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台前县

台前县

台前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濮[pú]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北纬35°50ˊ~36°06ˊ42″,东经115°39ˊ50″~116°05ˊ28″总面积454平方千米,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台前县常住人口323113人。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回、壮、满、瑶、白、黎、藏、苗、蒙古、布依族、朝鲜、傈僳等14个少数民族。

台前县境属黄河冲积平原,由西南向东北自然倾斜,属黄河流域,金堤河水系,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较好。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级分明,温度适中。台前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定居,春秋始建良邑,经寿良县,寿张镇寿昌清代雍正八年为直隶州,1978年建台前县。截至2022年下辖6个镇、3个乡。政府驻地台前县纬六路中段。

台前县主要以养殖业和羽绒制品及服饰加工为主。被誉为"羽绒之乡"。2019年台前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3.8亿元。342国道贯通全境,S101郑吴线与濮范高速相连,境内以郑吴、聊菏、德商公路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京广铁路郑西高速铁路铁路两条铁路贯穿全境。

台前县地处黄河流域,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主要以文物资源为主。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将军渡黄河风景游览区,将军渡纪念馆。还有台前县枣梆戏和台前县大洪拳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夹河乡姜庄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名称由来

相传这里有一座凤凰山,山上有一座凤凰台,凤凰曾在台上筑巢栖息。不死鸟吉祥鸟属,她能给人们带来安康和幸福。后来,人们就把凤凰台前的这个村叫做台前村,台前县因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约前29世纪~前26世纪)先民在台前一带定居,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农牧业。徐堆、玉皇岭两地发现陶片、骨锥等龙山文化遗存。

三皇五帝时代(约前26世纪~前21世纪)炎帝、黄帝蚩尤部族曾在台前境内活动。今后三里村东南有蚩尤冢遗址。

夏(前2070年~前1600年)禹疏九河后,划中国为九州,台前境属兖州之域。颛顼后裔封于顾(顾城在今范县东南,山东省城东北),后建己姓顾国,台前境西南部为其所辖。顾君助桀为虐,为汤所灭,其地遂入商。

商 (前1600年~前1046年)帝辛封庶兄启于微(微乡在今山东省东平县戴庙一带),台前境东南部属微。

西周(前1046年),姬发姬发灭纣,其后大封诸侯国。风姓须句国(东夷族首领太后裔)于安民山济水上(今山东省梁山县小安山东张家庄)建城,台前境东部、东南部属须句国。

西周(前1043年)姬发病逝后,武庚联合东方旧属奄国(都今山东省曲阜东)、蒲姑(都今博兴县东南)及徐夷、淮夷反周。周公率兵东征杀武庚,灭奄、蒲姑等17国。姬诵诵将奄国封给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都曲阜市;将蒲姑封给外祖父姜子牙姜子牙,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台前境分属齐国鲁国

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鲁庄公于微乡筑城,台前境东南部属鲁国。

姬班五年(前608年)鲁宣公为答谢齐国支持其当上国君,将济河以西地区送给齐国,台前境遂属齐。周定王八年(齐惠王十年,前599年)春,齐国将济水以西地区还给鲁国,台前境复归鲁。

良邑改称寿邑,仍属鲁国。后齐伐鲁,寿邑入齐国,台前境东南部属之。

姬扁二十一年(前348年)阿地田地荒芜,百姓贫馁,阿大夫(阿邑治所在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西北)因渎职和饰诈罪被田齐威王下令烹死。台前境东北部时属阿邑。

周郝王三十六年(前279年)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陆续收复失地,台前境复归齐国

秦汉至南北朝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齐王齐王建不战而降,秦统一中国。此后,始皇分全国为36郡,以郡统县。台前境分属东郡范阳县、东阿县和薛郡张县、须昌县。

西汉 (前206年~25年)撤销张县涞水县,分别建立寿良县、范县。台前境分属州东郡寿良、范、东阿、须昌4县,其中大部属寿良县(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新湖乡霍庄)。

刘秀建武元年(25年)寿良县因讳光武帝叔父名“良”,改称寿张镇,台前境仍为属。

刘庄永平二年(59年)台前境大部属兖州东平国寿张县、须昌县

三国 (220年~265年)台前境属魏。

司马邺建兴三年(315年)汉青州市刺史曹嶷率兵夺取齐鲁地区全部郡县,台前境属之。

司马绍太宁三年(325年)后赵将领石瞻袭杀东晋兖州刺史檀斌,台前境随兖州诸郡属后赵。

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三月,前燕前锋都督慕容强率兵占据兖州,台前境遂属前燕。

刘骏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二十一日,后燕国主慕容垂命太原王慕容楷任兖州刺史,镇守东阿县,台前境遂属后燕。

司马德宗隆安二年(398年)台前境属南燕

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六月,宋武帝率军北伐平南燕,收复齐地,复置兖州,改东平国为东平郡,台前境东南部属东平郡寿张镇

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寿张县易名寿昌县,台前境仍属之。

拓跋嗣泰常七年(422年)北魏中领军娥清、期思侯闾大肥率兵7000人,会同周、叔孙建等南渡黄河。十五日,刘宋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垒(今东阿县凌山)南逃,台前境随兖州诸郡属北魏

拓跋焘神三年(,430年)七月,刘宋右将军到彦之收复兖州全部郡县。十一月十二日,北魏寿光侯叔孙建、汝阴公长孙道生渡黄河南下。到彦之闻讯由东平撤退彭城,刘宋兖州刺史竺灵秀弃须昌南逃,台前境复属北魏。

拓跋宏太和四年(480年)改寿昌县复为寿张镇。是年至永熙三年(534年)间,县治由今东平县霍庄迁至今梁山县寿张集。台前境大部属济州东平郡寿张县。

北魏孝文帝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台前境属东魏

北齐高恒承光元年(577年)正月下旬,北周灭北齐,台前境遂属北周。

隋唐至宋元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济州为济北郡,辖寿张镇东阿县等9县。

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十二月,邹平(今山东省邹平县)人王薄率众起义,活动于齐郡与济北郡之间。逃避征役者纷纷投奔王薄,起义队伍发展至数万人。次年三月十一日,王薄及东海、齐郡、东平、寿张、任城区平陆县、须昌起义首领皆以属地降唐。

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以寿张置寿州,并置寿良县。寿州领寿张、寿良2县。次年州废,并寿良入寿张,属郓州。

李豫大历十一年(776年)八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攻打汴宋留后李灵曜,攻克郓州、濮州。次年,李正己将治所由青州市迁至郓州,台前境大部为其所辖。

李纯元和十三年(818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驻郓州,割据郓、濮、青、兖等12州反唐。次年二月,李师道因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逼近而征发民夫修治城池以防守,又役及妇女,境内百姓无不恐惧和怨恨。是月,都知兵马使刘悟因与李师道发生内讧而倒戈,自阳谷县(治所在今阳谷县城东15千米处)率兵1万过台前东境攻打郓城县,擒杀李师道,郓、曹、濮等州皆平。元和十五年(820年)七月五日,改郓、曹、濮节度为天平军,台前境仍为其所辖。

后梁末帝龙德三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二十八日,后唐将领李嗣源李从珂夜袭郓州。次日晨,后梁守城官兵逃往汴梁。庄宗命李嗣源为天平节度使,台前境遂属后唐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台前境大部属东平府寿张镇

大定七年 (1167年),河决坏城(旧县城在梁山南),县治迁竹口镇(今阳谷县祝口村),大定十九年 (1179年)迁回原地。元代寿张镇属中书省东平路总管府。

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台前境大部属中书省东平路总管府寿张县。

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将徐达常遇春率部追击元军过台前境,会师临清市,直捣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县治移置梁山东,属东平府洪武十三年迁至寿张镇(即今寿张镇),属东平州

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隶兖州府,同时改行省为布政使司,寿张隶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所辖。

明清

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寿张镇撤销,台前境分属阳谷县须城县(治所在今东平县境内)。

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寿张县,属济宁府东平州。时黄河决杨静口,溃水淹没寿张故城,县治移至王陵店(今阳谷县寿张镇),台前境复归寿张县。

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台前境大部属兖州府东平州寿张镇

李豫景泰元年(1450年)濒运河州县各设判官主簿1名,寿张镇阳谷县东阿县3县设主簿分署于张秋镇。嘉靖十年(1531年),裁东阿主簿并入寿张,为寿东主簿。

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寿张县城。

雍正八年(1730)东平县升为直隶州,直属山东布政使司,寿张镇亦属直隶州辖。

文宗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日,台前境大寺郭村郭兴、满那里村满光印于裴城寺率众起义,号称红头军。十二月,知县邓馨和候补游击张扶清等至黄河南岸围剿义军,满光印、李大牙等数十人被俘,惨遭杀戮。红头军、红旗军起义遂告失败。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同盟会会员师义三等武装夺取政权,冲进县衙,迫使知县毕士其交出印章。自此,封建统治在全县结束。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3月,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台前境始为北洋军阀统治。

1913年2月,废府存道,台前境属山东省济西道寿张镇。次年6月,改济西道为东临道,县仍为属。

1928年6月,国民党政府废道制,存省县两级政府,寿张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1936年7月,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立(驻聊城市),辖寿张镇等12县。

1939年6月,建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二专署。

1941年1月,县第五区(梁山县一带)划归昆山市

1946年3月,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迁至县城。6月8日,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7年,改属冀鲁豫九专署。

1948年7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12月,县委、县政府迁入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台前县时属平原省聊城专署。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建制撤销,台前境属山东省聊城专署寿张镇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全县由7个区改建为17个乡。12月15日,阳谷县撤销,其辖区与东阿县的刘集、徐屯两公社并入寿张县。

1963年1月,恢复区建制,全县划为8个区,人民公社体制缩小,属区所辖。

1964年4月1日,寿张县建制撤销。金堤河以北及13个跨堤村归属阳谷县,金堤以南4个半区与范县金堤以南,及范县金堤以北的范县县城、金村、张扶村合并为范县,划归河南省,隶属安阳市地区。同时,原范县金堤以北的5个区划归山东省莘县。

1974年1月1日,中共范县台前工委、范县台前办事处正式办公,下设39个局委。

1975年3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批复中共范县台前工作委员会、范县台前办事处更名为中共台前工作委员会、河南省台前办事处。

1978年12月29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台前县,属安阳地区。

1983年9月1日,安阳地区撤销,台前县属濮阳市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隅,黄河下游北岸,豫东北平原与鲁西平原交界地带。东、南分别与山东省东平、梁山县、郓城县隔黄河相望;西与范县毗邻;北依金堤与山东省阳谷县接壤。地处北纬35°50′~36°06′42″,东经115°39~116°05之间。东西长40.4千米,南北平均宽15.5千米,总面积454平方千米。西连中原经济区,东接环渤海经济圈,是河南省距离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市日照港最近的一个县。

气候

台前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春旱夏涝交替明显。春季气温明显回升,降水量逐渐增多。夏季天气炎热,最高气温达41.9°C。7月降水量平均为186.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2.3%。夏季为全年暴雨集中季节,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降水量明显减少,为全年少风季节。1月为全年最冷(历年平均气温-2.4°C)、降水量最少(历年平均为3.7毫米)的月份。

地质

构造

台前县境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厚度变化大,侯庙、清水河以西厚达800米;吴坝厚400米;再往东,厚度不足300米。新生界地层覆盖之下,地壳断裂结构复杂,在城关至夹河之间,有一南北向地堑断陷,断陷两侧发育两条近南北向断裂。县境附近,还有对台前影响较大的兰(考)聊(城)深断裂。断裂的发育,使岩层、矿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地下岩浆上升的通道,是地壳结构的薄弱部分,属地震易发生地带。

地层

台前县境,现在地表全部为新生界第四纪地层所覆盖,没有基岩出露。所覆盖的地层,自太古界(Ar)、元古界(Pt)、古生界(Pz)、中生界(Mz)至新生界(Kz)均有发育。  根据1978年以来在台前及其周围进行的物探、钻探资料,已知台前县境地层自下而上有:古生界的奥陶系(O2),中、上石炭系(C2—3)和二迭系(Pl一2);中生界的上侏罗系(J3);新生界的第三系(N1~2)、第四系(Q)。各界系地层一般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地形地貌

台前县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随黄河流向,由西南向东北自然倾斜,平均坡降为1/8000。海拔最高处48.8米,最低处39.3米。黄河沿县境南部,由西南向东北曲折68.5千米。由于历史上黄河频繁泛滥,造成了河床高、地面低和滩区高而易旱、内地低而易涝的地势。临黄堤、金堤和金堤河把全县分割为黄河滩区、背河洼地和黄泛平原三大部分,形成了高低分明、各具特色的四大地貌类型。

水文水利

水文

台前县属黄河流域,金堤河水系,有上游涝水注入,水资源较丰富,水质较好。

黄河

黄河自清水河乡南王庄村南入境,于吴坝乡张庄村东北入阳谷县境,流经台前县清水河、马楼、孙口、打渔陈、夹河、吴坝6乡,曲折68.5千米,年均径流量431亿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孙口站为15900立方米/秒(1958年),黄河含沙量平均为26.3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平均为11.3亿吨。

金堤河

金堤河系无源坡水河道,共有支流66条,其中南岸57条,径流很不稳定,流量一般不足10立方米/秒,冬、春季节时常断流。夏、秋,流域内大面积降雨或部分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1963年8月,洪峰流量为483立方米/秒,7日洪量、15日洪量、30日洪量分别达到2.57亿、4.39亿和5.74亿立方米。

水利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台前县对境内68.5千米黄河大堤进行过多次整修加固,其中重点有三次分别是1950年~1955年,进行帮宽加高。6年共完成土方526.20万立方米。1956年~1973年,对全段49千米临黄堤进行普遍帮宽加高,共完成土方804万立方米。1974年~1983年,堤顶超高2.5米,从刘楼至陶城铺进行帮宽15米~23米,加高2米,顶宽9米。共完成土方939.89万立方米。

黄河流经台前形成5道河湾,导致多处地段易决,为确保堤防安全,截至1995年还修建险工5处,护滩控导工程7处,均起到抗洪保堤的作用。

土壤

台前县的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为主要土壤,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2%,分布在除西北部黄河故道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潮土表层呈灰黄色,土层深厚,熟化程度较高,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酸碱适度,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量6.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1677万立方米。水利资源总量中,地表径流为1304万立方米,年利用量260万立方米。过境水量433.62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总量4853万立方米。实际采用量1642万立方米,占浅层地下水可采总量的33.8%。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3月31日,耕地20294.77公顷(304421.55亩)。园地834.46公顷(12516.90亩)。林地7297.46公顷(109461.90亩)。草地118.04公顷(1770.60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湿地187.09公顷(2806.3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772.05公顷(131580.75亩)。交通运输用地1364.97公顷(20474.5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20.67公顷(79810.05亩)。

矿产资源

台前所处濮阳市地区地质因湖相沉积发育广泛,下第三系沉积很厚,对油气生成及储存极为有利。已知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另外还有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油气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1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千米。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本区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千米,煤储量800多亿吨,盐矿资源储量初步探明1440亿吨。铁、铝矾土因埋藏较深,其藏量尚未探明。

森林资源

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15%。常见的用材树种有泡桐、加杨毛白杨等。截至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4.2万亩,森林覆盖率23%,林木绿化率达到25%,活立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2003-2006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4万亩,其中国家、省工程造林11.2万亩,市速生丰产林基地2万亩。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全县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纲、水生类、两栖动物昆虫纲。共有4门、12纲、39目、85科,约160属、2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有5纲,20目,32科;昆虫类动物常见的有11目,45科。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鸭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

植物

县境在植物地理分布上,属落叶阔叶林区。按植被划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黄淮平原栽培植被区。植被主要是人工植被。据统计,台前县共有维管植物100余科,6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有36科、52属、136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水杉,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珍稀植物。

生态功能区

台前金水国家湿地公园

台前金水中国湿地公园于2013年底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试点建设。2019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规划面积1407.3公顷。金水国家湿地公园有大白鹭白鹭白骨顶野鸭黑水鸡等栖息,通过开展生态修复,河道内常年保持四类水质,有效保障了金堤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自然灾害

台前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地震等。历史上自然灾害较多、较重。因地处黄河下游、金堤河入黄河段,洪涝灾害尤为严重。

台前县历史上旱灾较多,据气象资料载,1959年~1994年的36年中,有35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年频率为97%,其中重干旱18年。台前县境黄河河道较宽,下游出境20余千米的山东省东阿县艾山河道极窄,大汛时水积台前难以下泄,境内受黄河威胁最大。台前县诸灾之重,莫过于黄河。有史以来,黄河在台前成灾的确切次数,实难查清,有史籍记载的重大水灾75次。自公元前70年至1983年,地震波及台前36次,其中台前境属破坏区4次,属轻破坏区3次。

1996年8月1日至4日,黄河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连降中到大雨,局部大到暴雨。它造成花园口洪水位达到94.73米,据统计,洪水共淹没河南省北部黄河滩区的原阳县、濮阳县、台前县、范县等地的耕地196.2万亩,受灾村庄865个、人口105万人,36万人紧急外迁,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

2023年7月17日晚强降雨,台前县农作物普遍受灾。城关镇基本农田受灾近万亩,其中设施农业受灾200亩,10余户民房不同程度受损。镇政府驻地主要道路积水严重,农村道路50%以上不同程度积水。清水河乡危房倒塌30余间,农作物受灾4600余亩,10余千米路肩毁坏严重。后方乡农田受灾7600余亩,农作物减产2800余亩,400余户房屋不同程度漏雨,部分路面存有大量积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8月,台前县辖6个镇、3个乡,政府驻地台前县纬六路中段。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台前县常住人口323113人。男性占比49.64%,女性占比50.36%;0—14岁人口占比27.22%,15—59岁人口占比54.8%,60岁以上人口占比17.98%,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25%。

民族

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回族壮族满族瑶族白族黎族藏族苗族蒙古族布依族族、朝鲜族、族等14个少数民族。

语言

台前地处豫鲁交界处,南、东、北三面与山东省接壤。1964年前,其境域为山东省所辖。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和行政区划的影响,台前方言颇接近鲁西南西菏片方言,同属北方话中的中原官话。

台前与周边东平县梁山县郓城县范县阳谷县东阿县等县居民世代联姻通商,社会交往频繁,语言互为感染。夹河乡吴坝镇打渔陈镇东部与阳谷县张秋镇阿城镇东阿县刘集镇、关山乡语音相似;马楼、清水河两乡大部分与郓城县北部语音相仿;侯庙乡西部、清水河乡甘草堌堆一带与范县东部语音接近;城关镇孙口镇后方乡、侯庙乡东部、打渔陈乡西部与阳谷县寿张镇语音大致相同。台前方言内部虽存在些差异,但大体可分为东西两区。方言东区有吴坝乡、夹河乡和打渔陈乡东部,方言西区有清水河乡、侯庙乡、后方乡、马楼镇、孙口乡、城关镇和打渔陈乡西部。两区在词汇与语法方面大致相同,语音方面有所差异,主要不同点是:东区无舌尖后音(即翘舌音或卷舌音),西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分明;东区不分尖团音,西区分尖团音。

宗教信仰

现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截至2014年,基督教活动场所40处,清真寺一处,佛教处所一处。共有宗教信徒13100余人。2023年9月,台前县首个“宗教中国化教育展厅”在孙口镇孙码头基督教固定处所完成布展。

佛教于三国时传入境内,信众有的在家中供奉佛像、菩萨像,吃斋念佛,朝诵晚祷;有的逢初一、十五或佛教节日到附近寺院烧香拜佛。多修习大乘净土宗法门。唐朝,寿张县梁山为全国佛教胜地之一,北宋时法运复启,境内尚岭村建大觉寺,有僧人主持佛事,四方游僧时常云聚于此,民间信佛者颇多。金、元朝,台前一带战乱不止,佛事活动萧条。明代,县治由梁山境迁至王陵店,台前一带佛教发展较快。洪武十五年(1382年),显庆寺由祝口迁至寿张县城南台,并设僧会司,承管全县佛事活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知县周三锡倡建千佛阁,位于显庆寺后。境内裴城、地藏王两大寺院相继建成,许多村庄亦建起佛殿或观音堂。清代境内寺院虽一蹶不振,但民间佛事活动仍较兴盛。农村所建庙宇大多佛、道合为一体,既供神像也供佛像、菩萨像。2016年,台前县委统战部组织佛教协会到台前县打渔陈镇、马楼镇走访慰问抗战老兵等活动。

伊斯兰教随山西洪洞县及山东泰安、济宁等地回族移民传入张秋镇,后传入台前境。境内回民多分布在吴坝镇堤头村、侯庄村,夹河乡崔许村、八里庙村、西杨庄村,打渔陈镇乡王堂村,多到张秋镇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境内回民均信仰伊斯兰教,该教一般不向外发展,教徒人数随回族人口的增减而变化。1964年境内有教民510人,1982年为735人,1990年为865人,1995年为1166人。2011年副县长田青松与全县600余名穆斯林同胞共庆开斋节

基督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境内,1907年,全县有教徒77人。1920年,县内始设传教点,属“美以美会山东年议会”管辖。1937年~1944年,全县共建基督教教堂、支教堂16处,有牧师2人、传教士15人、执事4人、教徒1200人。1944年县城解放后,牧师及传教士纷纷离去。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为解决自传、自养、自治问题,县民族宗教局多次选送教徒到外地神学院或神学班学习。苗口村苗景久先后结业于河南省神学班、南京神学院、开封神学班,历任传道员、长老、牧师。1995年,全县共有基督教活动点24个,涉及8乡1镇;教徒5365人,其中中老年妇女居多。截至2014年,基督教活动场所40处

经济

综述

台前县主要以工业为主,以羽绒和化工为两大主导产业。2012年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羽绒之乡”称号。第一产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批发和零售业为主。拥有“畜禽养殖+羽绒加工”“肉牛养殖+畜产品加工”“特色种植+面粉及制品加工”3个产业联盟。

2021年,台前县生产总值118.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3.3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3.29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2.02亿元。人均产值36806元。产业结构比为11.21:36.50:52.28。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3.8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6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8亿元,同口径增长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增长6.9%。

第一产业

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小麦、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养殖主要以禽类为主。并且大力发展牛、猪、驴、小龙虾养殖和食用菌、果蔬种植等产业。2021年全年,台前县种植小麦1.883万公顷。玉蜀黍属1.339万公顷。家禽年末存栏1046万只,出栏1246.05万只。

2021年,台前县粮食总产量22.7万吨。其中小麦13.4万吨,蔬菜13.5万吨,禽肉类1.3万吨,猪肉4666吨。2021年生产总值13.3亿元。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27.4万吨。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88亿元,同比增长3.4%。

第二产业

台前县主要以羽绒和化工为两大主导产业,省、市重点工业项目12个。截至2023年,台前县境内拥有40多家现代化羽绒加工企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羽绒羽毛集散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全球70%的羽绒来自中国,台前羽绒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70%出口国外。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评为“羽绒之乡”。

2021年,全年生产总值43.29亿元,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占比24.9%,全年产值12.9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比26.1%,全年产值13.95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11.8%,全年产值6.97亿元。2022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4.56亿元,增长4.7%,羽绒和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第三产业

台前县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2022年,台前县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417户,增长28.9%。建设冷链资源公共交易平台,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推行“寄递+国内电子商务”“寄递+跨境贸易”等模式。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将军渡黄河游览区配套设施项目、中华和孝文化园——张公艺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等16个文旅项目。

2021年全年生产总值62.02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45.05亿元,(以食品、烟酒类为主)。住宿餐饮业8.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09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6.54亿元,增长3.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6亿元、增长4.1%。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台前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6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含民办1所),初中17所(含民办3所),小学147所(含成建制小学73所、教学点59处、民办小学15所),职业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小学现有在校生61573名。现有在职教师2661人。

台前县第一中学

台前县第一中学是濮阳市示范性高中,前身是台前县第一中学,始建于一九七四年,2005年经台前县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台前县第一初级中学。截至2018年底,学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16690平方米,教职工编制192名。截至2022年底,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969人。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招飞先进单位。

医疗卫生

截至2014年,全县现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保健机构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民营医院2个(新区医院、民康医院),乡镇卫生院9个,村卫生室390个。全县拥有病床数1303张,执业(助理)医师556人,注册护士519人,村医731人。

名称

台前县人民医院

台前县人民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拥有第一病房楼、第二病房楼、门诊楼、医技楼和正在建设中的医院新院区等现代化大楼。现有干部职工628人。

科技

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台前县的获批企业有11家,不断进行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省”建设,完成技能培训3.38万人次,新增持证1.59万人、高技能人才4171人。截至2021年,台前县工业企业科技机构6个,发明专利15件。

文化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职人80人;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18个,电影院1座;文化专业户3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文化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万册。建成省级文化大院1个、市级文化大院9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8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73人。

台前县文化馆

台前县文化馆成立于1974年12月,位于台前县凤鸣路中段路南,建筑面积1581.95平方米,属于公益性文化机构,文化馆现有在编员13名,隶属台前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组织、举办了各类文艺演出及展览、交流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体育

台前县有综合体育馆一处。先后举办台前县2021年综合运动会、“庆五一”乒乓球比赛、“庆五一”拔河比赛、第十届夏季男子篮球赛暨“第二届信泰杯”篮球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32场。

2021年4月,组织台前县门球队参加濮阳市门球协会举办的“庆五一”门球赛,获得全市第一名;10-11月,组织27个参赛队、399名运动员参加濮阳市第十届运动会四个组别21大项比赛,获得金牌54枚、银牌55枚、铜牌49枚。

环境保护

2022年,台前县PM2.5、PM10浓度分别下降8%、18%,优良天数增加27天,排名均居五县第1位,吴坝镇被评为“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开展“五水综改”“四水同治”和河长制工作,黄河省级湿地修复、金堤河上游调蓄控导工程、梁庙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开发区工业供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完成。

社会保障

2022年,台前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临时救助金等各类补贴7493.6万元,失能老人护理院项目开工建设,县老年护理院养护楼、蓝天养老服务中心、滩区迁建养老服务中心等建成投用。

2022年,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37场,新增返乡创业6953人、城镇就业767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8笔9017万元。

交通

公路

截至2021年,台前县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731.52千米。其中国道25.54千米,省道55.67千米,县道90.93千米,乡道266.72千米,村道292.67千米。日照—凤县公路贯通全境。S101郑吴线与濮范高速相连,S101郑台线王堂至山东界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南环路、东北环路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境内聊城市菏泽市的聊菏公路、以郑吴、聊菏、德商公路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铁路

台前县现境内有京广铁路和郑西铁路两条铁路贯穿全境,现有三座火车站。京九铁路过境并设台前站瓦日铁路与之在此交汇。投资3000万元的京九铁路台前物资转运站年转运能力达100万吨。台前西站汤台铁路货运站台前北站为晋豫鲁铁路万吨级解编站。

京雄商高铁正在有序建设中。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途径台前县全长约6.21千米,台前黄河特大桥为京雄商高铁线路控制性重点工程,跨黄河主桥长度约5.66千米。

人文

综述

台前县地处黄河流域,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主要以文物资源为主。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将军渡黄河风景游览区,将军渡纪念馆、纪念碑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晋冀鲁豫野战军黄河纪念地、八里庙治黄碑刻、魏氏墓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张公艺墓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晋王城、徐堌堆龙山文化遗址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饮食

台前人习惯一日三餐,早、午餐称“吃饭”,晚餐称“喝汤”。喜食小麦面,即细粮。玉蜀黍属、小米、豆类番薯、高粱等统称杂粮食品。饮食品种日趋多样,日常有各种鲜菜佐餐。节日或待客多杀鸡或买肉,配上青菜、豆腐等,做4个~6个菜。遇有喜庆事,待客菜肴比较讲究,有“八八席”、“三八八席”、“十个碗”、“大件”、“火锅”等,多以鸡鸭鱼肉为主菜,有的还间以山珍海味。摆宴席必有鲤鱼,本地人日:“无鱼不成席。”

蛤蟆

传统风味小吃,“蛤蟆皮”在炸制过程中鼓起,形似“气蛤蟆”因此而得名蛤蟆(青蛙)。随后,灌入鸡蛋,再炸至金黄焦脆,外酥里嫩。一般早点(俗称:清早饭)食用。

香油果(馃)子

油炸食品。属渐少食品,类似油条,但制作方法与油条不同。它圆形,中间空,旧时十根成一串,为串亲戚常用的食品。其制作方法用小麦细面粉,加水和一定比例的食盐水(要根据气温高低增减浓度)、硫酸铝钾食用碱,和面饧透后,切成连带双条,粘上少许干面粉,下油锅制作而成。炸好出锅后,外皮金黄而中空,趁热入口“香、脆、酥”。炸“小磨香油果子”,常常兼做开封高炉烧饼,故“烧饼卷香油果子”成为当地名吃之一,也可泡汤吃,香韧味佳。

琉璃丸子

传统特色小吃之一,是喜庆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品。面粉加开水搅拌成膏状,炸成金黄色的丸子,放入熬制好的糖汁中反复颠翻,待糖汁均匀包裹丸子后,滚上芝麻,冷凉即可。外形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习俗

丧葬习俗

本境除回族外,都是木棺深埋葬。人死称“寿终”,“正寝”,“归天”,丧事称“忧事”,“白事”主家请执客、内柜到家料理。执客根据主家的经济状况商定丧事的简繁。

正寝:穿戴寿衣、鞋帽后,移尸于小木床(俗称灵木床子)上置正房中间,头外脚里,双脚系麻纰,面罩白布(蒙脸布),谓“正寝”。床前点棉花灯、置食罐、燃香火,床下塞谷秸、玉米秸等物,以防猫狗钻过。

挂岁钱:停放完毕,晚辈人守灵床。撕孝布人按死者年龄剪白纸成丁字形,一岁一张,绳系一端,抖开,按男左女右挂于死者院门一侧,以向邻里示丧。

辞灵:发丧前(有的于行祭后)到大路上烧纸扎轿、纸钱,子女告亡灵一些吉语,哭拜。有的叫作“送盘缠”或“送山”(夹河、吴坝一带于发丧前一天晚上送山),也有的于发丧日前一天晚上,祭奠一番为辞灵,发丧日再送盘缠。

发丧:葬礼薄厚,一般因丧主家庭贫富而异。旧时,富家多请响器、架鼓、铁炮、狮子班,有的还请和尚诵经超度亡灵;贫者一切从简。发丧之日,丧家晚辈男子人手一根哀棍(鲜柳木棍),于早晨先行家祭(县境东部不家祭)。上午诸亲友(县境中部,女儿及上“三牲供”者于早晨)带供品、黑纱,女儿、侄女还带纸扎(如金山、银山、轿、箱子等)前往祭拜。祭奠仪式由执客主持,先由孝子的外祖母家行祭人祭拜,孝子或其叔伯兄弟跪请,行祭人打躬还礼,祭时,一般有响器吹奏。奠毕,按各家亲友的不同关系排序,依次上场祭奠。每场由死者子孙、近族晚辈陪祭。祭礼根据不同亲友关系自选“八拜礼”、“十二拜礼”,有的行“二十四拜礼”、“三十二拜礼”(后两种今已少见)。最后一场是孝家奠。奠完后,死者的女儿、侄女、孙女跪地捧香,器乐奏哀曲“拿天鹅”。

谢孝:丧毕夜(一般是下半夜),孝子到本村各户门前磕头致谢(县境东部无此俗)。黎明,到外祖母家谢孝。在外祖母村上,见人必须磕头,不分辈次、年龄。死者的女儿在发丧前要到婆家讨孝,丧后归婆家谢孝。境内回族丧葬仪式,多按伊斯兰教规操办。亡者净身后,以白布裹尸,请阿訇诵经。然后将尸体殓入清真寺公用之“经匣”(长方型木匣,长7尺、宽3尺,活底)里,外加罩棺。一般亡后二三日出殡,不置冥器、不焚纸箔、不附殉葬品,不请响器班。经匣抬往墓地时,女姓眷属哭送大门外,不得上坟。墓坑一般深2米,在坑底向东或向西挖一长方形套坑,套坑壁挂白布围,或用青砖砌起,留门,底部撒香料。人葬时,将经匣活底抽出,尸体落于套坑内,须头北脚南面朝西。然后用岩石或土坯封闭套坑门,堆成长方形坟头。亡者“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祭日,丧主请阿訇走坟诵经,并炸油香款待阿訇和宾客,或分送亲友和邻居。

十大碗

凡当地农村白(老人去世)事、过周年,喜事中那家生孩子吃喜面,或者家中来了贵重客人等都要用“十大碗”宴请宾客。所谓“十大碗”顾名思义就是用十个大碗分别盛装十道不同的菜品。

第一碗是烩粉皮;第二碗,炖血旺(大炖羊血);第三碗至第六碗是“四酥”,包括干炸酥肉 、鸡鱼和排骨蒸碗;第七碗,扣肉;第八碗,八宝饭(甜味);第九碗是水汆羊肉丸子;第十碗,鸡蛋汤。台前运河沿线有第六碗上馒头的讲究,此时,执事者带领主人家众来到席旁安座、安酒、安饭道:“水酒便饭,不成敬意,实觉汗颜,失礼之处,万请勿怪,并讫海涵,请多谅解,多多担待。”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下”。旧俗阖家早起,男女老幼换新衣和整洁鞋帽。各家供奉玉皇大帝、灶君、关帝、财神、门神和祖先牌位,燃香烛纸箔,放鞭炮,摆供品,叩头祭祀。晚辈向长辈叩首拜年,然后全家共食饺子(水饺)。如有亲人未归者,家中亦为之盛碗放筷。饭后,亲族邻里间串门拜年,问候“起得早”、“吃了几碗扁食”,祝以“发财”等吉祥语。此后多日内,持酒肉、糕点等物到亲友家拜年。亲友盛情款待后,留下部分礼物,回敬一些其它礼物。

艺术

富兴二夹弦

两夹弦剧种源于黄河两岸,因主旋乐器由两根马尾两边夹在弦上拉走而得名。该剧种流传到现在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了,其特点是真假嗓结合,真声吐字,假声收尾,唱腔清晰、柔和、清新、飘逸。目前,这一古老剧种已面临失传,全国范围内只在豫东、鲁西南、皖北等极少数地区的民间流传。

台前县枣梆戏

枣梆戏形成于17-18世纪之交,最早源于山西省上党地区的上党梆子,18世纪末从山西上党传入当地,用当地语言演唱山西的曲调。一九三二年杨永德、陈永迪等多名枣梆艺人来到台前县清水河传授戏艺,收徒三十余人。从此台前县成立了两个“枣梆窝班”,于次年开始外出演出,主要活动在冀鲁豫地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枣梆在历届市、县戏剧汇演中,屡获殊荣。1958年在聊城地区戏剧汇演中,荣获三等奖;1979年在安阳市地区地方戏汇演中获一等奖;汪怀彬光荣出席了安阳地区文艺战线“双先”会荣获锦旗一面。

传统村落

夹河乡姜庄村

姜庄村紧挨黄河,是个古村落,原来时常发生洪涝,大量耕地村宅塌陷于河。20世纪六十年代,村民陆续由堤东老村庄迁至堤西,老村大量房子闲置,成为当地保存相对完好的千年传统黄河古村落。2017年开始,姜庄村高标准实施了姜庄黄河古村落民宿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打造集住宿、餐饮、观光、考察、学习、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体。

文物古迹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将军渡黄河风景游览区,将军渡纪念馆、纪念碑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八里庙治黄碑刻、魏氏墓碑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张公艺墓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晋王城、徐堌堆龙山文化遗址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以孙口渡口为中心渡口,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孙口镇素有冀、鲁、豫、苏、皖“五省通”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在此渡河也因为这里背靠冀鲁豫解放区,群众基础好。渡河之前,濮阳市人民不分男女老幼,赶造木船、筹运物资,为强渡黄河做准备。

魏氏墓碑

魏氏墓碑,位于夹河乡张广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魏君墓表碑记述了始祖魏绍随朱元璋起事,后随燕王扫北屡立战功及其子孙受封、玄孙女为王妃等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台前县 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分别是台前县枣梆戏和台前县大洪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有玉皇岭庙会,肖霞山东梆子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 ,有泥哨、架鼓、化妆坠子等

台前县大洪拳

大洪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传古伏羲遗之,尧王则之,老子继之。具有史可查的资料记载,其渊源可上溯到三千年。它不仅是数百年来流传于晋、冀、鲁、豫、皖等省的古老拳种之一,而且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堪称中华武林的一枝奇葩。

有关大洪拳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究其根本都与少林寺,赵匡胤有关。张怀堂的四子兴林是大洪拳二十七世传人。张兴林于1950年被原山东省寿张镇公安局聘为武术教练,教授格斗擒拿洪门绝技。“文革”期间,多次只身破重围解救老干部,制止武斗,保护群众。1980年获河南省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1983年获“武术挖整”优秀奖。2015年,入选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裴城寺舞狮

台前县裴城寺村位于该县马楼镇南,背依临黄大堤,隔河与山东省梁山、郓城县相望,乃千年古城。历史上是个老集镇,该地舞狮活动一直是人们健身、游艺娱乐、交流会友等的一项古老活动。为发扬壮大裴城寺村舞狮技艺,张怀堂对洪门舞狮进行研究,取长补短,创新技巧,增加套路,深得黎民百姓的赞许和厚爱。一脉相承,长久不衰。是当地开业喜庆、新年娱乐必不可少的项目。历年均获得县宣传、文化、教体等有关部门颁发的优秀奖证书。2016年1月8日入选第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

台前县地处黄河流域,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主要以文物资源为主。将军渡黄河游览区2007年被国家水利部公布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豫北地区红色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数十万游人、青少年学生前往参观游览。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台前概况.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D&F Weekly News 7.25-7.29.中国羽绒信息网.2023-10-16

台前县志.河南党史方志网.2023-10-17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16

濮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第二号).濮阳统计信息网.2023-10-16

2023年台前县政府工作报告.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台前旅游.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县政府办.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行政区划.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乡村振兴的台前探索与实践.濮阳网.2023-10-16

河南雪鸟:闪耀在“羽绒之乡”的一颗明珠.中原经济网.2023-10-16

河南省嵩县等14个县拟退出贫困县.新京报网.2023-08-19

台前文化.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台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濮阳市台前县:文化赋能促乡村振兴.百家号.2023-10-16

台前名片.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历史沿革.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自然地理.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台前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台政〔2020〕2号关于印发台前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的通知.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台政〔2008〕8号台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前县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的通知.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美爆了!濮阳这里聚集了很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搜狐网.2023-10-16

台安县首次发现世界濒危动物卷羽鹈鹕.行讯宝.2023-10-16

【黄河颂歌—中原回响】第七站:龙都“卫风”赋新诗.澎湃新闻.2023-11-01

河南台前金水国家湿地公园.河南省林业厅.2023-10-16

黄河下游最大流量洪峰过境,背后谁在坚守?.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部分乡(镇)降雨受灾情况.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1-02

行政区划.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高端访谈丨孙庆伟:盯项目 育产业 优环境 增动能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澎湃新闻.2023-10-16

台前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天陆主持召开《台前县人大志》编纂推进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政府领导.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台前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濮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第一号).濮阳市统计局.2023-08-19

台前县立足三点促进民族宗教关系和谐稳定发展.根在中国.2023-10-16

台前县委统战部加强领导确保宗教领域稳定.根在中国.2023-11-13

台前县首个宗教中国化教育展厅落地孙口.台前县委统战部.2025-01-15

台前县委统战部组织佛教协会慰问抗战老兵.台前县委统战部.2023-11-13

副县长田青松与全县600余名穆斯林同胞共庆开斋节.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1-13

2022年上半年台前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1-14

濮阳市2021年统计年鉴.濮阳市政府.2023-11-01

河南台前:项目建设多点“开花”赋能乡村振兴.人民网.2023-11-14

上级媒体看濮阳丨台前:一朵羽绒 舞动百亿产业.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4

台前县:积极建设区域物流枢纽 打造台前特色优质营商环境.濮阳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 濮阳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024-04-05

台前县打造特色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格局.新浪看点.2023-10-27

台前教育.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台前县审计局关于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1-07

台前县义务教育学校名录及2021年度招生计划.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1-01

2013年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最新招聘信息.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11-13

【校训展播】濮阳市台前县第一初级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台政文〔2014〕83号台前县人民政府关于台前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医院概况.台前县人民医院.2023-10-16

关于濮阳县中医医院、台前县中医医院 二甲评审合格的公示.濮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11-13

收藏!濮阳公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3

欢迎光临台前县人民医院官网,现在是:.台前县人民医院.2023-11-01

1779家!郑州公布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名单.搜狐网.2023-10-16

台前文化.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台前县文化馆.台前县文化馆.2023-10-16

铁路货运站.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开建 老区台前迈入“高铁”时代.百家号.2023-10-16

品特色美食 · 游大美台前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7

台前“十大碗”:碗碗都是浓浓的“乡愁”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台前县又闻两夹弦.大河网.2023-10-27

台前县枣梆戏剧团.台前县文化馆.2023-11-01

风景名胜.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征战的足音回荡将军渡 ——走进台前县孙口渡口.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16

2022年“品特色美食 · 游大美台前”最美网红景点打卡评选活动 —“特色景点篇”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台前县文化馆.台前县文化馆.2023-10-16

大洪拳(台前县).印象河南.2023-10-27

台前县文化馆.台前县文化馆.2023-11-01

台政〔2016〕2号关于公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10-27

吴坝大蒜:头大皮薄 蒜泥汁多.百家号.2023-11-01

濮阳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共享平台.濮阳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共享平台.2023-11-01

牛骨髓油茶:鲜美可口 五香味浓郁.小康网.2023-11-13

历史人物.台前县人民政府.2023-08-19

国家级荣誉!台前县入选.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2023-10-16

民政部公布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名单.濮阳网.2023-10-16

台前县荣获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台前县再次喜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2021年河南省省级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公示 看看你的家乡上榜没.网易.2023-10-16

正在公示!台前县拟命名河南省双拥模范县!.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又一枚省级桂冠!.网易.2023-10-16

河南多地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百家号.2023-10-16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名单出炉:超170个示范县上榜.福建省商务厅.2023-09-01

濮阳市台前成功创建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河南人民政府.2023-10-16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