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代县

代县

代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位于忻州市东北部,截至2022年,辖7镇2乡195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1728.91平方千米,根据忻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代县常住人口178870人。

代县北部属恒山系,南部属太行山系,中间滹沱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代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沱河两岸有人类活动踪迹。西周时属并州,秦建县,魏立郡,隋设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称代县,后又升代州直至清末。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并称代县。1949年,代县属山西省忻州地区(后为忻州市)至今。

2022年,代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0.2亿元,同比增长3.9%,在忻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域中排名第6。代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红石矿资源位居山西省第一,矿冶工业在经济占比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代县历史人文荟萃,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等。

地名由来

古代,代县区域曾建立代国,是代县之名来历。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新石器时期,滹沱河两岸有人类繁衍生息。

代县西周时属太原市

春秋期间,为晋国土地,三国分晋后,属赵国赵武灵王在今代州古城西7.5千米的古城村建起城池。

秦灭六国之战后,天下设立三十六郡,代县属太原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广武县

西汉时,代县为并州太原郡广武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封第四子刘恒 为代王,太原郡改为代国,广武县属代国管辖。王莽汉后,广武县改称信桓县。东汉,广武县改属雁门郡,隶并州。

三国时归魏。黄初元年(220年),雁门郡南渡勾注,由阴馆县迁置广武县城。雁门郡领八县。

晋朝,因袭魏制。

十六国时期,先后被汉、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六国更迭占有。

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广武县入北魏,初属司州,后属肆州。

北魏熙平年间(516~518年),治所从旧址迁至上馆城。

元修永熙三年(534年),魏分东西,雁门郡广武县东魏北齐时,仍称广武县,为雁门郡治所。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所由九原(今忻州市)移至上馆城。其时,广武郡为州、郡、县三级治所。

隋至明、清

开皇五年(585年),废雁门郡,并改肆州为代州,开皇十八年,又以广武县名犯太子隋炀帝讳,改称雁门县。大业初年,改代州为雁门郡,隶属冀州,领雁门、繁峙县崞县五台县灵丘县五县。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北巡长城进入雁门郡,突厥突然起兵围困隋炀帝,李渊父子相救解除雁门之围。史称雁门之变。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雁门郡为代州。天宝又改代州为雁门郡。乾元元年又改雁门郡为代州,隶属河东道。唐中和二年(882年),雁门节度使李克用起兵平叛黄巢军,即将倾倒的李唐江山被挽住。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瑁灭梁,恢复唐朝国号,史称后唐。

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归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所辖,皆称代州雁门县,隶属河东路。

北宋,仍称代州雁门县。代州领雁门、原平市繁峙县五台县灵丘县等五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朝皇帝耶律贤亲率大军攻宋,北宋将领杨业雁门关大败辽军。

金,仍为代州雁门县驻地,隶属河东北路

中统四年(1263年),取消雁门县,直称代州。至元三年,隶属九原府,次年废九原府,代州复隶属太原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代州为代县,始称代县。洪武八年(1375年)复升为州,隶属太原府

清代,称代州,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直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领五台县崞县繁峙县三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代州,称代县,直属山西省

民国三年(1914年),代县属雁门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雁门道,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山西划为七个行政区,代县属第一行政区。1937年10月,忻口战役打响,战役期间10月19日凌晨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夜袭阳明堡机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代县属山西省忻县专区

1958年12月,繁峙县、代县合并为繁峙县,属晋北专署。

1961年,繁峙,代县分治,代县仍属忻县地区。

1967年2月,代县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

2001年,忻县地区撤地设市,代县属忻州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代县地处东经112°44′~113°22′,北纬38°50′~39°21′,东临繁峙,西接原平市,南界五台,北毗山阴。滹沱河由向西南横贯全境。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约39千米。总面积1728.91平方千米。

地质

代县境内出露的地层包括中太古界恒山群、上太古界五台群、下元古界滹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

代县地处元古代古北东向构造带与中生代祁吕一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复合部位,新华夏系与前期构造的复合、干扰,在山西省东北部形成为多字型构造。县境即属该多字型构造的恒山隆起、五台山隆起及滹沱河断陷的一部分。

地形地貌

代县北部为恒山隆起,南部为五台山隆起,中部为滹沱河断陷盆地。滹沱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两岸为平川地带,平川与山地之间夹丘陵区。基本地貌由基岩山区、黄土台地丘陵、滹沱河河谷盆地盘结而成,其中基岩山区面积占比70.5%,黄土台地丘陵面积占比16.9%,滹沱河河谷盆地面积占比12.6%。

由于受恒山和五台山山脉走向控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山丘属恒山山脉,横卧于雁北、忻定二盆地之间,山坡北陡南缓,山势为东北西南走向。南部山区属五台山山脉,群山起伏,山势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600米左右,高差500-1000米。山峰以黑圪塔尖为最高。海拔2548米,是代县屋脊,也是县东南屏障。

气候

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代县平均温度9.3℃。一年中最冷为1月,最热为7月,平川、丘陵区极端最低气温-24.5℃(1971年12月),极端最高气温38.9℃(1961年6月);山区极端最低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32℃。代县年降水量变化在397毫米~770毫米之间,按地区分布,平川区400~450毫米,丘陵区450~500毫米,山区500~600毫米,高山地区620~770毫米。降雨量在年际间变化大,如平川区多雨年降雨量达到670毫米,少雨年仅为219毫米;月际间变化大,7~8月份降雨最为集中,占全年56.6%。代县光照充足,年光照数2863.6小时。6~8月光照时数最长,达到781.1小时,12月至次年2月光照时数最短,仅为637.8小时。

水文水利

代县境内最大河流为滹沱河,属海河水系,横贯代县东西,境内全长40千米,流经8个乡镇,年均清水流量为0.02~2.63立方米/秒。北面由东向西有黑坎河、胡峪河、东沙河、关沟河、东茂河、西茂河;南有峨河、峪河、中解河等。

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麓的桥儿沟,流经境内40千米,流经境域面积1457平方千米;河床宽300~500米,代县境内流经区域:北岸有枣林、磨坊、城关、阳明堡,南岸有峨口、聂营、下庄、新高等。

土壤

代县有8个土壤类型,分别为山地草原土、山地棕壤、山地栗棕壤、栗钙土、褐土、草甸土、盐土、水稻土等。褐土是代县面积最大、利用最多的一类土壤,广泛分布于代县二级阶地、高阶地、丘陵沟谷、洪积扇以及地中山区一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代县国土总面积1728.91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为74129.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88%;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7171.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5%;其他土地面积为91589.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98%。

水资源

代县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为16246.45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10.7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0.1%。 代县境内最大河流为滹沱河,属海河水系,横贯全县东西,县境内全长40公里,流经8个乡镇,年均清水流量为0.02—2.63立方米/秒。北面由东向西有黑坎河、胡峪河、东沙河、关沟河、东茂河、西茂河;南西有峨河、峪河、中解河等,年平均径流量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2亿立方米,开采利用量为2234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代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知矿藏共24种,大型矿床7个,中型矿床2个,小型矿床10个,矿点、矿化点197个,探明储量并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3种。铁矿为县境主要矿产资源之一,探明储量15.36亿吨,居山西省第一;金红石远景储量2亿吨,探明保有储量8651万吨,规模、品位、储量位居全省第一,名列中国第二。此外,境内花岗石正长石碳酸钙、金、银、铜等也比较丰富。

代县的铁矿矿产分别赋存于太古界五台超群和滹沱超群所属的石咀群文溪组、金刚库组及台怀群柏枝岩组地层中。代县铁矿主要分布在峨口、聂营、滩上、峪口、新高6乡(镇)所辖的山羊坪、板峪、黑山庄、白峪里、八塔、张仙堡、赵村、黑山沟、白草村、峨岭寺十个矿区,其中山羊坪又分成东、西两个矿区(亦可称11个矿区)。10个矿区的铁矿资源共由约29个矿体(带)、40个矿层构成,层位较稳定。代县已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15.36亿吨,以磁铁矿为主。

代县金红石矿是中国金红石的一个重要产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与其它已知的金红石矿床明显不同,金红石矿体空间分布形态主要呈透镜状产出,共有大小矿体数十个,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其中碾子沟矿区的含矿岩石主要为阳起透闪岩,洪塘和羊廷寺矿区的含矿岩石为阳起透闪岩、直闪岩和石英滑石片岩等,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为阳起石化和透闪石化。金红石矿区探明储量8651万吨,矿带长达11千米,呈东西走向,分碾子沟、羊廷寺、洪塘三个矿区。矿产主要赋存于五台超群石咀群金刚库组和恒山群官儿组的斜长片麻岩等岩层中。

生物资源

代县境内已发现陆栖动物70余种,其中鸟类39种、哺乳类19种,爬行类9种,西栖类6种。代县宜林面积83万亩,主要集中地山区,现有林地面积38万亩,森林覆盖率14.73%,主要树种山区为松、杉、桦等针阔混交林,丘陵为槐、椿及苹果、梨、枣、杏等经济林,平川为杨、柳、榆等四旁绿化树种。

自然灾害

代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以崩塌、滑坡为主,多发生于汛 期,主要由强降水引发。发生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除了特定的地质条件和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其次是人类工程与自然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代县地质灾害的主要受灾体为房屋、土地、道路和电力、水利设施。2022年,代县推进尾矿库安全治理攻坚行动,对21家地下矿山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对24家51个系统地下矿山企业和76座尾矿库进行“专家会诊”。

行政区划

代县辖7镇2乡1个居民办事处194个行政村、11个社区,代县县政府驻地代县县城东大街。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忻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代县常住人口178870人。

方言

代县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的一个方言点,代县的方言特点是起始体用“开”“将”等来表示。

民族构成

代县是以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有蒙、回、满族等因婚娶、工作原因迁入。

政治

经济

代县具有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因为具有铁资源的优势导致经济结构“一铁独大”,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2亿元,同比增长3.9%。

第一产业

代县农业种植以籽粒玉米为主,2022年代县种粮面积37.26万亩,粮食产量1.15亿斤,其中玉米28万亩,小杂粮6万亩左右,瓜菜1.15万亩,油料0.2万亩。代县15个农产品取得“三品一标”认证,4000亩中药材获得“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称号。2022年,代县建设标准化养殖厂6个,渔业绿色养殖示范场1个,新发展中药材种植500亩以上,新建中药材深加工厂1座。扩增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组建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 2022年,生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1.5万头、8.6万只。代州黄酒专业镇进入山西省首批10大省级专业镇行列。“代州黄酒”团体标准正式获批。组建代县黄酒检验检测中心。四达酒业、老高家酒业被认定为山西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雁门山酒业入选“山西精品”公用品牌企业名录。2017年,代县酥梨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代县小米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代县大米获得农产品地理登记保护;2021年,代县黄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第二产业

代县矿业资源丰富,以铁、金红石为主的资源经济在第二产业占比约7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2.6%,山西省县域经济中,代县第二产业经济规模排名第33/116 ,在山西省内处于第二梯队。代县是山西省最大的铁精矿粉生产基地,产业链条处于粗加工阶段。2022年,代县认定“专精特新”企业6家,小升规企业30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7个,装机容量达到585.9兆瓦。

第三产业

2022年,代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39.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3680元、8849元,同比增长5.1%、7.1%。

人文

综述

代县拥有厚重的历史,人文荟萃,是中国文化历史名城。在2300多年的岁月中,代县先后为雁门郡郡治、代州州治、都督府府治、兵备道道所和振武卫卫所,是“克用复唐”的起兵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是中国边防北陲的政治要地、军事强藩、商埠重镇。代县古城曾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一座计划得极好的城市”。 

文物古迹

代县城保历史遗存丰富,有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文物遗迹21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代县古城内还有西城墙和西门瓮城、武庙、城隍庙李牧庙、兵备道署、州衙、慈云庵等历史遗存,以及堪称中国北方民居典范的众多民居建筑。

阿育王塔是元代古塔,是中国仅有的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因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距今约2200年。传说他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佛舍利,其中中国境内就有19座。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于台基中央,塔身为上肩略宽的圆形覆钵式,刹身为砖作相轮11层,刹顶为宝盖,中连极顶宝珠。台基上设束腰基座刻有仰覆莲瓣、缠枝花纹及印度的“陀罗尼经”,是喇嘛塔中少见的雕刻方式。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地震毁坏塔刹九尺余,二十三年(1694年)补修。

代县鼓楼又名边靖楼、谯楼。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之意,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是万里长城沿线最高大的楼式建筑,被长城专家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边靖楼的构造形式属砖木结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于成化七年(1471)火烧后,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光绪年间重修。1999年代县人民政府又一次重修,基本保持了明清原式,上一层施重檐五铺作双昂斗拱,第二层施平座斗拱五铺作双抄里边偷心,下层无斗拱,三层均有廊。楼下为砖洞台基,基平面长方形,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楼建于台上,高八丈,总高十二丈。三层四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以明台计,统面宽29.65米,统进深19.30米。楼上高悬“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大匾。

代县文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文庙,又名孔子庙学宫,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元至元十八年(1281)因战事被烧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竣工,成化、嘉靖年间扩建,清代屡有修。至此,文庙已有殿、亭、祠、廊、池、桥、坊等建筑,布局基本完整,形成占地15000余平方米的古典建筑群。文庙坐北向南,分前、中、后三院。由前到后分别为万仞坊、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以及后院的敬一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古建、泥塑、木雕、砖雕、书法、剪纸、农民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多样。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鲜明,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峨口挠阁、雁门民居营造技艺2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代县黄酒酿造技艺、代县面塑、上阳花社火、代县酱菜4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7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86个。

代县民居的建筑主体为木质结构,其中木构技艺又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在世界建筑史上,其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建筑遗产丰富且延绵不断,直观展现出了传统木构技艺旺盛的生命力。2011年6月,雁门杨氏木工技艺被国务院更名为‘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掌握的建筑技艺包括中国仅有的扇股麻花挑角技术和工艺、传统多层建筑的梁架结构起重运料安装技术以及工艺、传统建筑的彩画和塑像技术与工艺等。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传统建筑实用、省料、美观的特点,同时在古建筑的维修、复建、拆迁、装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代县黄酒以当地特产黍谷加工黄米为主料精心酿制,该黍谷是山西省北部地区特产,尤其代县黍谷产量多、质量好,适合酿造黄酒,形成一套独特酿酒工艺。在流程上首先要进行浸米,浸泡12小时以上进行蒸煮,又蒸又煮后进行摊凉,摊凉到一定的温度时,进行加曲,加曲后搅拌,搅拌后入缸。从制曲、发酵到熟化、熬制等多个过程由经验丰富的技工娴熟操作。出产的黄酒基本上发酵不低于180天,比南方的黄酒多出好几个月。2021年,第三批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县黄酒酿造技艺”唯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四达酒业发起人李全锁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发布了《代县黄酒(代州黄酒)》团体标准T/SXPP 006。

宗教

代县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饮食

山西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跨山区和盆地,昼夜温差大,干燥多风,干旱少雨等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的生长,境内多山的自然条件又导致了气候具有显著垂直变化 的特点,这些条件又适宜耐旱的五谷杂粮的生长,除小麦以外,还有荞麦莜麦稷黍等世界上珍贵的杂粮作物。为山西人民提供了制作面食的原料,而众多的特色面粉:小麦粉、高粱面、玉米面荞麦面、莜 麦面、杂豆面、黍米面构成了山西面食。代县的面食代表有代州面麻片。

美食

将面粉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涂蜜、撒芝麻,然后切片上锅烘烙烙制金黄即可。

代县酱菜是利用蔬菜腌制而成的一种食品,口味特点是酱香浓郁、酸甜适口、耐嚼耐品,是代县百姓家家户户的菜品。代县酱菜的原料选用青萝卜芥菜、苤蓝、莴笋、豆角、白菜、乳瓜、茄子、花生、姜、蒜、辣椒等。配料有黑酱、黄酱、醋、酱油花椒、苦豆、茴香、姜、蒜、辣椒等。腌制的方法包括干腌、压腌、卤腌、漂腌、暴腌和乳酸发酵等,最常见的品种有倒腌萝卜、酸菜、黄菜、老咸菜、酱苤蓝、酱瓜条、酱腌八宝菜、杂什锦、酸辣豆角、蒜泥茄子、糖醋荸荠辣椒酱等。2014年5月,代县酱菜制作技艺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代县酥梨是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特产。代县酥梨个头大、色泽金黄、果肉松脆、汁多味甜,素有“黄土高原第一梨”之称。1976年在全国梨鉴定会上名列榜首,1989年在全国水果鉴评会上再次夺冠,2002年在山西省优质果品蔬菜展销会上获金奖。

代州黄酒技艺来自于民间,明清时期,代县阳明堡附近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制酒工艺。代州黄酒口感独特,是保健饮品,具有科学技术基因,有保健作用。

传统习俗

窗花是窗户上贴的纸。代县的民居双坡瓦房,正面几乎没有砖墙,大多为木结构,窗户巨大且木雕、彩绘丰富,窗花更是丰富多彩,在宽大的窗户上展示着当地的民俗风情。代县窗花是剪纸加版画印制,其中,版画印制又分为多色套印、单色印制、单色印制加手工染色。代县窗花还有一个特点,花草内容多,飞鸟、动物、人物少,除了喜鹊外很少有鸟类入画。逢年过节、喜事时手工制作新品并更换在窗户上,是代县家庭喜怒哀乐的信号。

代县面塑的一种,清明节也称寒食节,制作的面塑称为寒燕。所塑造型有各种戏剧人物,爬娃、抱鸡娃、莲花娃娃等,造型独雅而生动有神。植物类有各种瓜果、蔬菜、花卉以及吉祥图案纹样。蒸出后用品色点染开脸,设色浓艳、对比鲜明。清明时节互相馈赠,做成花架系插,悬挂于室内墙壁。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代县拥有2所高中、12所初中、37所小学、54个教学点。2022年,代县投入2.7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撤并农村小学5所、初中2所、教学点17个,学校布局不断优化。

文化

2022年,代县举办“喜迎二十大”文化活动20余场,“乡村文艺小分队”演出1390场,“免费送戏下乡”66场。音乐舞蹈情景剧《金波琼酥》创作完成,《雁门文化系列丛书》9部专著完成初稿。古城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80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700余件。 

卫生

2022年,代县投资2600万元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卫生健康能力提升行动。为748名孕产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服务、846对新人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代县中医院奠基开工,代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和医技综合楼工程竣工。

体育

以中国·代县·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连续多年在代县成功举办。2019年代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平方米,超过了2020年人均达到1.8平方米的国家目标标准;代县7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体育活动场地全覆盖;代县参与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

社会保障

2022年,代县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医保参保率99.03%,全市排名前列。低保和特困人员补助每月分别增加30元和39元。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0所,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暖心照顾。

生态环境

2022年,代县全年优良天数313天,比例达86%。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国省考断面全年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国土绿化造林6万亩,草原生态保护修复0.4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3.24万亩。尾砂废渣乱堆乱弃整治完成土地复垦7417.24亩。

交通

代县境内208国道、108国道纵横交叉,京原铁路贯穿全境,大运高速、灵河高速绕城而行,北同蒲复线穿境而过。有三大板块旅游公路G108线至白仁岩段、刘家圪洞至赵杲观段、G108至胡峪口(县界)段3条79公里,集大原高铁正在实施。到2022年底,代县综合交通路网里程达到1470千米,路网密度达85.4公里/百平方千米。 

公路

代县公路里程由“十三五”末的3212千米增长至3746千米,公路密度由“十三五”末264千米/百平方千米增长至308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2020年9月16日,集大原高铁开工,线路北起张 呼高铁乌兰察布站,途经察哈尔右翼前旗丰镇市大同市朔州市,南连忻州市,并经由大西高速铁路太原市贯通。共设8座车站,其中代县西站为高铁车站。

风景名胜

综述

代县是“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代州古城曾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一座计划得极好的城市”。

雁门关景区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被长城专家称呼为“中华第一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较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雁门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雁门关上古称北陵、西陉,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省内三关,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县原平市,设隘口十八,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赵杲观景区

赵杲观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洞窟文化景区,建于北魏初年。赵杲观,亦被人称为天台寺,位于代县县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沟掌里。寺庙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佛教僧侣居住处。北部是观音阁,内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洞,梁架结构与崖石交接构成,构造精巧。阁内有铁索,可攀索而上。阁东是九仙女洞,再往东南是3层楼阁,亦可以沿铁索而上,名为“仙阁梯云”。

杨家将忠武文化园景区

杨忠武祠,亦称杨令公祠,俗称杨家祠堂,位于代县城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是北宋名将杨业满门英烈宗祭之地。杨忠武祠创建于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祠堂面南而建,祠南向,对面楼台三间为祭台,题名“颂德楼”。园区内主要景点:杨忠武祠、鹿蹄石、杨氏宗卷、忠祠牌楼、穆桂英洞、杨七郎陵、杨六郎城等。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代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5-05

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公示.代县自然资源局.2023-05-07

..2023-05-07

县情概览.代县人民政府.2023-05-05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5-07

山西省(晋)-忻州市-代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5-07

忻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忻州市统计局.2023-05-06

..2023-05-09

2022年全市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忻州市统计局.2023-05-06

山西省A级景区名录.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5-14

代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代县人民政府.2023-05-09

代县统计用行政区划.国家统计局.2023-05-05

..2023-05-05

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代县人民政府.2023-05-06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5-07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忻口战役(1937.10).抗日战争纪念网.2023-04-17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6

..2023-05-07

..2023-05-07

自然资源.代县人民政府.2023-05-07

代县矿产资源规划(节选).代县自然资源局.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2023-05-07

政府工作报告.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0

上馆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阳明堡镇统计用区划代码河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峨口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聂营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枣林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雁门关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峪口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新高乡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上磨坊乡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代县居民社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国家统计局.2023-05-09

..2023-05-09

..2023-05-14

崔峥岭任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 .搜狐网.2023-05-10

代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0

领导信息.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0

政协第十六届代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0

代县人民政府关于粮食种植工作情况的报告.雁门问政.2023-05-11

晋北明珠 魅力代县.今日头条.2023-05-13

忻州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 打造忻州市特色品牌.澎湃新闻.2023-0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5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6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5-13

代县第二产业经济规模综合分析评估报告.产业投资大数据.2023-05-11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2

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边靖楼(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长城雁门关段(含白草口长城)(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代县文庙(第六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代县钟楼(第四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第四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赵杲观(第三批省保) .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洪济寺砖塔(第四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6-05

东段景遗址(第二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晋王墓(第四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洪福寺砖塔(第四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杨忠武祠(第三批省保).山西省文物局.2023-05-12

代县阿育王塔:比例最“美”的喇嘛塔.人民号-忻州日报.2023-05-13

代县边靖楼.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走进代县文庙.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峨口挠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5-14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5-14

代州黄酒酿造技艺.山西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5-13

代县面塑.山西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5-14

代州风情古代军事文化的活化石——社火.搜狐网.2023-05-14

代县酱菜:千古传承的艺术奇葩.搜狐网.2023-05-14

代县盛开“非遗”之花.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代县黄酒:北派非遗 黍米原酿 产业振兴.澎湃新闻.2023-05-13

雁门关下,黄酒飘香——2022代州黄酒文化节侧记.新华网山西频道.2023-05-14

代县举行宗教界“迎国庆”升国旗仪式活动.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4

..2023-05-13

山西有看头《美食篇》之代州面麻片.山西广播电视台.2023-05-13

代县酱菜制作.山西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5-14

忻州特产丨代县酱菜 .搜狐网.2023-05-14

代县酱菜.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4

代县酥梨.忻州市人民政府.2023-05-13

..2023-05-14

代县黄酒的重要价值.中国数字科技馆.2023-06-05

寻访代县窗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5-13

代县寒燕.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代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情况的报告.雁门问政.2023-05-13

代县·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启幕 再掀“体育+文化+旅游”热潮.今日头条忻州网.2023-05-14

山西代县的体育脉动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国家体育总局.2023-05-13

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代县2022年交通强县实施方案的通知.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3

刚刚,这条高铁新线开工建设!代县设站 .搜狐.2023-05-13

雁门关.代县人民政府.2023-03-09

赵杲观.山西省文化和旅游资讯网.2023-05-14

杨家将忠武文化园景区.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4

净土初祖慧远,不出庐山三十年.人民网.2024-09-08

..2023-05-14

..2023-05-14

..2023-05-14

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4

代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山西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5-14

国家卫生城镇名单(截至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5-14

【代县篇】征程万里风正劲 砥砺奋进再出发.忻州日报网.2023-05-14

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代县人民政府.2023-05-14

雁门关景区和代州古建筑群获封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搜狐网.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