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蒲察道渊

蒲察道渊(1151~1204),蒲察氏,字道渊,道号通微子,元代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人。当蒲察将到的时候,长春市毕知常说,“有自燕都来受教者”。金泰和四年(1204),道渊逝,享年53岁,葬于天池(今东河沟)。

正文

蒲察道渊(1151~1204),蒲察氏,字道渊,道号通微子,元代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人。其祖以金朝开国佐命功封袭千户,遂为燕都巨室。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其入陕赴陇州龙门拜丘处机为师,修炼道法。据《通微真人蒲察尊师道仙碑》载:蒲察道渊到西安市后,清明节时游兴庆池,遇女冠镏琼,向她打听长春市所在。镏琼告诉他:“吾师今隐陇山,翌日径往参”。当蒲察将到的时候,长春对毕知常说,“有自燕都来受教者”。7年后,丘去终南山主持重阳宫,其相伴。师徒途经湃阳,对城南石门胜景萌生兴趣,遂在石门北乞地数亩,建庙曰“全真堂”。后丘往终南,留其主持堂事。丘处机对蒲察道渊颇为器重,东归时对于善庆说:“人需友以成,友不可不择,蒲察道渊者,心存至道,是人必能辅成尔业”。于善庆遂于蒲察为友。蒲察道渊与于善庆同住全真堂。时全真堂残颓,二人重新修建,工竣改名玉清观,一时轰动,从学者众。自此,县地道教大盛。金泰和四年(1204),道渊逝,享年53岁,葬于天池(今东河沟)。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