关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千湖周围有寺观和因千湖而形成的生态景观,千湖湿地已成为中国西部国际保护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也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栖息站。2014年,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位于千阳县国有高崖林场境内,狩猎场南北长12千米,东西宽6千米,总面积35平方千米,是以狩猎为主,同时开展动物养殖和提供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的综合性旅游景区。陕西莲花山狩猎场是经省公安厅批准的标准化狩猎场,场区分狩猎区(徒步区、车猎区)、多功能区,设接待中心、动物养殖场、试枪场、狩猎通道、标本展览及制作室。

燕伋望鲁台

燕伋望鲁台位于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裴家台塬边,是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燕伋,在千阳设馆教书期间的历史遗迹,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伋望鲁台高约10米、底径30余米,拥有教塾门、思师亭、六棱碑、尊师词、启文坛、燕居宇等景观,向世人展示燕伋尊师重教的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中华尊师第一台”。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5-29

地理环境.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5-29

千阳县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7-12

陕西省(陕、秦)-宝鸡市-千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5-29

2021年千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5-29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华商网.2023-06-05

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5-29

千阳县防汛预案.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7

历史文化.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陕西有个千阳县.百家号.2023-05-29

资源特色.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5-29

千阳西秦刺绣:非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6-01

陕西莲花山狩猎场.中国小康网.2023-06-05

交通情况.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千阳:做大做强奶山羊产业.宝鸡市乡村振兴局.2023-06-05

千阳:做强六大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促振兴.中国网.2023-06-06

陕西宝鸡市千阳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5-29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7-14

打好组合拳保障饮用水安全——陕西千湖湿地获“全国绿水青山建设突出贡献景区”荣誉称号.中国环境报.2023-07-14

宝鸡日报:冯家山水库开闸泄洪.宝鸡市水利局.2023-07-12

坚守初心创伟业 四十五载惠万民 ————纪念冯家山水库通水45周年.宝鸡市水利局.2023-07-12

千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宝鸡市2021年水资源公报.宝鸡市水利局.2023-07-12

宝鸡市千阳县有棵百年白皮松古树.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7-14

【千湖湿地管理处】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 开启湿地保护新篇章--千湖湿地管理处开展湿地保护法宣传活动.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7-14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6-07

千湖湿地朱鹮诞宝 三胞胎宝宝享受投喂.搜狐网.2023-07-12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 千湖湿地观光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7-12

24小时值守、抢修道路……宝鸡千阳闻“汛”而动战风雨.网易.2023-07-12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7-12

政府领导.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千阳要闻】千阳县政协召开十届六次常委会会议.【千阳要闻】千阳县政协召开十届六次常委会会议.2023-06-01

【千阳要闻】千阳县委召开2023年度第十一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千阳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6次会议.宝鸡市人民政府.2023-06-01

千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7-12

千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2

..2023-07-14

陕西省伊斯兰教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二).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2023-07-14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6-02

千阳:六大统筹走好乡村振兴路.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6

【宝鸡这一年】千阳县:产业引领 县域经济跑出“加速度”.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6

2022年统计年鉴.宝鸡市统计局.2023-06-0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信息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6-06

“美丽千阳”特产之“长寿果”-核桃.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千阳县:做强奶山羊产业 联农带农促增收.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7

转型升级,让千阳工业园脱胎换骨.百家号.2023-06-07

宝鸡市千阳县荣获陕西省“新型工业强县”称号.陕西门户网-国际在线•陕西.2023-06-07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7-14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7-14

全国医疗机构查询.国家卫健委.2023-06-07

千阳县全民健身工作实现蓬勃发展.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2

文化遗产保护——千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千阳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护责任清单的通知.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1

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局.2023-06-01

千阳丰头遗址研究.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2

【陕西·考古】丰头遗址.宝鸡新闻网.2023-07-1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6-02

陕西千阳尚家岭秦汉建筑基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06-02

陕尚家岭秦汉建筑遗址首次出土大量陶质柱础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1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6-02

西秦刺绣【国家级 编号:第二批Ⅶ-77 省级 编号:第一批Ⅶ—1】.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1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陕西省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13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6-01

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1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名单公示.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6-01

民间绣活(西秦刺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13

文化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7-13

千阳八打棍.宝鸡市群众艺术馆.2023-06-01

千阳八打棍.文化艺术报.2023-07-13

千阳丁方大赛闹元宵.宝鸡市群众艺术馆.2023-07-14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07-14

【陕菜味道】千阳大肉泡.西部网.2023-06-06

千阳大肉泡.中国小康网.2023-06-06

舌尖上的千阳:千阳大肉泡.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6

千阳面皮.中国小康网.2023-06-07

千阳西瓜.中国小康网.2023-06-05

高崖核桃.中国小康网.2023-06-05

千阳苹果.中国小康网.2023-06-05

千阳胡萝卜.中国小康网.2023-06-05

千阳桃花米.中国小康网.2023-06-05

宝鸡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千阳苹果.宝鸡市农业农村局.2023-06-05

2019中国好苹果大赛陕西千阳收获2金4银7铜大奖.百家号.2023-06-05

我国濒危水稻品种“桃花米”保护开发获得成功.中国政府网.2023-06-05

发掘农业文化遗产,重振千阳桃花米产业 ——关于千阳桃花米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宝鸡市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2023-06-05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05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6-05

莲花山狩猎场.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6-05

燕伋望鲁台.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6-05

燕伋望鲁台.中国小康网.2023-06-05

燕伋.中国小康网.2023-06-02

平凉故事 文明之旅 | 唐朝名将段秀实的泾川逸事.澎湃新闻.2023-06-05

我县喜获“陕西省林业科技示范先进县”荣誉称号.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喜报!千阳入选“2021年度中国苹果产业五十强县、百强镇”第一批名单.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5

千阳县荣获“中国白杨之乡”称号.澎湃新闻.2023-06-05

【县农业农村局】千阳县喜获“中国矮砧苹果之乡”称号.千阳县人民政府.2023-06-05

陕西19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06-05

千阳县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广播宝鸡.2023-06-05

千阳县跻身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行列.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