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府
州府是明清时期山东省设立的一个府级行政区,治所为滋阳县。明洪武十八年,兖州区被升格为兖州府,清代沿用至民国时期被废除。《兖州府志》是一本描述于慎行在万历十八年期间的见闻的相关书籍。元朝时期,兖州属于济宁路,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兖州升为兖州府,共辖23县及4州,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山东省南部。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升兖州为兖州府。故治在滋阳县(今兖州区)。领济宁市、东平县、曹、沂四州二十三县。明朝时期,兖州府共辖滋阳县、曲阜市、宁阳县、泗水县、汶上县、邹城市、金乡县、鱼台、嘉祥县、单县、成武县、曹县、定陶区、巨野县、郓城县、寿张镇、阳谷县、东阿县、平阴县、滕州市、峄县、郯城县、费县等23县,以及济宁州、东平州、曹州、沂州四州。
清因明制,仍称兖州府,属兖沂曹济道,并为道治所,仍领四州二十三县。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沂、曹、济宁、东平四州直隶于省,先后割县十三,不再领州,只领滋阳、曲阜、邹、泗河、滕、、汶上、阳谷、寿张十县。金乡、鱼台、嘉祥归济宁州;东阿、平阴、东平州归泰安府;菏泽市、单县、成武县、曹县、定陶区、巨野县、郓城县建立曹州府;沂州、郯城、费县建立沂州府。民国初,废兖州府。
相关史料
清乾隆《兖州府志》:陈顾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兖州府志》是于慎行在万历十八年(1590)至三十五年(1607)致仕家居期间,应兖州先后两位知府易澄瀛和卢学礼的邀请,而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府志。该志书最早的刻本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本,但目前国内已绝少流传,20世纪60年代曾在钜野发现该志书,被认为是孤本,但缺少“人物志”和“典籍志”。80年代,经山东大学著名学者殷孟伦教授拜托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教授从日本宫内省图书复制所缺的二志,并由齐鲁书社于1990年出版,终使这部散佚多年的明代方志杰作重新问世,给后人研究于慎行提供了重要素材。
明代的兖州府,包括今天的济宁市、菏泽市、泰安市、枣庄市、临沂等市的三十余县,是当时管辖县较多的一个府。在嘉靖年间,曾有《兖州府志》,在其后的清代康熙,也有《兖州府志》,综观几部不同时期的《兖州府志》,可以看出,于慎行所修的《兖州府志》与其他二志相比较,无论是从体例之严谨、选材之丰富,还是考证之精确等方面都要胜出一筹,尤其是该志的史料价值更为后世研究者所公认,称此为研究古代山东地方史,尤其是兖州地方史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2024-03-31
明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万历帝师——于慎行.国训网.2024-03-31
明清时山东兖州为府济宁为州,最早却是济宁府辖兖州,为何会改变 .搜狐网.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