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质量有保证、符合大众需求且收费接受政府指导价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应符合依法规范办学;收费合理合规;财务管理规范;办学条件达标;实施科学保教;教职工配备和工资福利待遇合理等条件。

2010年,随着普惠性学前政策的推行,催生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样一种新的办园模式。2017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26.5%。202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补贴生均公用经费、补贴租金等方式,鼓励开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保障其良性运行。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中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部署,对保障更多适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市场主要被公办、集体办和民办三种类型的幼儿园所占据。2010年随着普惠性学前政策的推行,催生了一种新的办园模式——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而打破了学前教育长期以来“三分天下”的发展格局。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下发,提出“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开启了中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探索历程。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2010年随着普惠性学前政策的推行,催生了一种新的办园模式——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而打破了学前教育长期以来“三分天下”的发展格局。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一概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中首次正式提出。

2017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26.5%。202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学前教育。

认定标准

截至2024年3月9日,根据《中山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通过教育部门认定、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接受财政经费补助或政府其他方式扶持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应符合下列条件:依法规范办学;收费合理合规;财务管理规范;办学条件达标;实施科学保教;教职工配备和工资福利待遇合理。

广东省

2022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制定了《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广东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退出机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年认定一次,认定后有效期为3年。

该方案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通过教育部门认定、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接受财政经费补助或政府其他方式扶持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普惠园的认定应符合依法规范办学、收费合理合规、财务管理规范、办学条件达标、实施科学保教、教职工配备和工资福利待遇合理等条件。

该方案提出,普惠园认定标准包括幼儿园办学证照齐全、有效,除新办园外上一年度年检合格,在申报日前1年内无行政处罚记录。在认定后有效期间,若幼儿园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保教质量严重下滑和严重违规等办园行为的,取消其普惠园资格,追回财政补助。

认定程序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镇街政府组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认定一次,在每年9月底前完成认定工作,认定后有效期为三年。具体认定程序如下:

1.自愿申报。具备条件、新申请普惠性幼儿园的单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向所在镇街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中山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认定表》(附件1),盖章后连同其他申报资料(附件2)上报镇街政府部门。办园条件较好的新开办民办园经镇街政府评估达到相应办园等级要求的,可按认定程序申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资格公示。各镇街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申报普惠性幼儿园进行资格审查,并将通过审查的幼儿园名单和收费标准在当地官方网站等媒体上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3.备案公布。通过评审和公示并签署办学承诺书的幼儿园,由各镇街政府发文认定,同时抄报市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并报市教育体育局备案,市教育体育局在全国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

扶持政策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印发,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从而确立了学前教育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

退出机制

广东省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u003c广东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u003e的通知》(粤教基〔2022〕21号)要求,普惠园退出包括自愿申请退出、因终止办学或办学场地拆迁等原因自动退出。普惠园在认定有效期内退出的,由区教育部门组织对在本有效期内接受的普惠性财政补助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受审计单位应提交相关会计凭证及其他资料,协助完成审计工作。

管理规范

不同办园体制普惠园在所接受的资源,如教育经费、硬件设施、教职工配备等方面均会存在较大差异配置。

影响意义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是中国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部署,对保障更多适龄幼儿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发展问题及对策

问题

政策模棱两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误解或曲解而造成政策执行的阻滞。各地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民办园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设计。

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在发达国家难以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困难重重。其一,缺乏经济基础;其二,不能满足众多家庭的差异化需求;其三,民办园的办学权益要充分考虑。在民办园有了一定的社会根基后,将其从学前教育供给主体中一举清除是极不现实的。

对策

2020年9月份出台的《学前教育法草案》,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接受政府支持、执行收费政府指导价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非营利性列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前置条件。

新《民促法》全面实施与普惠园的认定管理存在时间差。按照省级政府发布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于民办学校营利性的选择过渡期规定,大部分省级单位过渡期为5年,要求在2022年9月1日或12月31日前完成分类登记。

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使已经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必须完成“非营利性”的补充登记。

给普惠性民办园营利也设立过渡期,借鉴香港地区对待“非牟利”幼儿园的做法,在此期间允许盈利额不超过5%,从而确保普惠园与新《民促法》执行上步调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普惠性民办园的准入条件。

相关热点事件

2018年通过的新《民促法》的颁布实施,引发了普惠性民办园“营利性”抑或“非营利性”性质定位的争议。通过对36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管理文件比较发现,各地的认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普惠性民办园提出了补贴政策,购买服务、生均经费补助、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教师培训发展支持等在内的具体工作要求设置语焉不详。

国家出台了《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但对于普惠性民办园的监督管理却含糊不清,应由谁来监管、监管什么、怎么监管等问题尚未明确予以说明,较少地区有成立专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部门;另外只注重外部评估,却没有对幼儿园自身评估和指导的要求。

参考资料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03

关于印发《中山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山教体政务网.2024-06-05

朱莉雅: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逻辑:过渡模式还是长期目标.中国智库网.2024-06-05

教育部:要提高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中国政府网.2024-06-05

9月1日起施行!这项新规事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澎湃新闻.2024-06-05

阳光普惠 幼有所教.教育部网站.2024-06-04

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逻辑:过渡模式还是长期目标.中国教育学刊.2024-06-04

广东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06-04

【政策解读】广州市增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工作细则(政策解读).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6-0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