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TheRussian Far East)地处欧亚大陆东北地区部,在地理划分上属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的欧洲部分。它在西部与西伯利亚联邦区紧密相连,东部和南部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及日本隔海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南北长3900公里,东西长2500公里~3000公里。总面积约为621.59万平方公里,占全俄面积的36.4%。
远东地区气候多样,拥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四种气候类型。远东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平均高1000米~1500米,个别高山分布在萨哈东北部和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高度达2250米~3000米。俄罗斯远东地区联邦管区,包括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勘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马加丹州,萨哈林州,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犹太自治州等11个联邦主体。截至2024年1月1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总量仅为780万人,其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1人。远东地区人口的民族结构十分复杂,除占人口多数的俄罗斯人外,还有乌克兰人、鞑靼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犹太人等。此外还有大量本地民族。
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罗斯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地区与远东地区的大片领土。17世纪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省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路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俄国征服了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帝国向中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北进犯。他们趁清政府衰败之际,强迫清代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抢占了大约154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黑龙江省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大片领土。至此,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范围最后确定,成为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行政区划。
远东地区共有1700条河流,长度从10公里到4825公里不等,大多数河流都不长,主要都在山脚下,因此水流湍急,只有4条河长度超过1000公里,分别是阿穆尔河、科累马河、阿纳德尔河和结雅河。远东地区主要铁路超1万公里,包括西伯利亚铁路、贝阿铁路东段及小贝阿铁路。公路超1万公里,但国家和州级仅占1/4-1/3。海上运输发达,由远东地区海运局管理。哈巴罗夫斯克是远东地区最大航空港,有直达莫斯科的航线。
在远东地区的经济构成中,农牧渔业、电力行业、木材采伐与加工、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建筑业、建材业、轻工业以及食品工业均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份额。2022年远东地区各行业生产总值12.5万亿俄罗斯卢布,同比增长12.9%。远东地区自然资源特别丰富,主要有金、锡、铁矿石、石墨、煤、石油、天然气和森林等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0890亿吨,探明储量为200亿吨,年产量3000万吨左右。远东地区木材蓄积量为214亿立方米,相当于欧洲所有的国家森林资源的总和。其中成熟林过熟林占76%,木材的年采伐量3000多万立方米,占全俄年产量的1/10。远东地区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500万吨。石油远景储量30一5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2万亿吨,天然气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萨哈林岛。
命名
14至17世纪,欧洲列强在全世界殖民的过程,按照距欧洲的远近,把亚洲地区分为近东、中东与远东三个地区,一般而言,西伯利亚地区的最东部、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即为当时欧洲列强所指的“远东”。俄罗斯帝国时期的俄罗斯远东是当时西方所指的“远东”的一部分,大致就是沙俄侵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历史沿革
16世纪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让给沙俄。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俄政府的一贯图谋。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脉东侧一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罗斯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大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骑兵首领叶尔马克·奥莱宁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1581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装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地区。
俄罗斯帝国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脉,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罗斯扩张立下了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奋力抵抗俄国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俄罗斯帝国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叶尔马克·奥莱宁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地区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上,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罗斯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俄罗斯帝国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千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汉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域进军,于1601年在塔扎河下游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17世纪
从17世纪初,俄罗斯帝国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地区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黄河小溪,从一条河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系、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骑兵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罗斯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领土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由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俄罗斯帝国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骑兵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们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者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
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骑兵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爱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鱼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克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达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边疆区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罗斯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州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地区与远东地区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省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口十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骑兵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罗斯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国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路东进抵达黑龙江省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有若干城镇堡垒。例如,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夫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等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水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省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俄罗斯征服了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个,即托博尔斯克、托木斯克州、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大权。
18世纪
北方大考察打通了通往美洲的海路后,俄国商人和渔猎人对北太平洋岛屿和美洲丰富的毛皮兽和海兽资源趋之若鹜。仅1743年到1797年,他们就向那里进行了89次大规模的渔猎远征,猎获了大量珍贵的毛皮。1784年,俄罗斯大富商舍利霍夫在阿拉斯加州的卡迪亚克岛建立了第一个俄国在美洲的殖民点。此后俄国开始大批向北美洲移民,把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州一部分和阿留申群岛变成俄国属地,称为俄属美洲,把新阿尔汉格尔斯克定为行政中心。为治理新占领的美洲土地,巩固俄罗斯在太平洋的地位,沙皇政府批准成立“受皇上庇护的俄美公司”。俄美公司是一家私人股份公司,但实际上却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因为它有权代表俄国政府对阿拉斯加和北太平洋诸岛进行治理。沙皇政府还向俄美公司提供多项特权和贷款,使这家庞大的半官半商的公司高效运作起来。公司总部设在圣彼得堡,在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设立多家办事处,在鄂霍次克和堪察加边疆区等地设立多家商行,在阿拉斯加州设立了管理局。公司拥有强大的船队,每年猎获数百万张毛皮,其中大部分参加恰克图对华贸易,销往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被西方列强打开,俄美公司还把势力伸展到中国黑龙江省地区。
19世纪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原地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日益腐朽。1843年,俄罗斯帝国为了摆脱国内的困境,夺取更多的殖民地,又开始对中国展开了疯狂的侵略活动。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政府看到东北地区边防空虚,又开始趁火打劫。1858年5月20日,英法侵华联军进攻天津市,威胁北京。结果,清朝政府在沙俄的炮口下,于5月28日被迫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沙皇俄国强行割走了黑龙江省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原地区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区。1860年11月14日,俄罗斯帝国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时机,又一次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效力,再次承认了沙俄对黑龙江以北领土的侵占。并把受《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使中国彻底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沙俄还在条约中强行规定了中俄西段边界的走向,为沙俄掠夺西北领土埋下了伏笔。俄罗斯帝国从中国抢占了大约154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黑龙江省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大片领土。至此,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范围最后确定,成为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北部,在地理划分上属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的欧洲部分。它在西部与西伯利亚联邦区紧密相连,东部和南部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及日本隔海相望,北濒北冰洋,南与中国、朝鲜接壤。南北长3900公里,东西长2500公里~3000公里。总面积约为621.59万平方公里,占全俄面积的36.4%。
气候
远东气候多样。从气候类型的分布来看,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拥有俄罗斯所有的四种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北部地区深入北极圈,属于寒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1月份的气候达到零下38~50度,萨哈的奥伊米亚康有零下70度的记录,被称为“寒极”。这里的夏季凉爽而短促,7月的气温只有11度~15度,全年降水量140毫米~290毫米,植物生长期仅为50至100天。南方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气候较温和、湿润,冬季气温在零下10度~21度,夏季气温在零上15~21度,降水量530毫米~1050毫米,年平均温度0.4度,而越往内地,大陆性气候特点越明显。由于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夏天南部地区雨季集中,占全年降水的80%。充沛的雨量和温和的气候使远东地区南部地区成为远东地区主要的农业区。
地形地貌
远东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平均高1000米~1500米,个别高山分布在萨哈东北部和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高度达2250米~3000米。只有河流两岸才有少量平原。远东是俄罗斯唯一的有火山的地区,火山数量多达20多个,堪察加半岛火山众多,有大量间歇泉和温泉,地热资源和矿泉水资源丰富。
远东地区平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近1/4,主要分布在南部阿穆尔河(黑龙江省)流域和兴凯湖沿岸,以及萨哈中部和勒拿河及其支流维柳伊河西岸。平原是远东地区生活和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带,这里集中了远东地区主要的人口和生产潜力。
水文水利
远东地区共有1700条河流,长度从10公里到4825公里不等,大多数河流都不长,主要都在山脚下,因此水流湍急,只有4条河长度超过1000公里,这就是阿穆尔河、科累马河、阿纳德尔河和结雅河。其河流的主要特点,是春季河水枯浅,夏秋洪水猛烈。远东地区河流按其水源特征可分为,雨水水源河流、雪水水源河流、过渡类型河流。雨水水源河流,雨水75%-80%,雪水15%-20%,地下水5%-8%,属于这种类型的有阿穆尔河流域的河流,雪水50%一60%,科累马、阿细德尔、楚科奇地区的河流均属此列。
远东湖泊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按矿物程度分为淡水湖、稍咸湖、咸湖和最咸湖等。比较著名的湖泊有兴凯湖,奥列尔湖、奇利亚湖、博隆湖、大奇吉湖、卡基湖、乌迪利湖等。
土壤
远东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属多年冻土带。造成永久冻土现象的原因是千万年来这些地方从地下深层到地表都在0℃以下。北部地区400~600米厚的永久冻土层对采掘作业有利,无论打多深的矿井,无需采用任何支撑材料。堪察加半岛南部2/3的面积,千岛群岛、萨哈林岛、滨海边区全部地域,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犹太自治州的平原以及阿穆尔州的森林草原不属于永久冻土带。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远东地区是全俄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品种多,而且储量巨大。这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原料资源、燃料动力资源和水产资源,是全球少有的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远东地区境内的森林面积为2805万公顷,占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森林总面积的36%,木材储量206亿立方米,占俄联邦总储量的26%。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几乎等于欧洲森林资源的总和,这里45%的土地覆盖着森林,林地面积居全俄各地区之首,木材蓄积量仅次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而居第二位。远东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优势在于树种的珍贵性和高质性。珍贵的针叶树种所占比例达到70%,其中包括落叶松、松树、雪松、云杉和冷杉属。近一半的树种已达到甚至超过成熟期,适用于工业建设。在成熟树种中,用材占80%~85%,其中30%~40%适用于制造高质材料。北部地区主要生长着针叶林,树种有落叶松、果子松、雪松、云衫等,而在北纬50度以南地区则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木材采伐和加工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远东地区东南部有许多大型木材综合加工企业,生产锯材、刨花板、家具、纸浆等。远东地区在全俄木材和林产品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这里不仅有鹿、麝、熊,还有斑羚羊和虎、豹,此外还有40多种珍贵的毛皮兽。毛皮兽狩猎和饲养已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
水利资源
远东地区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河流纵横。该地区的河流大都属于太平洋水系,其次是北冰洋水系。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3条。其中有在俄罗斯长度第二和第三的阿穆尔河和勒拿河。阿穆尔河是中俄界河,中国称黑龙江省,全长4444公里,注入太平洋。河里鱼类达99种,其中20种为特有鱼种,有较大经济价值。阿穆尔河及其支流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其左岸支流结亚河上已建成功率为1290兆瓦的水电站。注入北冰洋的勒拿河水量丰富,流量为伏尔加河的2倍,上游水利资源丰富,但尚未开发利用。而在其支流维柳伊河上建立了年发电20亿度的水电站。布列尔水电站的建立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它的面积和复杂性上来看,它是一个特殊的水利枢纽,拥有一个大坝和六个水轮发电机组,功率为2000兆瓦(年均发电量为71亿千瓦/小时)。已经完成三个水轮发电机组的生产,据统计,2005年布列尔水电站的发电量为29亿千瓦/小时。布列尔水电站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它的技术性能上,也体现在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动力系统的融合上。巨大的水力资源潜力为远东地区发展新型项目及向外输送电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渔业资源
远东地区有长达1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太平洋俄罗斯200海里经济区估计有鱼2600万吨,年容许捕捞量可达450万吨。在俄罗斯年捕捞量中,远东地区占60%左右。渔业一直被认为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给远东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产资源。这使得远东地区的渔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远东地区渔业资源的主要品种有黄线狭鳕、太平洋鲑属鳟鱼、鲱鱼、蟹、秋刀鱼、海胆、鱿鱼等。
矿产资源
除捕鱼业外,远东地区俄罗斯联邦主体,尤其是滨海边区和萨哈林州,具有开发其他海产品的优势。优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为养殖扇贝、海参、海刺猬等珍贵海产品创造了条件。远东地区地下资源极其丰富,已发现70多种有用矿物。在已勘测出的矿产资源中,铁储量100亿吨,锰1200万吨,锡200万吨,钨40万吨,铅180万吨,锌200万吨,沸石1500万吨,银3万吨,金2万吨,汞3万吨,硼350万吨,钛800万吨。
这里是俄罗斯最重要的锡矿石和黄金产地。全俄95%的锡矿资源集中在这里,已探明183座可供工业开采的矿山。85%的锡矿资源在原生矿,15%在冲积矿床。萨哈共和国的锡矿资源最丰富,占全远东地区储量的44%;其次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各占21%;再次是滨海边区,占14%。远东地区钨矿资源占全俄储量的24%。已探明可供工业开采的钨矿和含钨矿山有55处,其中26处原生矿,29处冲积矿。钨矿主要分布在滨海边区(占全远东地区储量的40%)、萨哈(37%)、马加丹州(14%)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远东地区有铅锌矿30处。81%的铅矿石和79%的锌矿石集中在滨海边区。其它储量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马加丹州的多金属矿之中。在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已建成多座锡矿。在滨海边区有多座多金属矿山,可同时采到铅、锌、银、镉等金属矿石。在东部和北部地区有大型汞矿、钨矿和金矿。远东地区还有丰富的非金属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采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有色金属采矿选矿业已成为远东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远东地区有丰富的黑色冶金原料。在南雅库特、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和阿穆尔州都有储量巨大的铁矿床,同时还有开展黑色冶金生产不可缺少的焦煤资源。远东地区所有行政区都有煤炭资源,煤炭储量占全俄储量的40%。其中南雅库特煤田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焦煤煤田,总地质储量达440亿吨。焦煤是远东地区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油气资源
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雅库特和萨哈林两大油气盆地。雅库特油气田的勘探工作已初步完成,但尚未进行大规模开采,萨哈共和国加紧吸引外资,对雅库特油气田进行开采和对外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对参加该项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萨哈林岛上的油田早就进行了工业开采,原油通过跨海输油管输送到阿穆尔共青城加工。岛周围大陆架蕴藏的油气资源则采用租让方式吸引国外公司开采。已制定并实施的开发方案有三个,称为萨哈林1号、2号和3号方案。这些方案由于吸引了大量外国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进展顺利,部分油井开始工业产油。这些方案将为俄方带来巨额收入。雅库特是世界著名的金刚石产地。这里有三座大型金刚石矿山。金刚石开采已成为远东地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
行政区划
远东地区在地理、气候、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远东地区在全俄分权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各联邦主体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包括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勘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马加丹州,萨哈林州,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犹太自治州等11个联邦主体。
滨海边疆区
滨海边疆区位于俄罗斯的最东南,在北纬42°至48°、东经130°至139°之间,东南临日本海,北接哈巴罗夫斯克,西面分别与中国和朝鲜接壤。该区面积为16.4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1月统计人口为186.3万人。滨海边疆区首府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全区共有12个城市,22个区。滨海边疆区的最大长度约为900公里。边界总长度为3000公里。滨海边疆区以山地为主,平原为辅。山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0%,东部为锡霍特山(西老爷岭),西南为兴凯湖沿岸低地。河流众多,主要向北汇入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滨海边疆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平均气温1月-12℃至-30℃,7月14℃至21℃。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195万亿俄罗斯卢布(约合157.13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21年平均月工资为37700卢布(约合509美元),同比增长1%。主要经济产业有:渔业、有色金属开发及加工、木材加工业、排船及修船业。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风景如画的独特地方。大自然爱好者会在这里找到美丽的山丘,无冰的日本海沿岸,迷人的海底世界,独特的乌苏里针叶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锡霍特-阿林山坡自然保护区。极限运动爱好者一定会喜欢在河上漂流,冲浪、跳伞、潜水、风筝、单板滑雪、高山滑雪、马术运动和洞穴探险。该地区有6个自然保护区和10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约900个自然纪念物。
阿穆尔州
阿穆尔州位于远东西南部,东经119°35'至134°55’,北纬48°55’至57°05'。处于第八时区,与莫斯科的时差六小时。全州县20个行政区中有9个在边境上,并分别与中国的县、镇、乡隔江相对。全州面积为36.37万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省面积的4/5,相当于意大利、比利时与荷兰三个国家面积的总和。全州总人口104.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6人,城市人口为70.6万人,占总人口的68%,农村人口为33.5万人,占总人口的32%。首府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沧),与中国黑河市隔江相望。全市人口约25万。号称河运、机械、船舶的工人和大学生城。
堪察加边疆区
堪察加州
堪察加州成立于1932年10月20日。该州包括堪察加半岛、卡拉琴岛、科曼多尔群岛及其它一些小岛,大陆部分占40%,半岛部分占领土的60%。本州岛土地面积47.23万平方公里,占远东地区面积的15%。从西南到东北长1700公里。全州县有11个区,3个城市,13个镇,51个村。首府为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建于1740年,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86年初人口为24.8万人。这座城市是远东工业和运输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
克里亚克(又译: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北部及其邻近陆路部分,濒临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其南部与堪察加州相邻,西北部与马加丹州相邻,北部与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相邻,是俄罗斯最北部人烟稀少地区之一。
马加丹州
马加丹州隶属于俄罗斯联邦管辖。它是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划分后于1953年12月3日成立的。该州朝东北方向延伸长达2300公里左右。马加丹州面积近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面积的总和,是俄罗斯最大的一个州。马加丹州共分为16个区,其中8个属楚科奇自治区;有四个城市,其中州辖市1个、区辖市3个;还有52个镇和78个村。该州人口约60万,其中80%是城市人口,每平方公里为0.5人,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区。马加丹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俄罗斯东北部的锡、钨、汞的主要产地。此外,还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银、铅、钼、钴、锑、铁、锰、铬、饿、砷、硫、石灰岩等矿藏。首府马加丹建于1939年,是远东地区年轻的城市,是该州工业区的中心,也是鄂霍次克海沿岸最大的工业和文化中心。现在居民14.5万人,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隶属于俄罗斯联邦。1932年10月20日成立时属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管辖。现在的州界是1947年1月1日划定的,是全俄唯一的岛屿州。萨哈林州的土地面积8.71万平方公里,共分17个区,有19个城市,35个镇,66个村。该州的人口为7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8.3万人,农村人口11.7万人,每平方公里8人,是远东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萨哈林号称“宝岛”,“远东地区的珍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煤、泥煤、金、锰、铬、铁、汞和石墨、石灰岩、大理石等矿产。萨哈林州的工业较发达,其工业产量在远东地区属第三位,仅次于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该州居民占远东地区的11%,工业产量却占远东地区的14%,捕鱼量占20%,木材输出量约占20%,煤炭开采量占17%,石油开采量和制浆造纸生产几乎占100%。首府为南萨哈林斯克,市区居民16.3万人,州内最重要的工业和文化中心。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位于远东地区中南部,东经130°30'至147°25',北纬46°40至62°40'。边区位于太平洋沿岸,海岸线长达2500公里。边区面积为82.463万平方公里,为远东面积的13.3%,从西南到东北的间距1800公里,占16个纬度线。边区建于1938年10月20日,已经过几次大变动,现确定的行政区9个市、1个自治州、22个区、43个镇、222个村。边区人口1986年达到176万,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11人。城市人口约占边区人口总数的80%,农村人口只占20%。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被称为宝地。
森林资源丰富,矿产也丰富。边区机器制造工业产值和产量都超过整个远东的一半以上,森林工业包括木材采运,加工和制浆造纸三大部门,是边区的主要重工业部门之一。还有排船、钢铁、汽车制造业等。边区已成为远东最大的水、陆、空交通运输中心,阿穆尔航运局是远东地区最大的航运局,已形成了江河航运和远洋运输相互配合的运输网络,哈巴罗夫斯克已是远东地区最大的航空中心。首府哈巴罗夫斯克建于1858年,人口已达70万,是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和贸易中心,也是远东地区水、陆、空交通运输枢纽。
雅库特自治共和国(萨哈共和国)
雅库特自治共和国位于该地区的西北部,东经105°41'至163°,北纬55°40'至77°05'。建于1922年4月27日,辖32个区、10个市、66个镇、317个村,面积310.32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00.9万人,有60多个民族杂居。首府为雅库茨克市。雅库特资源丰富。远东地区最大的煤田集中在这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雅库特煤田,勒拿煤田和兹深诸夫斯基煤田,还有天然气,水资源、矿产、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雅库特木材蓄积量居远东地区之首,森林工业和建材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犹太自治州
犹太自治州位于俄远东地区南部,西与阿穆尔州相邻,东部和北部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接壤,南与中国黑龙江省毗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16.2万(截至2018年1月1日),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公里。首府为比罗比詹市,面积169.38平方公里,人口7.41万(截至2018年1月1日)。
犹太自治州共有1个市、5个区,分别为比罗比詹市、十月区、列宁区、奥布卢奇耶区、比罗比詹区、斯米多维奇区。犹太自治州自然资源以森林和矿产资源为主。森林面积229.4万公顷,覆盖率为36%,木材蓄积量约1.75亿立方米主。矿藏有20余种,主要包括金、锡、煤、泥炭等。犹太自治州交通便利,西伯利亚铁路自此穿行并经过首府比罗比詹市,公路总长1900公里,阿穆尔河大桥将自治州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连。州南部有河运交通,主要集中在阿穆尔河和通古斯卡河。犹太自治州经济以批发零售、运输和通信、加工等为主。
据俄方统计,2016年,自治州GDP为468.7亿俄罗斯卢布,同比增长5.2%。2017年,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1.9%;农业生产总值为70.4亿卢布,同比增长8.3%;零售总额为218.8亿卢布,同比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104.6亿卢布,同比下降19.1%。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海关署远东局统计,2017年,犹太自治州外贸总额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0%;进口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
楚科奇民族自治区
楚科奇民族自治区(俄语:Чукот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是俄罗斯远东自治区,于1930年12月10日成立,总面积为72.15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4.2%。楚科奇民族自治区是俄罗斯一级行政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大部分在北极圈内,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区内行政单位数量为8个区、2个自治区附属城市、18个城镇、45个行政农庄。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的中心为阿纳德尔市。主要经济是采矿和渔业。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包括弗兰格尔岛、拉特马诺夫岛及其它岛屿,楚科奇半岛和叶夫拉及亚陆路部分也属楚科奇民族自治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濒临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其南部、西南部与勘察加边疆区相邻,西南部与马加丹州相邻,西部与西北部与萨哈共和国相邻。其东北部是楚科奇山脉,中心部分是阿纳德尔高原(海拔高达1853米)。
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矿山开采部门(采金、锡、钨、石炭、褐煤矿)、渔业工业及建材生产。自治区内还有艺术工艺品生产(骨上雕刻)以及电力工业(比利比诺发电站)。工业中心有阿纳德尔市、佩韦克市、比利比诺市、伊利尔涅伊市、白令戈夫斯基市。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农业有温室蔬菜种植业、养鹿业、养兽业、渔猎业等。
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最东北端,位于北纬62°至70°,东经158°至西经170°之间。为寒温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至-14℃,1月份平均温度18℃至-42℃,7月份平均温度4℃至14℃,年均降雨量约为200至500毫米。截至2022年1月1日,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共有人口约5万人。
2020年,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为1030亿俄罗斯卢布(约合19,68亿美元)。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钨储量丰富,矿山开采和建材生产为主要工业部门,农副业以驯鹿、狩猎和捕鱼为主。
外贝加尔边疆区
外贝加尔边疆区(也译后贝加尔边疆区)于2018年底并入远东地区。与阿穆尔州、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等俄罗斯其他联邦主体相邻,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蒙古、中国接壤。面积为43.19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2.52%。据2022年最新全俄人口统计结果,后贝加尔边疆区共有常住人口约104.35万人,农业人口占比约32%,主要民族为俄罗斯族(89.9%)和布里亚特族(6.8%)。
2008年3月1日,赤塔州与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合并为后贝加尔边疆区。后贝加尔边疆区石煤储量约20亿吨,约占全俄探明储量的2%;褐煤矿储量23亿吨。此外,当地银、铜、金、萤石、钨、锡、锑、锂、镍、锆石等矿产资源储备充足。据2009年统计数据,当地森林面积约34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8.3%,木材储量约3265万公顷。
布里亚特共和国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南部,2018年底并入远东地区。南与蒙古国接壤,西邻图瓦共和国,北接伊尔库茨克州,东与后贝加尔边疆区毗邻。面积为35.13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2.05%。据2022年最新全俄人口统计结果,布里亚特共和国共有常住人口约98.2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比59.43%。
布里亚特共和国内水域系统发达,域内共有大小河流3万余条,有水河长共计15万公里,其中多数河流均汇入贝加尔湖、勒拿河和安加拉河。该地区主要河流包括色楞格河和巴尔古津河。布里亚特共和国森林资源丰富,辖域内森林面积为2919.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3%,木材储备量约22.44亿立方米。
布里亚特共和国矿产资源种类主要包括锌(占全俄储量48%)、钨(占全俄储量27%)、萤石(占全俄储量16%)、石棉(占全俄储量15%)、钼(占全俄储量37%)、铅(占全俄储量24%)、铀、金、铍、锡、褐煤矿、铝等。当地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能源、有色金属开采、林业、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等。
主要城市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哈巴罗夫斯克(俄语:Хабаровск;英语:Khabarovsk)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城市、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位于阿穆尔河(黑龙江省)与乌苏里江汇合处,土地面积约372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哈巴罗夫斯克人口有约61.8万人。
哈巴罗夫斯克70%的面积为山地,主要山脉有锡霍特-阿林山、孙达尔-哈亚塔山等,最高山为别里尔山,海拔2933米。主要河流是阿穆尔河。该市隔河与中国黑龙江省抚远市相望。属温带季风气候。哈巴罗夫斯克原为中国领土,原名哈巴罗夫斯克,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俄罗斯帝国割占。1880年行政类别设为市,1893年以前称哈巴罗夫卡,后改为哈巴罗夫斯克。
哈巴罗夫斯克市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经济中心,人口占边疆区46.9%,劳动力供给潜力占边疆区50%以上,机构组织占边疆区68.1%。该市以工业以机械制造(动力机械、柴油机、电机、机床、造船等)为主,还有炼油、木材加工、轻工和食品工业等。其中包括加工工业,电力、天然气、蒸汽供应,空调行业。自然资源以木材、矿产和水生物资源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锡、金、锆、铁、铝、汞、铂等。水生物资源主要是鱼类。同时,哈巴罗夫斯克设有14所大学。
伯力是俄罗斯整个远东的中心城市,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和边疆区首府所在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领事馆和代办处所在地。2012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法令授予哈巴罗夫斯克市“军人精神城市”称号。该市累计4次被认定为基础设施配备优秀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语:Vladivostok),滨海边疆区首府,位于太平洋沿岸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的南端,临日本海。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经济、文化中心,铁路、公路、空运发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天然良港,也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自汉唐时起就有人类活动,由中原地区历代王朝管辖。清朝时为中国领土,隶属于吉林将军。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
截至2023年,总人口59.7万,主要是俄罗斯人和中国俄罗斯族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15°C,8月平均气温20°C,平均年降水量690毫米。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北冰洋航线和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远东地区近海口岸补给和转运中心。还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教育及科研中心之一,设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地区科学中心,有八所大学和五座博物馆。
共青城
共青城又叫阿穆尔共青城,它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一个城市。共青城位于阿穆尔河下游,距哈巴罗夫斯克360千米,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范围内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2万。该市很年轻,建于1932年。从市名可以知道,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经济开发的需要,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开通,派由共青团员为主体的垦荒队来到这里,白手起家,建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现在这里工业企业云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化工业、林业化工业、木材采运加工业、采矿选矿业,建材工业等已连成一片,是远东地区大型生产综合体之一。该城有远东地区著名的阿穆尔钢铁厂,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各种规格钢材和冷轧型材,成为边区和远东地区的工业中心。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俄语: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Камча́тский,罗马化:Petropavlovsk-Kamchatskiy、IPA:[pʲɪtrɐˈpavləfskkɐmˈtɕatskʲɪj] )位于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查湾海岸(经纬座标53°1′N158°39′E/53.017°N158.650°E),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同时也是堪察加半岛上最大的城市。该城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根据2013年的数据,人口为18.16万人,而在2002年时人口为19.8万人。
雅库茨克
雅库茨克,位于俄罗斯东部、北极圈以南约450千米,是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首府,是萨哈共和国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中心。雅库茨克是一座建立在永久冻土层上的城市,它的东北、东、南、西南都是山脉,这些山脉构成了一个向西转了90°的“U”形“大口袋”。该市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最低温度达零下70℃,夏季可达30℃以上,年极端温差可达100℃。该市矿产资源丰富,包括钻石、煤炭、天然气等。截至2022年,该市总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约33.62万人。
雅库茨克始建于1632年,最初位于勒拿河右岸,是哥萨克人的堡垒。1642年~1643年,该市迁至现址。17~18世纪,该市成为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的军事、行政、商业中心以及开发远东地区的据点;该市作为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座偏远城市,成为政府流放各类流放者的地点。20世纪初,雅库茨克有住宅楼930栋,有8座木制东正教教堂、一座犹太教堂、16所教育机构、2个图书馆。1922年,雅库茨克成为雅库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行政中心。自1991年起,雅库茨克一直是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首都。该市工业以家具、服装、纪念品、食品、建材为主;公路运输中心,有河港及航空港;建有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地区分院的分部。2012年,该市的俄罗斯勒那河柱状岩自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乌苏里斯克(双城子)
乌苏里斯克,俄文:Уссурийск,英文名称:Ussuriysk,中国名称双城子,位于滨海边疆区南部、绥芬河下游左岸,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城市。是连接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战略要地的枢纽城市,也是滨海边疆区第三大城市。面积为3690平方千米,2018年人口为17.2万。原属于中原地区,1860年根据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成为俄罗斯领土,被侵占后改为尼科利斯科耶,后又几经改名,于1957年改为乌苏里斯克。
乌苏里斯克的工业以榨油、制糖、肉类加工、皮靴制造业等农畜产品加工为主,有铁路通往中国,建有2所高等学校和2个剧院。是中国进军中东欧市场的良好平台。
2006年,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经中国国家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八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2009年,据《中国东北同俄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中俄在乌苏里斯克加强合作。2020年,乌苏里斯克成为第十七届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排行榜中的名城榜之一。
纳霍德卡
纳霍德卡市(Nakhodka)是滨海边疆区第二大城市、俄罗斯的自由经济区之一和重要港口城市,面积329.5平方千米,人口14.9万(2018)。纳霍德卡在滨海边疆区南部,濒临日本海,在亚美利加湾西南的纳霍德卡湾(长4.6千米,宽1.8千米)沿岸。港区水深浪静,冰情较轻,可全年通航。
1938年兴建,1958年第二期完工。现拥有19个水深11.5米的泊位及油港。为俄远东地区外贸主要进出口港,年货物吞吐能力约2000万吨。输出以煤、水泥、木材、钾盐、矿石、原油为主。有渔港。有铁路支线经阿尔乔姆与西伯利亚铁路相连。市内有修船、鱼类加工及罐头厂等。在其东南18千米弗兰格尔湾沿岸的东方港,水深达18米,建有70个专业码头,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主要出口木材、煤炭、杂货,并用亚欧大陆桥的集装箱运输。
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布拉戈维申斯克,简称布市,中文名海兰泡,是位于莫斯科东部7985公里处的俄罗斯阿穆尔州州府,是阿穆尔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区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口岸。
布拉戈维申斯克原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名叫海兰泡,海兰泡是黑河市对岸中国一个满族屯。1858年5月,俄罗斯帝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珲条约》,把黑龙江省以北包括海兰泡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划入俄国版图。
自1987年中俄恢复边境贸易以来,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所起到的辐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南萨哈林斯克
南萨哈林斯克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萨哈林州的首府,是全州县最大城市和重要的工业、科技、文化中心。人口19.37万(2016年)。1882年建城,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城市日。该市位于萨哈林岛(库页岛)东南部苏苏亚河畔,距莫斯科10417公里,是通往科尔萨科夫、霍尔姆斯克、波罗奈斯克的铁路枢纽站,与莫斯科、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有直达航班。南萨哈林斯克市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较好,特别是造纸和海产品加工业。市内建有机械厂、内燃机车车辆厂、汽车修理厂、采矿设备维修厂、鱼产品加工厂和住宅建筑、家具联合加工厂等企业和生产组织。
马加丹
马加丹市(Magadan)于1939年7月14日建市,是俄罗斯马加丹州首府、科累马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俄远东地区,濒临鄂霍次克海。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9.97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约780亿俄罗斯卢布(约合人民币80亿元)。
该市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每年5至10月可以通航,通过水路航线可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等地,每年货物周转量约100万吨。市内有两座机场,国内航线通往莫斯科、圣彼得堡、辛菲罗波尔、新西伯利亚州、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市。
马加丹自然资源丰富,经济以采矿、金属加工、海洋捕捞和鱼类加工业为主,2017年进出口总额324亿卢布(约合人民币34.6亿元)。市内设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科学中心下属的东北综合科学研究所、俄罗斯黄金与稀有金属研究所、远东建筑设计院等。已上市的大型企业有马加丹能源、科雷马能源、马加丹商业港口等。
比罗比詹
比罗比詹(Birobidzhan)是犹太自治州首府,位于维克托依山下的平原地带。比拉河流经市中心,申库纳河绕城而过。该市与边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相距160千米,是犹太自治州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也是边区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人口约8万人。该市风景秀丽,交通方便,每年都有很多的国内外游客到这里度假、观光。在俄罗斯的犹太人的宗教习俗仍有部分保留,但大多数人已无法使用犹太语了。比罗比詹虽然是犹太自治州首府,犹裔人口也不过只有总人口的1/10,因为许多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和以色列去了。
政治
远东联邦管区(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是俄罗斯八大联邦管区之一。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1月1日,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减少3.08万人,总量仅为780万人,其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1人。
远东地区是全俄开发最晚的地区,1897年人口统计时,远东地区人口仅有36.7万人。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加速远东的开发,向那里加速移民,同时在约瑟夫·斯大林清洗时曾把成千上万被清洗出来的人投入到那里的劳动营。犹太人、鞑靼人等少数民族被强迁到远东地区,现在的犹太自治州就是当年被驱赶到远东地区的犹太人指定居住区。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在1926-1939年两次人口统计期间人口猛增了89.3%,而全俄人口同期只增长了16.9%。1940-1958年远东人口又增长了62.4%,而同期全俄只增长了8.4%。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加速开发远东地区,特别是70年代修筑贝阿铁路,苏联政府向那里派去了大量青年,在铁路沿线新建了许多车站和居民点,使远东地区人口质量处于最佳时期。远东地区人口在苏联解体前约806万人。1991年出现了远东地区历史上首次人口负增长,下降幅度为0.3%,而全俄下降0.1%。此后至今,远东地区人口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超过全俄水平1个百分点左右。到1998年初统计,远东地区人口为733.6万人,7年间减少了近73万人。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应归结为转轨时期严重的经济危机。
远东地区是全俄人口最少的经济区。1991年远东地区人口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只有800万人,占全俄人口的5.4%。后来远东地区人口不断下降,到2003年已不足700万,仅占全俄人口的4.6%。这里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在人口密度最大的滨海边疆区每平方公里只有12.1人。在北部的很多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雅库特、马加丹、堪察加每平方公里只有0.3至0.8人。居民点十分稀疏,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才有一座城市,2万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远东人口都市化程度很高。有78%的人口居住在城镇。据1996年1月1日的统计,远东地区有68座城市,其中有49个是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9个是人口在5万~10万的中等城市,8个是人口在10万~50万的大城市,2个是人口在5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居住着440万人,其中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座特大城市就有居民123.72万人。远东地区还有269个城市类型的镇,有人口130万人。远东地区大约有3000个村庄,居住人口约180万人(1997年),每村平均有600人。但农村中有30%的居民并不是农业人口,他们是附近工矿企业、车站、养路段、邮电系统的职工,其家安在农村。
族群
远东地区人口的民族结构十分复杂,除占人口多数的俄罗斯人外,还有乌克兰人、鞑靼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犹太人等。此外还有大量本地民族。
语言
俄语是官方语言和主要的通用语言。俄罗斯在语言上分属印欧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共和国语系。塔塔尔语是俄罗斯联邦境内分布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支。西伯利亚地区东部地区有人使用。
宗教信仰
俄罗斯远东地区宗教信仰在古代均为图腾崇拜和原始萨满教,后来陆续接受了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及东正教。
经济
远东自然资源特别丰富,主要有金、锡、铁矿石、石墨、煤、石油、天然气和森林等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0890亿吨,探明储量为200亿吨,年产量3000万吨左右。远东地区木材蓄积量为214亿立方米,相当于欧洲所有的国家森林资源的总和。其中成熟林过熟林占76%,木材的年采伐量3000多万立方米,占全俄年产量的1/10。远东地区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500万吨。石油远景储量30一50多亿吨,探明储量约2万亿吨,天然气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萨哈林岛。农牧渔业、电力、木材采伐及加工、冶金、机械、建筑、建材、轻工、食品等工业在全区经济中都占有相当比重。
2014至2022年间,远东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39%,远高于全俄平均的13%,总签约投资额达7.7万亿俄罗斯卢布,3.4万亿已实际落位,创造了12.5万个就业岗位,超过700个新设企业在远东地区投资兴业,其中不乏“红星”造船厂、阿穆尔州天然气加工厂、天然气化工综合体、纳霍德卡矿物化肥厂等重大项目。萨哈林州和滨海边疆区的温室农业、阿穆尔州的大豆种植以及勘察加、马加丹的水产加工产业正蓬勃兴起,产品的内外销路持续扩大。马加丹州、阿穆尔州、勘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犹太自治州等地均进入俄罗斯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前20,其中马加丹州领跑全国。10年间,远东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提升1.6倍,住房新增1.3倍,用电量提高1.2倍,黄金和煤炭开采量分别提高1.6和2.8倍。
根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远东地区各行业生产总值12.5万亿卢布,同比增长12.9%。
第一产业
农业
远东地区是俄经济比较落后的经济区之一。由于该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常年冻土带,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加之在苏联时期,一直奉行轻视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政策,所以该区农业不发达,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居民对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农产品只能满足50%的需求,轻工业、食品工业也根本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向市场经济过渡以来,由于缺乏资金,远东地区对农业和食品的投资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导致该区本已十分落后的农业和食品工业进一步萎缩。
种植业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域辽阔,总面积621.59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处于永久冻土带,因此不适宜农耕,农业用地660万公顷,可耕地280万公顷。草场和牧场占50%以上。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34%,畜牧业占66%。按照农业产值计算,远东经济区在俄罗斯各大经济区中占第9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占全部就业人员的8%。远东地区的地形和寒冷的气候限制了农业用地的面积。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南部自然条件较好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仅阿穆尔州就集中了远东地区农业用地的39%和耕地的53%,该区域是全俄大豆和阳芋的主产区。远东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和荞麦。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32%,经济作物占21%,马铃薯和蔬菜占播种面积的6%,饲料作物占41%。
该地区种植的粮食大多用于饲料。与此同时,远东地区生产面包、通心粉用的原料不得不依靠外援,远东地区自给自足的作物只有土豆,而自产的粮食只能满足面包面食制品的56%,肉只能满足20%,牛奶为65%,鸡蛋为73%,蔬菜为77%。远东地区种植业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1999年的粮食产量仅为41万吨,是1990年产量的40%。1999年远东地区的蔬菜和马铃薯的产量则比1990年分别增长了17.49%和15.72%。
畜牧业
远东地区的畜牧业发展状况同全俄畜牧业发展同样不景气。畜牧业主要是家畜家禽饲养业:养猪业、养禽业、养鹿业、养马业、养蜂业。远东地区牛羊猪及家禽饲养集中在东南部,鹿、马饲养集中于北部地区。养鹿业和毛皮兽养殖业占主导地位。养鹿业在萨哈共和国的北部、马加丹州和堪察加州比较普遍。整个锡霍特山脉和萨哈林地区都从事狩猎和毛皮兽养殖业。远东地区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6%,但饲料严重不足,缺口达20%~30%。此外,远东地区牛、羊、猪、禽的养殖业发展得十分缓慢,畜牧业的产品无法满足本地区的需要。远东地区居民农产品消费方面,在经济转轨的困难时期,由于购买力低下,不得不大量消费阳芋、面包等廉价食品,肉、蛋、奶的人均消费量显著下降。
但随着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饮食结构亦趋向合理化,肉、蛋、奶消费比重不断增加。以阿穆尔州为例,2002年人均消费肉类37公斤,2003年升至42公斤。尽管远东地区农业有所发展,但距离实现自给自足还十分遥远,仅土豆和大豆两个品种可满足自身需要,其他均需外部供应。据远东地区海关统计,2004年远东地区进口肉类2.99万吨,价值2840万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1.47万吨,从美国进口1.52万吨,自己生产2.54万吨。进口蔬菜总值4340万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21.28万吨,从美国进口2800吨。进口水果和坚果8.35万吨,价值3280万美元,主要进口地为中国。
进口粮食(面、米、饲料类)115.39万吨,其中自中国进口大米12.69万吨,泰国7.09万吨,自中国进口玉米6千吨,自泰国进口食糖6.65万吨。中国已成为远东地区居民日常食品消费的重要供应者,特别是蔬菜、水果、粮食及肉类。双方在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领域也具有比较广阔的合作前景。20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经济“休克疗法”中,远东地区农业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巨额补贴,生产一落千丈,陷入了沉重的危机。
渔业
远东经济区的渔产业发达,捕鱼量在原苏联占第一位。包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日本海在内的太平洋西北部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鱼产量最大的渔区。海洋水产加工业也很发达,原苏联近1/3的海产品和罐头鱼即产自该地区。
远东地区渔业是远东地区的传统产业,其产能一直占全国同行业的半壁江山。截至2009年11月底,远东地区渔业产量达225.2万吨,同比增长11.1%,占全俄总产量的66.3%,稳居榜首。远东渔业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已经成为该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产值占远东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
远东捕鱼区位于北太平洋区域,太平洋北部和远东地区所在的海域属于世界海洋中的一个渔业高产区,占世界海产品40%的份额。远东海域捕获量占整个俄罗斯捕获量比重的近65%,其海洋鱼量占全国海洋总量的比重达到90%以上。远东捕鱼区生产的罐头鱼占全俄的47%,鱼粉占60%,冷冻能力占32%,渔船维修能力占61%。俄罗斯47%的天然良港位于远东地区,主要海港有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港、马加丹、南萨哈林斯克、科尔萨科夫、霍尔姆斯克等。远东地区拥有最好的渔业原材料基础,其特点是捕捞的主要地区距港口和加工综合体近,拥有大量海洋生物资源潜力。远东地区20海里水域内有鱼类和海产品资源近3000万吨,该海域资源密度大,品种多,集中了太平洋大陆架近17%的生物资源储量。
鱼和其他海产品捕获量持续下降。1991年产量降至690万吨,1993年降至1972的水平,为271.5万吨,2007年远东捕获量215.1万吨。在与国际大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产量下降,俄罗斯居民对鱼产品的消费量减少了一半以上。1990年苏联时期人均年消费量为20.3公斤,1994年为10.4公斤,1998-2000年为9.0公斤。俄罗斯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及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俄国内鱼产品供应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国外鱼产品乘虚而入,进口量逐年上升,在1998年金融危机前达到77万吨,1998年危机爆发后,进口量才大幅度下降。2005年俄罗斯海产品进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挪威是俄罗斯海产品市场的最大供应商,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
林业和木材加工业
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五大森林经济区,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林经济区、滨海边疆区森林经济区、阿穆尔州森林经济区、萨哈林州森林经济区和东北森林经济区(包括堪察加州、马加丹州和萨哈共和国)。
第二产业
石油天然气工业
远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在全俄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从1991年的0.4%和0.5%增长到1995年的0.6%和0.55%。1992-1997年,远东地区石油加工生产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特别是1992一1996年石油加工量急剧减少。1993年石油初加工减少到675万吨,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34%,萨哈林石油在远东石油加工总量中的比重降至12%。1995年石油初加工减少到340万吨,比1993年下降约50%。1996年保持在1995年的水平,为340万吨。到1997年石油加工增长了20%。上半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汽车汽油增长68%,柴油增长63%,取暖重油增长36%,船用燃油增长1.8倍。
由于产量下降和出口扩大,致使供需矛盾更加尖税化。地产石油产品只能满足消费需求的7%~8%。每年需从远东境外运进700万~800万吨石油和1200万吨石油产品。随着能源价格和运费的不断上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即使这样,远东对外进燃料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1996年36%以上的能源需从其境外运进,其中原油和石油产品占80%以上。
长期以来,远东靠外进燃料(原油、石油产品、煤)维持地区能源的需求。运价不断上调,造成了远东能源的高价格消费。1995年初,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上安加尔斯克运到哈巴罗夫斯克1吨石油的运费为27.5万俄罗斯卢布,而1吨石油的价格为34万卢布。运价不断上调,使远东燃料的最终消费价格提高了1~3倍。而且远东油气田、煤田所需的主要设备也是由西伯利亚和俄罗斯其他地区提供的,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所以这些提高了远东能源生产的资本投入和成本,致使远东地区石油、石油产品、煤、电价格居全俄之首。远东的石油产品价格已超过世界平均价格水平。在堪察加、萨哈林和马加丹州等地区,石油产品价格甚至是世界平均价格的2倍。燃料价格超前上涨,助长了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扬,降低了地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导致远东半数以上工业企业亏损。
在雅库特已探明了28个油气田。雅库特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6928亿立方米,石油储量为1.186亿吨。由于雅库特自然和气候条件恶劣,天然气只进行了少量的开采。1992年天然气产量为15亿立方米,石油产量10万吨。从雅库特穿越朝鲜到韩国的天然气管道的铺设项目被外国投资者看好。该管道线长约5000公里,预计费用170亿美元。拟使雅库特天然气产量提高到350亿立方米,其中140亿立方米从2009年起出口。韩国打算投资1.1亿美元用于雅库特石油化工生产。另外,通过输气管道为中国、韩国和日本提供雅库特天然气的可行性也在酝酿之中。萨哈林大陆架潜藏约10亿吨石油和凝折气、3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石油加工工业发展落后。哈巴罗夫斯克和阿穆尔共青城各有一座石油加工厂。哈巴罗夫斯克炼油厂加工通过铁路运来的西西伯利亚原油;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加工萨哈林石油和部分西西伯利亚地区原油。在远东石油加工总量中,萨哈林石油只占16%。远东地产石油产品只能满足地区消费需求的42%。1991年远东石油初加工量为101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是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加工的,哈巴罗夫斯克炼油厂加工不到一半。远东石油加工深度大大低于世界标准,哈巴罗夫斯克炼油厂和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的石油加工深度分别低于世界标准的77%和66%。建立在石油加工工业基础上的远东石油化学工业规模很小。
远东有两条输油管道线。从萨哈林岛北部的奥哈油田至阿穆尔共青城炼油厂的管道线为复线。第一条长650公里,管径为300毫米,输油能力低;第二条与第一条平行,管径为470毫米~500毫米。在雅库特境内有两条输气管道线。一条从下维柳伊气田的开采中心塔斯图木斯至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长310公里,管径529毫米;另一条长200公里的小管径管道线从马斯塔赫气田至塔斯图木斯。石油和石油产品在远东出口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1990年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49万吨,1991年仅占出口产品的3.8%。
电力工业
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巨大的水力电力资源(占全俄的30%),潜力很大,但没有形成像东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大规模的梯级式水力发电网,也没有利用电力能源建立相应的产业结构。因此,尚不能把电力工业看做远东地区的支柱产业。远东地区有六个主要的电力系统,其中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萨哈林、萨哈(雅库特)四个地区是独立系统,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组成了东部联合电力系统。远东地区的电源分布约占全俄的6%,电力工业的特点是,以火电站为主,火电厂中的燃料主要是煤炭,而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主要燃用天然气。虽然远东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在北方和远东地区,由于居民生活采暖的需求,热电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热电厂为全国提供了30%以上的供热量。远东地区大型和中型河流经济上有效的水力能源潜力估计约为2700亿千瓦/小时,总潜力为1万亿千瓦/小时,已开发的潜力(包括正在建设的水力发电站)仅占6%。水电站在远东地区北部和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已显示出其动力效益高且有利于抗拒洪水的能力。
日用轻工业
轻工业历来是俄远东地区最薄弱的工业部门。沙俄时代远东只有一些制革、制毡、制鞋、制衣等作坊。这些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出现在十月革命以后,但规模仍然很小。20世纪50年代以后,远东的轻工业才有较大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远东地区轻工业产品仍不能满足当地需要,如鞋的自给率只有10%,服装为70%。棉布等轻工业产品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全国水平。20世纪70年代,这种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1970年,轻工业占远东地区工业总产值的4.2%。1975年,远东地区棉布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量只有2.1延长米。
70年代远东有190多家大、小企业从事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其主要产品有:冰箱、洗衣机、钢琴、灯具、器皿、家具等。在南萨哈林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有较大的家具工厂。80年代远东轻工业有较大发展,1985-1990年远东轻工业生产规模增长38%,其中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马加丹州增长约50%。1985年轻工业占远东工业总值的4.3%。1988年远东生产了全俄3.8%的袜子、3.7%的针织品、2.9%的鞋(不包括胶鞋缝纫业是远东轻工业中最主要的部门,其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78%。
缝纫业所需原料主要靠从外部运入。生产服装等缝纫产品的工厂共有267家,其中75%位于远东南部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阿穆尔共青城女共青团员服装联合企业是远东最大的服装厂,有职工3000多人。较大的缝纫企业还有哈巴罗夫斯克东方缝纫制品联合企业、斯帕斯克东方服装厂、符拉迪沃斯托克朝霞服装厂、乌苏里斯克女工服装厂、布拉戈维申斯克服装厂、比罗比詹服装厂等。
远东缝纫业企业技术装备较差,批量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例如企业配备的专业化和高生产率的万能机床、半自动和自动设备、可进行温湿度调控的现代化设备只占设备总量的38%~40%。纺织业占远东轻工业总产值的12%,其主要产品有棉、毛纺织品、针织品等。远东纺织业的特点是针织业所占比重大,即占有70%的产值、60%的固定资产、75%的职工。和缝纫业一样,纺织企业也主要分布在远东南部地区。这里生产了远东纺织业90%以上的产品,其中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生产70%多。
布拉戈维申斯克、比罗比詹有大型棉纺织联合工厂;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三家大型针织厂,生产了远东全部长短袜类产品;滨海边疆区有一家大型针织厂。应该说,远东的针织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其产量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只能满足针织外衣的10%、针织内衣的15%、长短袜的5%。制鞋、制革、裘皮加工业占远东轻工业总产值的9%,其中制鞋占上述三行业总产值的87%、制革业占12.8%、裘衣加工业占0.2%。这些行业的企业也主要分布在远东南部地区:乌苏里斯克有大型皮革靴鞋联合工厂、哈巴罗夫斯克和比罗比詹有较大的毡靴厂等。制鞋业只能满足远东居民30%鞋的需求。
食品工业
1991年远东食品工业占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30%(含渔业),远东地区渔业较发达,全俄47%的罐头鱼、60%的鱼粉是这一地区生产的。如果不算渔业,改革前远东的食品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并不高。1991年食品工业在远东工业总产值中仅占4.7%。远东食品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当地的需求,仅有少数品种的食品可满足当地需求并大量出口,这主要是鱼产品和大豆产品。总的来说,食品工业一直落后于全俄平均水平。1990年远东主要食品人均产量与全俄人均消费量同比情况如下:肉类远东年人均产量为28.5公斤,全俄人均年消费量68公斤。
远东砂糖人均产量为18.3公斤,全俄人均消费量为47.2公斤;远东人均植物油产量为3.5公斤,全俄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为10.2公斤;奶产品远东人均为132.9公斤,全俄人均消费量为386公斤。砂糖、肉、蔬菜、水果、植物油、奶产品等食品需从国家其他地区及国外进口。受农业危机的严重影响,改革后远东地区的食品工业一直呈下滑趋势。食品工业生产远从1991年起就开始出现下滑,从1992年起下滑幅度加大,下降幅度为11%。同1990年相比,1993年远东食品工业生产下降15%,1994年下降45%。1996年以来,远东食品工业仍继续保持下滑态势。
第三产业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旅游、零售、租赁、餐饮、交通运输、通讯以及部分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远东地区的转轨危机要重于全俄,这导致了就业人口从第一、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在远东地区就业结构中由1990年的39.9%下降至1995年的31.4%,第三产业则由1990年的43.6%上升至59.1%2。远东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一、二产业的衰退为前提的,具有很强的被动性。
远东地区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边境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各种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远东的交通运输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铁路、公路、海运、河运和航空运输等运输形式的门类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东地区的交通运输服务在本地区总产值中的比重比全俄平均水平高出1倍。据统计,1996年运输服务在全俄总产值中的比重为9%,远东地区为21%。远东地区交通运输和其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占地区职工总数的11%,而在滨海边疆区和堪察加州这一比重高达25%。
经济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林经济区
该森林经济区可以划分为南部森林带和鄂霍次克海沿岸森林带。南部森林带包括犹太自治州和阿穆尔河流域地区以及鞑靼海峡沿岸。哈巴罗夫斯克边疆森林经济区86%的木材蓄积量都集中在这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木材加工业发达,主要的生产企业有:马克希姆·穆欣木材工业综合体、霍尔木材联合企业(该企业拥有全远东地区唯一的木材水解工厂)、共青城制浆——厚纸板联合企业、通古斯卡房屋建筑联合企业、多尔米顿托夫斯卡和比金木材加工厂等。此外,杜尔敏、马戈等地都有为渔业产品生产包装材料的专业工厂。
滨海边疆区森林经济区
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植物生长,森林资源丰富,优质木材很多,像朝鲜雪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蘖等贵重木材积量巨大。边疆区森林面积107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滨海边疆区的林业和木材加工业比较发达,木材采伐、制浆造纸和木材加工能力均居远东地区第二位。80年代以来,这里年均木材采伐量约为590万立方米,锯材产量176.3万立方米,胶合板产量3.37万立方米。主要的生产企业有:伊曼木材加工联合企业、阿尔焦姆木材生产企业、瓦尔福洛麦耶夫卡木材生产联合企业和乌苏里木材加工联合企业,此外,列索扎沃茨克和伊曼都是木材加工业的中心。
生产的木材产品主要是:锯材、胶合板、家具、装配式房屋、木桶、雪橇、刨花板和木纤维等。这些产品有2/3左右供应外部地区,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实行激进化改革以来,滨海边疆区森林经济区1993年的林业和木材加工业生产比1992年下降9%,1994年又下降8.5%。1996年下降19.3%,1997年下降15.7%,1998年下降5.1%。生产下滑速度明显趋于缓慢。林业和木材加工业在本地区工业部门中的生产比重由1991年的6.4%分别下降到1993年的6%和1996年的3.8%。
阿穆尔州森林经济区
该州的森林工业以木材采伐业为主,木材加工业落后。木材采伐量约为400万立方米。阿穆尔州森林地带的许多地方气候严寒,自然条件不利于森林植物的生长,所以阿穆尔州森林的一般特点是树木种类单调,树林稀疏,森林的生长率不高。落叶松占全部木材蓄积量的70%以上,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果子松仅占全部木材蓄积量的3%左右。阿穆尔州主要的木材加工企业分布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斯沃博德内市、施曼诺夫斯克市、结雅市、凡西瓦卡、诺沃布列亚、蒂格达、马格达恰等城市型工人村和奥夫相卡村等地。这些地方的木材加工企业生产制材、枕木、标准式装配住房和家具等产品。苏联解体后,阿穆尔州的林业和木材加工生产急剧下降,1996年比1995年下降21.4%,1997年上半年又比1996年同期下降38.2%。
萨哈林州森林经济区
萨哈林州北部地区大部分是落叶松林,中部和西海岸地区多是云杉林,南部地区则是混合林。整个萨哈林岛有2/3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萨哈林州经济区木材年均采伐量约为376万立方米,锯材产量66万立方米,纸张和厚纸板产品分别为19万吨和8万吨。萨哈林州拥有7家制浆造纸联合企业。制浆造纸企业集中在萨哈林州南部,主要生产纤维素、纸张和厚纸板。
东北森林经济区
该森林经济区由堪察加州、马加丹州和萨哈自治共和国组成。每一个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小的森林经济区。这些地区的大部分地方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森林的生成,大片的冻土带几乎不长树木,森林冻土带只长一些灌木。该森林经济区只有一些条状的、零星的森林。在整个东北森林经济区中,萨哈共和国集中了森林经济区森林面积的81%,木材蓄积量的88%。
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为1.19亿公顷,在全部的森林蓄积量中,针叶林木材占98%,其中落叶松木材畜积量占87%,松树木材占11%。萨哈共和国的西南各区(勒拿河流域,包括奥廖克马河中、下游)是森林工业的主要基地,几乎所有的专业采伐企业都集中在这里。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最高,达到了84%,绝大多数树木是落叶松,也有一些松树。平均每公顷森林的木材蓄积量达到131立方米。整个萨哈共和国木材的蓄积量约为110亿立方米,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5%左右,可是年均采伐量仅达到年计算采伐量的20%左右,约为350万立方米。萨哈共和国的木材加工能力很薄弱,只能生产原木和锯材。许多大直径的木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全州森林覆盖面积约1873万公顷,其中针叶林占10%,硬质木材林占53%,软木林占9%,灌木林占28%。拥有70.8万公顷针叶林的堪察加河流域,是该州森林工业的主要原料生产基地。这里既是主要的采伐区,又是堪察加州木材加工业集中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末,堪察加年均采伐35万立方米经济用材。克柳切夫斯克木材加工联合企业生产锯材、渔业产品包装箱和木桶。乌斯季堪察加斯克木材加工联合企业专门生产标准装配式房屋和制材。
这里15%的面积被森林覆盖着,森林面积约为1700万公顷,多数是一些落叶松疏林。马加丹州的森林稀疏、采伐困难,当地的林业和木材加工业比较落后。该州年均木材采伐量约为50万立方米,锯材产量为23万立方米。由于木材产量较少,该州,特别是区内的楚科奇自治州的木材严重不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萨哈共和国是其主要的木材供应者。加强森林防火、加快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森林更新,是马加丹州林业的重要任务。马加丹州经常发生的森林大火造成大片冻土带上部层位降低,使养鹿场、毛皮兽饲养基地遭到破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另外,大量组建新林场、营林所和苗圃,发展营林事业和加快建设运材道路、实现林业生产机械化都是马加丹州发展林业的当务之急。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由经济区
2012年,俄罗斯设立远东发展部(2019年更名为“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统筹规划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014年起,新成立不久的远东发展部开始积极讨论“向东转”战略,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在远东联邦管区设立与中国、韩国等亚太市场国家直接接壤的自由经济区。2013年12月,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指示在远东地区设立超前发展区。2014年10月,关于设立超前发展区的相关法案提交至国家杜马,当年年底,俄罗斯国家杜马三读通过了相关法案。最初设立了6个超前发展区,已增至23个。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于2015年设立,当时仅限于滨海边疆区部分,而如今已覆盖远东地区22个市级行政区域。
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优惠政策则较为接近:一是入驻前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入驻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前3年免征土地税,入驻超前发展区的前5年免征土地税;二是入驻企业有权在自身周边建立自由关税区,从而可以在进口设备和出口产品时实现免税;三是入驻前10年,社保费率从30%降至7.6%;四是无需配额即可雇佣外国劳工(但人数依然不能超过项目全体员工的20%)。
为了发展远东地区的自由经济制度,除了远东发展部以外,还创建了其他机构和组织。国有全资的远东发展集团公司成为远东地区自由经济区的管理公司,负责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运营管理。为促进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发展,设立了远东地区吸引投资和支持出口署,该署在中国和韩国均设有办事处。
此外,由俄罗斯外经银行全资设立的远东发展基金也参与了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运营,该基金负责为入驻这些自由经济区的合资企业和大型项目提供融资。俄为进行远东地区的开发,在该地区设立了18个超前发展区和1个自由贸易港,并向超前发展区和自由港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入驻。截至2018年10月28日,正式签署协议入驻超前发展区的企业为57家,其中外资企业32家(其入驻情况见表5-4)。注册企业共计为315家,拟投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农业、加工制造、林业、旅游、渔业、化工以及交通物流等,拟创造就业岗位共计5.3815万个,协议投资额共计达到了23.2亿俄罗斯卢布。
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中已运营的大型项目之一是印度KGK集团投资的钻石切割厂。KGK集团承诺投资总额约为5000亿卢布,计划月采购量为9000克拉,并创造500个工作岗位。远东地区自由经济区的另一个外资标杆项目是澳大利亚TigersRealmCoal公司的子公司“白令戈夫斯基煤炭”公司。该公司是白令戈夫斯基超前发展区的入驻者,并在位于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的Fandyushkinskoye煤矿开采焦煤。该公司自筹资金修建了通往白令戈夫斯基港的公路(全长40公里)和临时出口边检站,主要市场为离煤矿较近的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东亚国家。
经济地带
一是南部经济地带,包括滨海边区的全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阿穆尔州和萨哈林州的南部。这一地区的特点是侧重于对原料进行较精细加工、所发展的各个部门都是对建立整个远东地区经济综合起保证作用的部门。主要经济中心有南滨海综合体、共青城综合体,主要门类有机器制造业、燃料开采业、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业、钢铁冶金工业、农业和食品工业、林业、木材加工业、制浆造纸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二是中部经济地带,新开发的中部地带包括哈巴罗夫斯克边区、阿穆尔州和萨哈林州的北部、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在这些地域,有色金属和其他矿物(金、云母)的开采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将形成煤炭、铁矿石、化学工业和采矿工业中心。发展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大有希望。
三是北部经济带,包括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马加丹州和堪察加州。这些地区的特点是气候严寒,工业发展同只开发其他地区所没有或少有的自然资源有关。在这些地区,占优势的是有色金属和其他矿物的开采工业及渔业,辅助性和服务性经济部门,仅仅限于生产那些难于运输和易腐的产品。
社会事业
教育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高寒地带,人烟稀少,少数民族多,居住分散。这就给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以地处俄东北部,靠近北极地区的萨哈共和国为例。在2002年,俄罗斯进行了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时,根据统计结果表明,萨哈共和国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共计为94.9万人,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64.2%,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为35.8%,在此地居住的民族共有120个,本土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由于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年轻劳动力资源也相对比较充足,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分稳定。然而这一地区人口分布差距很大,人口集中的城市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大约在1.2~2.8人,一些地区不适合发展经济,而且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难以长期在此地居住,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大约在0.01~0.08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为重要的文教科研中心,集聚了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地区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远东联邦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
远东联邦大学
远东联邦大学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府之一,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阿贾克斯湾俄罗斯岛上。截至2016年,学校占地面积80公顷,拥有9个学院,468个专业。截至2023年11月,有学生约2.3万人,包括来自74个国家的3500多名留学生,设有专门为留学生提供帮助的留学生办公室。远东联邦大学在2021年度泰晤士河高等教育世界大学中排名第1201+,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434位。
俄罗斯远东国立医科大学
远东国立医科大学创建于1930年,位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市。远东国立医科大学拥有在校教职员工500余名。其中包括11个博士,21个研究生,18位教授,副教授32位和5名助教。远东国立医科大学设有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疗康复系、药学系、护理系等。同时开设有本科、硕士及博士相关专业,如:医疗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一般生理学、病理学、妇产科学、卫生学、小儿科、传染病学、神经疾病、病理解剖学、外伤学、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外科学、内科学、公共卫生学、免疫学、微生物学、普通卫生学、康复医学、社会医学与保健组织、医疗信息学、流行病学、皮肤病学、生药学、制药工艺、牙科、药剂、护理、事故创伤鉴定、法医学、儿童护理、运动人体医学、电疗、救护等。远东国立医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大的医学类大学之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卫生健康
保障远东地区人口健康发展及持续增长是俄始终坚持的国家政策之一,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较欧俄地区缓慢,医疗机构固定资产老旧、医疗技术设备落伍、病床紧张、医疗人才缺乏等难题对区域人口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改造、加强医药市场监管力度等措施,远东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也为远东地区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8年,俄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将扶持远东地区医药产业方案添加至《俄联邦2013-2020年度制药和医疗产业国家发展规划》中。俄联邦政府制定的2018年远东地区医疗、制药产业国家扶持机制包括,在确定国家支持资金规模时,为远东地区企业设置优先级资金比例,使其在临床试验、药物及医疗器械生产等项目上获得更多资金补贴,以及支持企业更新技术设备,重振生产能力。
2019年9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为发展远东的卫生行业有必要建立医疗集群,外国医院可以在此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
科技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技力量主要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34个研究所及少数几所大学组成。远东分院下属6个地区科学中心,包括滨海边疆区科学中心、哈巴罗夫斯克科学中心、阿穆尔科学中心、萨哈林科学中心、堪察加科学中心和东北科学中心。这34个研究所科研人员总数为6828人,其中包含367名教授(包括43位院士和通讯院士)、1176名博士和副博士。此外,远东分院还设有中心实验室、出版社和海洋考察船队等辅助科研机构。远东分院的学科领域涵盖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及人文社会等学科领域。该院在水文物理、海洋及大气光学、航空航天、海洋机器人、信息和纳米技术等新的研究领域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机器人系统构建、生物技术、放射性废弃物再加工、自然灾害预警、地质构造学、微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等科研领域取得诸多科研成果。
为了充实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科研力量,2013年9月1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的法令草案规定,自愿前往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工作的高技能专家可以在落实《居民就业领域新措施联邦计划》框架内一次性获得80万俄罗斯卢布(当时约合15万元人民币)。而且俄罗斯从2014-2016年预算中向各地区拨款1300多亿卢布落实该计划,旨在安置无工作经验的年轻专家、年龄不超过35岁的高技能人才和残疾人就业。但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部门的创新进程仍比全俄慢得多,其原因在于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国有企业在拨款急剧缩减的情况下对创新产品需求减少。
文化事业
哈巴罗夫斯克是重要的教育中心,设有14所大学。该市文化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市内文化机构配备完善,包括6所剧院、爱乐乐团,12所电影院,4座博物馆及24所图书馆。
阿尔谢尼耶夫滨海博物馆
阿尔谢尼耶夫滨海博物馆成立于1884年,当时名为阿穆尔河研究学会博物馆,汇集了当时的研究人员、公众人物和收藏家。1890年,博物馆的第一座建筑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展厅内有大约60万件展品。此外,还有城市博物馆、弗拉基米尔·K·阿尔谢尼耶夫纪念馆博物馆、苏哈诺夫故居博物馆。
滨海边疆区国家美术馆
位于阿留申街的滨海边疆区国家美术馆是滨海边疆区传统意义上美术的支柱和堡垒。这是一家公共机构,所有展品都经过专门的规划和专业的挑选。20世纪30年代,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形成完整的艺术收藏。收藏馆约有250件俄罗斯和西欧艺术品,包括国际知名作家的作品:马克·夏加尔、瓦西里·康定斯基、波波娃、列别捷夫、法尔克、伦图洛娃、亚历山大·库普林、康查洛夫斯基、谢罗夫和艾瓦佐夫斯基。画廊中被视为遗产资产的作品是马克·夏加尔(1914年)的《大卫弟弟持曼陀林肖像》和瓦西里·康定斯基(1913年)的《即兴创作》。
管风琴音乐会
圣母教堂定期举办管风琴音乐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歌手和音乐家演出。事实上,这里安装了两架管风琴,一架是电子琴,另一架是机械管风琴。后者是专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罗马天主教堂建造的,于2015年在教堂亮相。
交通
铁路
远东地区主要铁路有西伯利亚铁路、贝阿铁路干线东段及小贝阿铁路,总长达1万公里。
西伯利亚铁路
西伯利亚铁路,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连接莫斯科和海参崴,全长9288公里,跨越8个时区,行程需要7天,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
西伯利亚铁路兴建于1891年,于1904年7月13日通车,是贯通西伯利亚的交通动脉,沿途经莫斯科、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伊尔库茨克、赤塔、布拉戈维申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最后抵达海参崴。该铁路设有通往蒙古国、中原地区和朝鲜的支线。
西伯利亚铁路对西伯利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俄罗斯和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方面表达了通过连接西伯利亚铁路和瓜达尔港,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意愿。
贝阿铁路
贝阿铁路是横贯苏联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第二条大铁路,西起贝加尔湖西北的乌斯季库特,东至阿穆尔河(即黑龙江省)畔的共青城,全长3510千米。全线穿过崇山峻岭,越过千百条河流,平均不到一千米就有一座桥或一条隧道。
贝阿铁路1974年开始动工修建,1984年全线通车。工程耗资145亿美元,投入数以万计劳动力。贝阿铁路经过伊尔库茨克、赤塔和阿穆尔州、布里亚特和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以及滨海边疆区,跨越11条河流、7座山脉,穿过超过1000千米永久冻土地带和地震带。全线共有8个隧道、142座100米以上桥梁、200多个车站和线路所,穿过60多个村镇。贝阿铁路走向与西伯利亚铁路基本并行,大部分为一级线路,勒拿一腾达区段为复线,腾达一共青城为单线,全线自动闭塞和电气集中连锁,预留电气化条件。
贝阿铁路的建成对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善了西伯利亚地区与远东地区的铁路运输条件;开辟了一条通向太平洋各港口的重要通道,使拥有发达工业的西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直接联系起来;使苏联开辟了从事对从欧洲到太平洋地区各国过境货物运输项目;为扩大苏联在远东向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朝鲜、越南、东南亚等地区的对外经济联系创造了条件;加强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使沿线地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起一系列区域生产综合体,加速了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森林、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等丰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苏联工业东移、生产力布局的改变,使苏联的经济力量进一步东移并和亚太地区经济联系起来。贝阿铁路不仅对苏联经济实力的增强、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苏联军用物资的运输、军队的调遣能力、远东地区军事力量的增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路
全区公路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但是国家和州一级的公路只占1/4-1/3,其余的是村镇和部门的,硬路面公路更少。主要公路的中心是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间铺设有高级公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布拉戈维申斯克——别洛戈尔斯克等公路是现代化公路。
海运
海上运输比较发达,远东海运局统管远东海运事业,下设海运公司,包括堪察加海运公司、滨海海运公司、远东海运公司,其中远东海运公司是远东海运局的主力,拥有船舶300余艘,总载重量约300万吨,该局下辖10个大型港口和数十个港站,4个修船厂。
阿穆尔河是远东地区水运区最重要的河流,自源头至入海口长44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流东西流向与西伯利亚铁路平行,沿岸有铁路、公路、管道相配合,交通比较方便。河流运送的货物主要为煤、矿物、建筑材料、木材等,并做到河运、铁路、公路和海运联运。
航空
远东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是哈巴罗夫斯克,开辟了定期直达莫斯科的航线,还有符拉迪沃斯托克、南萨哈林斯克等、布拉戈维申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马加丹和雅库茨克等。以上各州、边区、自治州共和国首府还有国内大城市的航线。本区国际航空港为哈巴罗夫斯克,可直通日本新泻、中国哈尔滨网、朝鲜、蒙古。
文化
习俗
哈巴罗夫斯克每年的二月底至三月初举行谢肉节,为期一周。在这一周内,人们不能食用肉类,以纪念春天的到来和祈求来年的丰收。谢肉节期间,每天的庆祝方式不尽相同,但滑雪橇、圆薄饼、圆圈舞却是各地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人们还会通过民俗体育比赛、音乐戏剧表演、化装游行等方式,载歌载舞送别寒冬,迎接春天。谢肉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过去人们认为,冬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都要举行隆重仪式,送冬迎春花,欢庆严冬长夜将尽,太阳又为大地送暖。
阿穆尔虎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食肉目之一,已被列入世界红皮书,每年9月24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老虎日庆祝活动。老虎日庆祝活动的组织者是“阿穆尔虎”中心、俄罗斯地理协会、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府和滨海边疆区政府。节日期间举办了各种比赛、大师班和乐团现场表演,活动最后以Filatov\u0026Karas乐团的表演落下帷幕。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俄罗斯渔夫节,在符拉迪沃斯在托克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俄罗斯人非常热爱动物,无论是鸽子,狐属,还是熊,俄罗斯人都喜欢与之玩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处都有鸽子,俄罗斯人也乐于去喂食鸽子。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是鸽子的大本营,火车站对面的列宁雕像上经常遍布鸽子。
饮食
哈巴罗夫斯克有纯正的俄式餐厅、俄式面包坊里的俄式面包等美食,众多经营特色商品的店铺,都在诠释着这座城市的异域风情。
符拉迪沃斯托克当地人的餐桌上有乌克兰罗宋汤(甜菜汤)和zrazy(塞满肉的土豆泥饼)、俄罗斯白菜汤和煎饼、中亚手抓饭(抓饭)和Lagman(手工面条)、西伯利亚饺子(肉饺子)和belyashi(油炸肉盒子),以及韩国辣白菜和发酵鱼。除了本地区的美食之外,中餐、韩餐、日本料理以及欧美等地的美食都可以品尝到。“东方茶馆”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中餐馆,自1996年营业以来,它不仅提供始终如一的美味佳肴,而且还不断改进菜单并推出融合”风格的最新菜品,如蛋黄酱糖汁炸虾和薯条。Syndicate是一家美式餐厅,这里有招牌牛排“Syndicate”,由一块大理石纹牛肉、牛里脊肉和肋眼肉制成。羊肉爱好者可以品尝“Tommy Gun”——烤制腌制羊排。
国际动画电影节
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Animur"是俄罗斯最东端的动漫节,是来自俄罗斯、亚太地区和东南亚的观众、作者、专家和动漫行业代表的聚会场所,一个发展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也是俄罗斯动画通往亚洲的窗口,是发展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国际评委会由动画艺术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将对参赛作品进行严谨而公正的评选,旨在发掘并表彰各年龄段(包括儿童、学童、青少年及成年人)的优秀动画片和系列作品。电影节还特别设立了人民选择奖和艺术节理事会奖,以进一步激发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参与热情,并表彰在动画艺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创作者和团队。
风景名胜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滨海边疆区、哈巴边疆区勘察加边疆区等等,从自然资源分析,这里有独特的地貌,海洋、山川等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地质资源也极为丰富,许多生态资源未被开发,还带有极其震撼的原生态特色。俄罗斯本国的地域差异与地域特色鲜明。俄罗斯最大的岛屿也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勘察加火山群”世界闻名,并且已经被列为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在旅游资源中是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流动的痕迹。俄罗斯的水系景观、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是俄罗斯的旅游特色。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极为著名的自然旅游景区,贝加尔湖地区分布着众多矿泉资源,这里的水疗保健以及泥疗保健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光荣广场
光荣广场是哈巴罗夫斯克的重要景点,位于阿穆尔河岸边,主要建筑有斯拉夫大教堂、远东电视台、纪念碑等等。纪念碑周围都铺有绿茸茸的草坪,四周还栽种着苍松翠柏,它们像卫士一样静静地站立着,为纪念碑增添了一份庄严。众多纪念碑中最震撼人心的是为在苏德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反法西斯主义烈士而建的纪念碑林。广场被草坪、绿树环抱着,浓郁的绿色使广场显得肃穆、大气。广场中间铺着厚厚的大理石,西安碑林博物馆正中是一个红色花岗石雕塑,雕塑前有一个喷火口,昼夜不停地喷射着红红的烈焰,生生不息,象征着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在烈火中永生。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
远东控股集团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为了纪念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为争取在远东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战士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22年取得了最终胜利,纪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始建于1961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战争期间,商业船队承担着从盟国运送物资的任务,不时与敌船和敌机相遇,不得不投入战斗,共有二十五艘货船被击沉,为纪念这些海员,在纪念碑前也燃烧着长明火。
军事历史博物馆
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船厂岸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太平洋舰队与德国法西斯主义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殊死战斗,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纪念广场的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英勇善战,共击沉战舰十艘,重创四艘,立下汗马功劳。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
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按照俄罗斯帝国17世纪的建筑风格,于1912年建成,车站附近有一个蒸汽机车头,这是在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蒸汽机车,从海上运到苏联,1963年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铁路,为纪念战争年代的铁路工人,1995年二战争胜利50周年之纪,设立了这座实物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旁有一个刻有288的标志物,这是贯穿俄罗斯的大铁路东端终点的标志,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
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1899年,符拉迪沃斯托克被正式宣布为要塞,第一道永久性防御工程是由俄罗斯帝国著名的工程专家、尼古拉工程兵学院的教授K·I·维利奇科上校设计的。这条防线的总体方案由作战部长A·N·库罗巴特金步兵上将制定,它起始于阿穆尔斯基湾,经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半岛,最终到达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距离金角湾约3-5公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要塞成功的抵御了了来自海上和陆上的攻击,坚不可摧。要塞上遗留下大批在当时威力强大的武器,是很好的游览地。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岛
三面环海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分为陆地和岛屿两部分,岛屿部分由20来个小岛组成。岛屿紧邻大陆非常适合休息,几乎所有岛屿都在距海岸160公里半径之内,离符拉迪沃斯托克较近的岛屿有俄罗斯岛、波波夫岛、列涅克岛、里克德岛、彼得罗夫岛等。在岛上可以休闲度假,晒日光浴;也可以潜水、冲浪。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斜拉桥
俄罗斯为了准备2012年在此地举办的亚太经合高峰会议,特地修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纳热莫夫(Nazimov)半岛跨越东博斯普鲁斯海峡到会议地点罗斯基(Rossky)岛的斜拉桥。那里原来只有一个渡口联通,该桥的修建是开发那片原始领土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并对远东地区提供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前景。该桥于2008年开工,2012年完成,主桥采用斜拉桥,中跨1104m,建成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跨斜拉桥。
沙皇尼古拉凯旋门
沙皇尼古拉凯旋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彼得大帝街6号。1891年,为纪念沙皇尼古拉二世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而建。拱门由砖石建成,造型优美,为俄罗斯拜占庭风格,拱门上方雕刻着水手守护神尼古拉一世的雕像。1930年,原拱门被炸毁,于2003年重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植物园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植物园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植物园,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马科夫斯科戈街142号。距市中心以北约19公里。游客可以沿着一条独特的生态小径游览,小径穿过森林。一路上可观赏到雄伟的雪松、古老的橡树、芳香的冷杉属,这里生长着数千种植物。
俄罗斯勒那河柱状岩自然公园
俄罗斯勒那河柱状岩自然公园(Lena Pillars Nature Park)位于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雅库茨克,处于勒拿河沿岸,以壮观的岩柱为特色。这些岩柱是由该地区极端的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年温差接近100°C。岩柱形成岩石支撑,彼此之间被深而陡的沟壑隔开,这些沟壑是由沿中间节理方向的霜冻碎裂形成的。2012年,俄罗斯勒那河柱状岩自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列宁广场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中心是列宁广场,广场中耸立着——株高达数层楼的圣诞树。
穆欣基地
穆欣是阿穆尔州第一任执委会主席,对阿穆尔州的建设发展立下卓著功绩,布拉戈维申斯克不少地方都有他的塑像。穆欣基地离市区30千米。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开辟了一块风景优美的地区作为旅游区。穆欣基地的沿途,可以浏览俄罗斯田园风光,穆欣基地有穆欣湖,夏日是游泳嬉水的好去处,还可以狩猎、露营。
反法西斯胜利纪念碑
胜利广场的反法西斯胜利纪念碑,和俄罗斯疆土上不计其数的纪念碑大同小异。不同在于其碑座上有长明不息的火焰,照耀着碑前挺立着的英雄塑像,庄重、肃穆。
阿穆尔州地志博物馆
阿穆尔州地志博物馆,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历史建筑,建于1891年,陈列着阿肯色州自然、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展品,约4000多件,这里是了解布市的一个窗口。
对外交流
1991年7月16日,吉林市和纳霍德卡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992年9月22日,中国延吉市和南萨哈林斯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010年,中国黑龙江省与犹太自治州建立友好省州。2019年3月21日,汕头市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2022年6月,齐齐哈尔市与哈巴罗夫斯克市正式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并积极开展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年6月17日,中国齐齐哈尔市、广州市,俄罗斯乌法、叶卡捷琳堡、喀山、哈巴罗夫斯克市举办“两国六城”市长线上会晤及签约仪式。在致辞中,六方城市市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城市的优势资源,表达了加强相互间深度合作的意愿,并就共同推进城际间发展关系,如何激发城市创新与活力,提升各自城市国际地位和形象发表了意见。
合作办学亦是中俄科技和人才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中俄合作办学取得成果,远东联邦大学已与中国北京市、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等地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2015年建立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是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多边合作的一大体现,由俄罗斯主导,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5国56所高校共同参与,整合各国优质教育资源,共同研究及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以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战略决策和新兴经济体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大学秘书处设在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
著名人物
叶罗菲·哈巴罗夫
叶罗菲·哈巴罗夫是俄罗斯的探险家和冒险家,他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区的探索和殖民活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纪念他的先驱精神和卓越贡献,哈巴罗夫斯克以其创始人耶罗菲·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
安娜·谢蒂尼娜
安娜·谢蒂尼娜(Anna Shchetinina)是世界航运史上第一位女船长,1908年2月26日出生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Okeanskaya车站。1929年从技术学校毕业后,她在堪察加半岛工作。1934年1月25日,她获得了船长文凭。1935年首次航行后,她带领“奇努克”号轮船从汉堡市经敖德萨和新加坡到达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从而闻名于世。1938年3月20日,她被任命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渔港第一任负责人。
特卡琴科
阿列克桑德尔·瓦西里耶维奇·特卡琴科(特卡琴科)是俄罗斯功勋艺术家,1931年生于符拉迪沃斯托克,1950年毕业于乌苏里斯克军事艺术学校。1971年获《乌拉尔,西伯利亚,远东的画家》纪念奖章;1977-1981年担任俄罗斯联邦艺术基金会乌苏里斯克美术工作室艺术协会主席;1999年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2014年获俄罗斯画家协会《精神-传统-手艺》金奖。他曾多次在苏联及美、日、德、意大利、加拿大、中国等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俄罗斯文化部、俄罗斯艺术品陈列馆、博物馆、画廊及美、日、德、意、韩、中国的国外人士收藏。
加加林
加加林出生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人类的第一位航天使者,是苏联的英雄宇航员,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人类的航天事业,他的名字也永远被记载在了航天史册。后世为纪念加加林,每年的4月12日被定为宇航节、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世界航天日),并在当天举办纪念活动。此外,苏联曾多次发行加加林纪念邮票和纪念钱币。
其他人物
作家亚历山大·法捷耶夫、画家克拉夫琴科、学者卡马罗夫、苏姆金都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生活和工作过。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省长姆拉维耀夫、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施密特参加了这座城市的奠基仪式。克罗波特金、普日莱瓦里斯基、契诃夫等都曾到过布拉戈维申斯克。
相关事件
第24届APEC峰会
2012年9月8日,第24届APEC峰会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商人在此聚会,俄罗斯为此次APEC峰会耗费巨资。俄罗斯岛上的远东联邦大学新校区耗资约22亿美元,俄罗斯岛上的斜拉桥耗资10亿美元,金角湾大桥耗资6.2亿美元。
土地无偿赠居民
2015年1月26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支持远东地区土地无偿赠居民。专家认为这项法律颁布后,中国移民将在远东地区大大增加,俄远东地区将成为向中国出口绿色食品的主要地区。
参考资料
争取实现中俄东北——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新突破.中国日报.2024-12-04
Earth > Europe > Russia > Russian Far East.wikitravel.org.2024-12-03
俄罗斯主要是什么气候 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天气网.2024-12-03
Главные федеральные инспекторы.dfo.gov.ru.2024-12-03
俄远东开发聚焦补人口短板.网易.2024-12-03
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市.海南省外事办公室 中共海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4-01-22
推荐 | 万里茶道·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百家号.2024-09-08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概况.马蜂窝旅游网.2024-12-03
Уссурийск.Study in Russia.2024-03-07
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与经济( (二历史沿革).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12-03
2022年远东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12-03
Сайты полномочных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й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www.dfo.gov.ru.2024-01-24
滨海边疆区./vladivostok.china-consulate.gov.cn.2024-01-24
www.mid.ru/.www.mid.ru/.2024-01-24
О Приморском крае.visit-primorye.ru.2024-01-26
KORYAK AUTONOMIC OKRUG.old.bigenc.ru.2024-12-03
楚科奇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2024-01-10
楚科奇自治区(Чукот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中国-俄罗斯博览会.2024-12-03
后贝加尔边疆区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馆.2024-12-03
布里亚特共和国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馆.2024-12-03
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2024-01-22
符拉迪沃斯托克概况.东北网.2024-09-08
海参崴.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2024-09-08
九大关键词读懂“收复海参崴”.腾讯网.2024-09-08
城市大家谈 | 于小琴:俄罗斯远东经济概况及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展趋势.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7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2024-09-08
堪察加.堪察加信息互联网.2024-09-06
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门户网站.2024-09-06
Yakutsk.britannica.2024-09-06
地球上最冷之地的文化变迁:来自雅库茨克的故事.澎湃新闻.2024-09-06
你好,勒拿河⑦|世外桃源雅库茨克.岳阳日报客户端.2024-09-06
雅库茨克旅游.新浪旅游.2024-09-06
他国之“绿” ┃ 雅库茨克的诱惑. 中国绿色时报副刊.2024-09-06
世界最冷城市,生活就是战斗.环球网.2024-09-06
雅库茨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9-06
“西伯利亚高压”造就最冷城市.参考消息.2024-09-06
“冰城”雅库茨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07
雅库茨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07
Якутск — столица Республики Саха Якутия. Город расположен на левом берегу реки Лена..moiyakutsk.2024-10-07
Lena Pillars Nature Park.unesco.2024-09-06
乌苏里斯克(双城子).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07
5月从成都走,跨国专列了解一下!游大东北,还能去到俄罗斯、朝鲜!.微信公众平台.2024-03-07
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中国一带一路网.2024-03-07
地球日:2020中外避暑名城榜在港发布.国际在线城市频道.2024-03-07
俄罗斯纳霍德卡市.吉林省外事办公室.2024-03-18
纳霍德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介绍.黑河新闻网.2023-11-12
黑河屯建立考略.黑河新闻网.2023-11-13
俄罗斯南萨哈林斯克市.吉林省外事办公室.2024-12-03
俄罗斯马加丹市.吉林省外事办公室.2024-01-12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dfo.gov.ru.2024-12-03
远东联邦管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2-03
Трутнев Юрий Петрович.dfo.gov.ru.2024-12-03
Заместители и помощники.dfo.gov.ru.2024-12-03
俄罗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04
鞑靼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14
RUSSIA: No non-Orthodox places of worship wanted in Khabarovsk city centre.refworld.org.2024-01-31
俄罗斯远东开发:十年回首与战略前瞻.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2024-12-03
俄罗斯将出台系列措施促进远东地区旅游业发展.央视网.2024-12-03
普京:远东是俄罗斯整个21世纪的战略重点.腾讯网.2024-12-03
转型时期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结构——从经济转轨角度的新透视.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12-03
阳光海滩: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岛旅游攻略.搜狐网.2024-12-03
莫斯科计划与远东地区合作发展旅游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12-03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交通运输业(12).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12-03
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由经济区发展简述.黑河市人民政府.2024-12-03
Campus.dvfu.2024-02-13
远东联邦大学.新华网.2024-02-09
远东联邦大学—开启你的新篇章. 哈尔滨石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24-02-13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dvfu.2024-02-09
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完整版.新东方在线.2024-02-19
远东国立医科大学.squareedu.com.2024-12-03
俄远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万方数据.2024-12-03
俄政府将扶持远东地区医药产业.搜狐网.2024-12-03
普京:远东需要建立包括外国医院分院在内的医疗集群.人民网.2024-12-03
THE ARSENYEV PRIMORYE MUSEUM.Discover Vladivostok.2024-09-08
Primorskiy State Picture Gallery.Discover Vladivostok.2024-09-08
Organ Concerts.Discover Vladivostok.2024-09-09
世界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跨越8个时区(组图).新浪.2024-02-24
1904年7月13日 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人民网.2024-02-24
Trans-Siberian Railroad.lonelyplanet.2024-02-24
Trans-Siberian Railroad.大英百科全书.2024-02-24
Russia formally requests access to Gwadar Port.gwadarnews.2024-02-24
驻哈巴罗夫斯克代总领事于骏与当地居民共庆“谢肉节” .驻哈巴罗夫斯克代领事馆.2024-01-31
与春天有个约会!俄罗斯谢肉节有讲究 .新华网.2024-01-31
俄民众庆祝“谢肉节”喜迎春天.中国网.2024-01-31
数千人参观符拉迪沃斯托克老虎日庆祝活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09-07
符拉迪沃斯托克庆祝渔夫节.网易.2024-09-08
海参崴,俄罗斯边疆的“远东异类”.虎嗅.2024-09-09
黑龙江“跨境游”邂逅别样俄罗斯 .生活报 .2024-01-29
两极穿越活动走进俄罗斯 体验异国风情 .东北网 .2024-01-31
EAT & DRINK.Discover Vladivostok.2024-09-08
ANIMUR.animur.ru.2024-01-23
功夫动漫五部作品入围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闽南网.2024-01-23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携程.2024-12-03
逛完俄罗斯这十家军事博物馆,你也会学到战斗民族的“狠劲”.搜狐网.2024-12-03
符拉迪沃斯托克:抹不掉的东方底色.光明网.2024-12-03
[日本关东军要塞]第一集 密令589 要塞符拉迪沃斯托克.央视网.2024-12-03
俄罗斯主跨1104m的海参崴斜拉桥.中国桥梁网.2024-09-10
Vladivostok city, Russia.走遍俄罗斯(英文版).2024-09-27
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概况.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12-22
友好交流城市(11个).swwb.shantou.gov.cn.2024-01-31
“两国六城”市长线上会晤及签约仪式举行 .广州日报 .2024-01-31
36 Facts About Khabarovsk.facts.net.2024-01-29
符拉迪沃斯托克安娜谢蒂尼娜街公园持续改善。接下来做什么工作?.俄罗斯滨海新闻.2024-09-10
感受画中情怀,6位俄罗斯艺术家当代油画作品欣赏.百家号.2024-09-10
60年前的今天,人类进入太空.今日头条.2023-05-31
准格尔旗信访局组织开展致敬中国航天英雄主题活动.准格尔旗人民政府.2023-06-24
联合国纪念首次载人空间飞行60年.人民网-今日头条.2023-06-24
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纪念碑在世界最古老共和国——圣马力诺落成.科普百分百-今日头条.2023-06-02
联合国发行邮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搜狐网.2023-06-02
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中国金币-今日头条.2023-06-02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Yuri Gagarin, the First Man in Space?.History.2024-11-25
普京支持俄远东土地无偿赠送 中国移民或大增.m.toutiao.com.2022-06-01
普京支持俄远东土地无偿赠送计划中国移民将大增-军事频道-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