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
礼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的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县、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县,北与武山县、甘谷县接壤。截至2022年,礼县常住人口42万人,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下辖29个乡镇,县政府驻地为礼县城关镇西大街38号。
礼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皱带,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东周时礼县为秦的封地;元朝代设李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因“李”字凡俗,借同音“礼”字代替;明成化九年始置礼县;1949年8月礼县解放,成立礼县人民政府;1985年7月,礼县划归陇南行署;2004年,陇南市撤地设市,礼县为陇南市下辖县。
礼县曾经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11月21日,礼县成功脱贫摘帽。礼县以经济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为支柱产业,并发展了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产业。“十三五”末,礼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礼县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同时,礼县被确定为中国10个电商脱贫样板县,并获得农村淘宝“全国最具活力县域奖”。2022年,礼县实现生产总值516826万元,位于陇南市第三,三次产业比为24.7:14.1:61.2。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县内有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诸葛亮“诸葛亮北伐”遗址祁山武侯祠等文化古迹。截至2022年,礼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陇南影子腔》《礼县高抬》等5项。同时,截至2023年2月,境内拥有秦文化博物馆、礼县祁山武侯祠旅游景区在内的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3个。此外,礼县有八盘梨、酒柿子、礼县大黄等众多特产。
名称由来
礼县源于地名“李店”。唐、宋时期,礼县东北部属长道县,县治在李店。元置李店元帅府。后因“李”字凡俗,借文雅的同音“礼”字代替,直到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置县时,才正式定名“礼县”。
历史沿革
先秦
礼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在西汉水沿岸的黄土台地上,存有仰韶、龙山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夏朝,本地属雍、梁之域,地名为西。夏化末年。东夷的夷进人渭河平原的彬岐之间,后翻越关山,进入西,吞并和赶走了和夷和土著人。畎夷称西戎,又称犬戎族。
商仍为雍州地。商代末期,秦人进入西。《史记·秦本纪》记载:“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这是西地称西垂的最早记载。
西周时礼县为西陲。公元前909—895年,周孝王封秦大骆子非子为附庸,建邑秦亭,号曰秦嬴。又以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子成为大骆适嗣,居西犬丘。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姬宫湦于骊山下。秦襄公领兵救周,后周平王东徙洛邑,襄公拥兵护送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地,秦始有国,都西陲宫。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礼县属陇西郡之西县。
三国时期,今县境中东部为魏国汉阳郡,西南部为蜀国武都郡、武都县。
晋代,今县境中东部的西县改为始昌县,为天水郡辖属,西南部为白马氐管辖。前赵、后赵时,今县境东部、中部分属天水郡始昌县,西南部为仇池国管辖。前秦、后秦时,今县境东部为秦州天水郡始昌县,西南部为南秦州仇池郡。西秦时,今县境东部为秦州汉阳郡阳廉县,西南部为仇池郡,包括阶陵县、白马郡所辖。
北魏置汉阳郡,治所在兰仓;西魏改汉阳郡为汉阳县,属长道郡。北周时期,东部为秦州天水郡黄瓜县,西南部为成州仇池郡汉阳县、潭水县、仓泉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公元600年),礼县被成州长道、上禄、潭水三县分治。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废成州,复置汉阳郡,本地被汉阳郡长道、上禄、潭水三县分治。
唐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礼县被成州长道、上禄、潭水三县分治。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礼县中东部属山南西道成州长道县,南部和西南部属山南西道成州汉源县及宕州良恭县,盐官一带为安置党项人的专属羁地,属陇右道马邑州。李豫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礼县全境被吐蕃占领;李漼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长道县复置,由成州划归秦州区。晚唐,礼县东北部隶属陇右道秦州长道县,南部隶属成州汉源县,西南部仍被吐蕃占领。
赵匡胤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礼县被天水市、长道、大潭三县分治,属秦凤路之秦州。北宋末,礼县盐官东部、红河镇一带地属秦州天水县,中东部一带属岷州长道县,南部和西部属岷州大潭县,三县均属秦凤路。
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移军治于原天水县城,仅领天水县,同下州。至此,本地盐官以东地域属天水军,其余地方仍为西和县州长道、大潭两县辖地,全境隶利州西路。南宋赵昀端平(公元1234年)蒙古国灭金,复又伐宋取川,礼县全境被按竺迩蒙古军占领。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于长道县境建礼店元帅府,属地归安西王相府管辖。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裁撤王相府,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划归陕西四川行省。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又划归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隶脱思麻路。至此,礼县东部一部分地方属陕西行省西和县,其余地方属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
明清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徐达平定秦陇,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归降;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废元帅府,置礼店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直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立岷州卫,礼店千户所改属岷州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礼店千户所又改隶秦州卫。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割秦州西南十九个民里置礼县。民地民户直属陕西布政使巩昌府,由秦州兼领,屯地屯兵属秦州卫礼店千户所管辖,这种县、所并存的建置延至明末清初。
清代沿明制,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朝廷罢卫所建八旗军制,礼店千户所及十个百户所被裁汰,屯兵屯地并入礼县,并将巩昌卫、文县所、西固所驻屯礼县的屯丁屯地就地划归礼县,时礼县属巩昌府直辖;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礼县改属秦州区。次年(公元1729年),秦州升格为甘肃省直隶州,此后礼县一直属秦州直隶州,隶巩秦阶道。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礼县属陇南道,1914年更名为渭川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礼县直属于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礼县归甘肃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礼县解放,礼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武都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礼县划归天水市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8月,西和县与礼县合并,改称西礼县,县治设在原礼县城关镇,隶属天水专区。1961年9月12日,撤销西礼县,礼县恢复原有建制,仍归天水专区。1969年10月,天水专区更名为天水地区,礼县仍属之。1985年7月,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市后,礼县由天水地区划归陇南地区。2004年6月,陇南撤地设市,礼县为陇南市下辖区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地跨东经104°37′-105°36′,北纬33°35′-34°31′之间,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县、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县,北与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南北长103千米,东西宽约88千米。距省会兰州市345千米,天水市97千米,陇南市府驻地武都250.5千米。
气候
礼县气候处于暖温带、亚热带和青藏高寒带交错地带,总体海拔较高,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候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秋适中,四季较分明;春季为4月至5月,60天左右;夏季为6月至8月,约90天,易出现雷暴、冰雹、暴雨,多数年份出现伏旱,日照强烈,蒸发量大;秋季为9月至10月,约60天;冬季为11月至次年3月,约150天,天气寒冷,降水量较少,比较干燥,易出现冬干。年均气温9.9℃,最低气温-16.7℃,最高气温36℃,降水量488.2毫米,最高降水量691.3毫米,最低降水量299.7毫米,年均日照1968.1小时,无霜期183天,年蒸发量平均值为1274.9毫米。
地质
地质构造
礼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皱带(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带),由陕西山阳—礼县断裂带及陕西凤县—礼县王坝左家—宕昌断裂带控制。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受到历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强烈。下古生代,礼县为地中海地槽的东延部分,受中古生代末期昆仑运动和二叠纪末期海西运动的影响,褶皱上升为秦岭山地,在海槽上升的过程中,又发生了断裂下沉,自罗坝经城关楚家沟门、永兴、祁山到宽川形成了一个横跨全县的大断层,断层区相对下降,四周山地抬升,形成了湖盆。中生代初燕山运动后,在湖盆主体继续下沉、周围山地又一次上升的过程中,礼县大部分地区由山间湖盆上升为陆地。侏罗纪、白垩纪之后,这些地方出现大量紫红色砂砾岩。第三纪始新世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受喜马拉雅一至四幕造山作用的影响,在秦岭山地再次上升、盆地相对继续下降的过程中,最后形成高平原。
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在陇中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来自异地的风成黄土覆盖在第三纪红层之上,黄土层自南向北逐渐增厚。第四纪全新世以来,受秦岭山系抬升影响,礼县新构造运动特别强烈,其特征以大面积隆升为主,河流的切割剥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经河水搬运在河谷两岸沉积了大量的次生黄土。西汉水上游为盆地底部,河流下切作用弱,沉积作用强烈,形成较为宽阔的河谷平原。西汉水下游由于各支流汇集,流水湍急,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狭窄的山间谷地。
地层
礼县境内地层区划属秦岭地层分区。县境内出露地层,按地层地质学划分主要有泥盆纪、石炭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及燕山期的花岗石。其中以泥盆系地层出露面积最大。礼县境内主要断层为:礼县—罗坝—锁龙断裂带;礼县—洮坪魏子坝断裂带;朱家坝(王坝)—秦家湾(水)断裂带;成河—廖家寺—林边断层;石堡—龙王山—茨坝断裂带。境内主要褶皱为石家河坝复式向斜。北翼由舒家坝组地层构成次级马坞背斜,南翼由西汉水组构成次级张风坡背斜。境内岩浆岩主要为中川花岗岩体、碌坝花岗岩体。岩脉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黄斑岩脉等。
地形地貌
礼县地势处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而川坝地,沿西汉水的盐官、永兴、城关、石桥等地有极少部分,仅占全县总面积的9%。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属轻切断黄土梁中山区,面积为1044.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297%,坡度15—25度,海拔1500—19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东南部为重切断土石中山区,主要是西汉水下游河谷两岸山区,面积834.832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9.415%,海拔1100—2100米左右,相对高差1000米。西北、西南部为中切断石质中山及亚高山区。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面积2207.103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1.33%,属秦岭石质山地,海拔1340—3312米,相对高差2000米左右。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主要地形有河床、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平缓斜坡,面积213.1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95%,海拔一般在1400—15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地势平坦。
水文水利
水文
礼县河流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主要河流为嘉陵江的支流西汉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西汉水支流有峁水河、漾水河、永坪河、燕子河、谷峪河、洮坪河、碧玉河、清水河、邓家河、太石河10条河流,素称“一水十河”。境内河流较多,降雨量较大,地表径流较丰富,水能储存量丰富。全县自产地表水6.877亿立方米、地下水净储量11598.1万立方米。截至2019年末,礼县河流水面面积为1108.42公顷。境内有陇南市最大的人工湖—秦皇湖,流域面积167平方千米,总库容2137.5×104立方米
水利
截至2016年,礼县建成各项水利工程955项,其中水库2座、小水电站33座、农田灌溉工程45处、机电井258眼、堤防工程4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5处、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81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8处、山洪灾害预警平台1个、城区浅水低坝工程1处。截至2022年,礼县境内有红河水库和苗河水库。此外,“十三五”期间,礼县完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防洪减灾等水利项目31项,解决了568个行政村48.4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红河水库位于礼县东北方向40千米处的红河乡石沟村,是一座具有防汛、灌溉、养殖、旅游综合功能的中型水库。始建于1957年,1959年竣工。经多次维修加固,截至2011年,水库库容量2137.5万立方米,水面面积2100亩。
苗河水库,是一座防洪、灌溉、养鱼、发电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位于礼县北面30千米处的罗坝镇苗河村。1974年4月动工兴建,1976年9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积为421平方千米,总库容800万立方米,有效500万立方米。
土壤
礼县共有10个土类,22个亚类,70个土属,32个土种。其中耕作土壤11个亚类,21个土属,总共耕作土壤2913867.8亩,占总面积的45.2%,自然土壤3536014.47亩,占总面积的54.8%。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5月,礼县有土地资源628.35万亩,其中耕地199.63万亩、园地6.22万亩、林地198.21万亩、牧草地111.84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62万亩、交通用地3.76万亩、水域8.5万亩、未利用地99.75万亩。农林牧用地比重偏大,属于农林牧结构的土地利用现状。
矿产资源
礼县矿种较多,以稀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主要矿藏有金、锑、铅、锌和花岗石等,已探明黄金储量230吨、远景储量400吨以上,花岗岩大理石地质储量400万立方米、远景储量12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罗坝、洮坪、湫山、石桥等20多个乡镇。
水资源
礼县水资源主要以红河河谷、盐官河谷、县城河谷、永坪河谷为主。红河河谷基地为第三纪红色泥岩,含水层为河床砂卵石层,厚度为2米~5米,面积为10.325平方千米,静储量为562.05万立方米。盐官河谷指盐官、祁山、永兴川坝河谷,基底主要为古生代中泥盆流残变质岩,厚度1000米以上,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厚度为3米~8米,长29千米,宽1千米~2千米,面积为43.86平方千米,静储量为4790.29万立方米,单井出水量每昼夜为2500立方米~3500立方米。县城河谷包括城关石桥川坝,河床砂卵石以下基底为古生代中泥盆流残变质岩。含水砂卵层厚4米~13米,面积为30.1平方千米,静储量为5514.73万立方米,单井出水量每昼夜为2500立方米—3500立方米。永坪河谷由永坪河冲积而成,基底为第三纪红色泥岩,含水层为砂卵石层,面积为8.156平方千米,静储量为822.074万立方米。此外,西汉水干流水资总量10.795亿平方米,人均2658.3平方米,年均自产径流量6.877亿平方米,占总量的63.7%,丰水年自产径流量6.299亿平方米,中等干早年自产径流量4.33亿平方米,入境水3.9173亿平方米,占总量的36.3%。
截至2016年,礼县水资源总量107950.4万立方米,其中自产水68777万立方米,占总水量的64%,境水39173.4万立方米,占总水量的36%。人均自产水资源量1338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少861.92立方米,高于甘肃省人均自产水资源量1152立方米186立方米。
森林资源
礼县常见的树种有52科、77属、206种。截至2016年,礼县有3个国有林场,分别是三峪林场、桥头林场、罗坝林场。3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68.87万亩,林业用地总面积67.11万亩,纳入天保管护任务25.19万亩,纳入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16.88万亩,森林蓄积量51.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9.07%。截至2023年8月,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364.32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达到120万亩。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41.81%。
湿地资源
截至2019年,礼县湿地有2978.39公顷。其中,内陆滩涂2978.39公顷。雷坝镇和城关镇湿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湿地的14.65%。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16年,礼县主要野生动物有三目九种,即偶蹄目的林麝、毛冠鹿、马麝、鬣羚、长尾斑羚;鸡形目的红腹蓝马鸡、红腹锦鸡、蓝马鸡;食肉目的水獭亚科、云豹、熊瞎子、狼、狐、兔、獾、野猪等。有兽类30余种,鸟类50余种,爬行纲10种,两栖动物10种,鱼类9种;昆虫纲6目30科。国家重点保护的森林动物共计1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红腹角雉、蓝马鸡、大鲵属4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云豹、水、羚、青羊、马麝、林麝、毛冠鹿、红腹锦鸡等9种。
植物
截至2016年,礼县境内木本植物约有64科300多种。主要乔木有辽东栎、锐齿槲栎、山杨等;主要灌木有沙棘、连翅、珍珠梅等。全县草本植物有56科、158属、287种。其中禾本科17种,豆科14种,蔷薇科17种,唇形科13种,伞形科12种,菊科54种,参科12种,莎草科5种,百合科9种,毛茛科16种,龙胆科植物11种,其他45科,共107种。草原主要分布在上坪、草坪、沙金、洮坪和固城乡等乡镇。上坪20.7万亩,固城15.2万亩,湫山8.3万亩,草坪6.75万亩,沙金8.5万亩,共59.4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144.4万亩的41.1%。另外,疏林地6.6749万亩,未成林地14.6751万亩,三项共计165.7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5.92%。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8年,礼县境内有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香山自然保护区。
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陇南市礼县境内,东经105°02′—105°10′,北纬33°45′—33°54′之间,面积113.3平方千米。海拔1080—2532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9.9℃,年均降水量500.2毫米)。香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名胜古迹以及珍稀动物等。截至2014年,香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天然林3730公顷,飞播造林4000公顷。已知有维管植物120科250属500余种;野生动物中兽类30余种,鸟类50种,爬行纲10种,两栖纲10种,鱼类9种,昆虫纲数百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斑羚属、梅花鹿、林麝、鬣羚、熊瞎子、水獭亚科及鸢、雀鹰、松雀鹰、燕隼、红腹锦鸡等。
自然灾害
礼县自然灾害包括干旱、地震、暴雨、洪水等。干旱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月—5月和7月—8月;截至2016年,礼县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84次。2016年1月18日,礼县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2020年8月14日,暴雨引发洪水,致使礼县境内国道247线江口、龙林、雷坝、白河等多条道路下沉、垮塌、中断,多座桥梁冲毁,礼县大湾处路段发生山体滑坡。2023年8月11日,礼县龙林镇锁儿坝发生落石、泥石流。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礼县辖22个镇、7个乡。县政府驻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陇南市礼县城关镇西大街38号。
政治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礼县常住人口42.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86万人,男性21.42万人,占比50.93%,女性20.64万人,占比49.07%;0—14岁人口为8.91万人,占21.18%;15—64岁及以上人口为27.59万人,占65.5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7万人,占13.24%;出生率为9.48‰,死亡率为11.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9‰。
民族
截至2022年9月,礼县有汉族52.04万人,少数民族11181人,包括回族1076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29%,东乡族142人、藏族62人、满族37人、苗族28人、壮族22人、蒙古族21人、彝族19人、土族15人、土家族14人、布依族9人、侗族8人、羌族6人、哈萨克族5人、维吾尔族4人、裕固族族4人、傈僳族2人、傣族2人、白族2人、佤族2人、哈尼族2人、达斡尔族1人、朝鲜族1人、瑶族1人、黎族1人、拉祜族1人、纳西族1人、撒拉族1人、仡佬族1人、保安族1人、入籍(京族)1人。
语言
礼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礼县方言中有声母30个,韵母40个,音调4个。其中音调具有6个特点,分别是阴平与上声都是降调,阴平为低降调,上声为全降调;古清声母平声字今为阴平;古浊声母平声字、古全浊入声字今为阳平;古清、次浊上声字今为上声字;古全浊上声字和所有去声字,今为去声字;古入声字在礼县方言中除全浊和少数清声字归阳平外,其余都归阴平。
宗教信仰
礼县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截至2023年8月,礼县境内有宗教机构14所。
佛教
佛教最早于西汉传入礼县。民国15年(1926年),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张成义到礼县传播佛教三教会,信徒有张正德等100余人,在张正德家中作佛事活动。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成立了礼县佛教协会,会长赵忠林(政协礼县首届委员),有和尚4人,居士148人。
道教
道教何时传入礼县无稽可考。礼县盐官镇城内盐井附近有一石碑《盐官镇重修真武殿记》,是赵昚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望日立,崖城镇街道村的九泉山上立一石碑《大元崖石镇东岳庙之记》,是元朝顺帝至元五年(1339)季秋立,礼县东长生观是元朝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三月二十九日重修立石的,说明在宋、元时期礼县就有道教在活动。
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徽县管家河的天主教徒王万银来盐官开茶馆传教,光绪十三年(1887)修建盐官教堂。光绪27年(1901)成立天水教区,光绪28年(1902年)修建礼县城内鹿家街教堂。解放前夕礼县全县共有教徒500余人。主持教务的神父共17人,中国神父仅7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明朝随回族传入礼县。礼县回民的祖先是明朝四川省迁来的,经商到中国,明朝迁来礼县。民国时期回民有了一定发展,解放前夕信教回民约3000余人,盐官、宽川、城关等地有清真寺9处。
经济
概述
礼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11月21日,礼县实现脱离贫困。礼县以经济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为支柱产业,并发展了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产业。“十三五”末,礼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礼县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同时,礼县被确定为中国10个电商脱贫样板县,并获得农村淘宝“全国最具活力县域奖”。
2022年,礼县生产总值516826万元,位于陇南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6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280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6155万元。三次产业比为24.7:14.1:61.2。
第一产业
礼县第一产业以苹果、大黄、畜牧养殖、花椒、蔬菜等为优势产业,同时发展乌龙头、蚕豆、黑橄榄、冷水鱼、中华蜜蜂、黑木耳等区域特色产业。礼县是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县,同时也是甘肃省牛羊产业大县,畜牧产业发展示范县。“十三五”末,礼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礼县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截至2022年,礼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2400万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25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3.2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77万亩,果园面积39.4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60378.92吨,蔬菜产量6.04万吨,中药材产量0.87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7.17万吨。猪存栏4.3万头,猪出栏9.12万头,羊存栏4.13万只,羊出栏5万只,牛存栏3.02万头,牛出栏1.3万头。
截至2023年8月,礼县以苹果、核桃、花椒为主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已达120万亩。其中:花椒现有保存面积为20万亩,960万株,年产量为2099吨,年产值3.35亿元。核桃现有保存面积40万亩、572万株,年产量已达10850吨,实现产值0.93亿元。全县苹果面积达到60万亩,位居甘肃省第二,2022年苹果产量2.9亿公斤、产值9.9亿元。
第二产业
礼县第二产业以农业特色产品加工、现代医药、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为主,对黄金、石材、建材等传统工业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利用礼县苹果、花椒、核桃、山野菜等优势农产品资源,扩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黄金、石材、新型建材产业体系和以大黄、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礼县工业增加值42175万元,其中建筑业增加值30632万元,建筑业企业22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691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466万元,完成销售产值214838万元。工业企业主要产品花岗石575123平方米,黄金5535.6千克,果汁6212吨。
第三产业
礼县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旅游业以“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为主,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现代服务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市场、各类专业市场以及特色市场为主体的新型市场体系,同时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其中,“十三五”期间,礼县累计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商贸服务业队伍50家,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3家。发展各类网店1982家,累计发展微商3500多人,礼县苹果公司全国代理商约3万余人,搭建展转销平台3个,新发展跨境电商企业2家,培育淘宝直播达人89名,累计实现电商销售24.1亿元(线上交易9亿元),外贸出口总额7.13亿元。劳务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十三五”末,礼县被确定为中国10个电子商务脱贫样板县,并获得农村淘宝“全国最具活力县域奖”。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6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截至2022年,礼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860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548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32万元,金融业增加值47492万元,房地产业增加值57325万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253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42410万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1年3月,礼县有礼县工业集中区和礼县大黄产业园,计划建设大黄加工产业园、辣椒加工产业园。
礼县工业集中区
礼县工业集中区位于礼县城关镇新关村与石碑村之间,规划区总面积330.13公顷,规划2030年工业用地165.78公顷,占集中区建设用地的50.23%。礼县工业集中区以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截至2021年4月,礼县工业集中区现状企业1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户,就业人数达到605人,有过境通途公路2条。
礼县大黄产业园
礼县大黄产业园位于石桥镇礼武公路过境段西侧,占地面积236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培育设施、中药材清洗、初加工、干燥生产线、仓储库房、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开发等。2022年,礼县大黄产业园收购大黄、淫羊霍等中药材500余吨。截至2023年2月,礼县大黄产业园完成投资6800万元,建成交易中心、贮藏库、综合楼、加工车间、阳光棚等,引进多层网带式大黄烘干生产线一条。
重点企业
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陇南市礼县。公司下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事业部、药品研发中心、中药材经营部、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健康产业公司、药品经营公司﹑春天药业连锁药店等部门,公司被评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截至2022年,公司已建成三千多亩大黄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条加工生产线,生产中药饮片及健康产品800多个品种及规格,设有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华南、西北、西南等六个销售分公司,并与100多家药品连锁企业,50多家中药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2022年被中共礼县委员会、礼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
甘肃绿盟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绿盟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30日,总部位于陇南市礼县,办公面积2000平方米,累计流转土地5500余亩,林地1500亩,累计种植和推广油用牡丹近万亩。公司现有丹慧、久丹、鼠姑等商标22个,其中注册商标9个,具体涉及到食品、方便食品、日化用品、饲料种籽、医药、通讯服务、网站服务、金融物管、科学仪器、材料加工、广告销售等多个领域。获得各项专利8个,在职员工49人。2017年9月,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被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等部门评为甘肃省第十二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礼县全县总校数334所。教师6303人,其中:专任教师6031人。在校学生86826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9152人,初中18993人,高中8490人,农职中学4526人,幼儿园15582人。2022年11月10日,礼县被评为2022年陇南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礼县实验中学、礼县第二中学荣获“2022年陇南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礼县实验中学物理学科获“陇南市普通高中优秀教研组”称号。全县19名教育工作者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工作者。此外,“十三五”期间,礼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提高到98.9%、97.4%、92.2%、58.5%。
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7年10月,学校占地110888平方米,建筑面积42799.2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9356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5个,多媒体教室63个,电子备课室3个,多功能厅1个,护理综合示教室1个,电子商务等专业实训室68个,建有汽修厂、驾校、农学3个校内实训基地。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人,高级教师21人,骨干教师16人,在校学生3683人。2017—2020年,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高考对口招生考试中,考入人数连续五年位列陇南市第一名。
礼县第二中学,建校于1957年,时称西礼县第三中学。2015年3月高中部搬迁至盐官镇中川村,2017年7月与初中部分离,变更为县直独立高中。当前为陇南市示范中学,被誉为“陇南名校”。校园占地面积130多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塑胶操场1个,实验室7个,通用技术室1个,微机室2个,录播室2个,心理咨询室1个,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乒乓球等活动室18个,阅览室1个,图书室2个。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教师25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8名,硕士研究生10名,省园丁3名,省骨干2名,省农村骨干15名,陇南市名师1名,市优秀教师5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青年教学能手1名,县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县级优秀教师32名;有教学班49个,学生2700多名。校篮球队自1975年建队以来,为学校赢得了国家级荣誉1次,省级荣誉19次,市级荣誉16次,县级荣誉10次。
科技事业
2020年礼县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培育和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累计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54项7674.31万元。2021年,礼县推广科技成果15项。
礼县春天药业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甘肃省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获得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礼县农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礼县苹果大数据平台,实现苹果种植、采收、仓储、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全流程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礼县旭程种植合作社、紫雁农业公司建成集水电、供热、物联网设施为一体的日光智能温室23亩。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建设“智慧矿山”信息化,包括生产管控MES系统、菜籽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矿区5G基站建设一号路测速系统等系统。截至2022年7月,礼县建成集太阳能摄像头、光伏发电机、报警器、定位跟踪器、畜禽电子围栏等设施为一体的智慧养殖场39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8月,礼县境内有礼县图书馆、礼县文化馆、礼县新城公园、紫金公园、先秦遗址公园等公共设施。此外,礼县多次举办文艺活动,截至2022年,礼县组织筹办网络春晚并参加陇南市的网络春晚展播;组织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20余项。送戏下乡演出60余场次;开展文艺惠民活动579场次;举办礼县第一届社区篮球赛;建成永兴镇永兴村、红河镇草坝村多功能运动场和白关镇白关村、石桥镇王赵村、湫山镇下坪村、白关镇朱家村文体广场;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730场次。礼县3人6副书画作品入围国家级展览,12人加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7人加入陇南市书协。1人1幅作品荣获甘肃省第十届敦煌文艺奖;全年全县藏书达17.52万余册。直播卫星及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和99%,数字有线电视入户率30%。
礼县图书馆建于1933年,是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新建图书馆是灾后重建项目,位于东新南路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南侧,为两层框架仿古式建筑,总建筑面积3652平方米,总投资13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0万元,县自筹资金580万元。2011年12月竣工,并免费向广大群众开放。内设成人借阅室、少儿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县级支中心、多媒体报告厅、展览厅等功能区,截至2021年,馆藏图书13.8万册,涵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25个类别。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礼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第三人民医院1个,其他(民营医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卫生院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837人。其中,执业医师610人,执业助理医师373人,注册护士1141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68张。其中,综合医院667张,中医医院400张,其他(民营医院)533张,卫生院288张。
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是礼县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礼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礼县急救中心。医院设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管理科室等。有骨科、普外科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检验、心电、病理、影像、消供等5个县域医学中心,有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等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截至2023年3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在职人员共计765人,有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66人,初级及以下职称204人,工人16人,事业管理人员3人,其他人员406人。
礼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17亩,总建筑面积17300平方米;礼县中医医院急诊、门诊、医技综合楼被国家立项建设并开工建设,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截至2023年3月,医院有编制190个,职工470人,其中正式职工156人,临聘人员人314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200人,工勤技能技师2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1人,无职称人员110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1人;医院编制病床400张,其中设有内、外、妇(产)、儿、骨伤、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针灸推拿、皮肤、眼科、耳鼻喉口、急诊科等临床科室。2018年建成内分泌科省级重点科室和针灸科、耳鼻喉科两个市级重点科室。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3月,礼县共有乡镇农民健身中心2个,计划建设城区篮球馆、游泳馆、兵羽馆和全民活动中心。
2022年8月15日,礼县全民健身中心正式开工,计划占地面积约46.67亩,总建筑面积21572.9平方米,内设游泳馆、羽毛球馆、篮球馆。2022年陇南市中学生运动会,礼县代表队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2022年陇南市第九届运动会,礼县代表队共获得奖牌40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18枚,铜牌13枚。2023年陇南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礼县获得优秀组织奖。2023年6月27日,礼县举办2023年庆“七一”“金徽杯”全县职工篮球赛。2023年8月3日,2023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甘肃省赛区省级联赛在甘肃省皋兰县举办。礼县永坪镇中心小学获得省级联赛冠军并入选参加全国联赛,红河镇草坝九年制学校获得省级联赛亚军,雷坝镇中心小学获得省级联赛优胜奖。
礼县体育场位于东城区秦汉大道南侧,与新建礼县一中相邻,项目总占地面积54亩,总投资1713万元,建设内容有运动场、看台及附属设施。运动场建筑面积18843平方米,设有8道100米直跑道和8道周长400米的半圆式跑道,跑道内设标准足球场地、铅球投掷场地、撑杆跳高及跳高场地、跳远场地。看台为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看台罩棚为轻钢结构,看台罩棚最高处为25.86米,最低处为16.45米。中间主席台为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罩棚为轻钢结构,罩棚最高处为27.3米,最低处为20.82米。看台长149.4米、宽24米,建筑高度12.9米,建筑面积584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000人。附属设施总占地面积9893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塑胶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安置乒乓球桌12个;两块室外健身器材场地及体育场专用围网等设施。
人居环境
2022年,礼县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6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8,优良天数比率达99.7%,颗粒物PM10、PM2.5及四项气态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新建智慧停车泊位1200个并配建充电桩,新建非机动车停车位4600个。2023年一季度礼县尖冠沟水源、大山沟水源达到一级标准。
社会保障
2020年,礼县城乡居民参保46.23万人,参保率提高到99.54%(其中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贫困人口覆盖率100%。截至2022年,礼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2元,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25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3.26万人。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4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21万人。此外,“十三五”期间,礼县推行“电子培训券”,技能培训实现多元化,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570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0251人;完成创业培训13期857人,发放贷款447人6990万元。据“十四五”规划,礼县计划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850张、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100%、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占比超过60%、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每千名老年人配备1个社会工作者人数,每一个县至少建立一所老年大学,每一个乡镇每年开展一次“敬老月”活动。
交通
综述
礼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山地,交通网络系统不完善。礼县不通铁路,交通方式较单一,距陇南、天水机场1.5小时车程,主要以公路为主。境内G247国道(礼武公路)沿西汉水纵贯全境至武都县,G7011(十堰—天水高速公路)东到天水市、南到西和县、成县,有礼县客运中心、汽车南站两个客运站点。
公路
礼县于2008年投资2300万元,建成境内东城区秦汉大道;2014年投资1700万元,建成以北城区为主的1.9千米北城区滨河路和天嘉东路;2015年投资2600万元,打通3.1千米南城区滨河路。;2016年投资1800万元,建成1.22千米五期风情线,投资900万元,建成1.2千米南城区南环路。截至2016年末,礼县城区道路总长度54.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0.69米,道路铺装面积100.7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12.6平方米,城市桥梁7座,总长度1.2千米。
“十三五”期间,礼县境内有高速公路2条65千米,即G7011十堰至天水市20千米、S35景泰至礼县45千米;国道1条1.2千米,即礼县至康县;县道10条686千米;道14条843千米;村道396条2648千米。截至2021年11月,礼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98千米,路网密度达到1.14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有礼武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徐礼公路、礼洮公路、四礼公路,其中S306徐礼公路,由天水沿华双公路南行25千米到徐家店,分岔西南行,经平南乡、小天水至祁山古堡到达礼县,全长72千米;礼洮公路,由礼县城关镇,经石桥,从瑶峪向西进沟,自白金上山经马泉下山,翻石狗山到洮坪镇,西北方向溯洮坪河,止于上洮坪,全长43千米;四礼公路礼县境内42千米,四礼公路接定天公路是通往省会兰州市的一条捷径,比礼县经天水市少走43千米。据“十四五”规划,礼县规划建设县乡道7条共计317.6千米,建成自然村组道路1064.47千米,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151.7千米。
铁路
截至2022年5月,礼县境内无已建成铁路枢纽。
航空
据“十四五”规划,礼县规划建设县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新建直升机停机坪4处,为医疗救援、高速公路事故救援、城市消防、紧急事件处置、商业使用等提供服务。
公共交通
截至2016年,礼县有营运客车294辆,其中,班线客车142辆、公交车36辆、出租车116辆;营运大小货车998辆;客货运输企业2户;汽车客运站2个;二级以上汽车维修企业9户,驾培学校5所;客车营运路线42条。截至2022年,礼县境内有礼县客运中心、汽车南站两个客运站点,有10条公交线路。其中,礼县客运中心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72平方米,总投资约4260万元,是国家标准二级汽车客运站。汽车南站位于城关镇新关村,始建于2003年4月,2004年7月1日开始运营,该站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11322平方米,停车场面积6000平方米,办公面积1900平方米,总投资380万元,截至2016年,有客车57辆。
人文
综述
礼县是秦始皇的故乡,秦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有春官歌演唱、井盐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着乞巧、迎喜神等传统习俗,此外还拥有猪油饼、热面皮等地方特色美食。截至2022年10月,境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9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26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礼县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省礼县城东13千米永兴乡、永坪乡境内,是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至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期的遗址。墓群总面积18平方千米,包括大堡子山、赵坪圆顶山等几个墓区,已清理墓葬14座,车马坑2座。其中“中”字形大墓两座,应属于秦国国君级墓葬。中型墓数座,为东西向的土坑竖穴墓。
石沟坪遗址
石沟坪遗址位于礼县石桥乡圣泉村,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5—2.8米,历年有陶、石、骨器出土。陶器有夹沙、泥制两种,有灰、褐、红、黄等色,纹饰有绳纹、旋纹、附加堆纹,彩陶为红陶黑彩,有勾叶圆点纹、网纹、鲵鱼纹等。地面散布陶片较多,器形有钵、盆、罐、瓶等等。出土完整器物有变体鱼彩陶瓶一件,高44厘米,口径9厘米,侈口、平唇、细高直颈、圆肩、深斜腹、平底、腹中附双鼻耳,颈间绘二横线与数点,肩绘弧线三角和似双角样图案,腹绘双变体鲵鱼纹,弧线勾叶圆点纹。该遗址遗存比较丰富,多属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石岭下类型,周代遗存次之。1947年裴文中首次发现,196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遗址
西山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之西、西汉水北岸的山坡上,遗址北边是鸾亭山遗址,东距大堡子山遗址13千米。西山遗址地势呈西南—东北走势,原为西高东低的斜坡地貌,由于近代平田整地,形成宽度不等的多级阶地。遗址由簸箕湾,大、小雪坪及雷神庙等小地名组成,其东南临西汉水,北为雷神庙,西为峁梁,地势平缓,堆积较厚。调查发现地面及断崖上暴露有灰层、房址、墓葬、夯土等,文化层厚约0.5—2米。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70余个、房址7处、墓葬3座、陶窑8处;西周墓葬6座、灰坑5个;东周灰坑170余个、墓葬28座、动物坑10个、房屋基址5处;汉代墓葬2座、唐朝墓葬2座、元代墓葬1座。出土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铁器等各类质地遗物数千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0月,礼县境内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6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
春官歌演唱
礼县春官以礼县龙林镇川坝河谷地区为流传中心,是广泛分布于礼县下四区的一种非常原始的说唱艺术。“礼县春官”本是“官方春官”在当地民间的派生、演化和流传,它结合本地方言土语、音乐歌谣及乡风民俗,经过漫长岁月的冶炼,而逐渐形成了“春官说唱”这一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春官歌演唱的主要内容有农时节令类、吉祥喜庆类、婚丧嫁娶类、历史典故类、七十二行类、祝福祝寿类、劝人行善类、时政宣传类、揭露丑恶类等。2008年,礼县春官歌演唱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礼县井盐制作工艺
礼县盐官地处西秦岭西汉水上游河谷盆地,历史上因产盐而生,因运盐而兴,因盐得名,是一座被盐文化浸透的陇上商贸名镇。盐井实际上是卤水泉,可以想象远古时期盐泉渗冒,附近积有若干大小不等的卤水滩。因马喜饮卤水,放牧人很容易发现盐泉。盐官的井矿盐生产始于周、秦,自汉后历代相承,营煮不辍,产销两旺。井盐的土法制作主要分为凿井、采卤和熬盐三个环节,通过凿井提取天然卤水,装在器皿中加热,使水分不断蒸发,最后结晶为成品盐。
礼县剪纸
礼县剪纸从纸的出现开始,随着宋代民间剪纸运用范围的逐渐扩大,明、清时期,礼县剪纸手工艺术趋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礼县民间剪纸常用的题材,多数不仅是体现事物或生活现象的本身,而且是通过特定形象及其形象间的组合,蕴育更深刻的内涵。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
截至2016年,礼县共有2个传统村落,分别是父(富)坪村和火烧寨。
父(富)坪村,原名“父子坪”,村上有条父子河,村名源于河名。父(富)坪村韩山自然村皮影戏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据1921年线装戏本落款考证)流传至今,传承六代人。2016年,父(富)坪村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火烧寨位于宽川镇西南方,据说村落居民是明朝年间从北京北池因兵荒或年荒迁移而来。村内有“一柏、一石、三庙”,有古刹青龙观和建于1937年的文昌庙等。2016年,火烧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习俗
礼县历史悠久,有乞巧、影子腔、说春、迎喜神、抢快、长鼓、剪纸、刺绣、社火等传统习俗。
乞巧
乞巧是西汉水流域流行的古老民俗。礼县境内的祁山、永兴、永坪等乡镇和西和县长道镇每年七夕随处可见乞巧之俗。乞巧是在牛郎织女神话基础上演变来的,所说的巧娘娘是指织女,民间有的地方称天帝之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等。乞巧又称祈巧,是民间未出嫁的姑娘迎送巧娘娘的歌舞。乞巧过程分坐巧、迎巧、乞巧、取水、送巧5部分。
影子腔
礼县影子腔源于民间皮影戏。1958年,西和县收集了17部影子腔的手抄本,其中最早的为明代万历年间的抄本。西和、礼县流行的影子腔经西礼艺校、西礼剧团挖掘、整理、加工,故又称“西礼戏”,成为陇上独有的地方戏曲。1959年,影子腔《碧血西城》获得了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演出剧本创作和演出优秀奖。1985年,礼县文教局组织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了《影子腔乐谱》。
说春
说春为礼县龙林、雷坝、滩坪、白关及西和县部分乡镇的民俗。说春人又称春官。说春之俗,龙林最为盛行。每年冬天,说春人两人结伴而行,一人胸前挂春牛,一人怀揣历单,人手各持一根鞭杆,肩上斜搭一条裢褡,入村串户,进门唱着春官词,散发来年历单,每户则以钱物为酬。春官词源自宋代,内容十分丰富:有讲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有恭贺新春的,有祝合家欢乐、吉祥如意的等。春官词大多为民间口头创作,也有文人加工后传唱的,它为农民提供了一年的农事信息,也是人们安排来年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迎喜神
迎喜神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间大年初一祈求神灵来年降福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吃点三十日晚上的剩饭,意为连年有余,然后男女老幼穿戴一新,赶着头上系红的牲畜、羊群到村外去迎喜神。迎喜神的地方事先由阴阳用罗针定,相传为周文王《周易》八卦中所指的喜神方位。迎喜神即在喜神方位,焚香叩头、燃放鞭炮后,赶着牲畜.羊群转一圈就开始回村。意思是将喜神迎进了村,迎进了家,新的一年将会幸福吉祥,五谷丰登。
饮食
礼县粮类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阳芋及各种谷类作物,习惯早、午、晚三餐制,部分地区,随季节和生产忙闲,也有实行两餐制的,以麦面为主,杂粮只用以调味。礼县特色美食有蜂蜜、热面皮、罐罐茶、猪油饼、糖油糕、饸饹面等。
礼县“猪油饼”
礼县猪油饼是颇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该饼酥脆、不油腻,食用方便。是当地人的早餐。其制作过程为:以温热猪油和小麦粉加调料为“油面”,与发酵好的“起面”按3:1的比例和匀,做成小圆饼,在平底铁锅中烙熟。
礼县热面皮
礼县热面皮,是将面粉制成的面皮和面筋蒸熟后,用盐、辣椒、醋等调味料搅拌,再配以时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口感鲜香、麻辣,面皮筋道。
糖油糕
糖油糕以蔗糖、冰糖、红丝或核桃仁为馅,用白面做成茶杯口大小的小圆饼油炸而成,为集日、庙会期间的小食品。
特产
礼县被誉为“陇上药乡”,境内拥有中药材100余种,包括黄连、黄芩、大黄、苦香树、夏枯草、白头翁等。此外,县内传统土特名产是小农经济产物,有花椒、胡麻、油菜、核桃等。
花椒
花椒有多个品种,产于四川省的为川椒,另有“六月椒”“七月椒”“八月椒”“羊毛椒”“大红椒(袍)”等。油椒、大红袍为县内推广的优质品种,树冠矮小,成熟早,果实味香。大红袍成熟时颜色艳红,晒干除籽后,外皮为红色或浅红色,里面呈淡黄色。油椒果实硕大,果皮为浓红色,油籽丰富,色泽近似七月椒,味浓不刺鼻,质量优于大红袍。
胡麻
胡麻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胡麻可榨油,油渣可作为饲料、肥料。香油味香可口,为拌凉菜的香油。胡麻也是加工麻布、麻绳、麻袋的主要原料。新中国成立前,县内民间几乎家家用胡麻纤维制作麻布、麻绳。民国《甘肃通志》记载,甘肃麻布以西和县和礼县为最好。2008年,全县种植胡麻18000亩,总产量2214.5吨。
礼县大黄
礼县大黄是中药材优良品种,甘肃省礼县特产,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礼县大黄属掌叶大黄,生产历史始于汉代。礼县大黄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药理性能好,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国之首。2005年,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和原产地标记认证。
蜂蜜
礼县县内的蜜蜂品种有中蜂、意大利蜂两种,多为中蜂,分布全县各地,以高寒阴湿山区为多。采蜜、产蜜的时间主要是春、夏、秋三季。蜜源植物主要有草木栖、苜、荞花、槐花、油菜花、向日葵、果树花及各种花卉。全县蜂蜜年产量最多时达1.95万斤。
风景名胜
礼县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自然景观较多,县内不仅有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诸葛亮“诸葛亮北伐”遗址祁山武侯祠、发祥于周代的卤城古盐井等珍贵的历史遗存,还有风景秀丽的翠峰观、大香山、秦皇湖、上坪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截至2022年5月,礼县境内共有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3个。
礼县秦文化博物馆旅游景区
礼县秦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秦人广场,是一座集收藏保管、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7337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661平方米,主体为仿秦汉式建筑。截至2022年5月,礼县秦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展馆内主要展示了秦早期文化的文物及礼县历史、民俗文化及翰墨遗珍书画,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礼县祁山武侯祠旅游景区
祁山是东起盐官镇,西至大堡子山,横卧西汉水北侧,绵延25千米,地扼蜀陇之咽喉。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在此“六出祁山”。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千米,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四周尚有点将台、藏兵湾、九寨、上马石、小祁山、卤城盐井、西县、木门道、铁笼山等十余处古遗址。
礼县西汉水风情线景区
西汉水风情线为礼县滨河公园,是城区燕子河、西汉水沿岸人们歇息散步的风景区。西汉水风情线工程于2008年立项建设,投资5540万元。该工程北起刘家沟桥,沿河堤穿过东台大桥,至新关村钢塑大棚连接公路,全长4372米。截至2016年,已建成区域长346米,宽40米,13840平方米。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6米,绿化带宽3米,景观线宽19米。风景线内有松树、国槐、倒柳,有月季冬青、迎春花等花卉。
礼县秦皇湖旅游景区
秦皇湖位于礼县县城东北50千米处的红河乡双石沟村,该景区是利用红河水库发展起来的渡假、避暑、水上娱乐为一体的风景旅游景观,是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和陇南最大的人工湖。该湖控制流域面积167平方千米。湖区周围有天台山、方口寺、慈祥观、金山、窑洞等景点,自然、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礼县是哪个省的?我咋没听过?已传疯,礼县人都顶起!.礼县旅游.2023-09-04
自然资源.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4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9-04
基本概况.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4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礼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政策知识学习(一).礼县共青团.2023-09-05
2022年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礼县崖城镇人民政府.2023-09-05
文旅咨询.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23-09-05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5
长知识!陇南各县地名因何得名,你知道吗?.陇南文旅.2023-09-05
礼县人民政府.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5
礼县地理介绍.大西北网.2023-09-14
礼县历史.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5
甘肃礼县:特色“甘味”持续发力 助力全面脱贫.新华网.2023-09-07
告别贫困,开启新程 ——写在陇南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之际.陇南发布 .2023-09-14
勇立潮头满目新——礼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每日甘肃.2023-09-05
甘肃陇南市礼县四大优势产业蓬勃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9-05
礼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礼县人民政府官网.2023-09-16
2022年礼县经济运行情况.陇南市礼县统计局.2023-09-05
文化礼县.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5
礼县简介.光彩网.2023-09-05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9-05
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查询.甘肃政务服务网.2023-09-21
礼县:让秦文化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兰州新闻网.2023-09-21
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四批).东乡文旅.2023-09-06
陇南再增6家A级景区!分别是→.陇南日报.2023-09-05
特产.中国小康网.2023-09-05
礼县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23-09-04
44.2℃!陇南最高气温已破历史极值.陇南市公安局.2023-09-21
礼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走遍陇南︱碧波浩淼秦皇湖.陇南日报.2023-09-22
礼县“一水两库”抓巡查,长江禁捕保实效 .礼县农业农村.2023-09-06
礼县资源.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6
礼县:发展绿色经济 做优生态文明大文章.中国甘肃网.2023-09-07
陇南香山:山绿了 民富了.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9-07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止2012年底).生态环境部.2023-09-07
行走在陇南,“民间版”国庆旅游攻略.陇南发布.2023-09-07
甘肃礼县发生4.0级地震 甘宁川多地有震感.手机环球网.2023-09-07
闻“汛”而动,打通“生命通道”.礼县融媒.2023-09-07
泥石流导致国道247线半幅阻断,陇南启动防汛抗洪Ⅳ级应急响应!.光明网.2023-09-07
礼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6
甘肃陇南市礼县行政区划.中国小康网.2023-09-06
【聚焦两会】礼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聚焦两会】政协礼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领导之窗.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常委_璧山网 - 主流媒体 璧山门户.璧山网.2023-08-04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9-06
礼县2023年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 .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陇南市2021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基础设施类.陇南招商引资.2023-09-07
推行招商引资“管家式”服务促进礼县大黄产业园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礼县招商引资局.2023-09-07
2023年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组在礼县观摩.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礼县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09-07
礼县2022年度先进企业 工业入规 商流入限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名单来了~.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关于绿盟.甘肃绿盟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3-09-07
礼县4家!156家省级重点名单出炉~.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礼县获“2022年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县”称号.陇南礼县教育局.2023-09-14
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礼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09-07
礼县第二中学简介.礼县第二中学.2023-09-07
礼县: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9-22
2022年政 府 工 作 报 告.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喜报!我市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6项.礼县春天药业有限公司.2023-09-07
礼县:扎实推进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行动.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小“口袋”大幸福 礼县西城区“口袋公园”亮相!.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礼县新城森林公园秋景如画.央广网.2023-09-07
礼县要建先秦遗址公园.大西北网.2023-09-07
大美礼县:走进礼县新城公园.礼县资讯.2023-09-07
2023年礼县第一人民医院预算概况及说明.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2023年度礼县中医医院预算概括及说明.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2022年礼县全民健身中心暨礼县全民健身中心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陇南市礼县统计局.2023-09-1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跑出“加速度”!礼县城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陇南礼县发布.2023-09-14
喜讯|我校运动员在陇南市中学生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2023-09-14
【成绩统计】陇南市第九届运动会成绩统计 .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23-09-14
2023年陇南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闭幕.每日甘肃.2023-09-14
礼县举办2023 年庆“七一”“金徽杯”全县职工篮球赛.礼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精彩“篮”不住 追“球”不止步】礼县三所学校在姚基金篮球赛甘肃省级联赛中获奖!.礼县共青团.2023-09-14
2022年1-12月份礼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聚焦两会】划重点!图解2022年礼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共礼县委党校.2023-09-07
陇南市县级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2023年一季度).陇南市人民政府.2023-09-07
礼县“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解读.礼县人民政府.2023-09-14
发展概况.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7
礼县最全公交线路表出炉,人手一份,快收藏! .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7
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礼县人民政府.2023-09-14
礼县汽车南站关于春节期间班车停发班的通知.陇南礼县运管局.2023-09-07
遗产数据库.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6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南日报.2023-09-06
礼县西山遗址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6
四角坪遗址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6
盐官盐井遗址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6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09-06
【走进秦皇故里】古陶器,让你梦回远古时代!.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6
【文化遗产保护】礼县春官歌演唱,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甘肃档案信息网.2023-09-06
闻名陇上的盐官盐井.甘肃档案信息网.2023-09-06
魅力陇南·此“文”无价 .陇南西和发布.2023-09-06
礼县美食.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6
文化园地 | 赵健牛:甘肃秦文化博物馆,你了解多少? .陇南礼县融媒.2023-09-06
旅游景点.礼县人民政府.2023-09-06
礼县秦皇湖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陇南礼县发布.2023-09-06
名人档案.甘肃档案信息网.2023-09-07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