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英文Christianity),指的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又称“基督宗教”,其核心教义包括雅威论、三位一体论、基督论、原罪论、救赎论、因信称义等。基督教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教派,与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基督教通常专指基督教新教,又称耶稣教。

基本概念

基督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罗马公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内;狭义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

基督宗教各派都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都以《圣经》为经典。《圣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旧约圣经》,是从耶书亚《圣经》翻译过来的版本;另一部分是《新约全书》,系由1世纪至2世纪编写的二十七部经书构成。其中《新约圣经》27卷,与天主教完全相同。《旧约》39卷,比天主教的《旧约》少7卷次经。前者是犹太人的传统经文,后者是以耶稣为核心的教诲箴言集。

在中国,基督教专指新教。新教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主要分为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等),不赞成强求一律;重视信徒直接与雅威相通,不须神父作中介;教义上与天主教根本不同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因信称义、信徒均可自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各派曾先后订立认信文来作为其信仰和教会生活的准则。在崇拜礼仪上,新教一般仅承认洗礼和圣餐这两种圣事,反对崇拜圣像和圣物,放弃天主教的弥撒形式,主张采用民族语言来进行其礼拜活动。新教还废除天主教的修院隐修制度和神职人员独身制,支持妇女担任圣职。

基督教的发展历史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源于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犹太人长期遭受罗马帝国的统治和压迫,处于社会动荡和精神困境之中,相传,“救世主”耶稣奉圣父之命来到人世间拯救人类。后来,由于被门徒犹大出卖,受难于耶路撒冷王国,被罗马总督下令钉死在十字架上。此后,教徒们就把十字架作为信奉耶稣基督的标志,耶路撒冷也成为基督教的圣地。

早期的基督教是古代犹太人反抗的宗教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奴隶和贫民对奴役的憎恶,但是又怯于暴力斗争,于是教会主张顺从、忍耐,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后来,随着社会上层人士的入教,专职神职人员的出现及其对基督教会的控制,以及《新约全书》中对罗马统治者态度的变化,基督教以前具有的反抗统治者的棱角逐渐被磨去了。

公元1至2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形成。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发“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25年,召开帝国全境基督教主教会议(尼西亚会议),对基督教从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加以控制。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正式承认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随着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和向外开拓殖民地,基督教逐渐传播到全世界,迄今信徒达10亿人之多,成为当代世界第一大宗教。

在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将其传入我国时,一般把正教称为东正教,把天主教称作天主教。历史上基督宗教改革运动后,从公教当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教派——新教。在我国,新教各宗统称为基督教(狭义)或是耶稣教。自此,基督教分成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教派。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指的是16世纪由马丁·路德德国发起宗教改革运动,此运动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响应。16世纪初,教皇利奥十世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将反对兜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在艾斯莱本和维滕贝格的马丁·路德纪念地教堂门前,对教皇进行抨击,揭开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前,早在14世纪后期,英格兰的约翰·威克里夫已呼吁进行教会改革。他认为教皇实质上是反基督的,提出《圣经》才是最终的宗教权威,试图废除售卖赎罪券(购买这种券后可赦免罪罚),还质疑圣餐变体论(在圣餐中使用的面包和酒转变为基督的身体和鲜血)。

威克里夫的追随者通常被称为罗拉德派,即使受到严厉的打击报复,他们仍坚持自己的信念。捷克神父扬·胡斯深受威克里夫的影响。1415年,他因秉持威克里夫的异端邪说,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接着,属于奥古斯丁派的修士马丁·路德终结了天主教对基督教的垄断地位,引发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宗教迫害和战争。马丁·路德在1517年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德国艾斯莱本和维滕贝格的马丁·路德纪念地一个教堂的门上,开始了他对天主教的一系列批判。马丁·路德的原意只是抗议天主教行为不端,并无意另建一个独立的宗教门派。然而,到了16世纪中叶,反对天主教的人逐渐形成统一的宗教理念和派别,即新教。马丁·路德·金的一系列变革最终导致路德教会的建立。 其他如贵格会、再洗礼派、门诺派、胡斯派等宗教团体也纷纷成立,他们都被统称为“新教”。乌尔里希·茨温利领导了瑞士的宗教改革,继任者约翰·加尔文继续进行瑞士的宗教改革,对苏格兰改革者约翰·诺克斯也产生了影响。

基督教在中国

历史上,西方的基督教曾先后四次传入中国。第一次是在唐朝,当时被称为“景教”的一个基督教支派曾在中国流传;第二次是在元朝蒙古族称之为“也里可温”的基督教也一度在中国一些地方流传;第三次是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批西方传教士将天主教带入中国;第四次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开始在中国大面积传播。前三次,来自西方的基督教在中国均是昙花一现,未能扎下根来,直到第四次才随着西方殖民势力成功地进入了中国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新教)倡导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运动,天主教和东正教也倡导自主自办的爱国活动,东正教成立中华东正教会。从此,基督教各派在中国走上了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

基督教的派别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主要有三个教派:Roman Catholicism(罗马天主教),Protestantism(新教),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东正教)。新教又分成许多小的教派:Anglicanism(或 the Church of England)(英国圣公会),the Baptist church(浸礼会),the Church of Scotland(苏格兰圣公会),Congregationalism(公理会),Methodism(卫理公会),Presbyterianism(长老会),the Wesleyan Church(卫斯理会),还有 Lutheranism(路德教派)在德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也有很多信徒。其他教派还有 the Christian Science Church(基督教科学派),the Latter Day Saints(摩门教会),the Moravian Army(摩拉维亚教派),the Salvation Army(救世军)和 the Seventh-Day Adventists(基督再临安息日会)。

基督教的教义

上帝创世说

在《圣经·创世记》中,基督教认为,在宇宙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包括时间和空间都没有,只存在雅威及其“道”。上帝就是通过“道”创造一切,包括创造地球和人。故上帝是全能的,是真善美的最高体现者,是人类的赏赐者。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敬奉和顺从上帝,否则就要受到上帝惩罚 。

原罪救赎说

基督教宣称,上帝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安置他们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夏娃亚当经不起蛇的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因而被驱逐出园。亚当和夏娃的罪世代相传,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也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即使刚生下即死去的婴儿也有原始罪。这种原罪,人类无法自救,只有忏悔,基督即可为之赎罪 。

天堂地狱说

天堂是个极乐世界,信仰雅威而灵魂得救,都能升入天堂。不信仰上帝,不思改悔的罪人,死后灵魂受惩罚下地狱。天主教和东正教还为既不能升天堂、又不能下地狱者设炼狱,暂时受苦,炼净灵魂,罪恶赎完,可再升入天堂。

基督教的文化

思想影响

基督教的《圣经》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浓缩了古代地中海沿岸民族的文化,是理解西方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金钥匙,影响人们的思想。

节日习俗

(一)复活节(3月21日~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二)圣诞节(12月25日) 耶稣诞辰

(三)做礼拜:礼拜是基督教的主要宗教活动,一般在一周的第七天(安息日)即星期日在教堂或礼拜堂做礼拜,有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项目,通常由牧师主持。

基督教的建筑

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德国柏林大教堂、俄罗斯救世主大教堂、土耳其索菲亚大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美国圣约翰大教堂 、北京西什库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天津老西开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参考资料

【宗教知识】基督教是什么?.山东民族宗教订阅号.2023-12-25

基督教.中国政府网.2025-01-09

天主教.宗教局.2023-12-25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每日一书.新京报网.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