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语: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缅甸语:မြန်မာ,英语:Myanmar),是单一制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亚洲东南部。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缅甸海。国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65.35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2.3万平方千米,水域率为3.06%。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东南亚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分为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人口为5130万(2024年),分为135个民族。官方语言为缅甸语和英语,首都为内比都(Nay Pyi Taw)。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沿岸,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边是孟加拉湾和若开山,南边是安达曼海,东部是掸邦高原,总海岸线为2655千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灾害较少。缅甸的矿产、生物、水利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缅甸各地除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外,大多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044年缅甸形成统一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三个封建王朝。19世纪英国发动三次侵略战争后占领了缅甸,1886年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甸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5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3月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之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多党民主议会制。1962年,缅国防军总参谋长吴奈温(Ne Win)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颁布新宪法,成立人民议会,组建了“社会主义纲领党”(简称“纲领党”),奈温任“纲领党”主席,定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8月8日,发生“8888”起义,9月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后改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和发委”),改国名为“缅甸联邦”。2005年军政府将首都由仰光迁都内比都。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军方再次发动政变,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军事首领敏昂莱执政。

缅甸国民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水稻、玉蜀黍属甘蔗等。新冠肺炎疫情前,缅甸经济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受政局变化和疫情影响,经济出现下行,2022年开始逐步恢复,2023/2024财年,缅甸GDP为793亿美元,增长率2.64%。缅甸著名的蒲甘文化自蒲甘王国时被创造并发展起来,蒲甘文化以南传佛教为核心,是缅人以骠文化和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部分印度文化后发展起来的综合文化,其影响延续至今。

缅甸于1948年4月10日加入联合国(UN)、195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1995年1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7年7月23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印度—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缅甸同时也是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主要国际组织 和区域组织成员。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之一。与中国、印度梵蒂冈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外交关系,开展对外贸易。

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称因大选存在舞弊,实施全国紧急状态一年,之后又经历三次延长,每次时长六个月。2023年10月27日,缅北腊戌、贵慨等地的缅甸政府军军事据点遭武装袭击并爆发激烈交火。

命名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缅甸的称呼有掸、骠,到宋代,称蒲甘、“缅”。从明代起,出现“缅甸”这一名称。

对于“缅甸”的名称来源有不同说法。有的称“缅”寓意“遥远”,而姜永仁认为“缅”是缅族人书面语自称的音译,缅族人古时的自称为MyanMar,此称呼约在北宋时传入中国,被节译为“缅”。关于“甸”字,有的认为“甸”是指中缅边境多山间谷地,小片草坪。有学者认为“甸”意指“路途遥远受皇封之地”;还有学者称“甸”是缅文Taing(国家、地区)或者傣文Ting(国家)、Tung(地区)等字音变后的汉译音。

缅甸这个国家的名字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主要集中在那些使用缅甸与缅甸的人的政治合法性上。在21世纪初,缅甸与缅甸的政治合法性为主要问题的集中点。缅甸的两个名字都来源于早期的缅甸语“Mranma”或“Mramma”,是缅甸多数民族的民族名,词源不确定。这些术语也被普遍认为源自梵语Brahma Desha,即“梵天的土地”。

1989年,缅甸军政府正式更改了可以追溯到缅甸殖民时期或更早时期的名称的英文翻译,包括缅甸本身的名称Burma,正式确定名称为Myanmar。许多政治和民族反对派团体和国家不承认军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继续利用缅甸这个称呼。

缅甸的官方全名是“缅甸联盟共和国”,英语为Pyihtaungsu Thamada Myanma Naingngantaw,缅甸语为ပြည်ထောင်စုသမ္မတမြန်မာနိုင်ငံတော်,部分没有正式承认这个名字的国家使用“缅甸联邦”这一简称。在英语中,这个国家通常被称为Burma或Myanmar。

美国官方的外交政策保留了缅甸的国名(Pyihtaungsu Thamada Myanma Naingngantaw),美国国务院将这个国家列为“Burma”,联合国使用“Myanmar”这一称呼,东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中国、印度等国家都其为“Myanmar”。缅甸和缅甸的英语拼法都是非韵母英语,其中辅音前的字母r或最后的字母r仅表示长元音:[ˈmjænmɑː,ˈbɜːmə]。因此,英国一些人和北美大多数人Myanmar的最后一个音节读作[mɑːr],或将Burma的最后一个音节读作[ˈbɜːrmə],实际上是由于对非韵母拼写习惯的误解而进行的拼读。

历史沿革

上古史时期

75万年前,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居住直立人。直到7.5万年前之后,就没有发现直立人的存在。智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25000年前,在缅甸中部发现了石器。在Padah-Lin洞穴的洞穴壁画中发现公元前10000年至60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植物和动物的驯化和使用抛光石器的证据。

稍埠仁安羌马圭卑谬镇等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有许多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在考古时被发现。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缅甸开始迈入新石器时代。在境内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发现距今五千年前的新时代时期文化遗址

早期国家(公元前~11世纪初)

公元2000年前左右,缅甸境内开始从上古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阶级社会,出现了早期国家。主要受到两方面原因的影响,第一方面是社会内部生产力的发展,即开始大量使用金属工具(主要是铁器)。第二个方面是当时中国和印度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地处中印之间的缅甸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167年骠族在缅甸建立了骠国,第一位国王由骠绍梯(Pyusawti)担任。公元7世纪后,先后形成太公王国、骠王国和直通王国。8世纪时,骠国的文化水平达到顶峰。公元802年,骠国悉利移城主舒难陀携带二十余件乐器到唐朝献乐。

9世纪,缅甸出现了几个城邦:中部干旱地区的Pyu、南部海岸线的Mon和西部沿海的Arakanese。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公元850年,缅族人在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建蒲甘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政权。蒲甘王朝是由以蒲甘为中心的缅族人政权发展而来的。

阿奴律陀(1044~1077年在位)是首位蒲甘国王,在蒲甘近两百年发展的基础上,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于1057年前后统一了缅甸。

1050~1060年,阿娜拉赫塔建立了蒲甘王国,是伊洛瓦底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首次统一。在12世纪和13世纪,蒲甘帝国和高棉帝国是东南亚大陆的两个主要大国。缅甸语和文化逐渐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河谷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密宗、大乘、印度教和民间宗教仍然根深蒂固,小乘佛教慢慢地开始传播到村庄一级。蒲甘的统治者和富人仅在蒲甘首都地区就建造了一万多座佛教寺庙。

1057年宗教改革胜利,南传佛教得到广泛传播并被确立为国教,蒲甘的佛塔与寺庙建筑达到了极盛时期,全国修建了超过三千座寺庙,因此被称为“塔庙王朝”。

江喜陀(1084~1112年在位)平息了孟族首领的叛乱,并采取团结孟族的政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但是由于民族政策仅限于孟族而忽视了其他民族,造成频繁的暴动,导致缅甸经济逐渐衰落。

阿隆悉都(1112~1167年在位)和那罗波帝悉都(1174~1211年在位)统治时期,蒲甘王朝处于极盛时期。那罗波帝悉都之后,蒲甘王国进入衰落时期。1253年,强大的蒙古势力南下,1254年统治云南省后与蒲甘王朝争夺金齿地区,导致大规模的战争。1278年,元朝政府设置缅中行省,管理缅甸东北部地区。后撤销行省,并入云南等处行中书省,1287年,元军攻占蒲甘,此时缅甸北部掸族势力崛起、南部孟族趁机摆脱王朝统治以及西部阿拉干宣告独立,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瓦解。

分裂时期(1287年~1531年)

在上缅甸,从1287~1352年,蒲甘王朝名存实亡,其实际统治权力落入掸族上层手中,先后出现了掸族首领建立的邦牙政权(1310)和实皆王国(1315)与蒲甘王国三足鼎立,直到蒲甘乔苴王女儿的孙子他拖弥婆耶1364年建立阿瓦王朝,才统一了上缅甸。

在下缅甸,蒲甘王朝崩溃时,南方的孟人首领伐丽流建立了勃固王朝。若开地区则在1287年就恢复了原来的独立地位。到14世纪60年代,缅甸中部的以缅族人明吉斯伐修寄为国王的阿瓦、南部勃固的孟人王国和西南部若开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1385~1425年,阿瓦与勃固之间爆发了一场历时40年的战争,战后阿瓦王朝势力逐渐衰弱。勃固王朝在女王信修浮(1453~1472年在位)和其夫婿达摩悉提(1472~1492年在位)执政时期得到恢复发展。

在分裂时期,缅甸人由于经常作战,在作战经验、军事技术、攻守战略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国内交通道路也发展迅速。缅甸北部的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宗教、文化都有相应发展。阿瓦王朝的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为缅甸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

东吁本是缅甸北方锡唐河畔的一个村庄,蒲甘王国蒙古族灭亡之后部分缅族人逃难来到这个地方,开发了锡唐河流域。在为期40年战争中,因其没有卷入任何一方而得到发展,直至1486年明吉瑜即位时已成为缅甸国内的一支重要力量。东吁王朝兴起时南方有孟族的白古王朝(或译庇固、勃固),北方则有掸族的阿瓦王朝,西方有阿拉干王朝。

东吁王朝在16世纪时先后灭勃固、布朗族二国,统一缅甸,后又征服泰国(今泰国)的阿育陀耶王朝,罗复国随后与东吁争战。东吁内部分裂混乱,虽在17世纪初再度统一并且放弃对外扩张,但由于常年征战造成国势又衰弱,于1752年4月被以孟族人为主体的南方军队所灭。

贡榜王朝(1752年~1824年)

1752年孟族军队攻占阿瓦,东吁王朝灭亡。但是,孟族在上缅甸的统治并不稳固,缅族首领雍籍牙于1752年9月于上缅甸向下缅甸开始起兵反抗,并于1753年6月定都瑞冒(又名贡榜),建立起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也称雍籍牙王朝)。

雍籍牙的军队于1754年攻占阿瓦,1755年2月攻克南方重镇仰光,并改名仰光(缅甸语意即“敌人完了”),1756年攻下勃固,再次统一除阿拉干和德林达依省之外的广大地区。在雍籍牙的第四子波道帕雅(波道帕耶)统治时期(1782~1819年),缅甸为当时东南亚各国中幅员最为辽阔的强大的封建国家,先后将缅甸南部的土瓦、阿拉干并入缅甸。

13和18世纪,发生了三次中缅战争,分别是元缅战争、和清缅战争。元缅战争战争以元军胜利、蒲甘王朝沦为元朝附庸国而告终。明缅战争,以原属明朝云南的孟养、木邦等土司归属缅甸而告终。清缅战争,以双方签订和约收场。中缅两国经济往来历史悠久,中缅贸易是中缅关系中的主要方面,清代中期的中缅关系曾因中缅战争出现过显著的变化,后来缅甸迫于贸易制裁的压力而主动恢复中缅宗藩关系,清朝实现了军事征战没有达成的目的。

16至19世纪,缅甸与泰国因各自扩张领土而频频碰面,反复进行了十九次暹缅战争,又称缅暹战争、泰缅战争、缅泰战争。在缅甸与清朝战争期间,暹罗将军郑王借此机会驱逐缅甸人、统一暹罗,建立吞武里王国,1774年缅甸与清朝和解后,缅甸王辛标信于1775年10月派玛哈·希哈修亚入侵暹罗。这是缅甸对吞武里王国发动的最大规模入侵。经历长期的顽强抵抗后,暹罗猫军队撤离彭世洛。1776年,缅甸王辛标信逝世,其子新古王继位。缅甸国内政局不稳,玛哈·希哈修亚领兵撤回国内。随即暹罗派兵攻打缅甸控制下的兰纳,结束了缅甸对兰纳长达两百年的统治。直到19世纪下半叶,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暹缅战争遂告终止。

殖民时期(1824年~1948年)

1824~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三次战争,对缅甸进行殖民侵略。1824年~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以英国的决定性胜利告终,缅甸战败割地赔款,割让了阿拉干和丹那沙林。这个时期的上缅甸为贡榜王朝所控制, 下缅甸则沦为英属殖民地。

19世纪,缅甸统治者试图维持他们在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和若开邦等西部地区的传统影响力。逼迫他们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该公司正在同一块领土上向东扩张自己的利益。在接下来的60年里,外交、突袭、条约和妥协,统称为英缅战争,一直持续到英国宣布控制缅甸大部分地区。

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英国人攻占了仰光和整个下缅甸,随后将仰光改造成了英属缅甸的商业和政治中心。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将英属缅甸的首都从穆尔梅因(今毛淡棉)迁至仰光。在1885年的第三次英缅战争中,英国占领了上缅甸,仰光成为英国统治下缅甸的首都,用来把它作为出口柚木等商品的港口。到19世纪90年代,仰光的人口和商业不断增长,在皇家湖(Kandawgyi)和伊尼亚湖(Lake Inia)以北形成了繁荣的郊区住宅区,英国人还建立了包括仰光总医院在内的医院,和包括仰光大学在内的学院。殖民时期的仰光拥有宽敞的公园和湖泊,被誉为"东方花园城市"。1894年和1897年,中英两国政府两次签订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条约。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前,英国未经中国同意,强行通过该地区兴修了由八莫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时,英国又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该领土的管辖权。缅甸在独立以后承继了这一“永租”关系。

英国殖民时期

英国在吞并整个缅甸后,先由英属印度政府派出的高级专员进行统治,最初10年中为镇压缅甸各族人民的抗争而一直实行军事管理,1897年将缅甸升格为“自治省”,由英国驻印度副总督兼任省督。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形成畸形的殖民地社会经济。殖民者在缅甸大力发展稻谷种植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缅甸稻米出口量占东南亚稻米出口量的2/3。稻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使缅甸农业进入了一种单一、片面、畸形的发展轨道上,稻谷排挤了许多传统作物。同时,以稻谷生产为主的单一性农业经济使农业人口占比偏大,食盐、肥皂、纺织品等基本消费品的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缅甸对应产业的发展被扼杀在荫芽状态,缅甸民族经济的发展难上加难。

1935年8月,英国议会批准《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规定从1937年4月1日起,缅甸与印度分治,成为英国直接的殖民地,由英王任命总督,进行直接统治。依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的有关条款,1936年,在缅甸国内进行了殖民议会的选举,政客巴莫当上了殖民地缅甸首任总理,于1937年4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1939年8月19日,缅甸共产党正式成立。昂山被选为第一任总书记。党的领导人还有德钦巴欣、德钦梭、德钦巴丁。

日本控制时期

1940年,在日本正式参战之前,昂山在日本组建了缅甸政府军。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战场,缅甸被日本入侵摧毁。在日本参战后的几个月里,日本军队向仰光挺进,昂山将军率领缅甸独立义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缅甸陷入了“独立”的陷阱,日军在赶走英国殖民者后对缅甸采取了残酷的殖民手段。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名义上独立的缅甸执行政府。1942年8月,日本人建立了以巴茂为首的缅甸行政当局。温盖特的英国印度人组成了远程渗透小组,训练他们深入日本防线后方作战。1943年,一支叫梅里尔的掠夺者的部队,跟随印度人进入缅甸丛林。

争取独立

1944年8月到9月,各派抗日力量领导人在吴努家中举行了会议,决定成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昂山任担任最高领导人,德钦丹东任总书记,德钦梭任政治领导人。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吴奈温,发表了《逐驱日本法西斯》的“声明”。

从1944年末开始,缅甸的盟军发动了一系列攻势,最终在1945年7月结束了日本的统治。战争导致缅甸大部分地区都被战火摧毁。总的来说,日军在缅甸损失了15万人,俘虏1700人。虽然大多缅甸人最初作为缅甸独立军的一部分和日本人作战,部分以少数民族为代表的缅甸人,在英国缅甸军队中服役。缅甸国民军和阿拉干国民军最初是在1942年到1944年与日本作战,但在1945年转而效忠盟军,17万到25万缅甸平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

战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又企图卷土重来。缅甸人民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

1947年2月,首次“彬龙会议”在缅甸掸邦的彬龙镇召开,由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主持,与会的缅族掸族克钦族钦族领导人同意联合起来,共同努力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在获取独立后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并签署了《彬龙协议》。该协议着重强调,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彬龙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和解、包容、发展、共建的新的缅甸民主联邦,并允许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允许少数民族在加入联邦10年后,自行决定是否继续留在缅甸联邦体制之中”。

多党议会民主制时期(1948年~1962年)

1948年1月4日,缅甸宣告独立,结束了英帝国主义的长期殖民统治,实现了人民数十年来为之奋斗的一个基本目标,为民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绍瑞泰担任首任总统,吴努(U Nu)担任首任总理。与大多数其他前英国殖民地和海外领土不同,缅甸没有成为英联邦成员。缅甸成立了两院制议会,由众议院和民族院组成,并于1951~1952年、1956年和1960年举行了多党选举。

1958年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分裂,吴努从而担任自由同盟连接派主席,并被迫将政权移交给以奈温为首的看守政府。1960年大选胜出后,吴努第三次再度出任总理他们。

1961年,缅甸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前总理秘书吴丹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并担任了十年。以吴努(U Nu)为首的政府实行多党民主议会制。独立后,缅甸面临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独立后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1962年政变后缅甸议会民主制度被军人政权取代。

革命委员会和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执政时期(1962年~1988年)

1962年3月,吴奈温将军领导的缅甸国防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了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接管了国家政权。同年建立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此后一直由该党执政。1962年7月7日,政府驱散了仰光大学的示威活动,杀害了15名学生。

1974年1月,全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改国名为“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3月2日,根据新宪法召开了第一届人民议会,组成了新政府,奈温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总统)。会上,联邦革命委员会正式将权力移交给人民议会。

1981年,吴奈温卸任总统一职,但仍作为孟加拉国社会党主席继续掌权,直到1988年7月23日突然宣布下台。1980年代,随着政府放宽对外国援助的限制,经济开始增长,但到1980年代后期,商品价格下跌和债务增加导致了经济危机。这导致了 1987-1988 年的经济改革,放宽了社会主义控制,鼓励外国投资。然而,这并不足以阻止国内日益加剧的动荡,而定期对某些纸币进行 "非货币化 "又加剧了动荡,1987 年 9 月颁布的最后一次 "非货币化 "法令使绝大多数人的积蓄化为乌有。

1987 年 9 月,缅甸的实际统治者吴奈温(U Ne Win)由于迷信思想突然取消了某些纸币,导致经济大幅下滑。1988 年 3 月和 6 月,警察对学生领导的抗议活动进行了残酷镇压,造成一百多名学生和平民死亡,7月,因经济恶化爆发全国性群众游行示威,奈温和吴山友(总统)辞职。由此引发了8月8日全国各地爆发的大规模抗议和示威活动。军方以共产党渗透为由,向人群开枪还击。暴力、混乱和无政府状态一触即发。

缅甸联邦时期(1988年~2011年)

1988年8月8日,被称为“”8888“”起义,两年后名义上过渡到多党制,在“8888”起义中昂山素季成为全国民主联盟的总书记。1989年3月11日,时任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的彭家声率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装,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军政府于1989年5月31日敲定了人民议会选举计划,1990年5月,政府近30年来首次举行自由多党选举,昂山素季所在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D)获胜。然而,军政府拒绝放弃权力,苏貌将军发动政变并成立了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政权机构,并逮捕了昂山素季。为了从制度上稳定国内政局,苏貌政府把国名“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缅甸联邦”,颁布了一系列具有改变纲领党时期的“缅甸式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法令。

1988年9月,苏貌政府颁布政党登记法,规定所有参加大选的政党必须到民主大选委员会登记。苏貌政权还颁布法令,废除规定纲领党一党执政的《1964年民族团结保护法》和《1974年领导国家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资助法》。在经济方面,新政权宣布缅甸实行对外开放,进行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1988年12月1日,颁布了《缅甸联邦外国投资法》。并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苏貌军政府到1989年初已基本上控制了局势。1989年6月18日,缅甸政府宣布更改国名、首都名以及其他某些重要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词形,把国名的罗马字母转写词形从Burma更改为Myanmar,国名全称“缅甸联邦”的英语名从过去的The Union of Burma,更改为The Union of Myanmar。

1992年4月23日,苏貌大将因健康原因辞职,丹瑞将军(General Than Shwe)从梭孟将军(General Saw Maung)手中接过主席一职,成为缅甸最高统治者。

1997年11月15日,国家恢复法律与秩序委员会,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政府执政以来,政治上奉行民族和解与合作政策,国内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经济上放弃原来推行的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2003年起,政府开始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化进程。2005年军政府将首都由仰光迁都内比都,2007年8月,燃料价格上涨引发了由佛教僧侣领导的 "袈裟革命"(Saffron Revolution),政府对这场革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2008年5月通过了新宪法,受特强风暴纳尔吉斯的影响,造成了缅甸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灾难过后军政府担心外国军队或情报机构在缅甸境内活动而阻碍联合国的恢复活动以及延迟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这是缅甸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报道,估计有20万人死亡或失踪,损失总额达100亿美元,造成100万人无家可归。在这场灾难发生后,缅甸的孤立主义政府被指责阻碍了联合国的灾后重建工作。

2009年7月29日,缅甸东北军区司令昂丹突少将再次试图说服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遭到拒绝后,政府和果敢同盟军在改编和反改编上的矛盾,终于酿成8月的“果敢事件”。8月在缅甸果敢发生一场军事冲突,交战一方为忠于果敢彭氏政权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另一方为缅甸联邦政府。自8月8日开始的军事对峙而引发难民潮,始称果敢八·八事件。两周后战争爆发,最终在缅甸军政府的优势军力之下,瓦解了果敢特区的反抗军队。政府军动用武力将彭家声逐出果敢,实质性自治的果敢同盟军政权宣告瓦解。

21世纪至今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大选,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获胜。2011年1月31日,缅甸联邦议会召开首次会议,正式将国名改为“缅甸联邦共和国”,并启用新的国旗和国徽,选举瑞曼为人民院议长,钦昂敏为民族院议长,3月30日,登盛总统及两位副总统正式宣誓就职。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掸邦北部果敢”,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2011年4月1日,军政府同民选政府顺利进行了权力交接。2011年10月18日,总统颁布选举法修正案,昂山素季获得参选议员资格。

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第二次全国多党制大选,民盟以压倒性优势胜出。2016年2月1日,缅甸新一届议会召开首次会议,选举温敏为人民院议长,温凯丹为民族院议长。2016年3月30日,吴廷觉总统及两位副总统宣誓就职。昂山素季后被任命为国务资政,并兼任外交部长、总统府部长。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发生了针对罗兴亚人的军事镇压,2017年8月以来又发生了第二次镇压。 危机迫使 100 多万罗兴亚人逃往其他国家。大多数人逃往孟加拉国,由此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库图帕隆难民营。2017年,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的重要成员、著名穆斯林律师高尼(Ko Ni)被谋杀,这被视为对缅甸脆弱民主制度的沉重打击。高尼先生的遇害剥夺了昂山素季作为顾问的视角,尤其是在改革缅甸军方起草的宪法和使国家走向民主方面。

2018年3月21日,缅甸总统吴廷觉在任期临近届满2年时宣布辞职,同日,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温敏也宣布辞职。3月28日,经过联邦议会选举,温敏当选缅甸新一任总统。

在 2020 年 11 月 8 日的大选中,全国民主联盟(NLD)赢得了议会476个席位中的396席,军方的代理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只赢得了 33 个席位。2021年2月1日凌晨,国防军扣押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昂山素季被判处监禁(2023年特赦),转移至内比都软禁。由敏瑞副总统代表总统宣布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并开始关闭边界,限制全国范围内的旅行和电子通信。军方宣布将用新的选举委员会取代现有的选举委员会,军方将民盟党议员驱逐出首都内比都。到2021年3月15日,军方领导层继续将戒严令扩大到仰光更多地区,组建国家管理委员会(SAC),国防军司令敏昂莱大将任主席。

2021年2月5日,在2020年大选中胜选的部分民盟议员自行成立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CRPH),反对军方接管政权,拒绝承认军方成立的国家管理委员会,并于2021年4月1日成立民族团结政府(NUG)。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3月21日宣布CRPH为非法组织,5月8日宣布CRPH和NUG为恐怖组织。

2023年10月27日,缅北腊戌、贵慨等多地的缅军军事据点遭武装袭击并爆发交火,此次袭击由缅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主导。缅甸军方、政府暂未对武装冲突事件作出回应。

2024年7月31日,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决定将全国紧急状态再延长6个月。当地时间2025年1月31日,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在内比都召开会议,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和平、稳定及充分完成大选前各项筹备工作,会议决定继续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亚洲东南部,领土面积为67.6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65.35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2.3万平方千米。缅甸位于东6.5区,GMT+06:30,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半小时,无夏令时。

缅甸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千米,其中滇缅段为1997千米。东部与老挝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千米和238千米。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相连,缅印、缅孟的国境线分别为1462千米和72千米。缅甸南临缅甸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千米。在世界上195个国家中,居第39位,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居第二位。

丹老群岛是缅甸东部德林达依地区缅甸海沿岸的一个群岛。位于安达曼海的东面,是中南半岛沿海最大岛群。面积3500平方千米包括大小岛屿800多个,大部分岛屿属于珊瑚岛,由北而南面积较大的岛屿有默利岛(土瓦岛) 、格丹岛(金岛)、甘茂岛、兰比岛和泽代基岛等。各岛海岸线曲折,地势高峻,最高点为格丹岛上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

气候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平均气温为25℃~30℃。缅甸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 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地质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缅甸微板块的交汇处缅甸地质分为西部褶皱带、中央盆地和东部掸邦板块3个构造单元。

位于缅甸西部褶皱带在构造上发育有一系列向西推覆的逆断层及紧密褶皱,主要由中新世磨拉石和白垩纪始新世巨厚的复理石型沉积序列组成,并伴有变质作用蛇绿岩套混杂堆积

位于缅甸中央盆地呈近SN向的弓型展布,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过渡地区,该区域内除少数地区出露白垩系,其余多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渐新统—中新统勃固群主要出露于勃固山区及伊洛瓦江西侧,为海相( 南部) 或河流相( 北部) 碎屑岩。上新统—更新统伊洛瓦底群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两侧,不整合覆盖于勃固群之上,由浅黄或浅红色砂质岩夹少量页岩组成,弱胶结,属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第四系主要发育于江河流域,由阶地及河床冲积层组成。

位于缅甸东部掸邦板块是特提斯构造体系正向碰撞和侧向走滑的转换带,基底主要为浅变质的板岩( 昌马支群) 以上广泛出露中生代灰岩、白云岩和碎屑沉积岩( 丹老群) 。掸邦板块西缘与北缘称抹谷变质岩带,由大理岩、片岩和局部花岗岩相的片麻岩组成。

地形地貌

缅甸地形以山地、高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整体北高南低。中部盆地被北、西、东方向的山脉环绕,山脉多呈南北走向。北部山区河流大多由北向南注入缅甸海。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谷地三角洲,是主要的农耕地区。

在缅甸北部,横断山脉将缅甸与中国相隔,喜马拉雅山脉的余脉,从中国西藏延伸入境,在此形成一块高山地区,地形起伏大,最高点为开卡博峰(Khyber Pakhtunkhwa),海拔可达5881米。北部高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往南山脉分为东、西两支。东支贾穿邦高原,向南绵延至缅甸海东岸。西支沿印度和缅甸边界,直抵孟加拉湾沿岸。西部山区南北延伸1100千米。北段为印缅边境的那加丘陵,地势较高,海拔1000~ 2000米,大部分为原始森林,交通不便。山脉中的隘口,成为东西之间的主要交通诵道。南段为若开山脉,紧逼海岸,山体变窄,高度渐降,海拔在1000米以下,往南低至500米以下。沿海属下沉海岸,形成许多岛屿海湾和三角港。近岸的兰里岛和昌昂岛是缅甸的海上石油产区之一。东部高地,以掸邦高原为基础,北起高黎贡山,南迄比劳山脉,南北延伸600~700千米,海拔1000~ 1300米。萨尔温江及其支流纵贯在南北向的山脉之间,下游毛淡棉附近的冲积平原,为喜米主要产区之。比劳山脉构成泰、缅国界,海拔在1200~1300米,

缅甸东、西部山地之间为伊洛瓦底江平原,大多数人口居住于此。地势平坦,其间零星散布浅丘、孤山,北部有海拔200 ~ 500米的敏金山脉,其北端的东梭龙火山(海拔1708米)为古火山。莫冈以西的因道支湖是缅甸最大的湖泊。中部曼德勒蒲甘带的伊洛瓦底江中游谷地为泛滥平原,宽达160千米,为缅甸古代的经济活动中心。德耶谬以下,多急流峡谷。苗旺以南,即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伊洛瓦底江和锡当河之间虽有勃固山脉阻挡,但两河下游平原连成一片,土地肥沃,是缅甸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主要山脉

若开山脉

若开山脉(Arakan Yoma),是缅甸西部山脉,又称阿拉干山脉。位于孟加拉湾海岸和伊洛瓦底江河谷之间,系印缅边界的那加丘陵向南延伸部分,北与印度交界,呈西北一东南走向。长402千米,平均海拔约2000米,最高峰为钦邦南部的维多利亚峰,海拔3658米。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致沿印度和尼泊尔的边界相撞形成的。若开山脉将若开海岸与缅甸其他部分隔开,历史上一直是缅甸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屏障。山脉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湿润西南季风,使缅甸中部地区形成干燥地带,同时也阻隔了沿海和内地的交通,唯一便于通行的洞鸽山隘位于山脉中段,海拔1168米,卑谬一洞鸽的全天候公路由此通过。

勃固山脉

勃固山脉(Bago Mountains),缅甸中南部的山脉,在伊洛瓦底江(Irrawaddy)和锡当河(Sittang)之间南北延伸435米,在仰光山脊处结束。山脉平均海拔约600 米,北部最高点为波帕山1518 米,是一座古火山柚木和其他热带硬木产于东部的勃固山脉。少数民族(山地民族)在这些山区从事轮作农业,种植高地水稻、玉米和小米。

水文水利

水文

缅甸河流密布,主要水系有伊洛瓦底江和怒江两大水系,其次还有锡唐河、德林达依河加叻丹河等,其中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10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约73.78万平方千米。

河流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黄河,中南半岛大河之一。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称独龙江,东南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境,然后折向西南,进入缅甸,过贾冈南流,称恩梅开江,在密支那以北50千米处与右源迈立开江汇合后称伊洛瓦底江。自北而南穿过崇山峻岭,峡谷急流,流经包括缅甸的克钦邦、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马圭省勃固省、伊洛瓦底省和仰光等地区,南流至兴实达附近散成9条分流入缅甸海。南北纵贯缅甸中部全境,缅甸人称“天惠之河”。全长2714千米。流域面积43.1万平方千米,入海的平均流量为13600立方米/秒。支流30余条,包括钦敦江大盈江瑞丽江南渡江、莱河、蒙河、模河等。整个流域受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的约束,呈南北长条状,上游为山区,山岭相连,群山壁立。有伊洛瓦底江二峡,与软敦汇合后进入中游,为冲积平原,河面宽阔,最宽处3000米,从棉昂开始进入下游,河口段为扇形三角洲。发现有伊河海豚、缅甸蟒等野生动物。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是缅甸最富庶的地区,盛产稻米,其中三角洲地区是甸的鱼米之乡。缅甸南北运输主动脉密支那以下1730千米均可通航,货物运输包括大米、柚木、石油、棉花等。

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是缅甸第二大江,中南半岛的大河。上游是中国的怒江。发源千中国西藏唐古拉山南黄,上游称委典,继称那曲,洛降以下称怒江。因河窄流急,江水奔腾响怒吼,由此得名。先东南流,转而南流,经云南省,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在上缅甸称查黑江,下缅甸称滚龙江。穿过掉、克耶、克伦和孟等邦,在毛淡棉附近注入安达景海的草塔马湾。全长3673千米,在缅甸境内长1660千米,下游有128千米的河段构成缅甸和泰国的天然界河。流域总面积32.5万平方千米,在缅甸境内约20.5万平方千米。支流有南定河、南卡江、南腾河、桑今河、汗那河等。大部分河段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流急,多瀑布、险滩,富水力资源,年均流量8000立方米/秒。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为雨季,河水暴涨,干湿季水位差15 ~30米,河平原较小,目不连片,仅手淡棉附近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冲积平原航运价值不大,在下游400千米的地段,只能通平底汽船。从摔邦和克耶邦采伐的柚木,多由此顺流浮运而下。但在枯水期,浮运常常受堵;而在涨水期间,下游平原地区洪水又常泛滥成灾。怒江上有很多渡口,主要渡口有滚弄渡口,曼散渡口,塔多摩渡口等。沿岸有缅甸第三大城市毛淡棉克伦邦首府帕安等城市。

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源自中原地区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流向大致为西北一东南向。总长4880千米,居世界第6位,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的澜沧江,长2198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全河流总落差5060米,平均比降1.04%。入海口平均流量1.2万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世界第8位。

湖泊
印多吉湖

克钦邦的印多吉湖(Indawgyi Lake),是缅甸最大的内陆湖,面积为260平方千米,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之一,南北长24千米,东西长13千米,面积为260平方千米。印多吉湖地处北部山区,鸟类等野生动物聚集于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缅甸设立的唯一生物圈保护区。

茵莱湖

茵莱湖位于缅甸东部的山高原,是缅甸第二大内陆湖,面积约为116平方千米,位于掸邦高原上,由几十条溪流组成,从北向南延伸约22千米,从东到西延伸约11千米。

水利

截止2012年,缅甸官方公布全国总装机容量为255.7万千瓦,各类大小水电站4494个。

邦朗大坝

邦朗大坝(Bang Lang Dam),也称为北大年大坝,是泰国雅拉省班南萨塔区的一座多用途水电大坝。是泰国南部地区开发的第一座多用途大坝。大坝蓄水北大年河,形成了邦朗水库。大坝及其配套的发电厂是作为北大年项目的一部分开发的。昂朗大坝(ang Lang Dam)是一座土芯填石大坝。长430米,高85米。水库的最大蓄水量为1.42亿立方米,集水面积为2080平方千米。该水坝支持发电、灌溉、防洪、渔业和娱乐活动。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缅甸是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水资源中地表水约为108.2万立方米、地下水约为49.5万立方米,降雨量因地而异,内陆干燥区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区3000~5000毫米。在缅甸众多河流的两岸,每到雨季,泛滥的河水流入低地,形成许多季节性的湖泊。这些季节性的湖泊,一年之中存在五六个月之久,可用来灌溉田地,饲养鱼虾,放养鸭鹅,种植菱藕,观光游览。

缅甸利用水力发电潜力很大。据缅甸政府提供的数据,缅甸理论蕴藏水力装机容量约5000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伊洛瓦底江(Ayeyawaddy)和怒江(Thanlwin)两大江的干支流。但是缅甸电力工业落后,电力短缺问题严重,水电开发程度尚不足2%,截至2006年底,缅甸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78万千瓦,其中燃气轮机组56万千瓦(占31%)、燃煤机组33万千瓦(占19%)、柴油机组9万千瓦(占5%)、水电80万千瓦(占45%)。年发电量约55亿千瓦时。到2012年,缅甸官方公布全国总装机容量为255.7万千瓦,各类大小水电站4494个。

缅甸有近200座大型水坝。缅甸拥有3.9万的大型水力发电潜力,但经济可开发潜力约为3.7万兆瓦。1990年至2002年间,该国水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增加了两倍,从253兆瓦增加到745兆瓦。2010年总装机容量至少为2449兆瓦,占潜力的6%。计划建造几座大型水坝以增加未来的水力利用。

矿产资源

缅甸各地除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外,大多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锌、铝、锑、锰、金、银等,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

石油在缅甸的矿产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缅甸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若开山脉东西两脉的平缓背斜构造带内。老油田自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曼德勒经帕科库、仁安佳、仁安羌卑谬镇、缅昂直到若开沿海。其中以仁安佳至仁安羌一带的油田最为重要。仁安羌,缅文意思是“石油河”,目前这里已成为缅甸石油工业的中心。

东南亚的锡矿带在南部以产锡为主,北部在缅甸境内以产钨为主,其次为锡。产地在缅甸自北而南有耶恩干、莫契、直通土瓦丹老等;土瓦、丹老为最主要产区。

缅甸境内的铅、锌、银矿主要产地在掸邦的包德温和炉房矿区;矿床中还夹有铜、锑、等矿藏。锑矿在缅甸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克耶邦的垒固、掸邦的东枝以及丹那沙林北部地区。

缅甸是东南亚煤、铁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大多没有开采,年产量较低。早在蒲甘王国初期,缅甸就已熔铁铸造过兵器;蒲甘、马圭、波巴等地都曾有过铁矿石的采掘。近年在掸邦东枝附近的邦佩已发现了缅甸最大的铁矿。煤矿主要分布在亲敦江中游、掸邦高原北部和南部、丹那沙林等地;其中钦敦江沿岸加里瓦附近的第三纪煤田是缅甸最主要的煤田。

缅甸的宝石、玉石琥珀一向著称于世。曼德勒东北地区的抹谷是宝石出产的中心,其中最名贵的是红宝石,世界上 90% 的红宝石产自缅甸;玉石主要产在孟拱以北的山地,矿区位于亲敦江与伊洛瓦底江分水岭地带;琥珀主要产地在北部户拱河谷地区。

土地资源

农业用地占19.2%(2018年估计值),耕地占16.5%(2018年估计值),永久作物占2.2%(2018年估计值),永久牧场占0.5%(2018年估计值),森林占48.2%(2018年估计值),其他占32.6%(2018年估计值),灌溉土地17140平方千米(2020年)。

缅甸土地资源丰富,曾经是亚洲的粮仓,全围适合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有1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绝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2005~2006财年,缅甸可耕地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净种植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总灌溉面积3万平方千米,水浇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18.5%,尚有6.5万多平方千米的空地、闲地和荒地待开发,农业发展潜力大。

石油与天然气

缅甸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沿海地区,石油开采有百余年历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开始出口到欧洲。根据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根据2020年缅官方公布数据,探明石油储量1.4亿桶,天然气储量22.5万亿立方英尺。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Woodside等公司在缅甸天然气领域探井新发现,缅甸在亚太地区天然气储量占比由2.6%上升至4.14%,成为该地区天然气储量排名第七的国家。

林业资源

据2022年《缅甸统计年鉴》,缅甸森林覆盖率为42.19%,居东南亚之首,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脉柚木的主要产区,储量世界领先。缅甸林业种类约2300种,其中乔木约1200余种,质地坚固,耐腐蚀,膨胀和收缩系数极 小,花纹美观,可用其造船、建桥梁、码头、房屋、制家具等。除柚木外,缅甸还盛产 檀木鸡翅木铁力木、酸枝木、花榈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竹类品种约97种,竹林面积约963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若开、缅甸中 部地区,藤木约32种,主要分布在克钦邦掸邦,有水藤、大血藤,只有小部分出口。2014年4月开始,缅甸政府禁止原木出口。缅甸民盟政府注重林业资源保护,2017年11月底,缅甸国家投资委员会暂停审批使用原始森林木材原料的加工厂项目。

渔业资源

缅甸海岸线漫长,内陆湖泊众多,渔业资源丰富,因受资金、技术、捕捞、加工、养殖水平等条件限制,对外合作开发潜力大。缅甸海岸线长3200千米,专属经济区48.6万平方千米,适宜捕捞海域约22.5万平方千米。缅甸沿海有鱼虾5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约有105种。例如,石斑鱼属、鲳鱼、龙虾、大黄鱼短带鱼、鲨鱼、比目鱼斑节对虾皮皮虾等。此外,820万公顷的内陆江湖内也有大量家鱼、虾。缅甸水产档次高、品质优,适宜海水、淡水养殖。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缅甸是中南半岛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缅甸的植物种类繁多,有显花植物约600种、兰科类800种、攀缘植物900种、棕榈和竹类100多种、草400种和树木3700多种。根据Middleton等2019年关于东南亚地区植物志编研进展的估计,缅甸有维管植物近16000种,按照这个数量,缅甸还有4000多种植物新种和新记录有待发现。海拔900米以上的地方生长着亚热带温带栎属和松树林;在北部山区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方是杜鹃花属森林。在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的地区生长着热带硬木常绿雨林。在降雨量为4000至2000毫米之间的地区,可以找到热带落叶季风阔叶林。此外,缅甸尤其盛产柚木。在伊洛瓦底江和实塘三角洲可见红树林潮汐林,可以长到30米高,为制革提供木柴和树皮。

动物

缅甸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7年公布的资料,缅甸有257种哺乳动物,1062种鸟类。在缅甸北部,有犀牛、野生水牛云豹、野猪、鹿、羚羊大象。较小的哺乳动物也很多,从长臂猿和猴子到狐属。鸟类数量众多,有800多种,包括鹦鹉、八哥、孔雀、织布鸟、乌鸦、苍鹭仓鸮。在爬行纲物种中,有鳄鱼、铅山壁虎眼镜蛇属、缅甸蟒和东南亚巧克力种

自然灾害

缅甸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旋、地震和洪涝。

气旋

缅甸大约每两年就会遭受一次强大的气旋袭击。十一月和五月期间发生严重气旋的频率最高。过去一个世纪的北印度洋气旋发生数据显示,这两个月气旋形成数量显著增加。随着持续的气候变化,海洋将变得更加温暖,这可能导致缅甸的气旋变得更加强烈和更具破坏性。曾经袭击缅甸最强烈的气旋为2008年的纳吉斯气旋。而随着全球暖化的影响,海洋温度逐年上升――这或将意味着气旋将会对缅甸造成更多的灾害损失。

据缅甸气象与水文局消息,2023年5月11日~15日,强热带气旋“摩卡”造成内比都、实皆、曼德勒等出现雷阵雨或暴雨。

地震

缅甸地处全球地震高发区之一的ALPIDE地震区域内。据国家气象与水文管理师的记录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内,缅甸境内已经发生多次4-5级地震。2015-2022年10月12日期间,共发生了846次地震。截至2023年10月13日,缅甸气象与水文局记录到一次里氏3.9级的轻微地震,震中位于缅甸境内(泰克季西北偏北约12英里)。

洪涝

据缅甸气象与水文局发布的消息,2023年10月9日勃固省勃固河水超过880厘米的警戒水位,并持续上涨到1004厘米。上涨的河水导致勃固市遭遇洪涝灾害,勃固市80%的面积被洪水淹没。

行政区划

政区详情

缅甸实行中央政府领导下的行政制度,中央以下的地方政权,分别为邦或省,下设县、镇区、村组(街道)三级。全国分7个省、7个邦和联邦区。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联邦区的首都是内比都。。

2022年4月30日,缅甸发布公告,对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将之前全国的75个县重新划分为121个县,增设46个县区。

[数据统计截至:2023~10~23]

主要城市

内比都

2005年11月,缅甸行政首都由仰光迁至内比都。内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脉与本弄山脉之间锡唐河谷的狭长地带,北依山势,距古都曼德勒320千米,南望平川,距仰光390千米,属缅甸中部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内比都全市总面积7057.72平方千米,下辖1个内比都市政区和内比都、达贡和雷威8个镇,人口约115万。主要居民为缅族,另有掸、克钦、克伦、克耶、德努、勃朗、勃欧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

仰光

缅甸原首都,又被称为大光。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仰光河与勃生堂河的汇合处。离缅甸海的莫塔马湾仅34千米。面积598.75平方千米,人口约736.07万(2014)。原为渔村,1756年缅王雍籍牙在此击败孟族军队,为庆祝胜利遂命名为仰光缅甸语意为“敌人已被消灭干净”),并沿仰光河和勃生堂溪扩建城区,辟为商埠。1826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德林达依省沿海一带,辟毛淡棉为商埠,大大削弱了仰光的商港地位。1852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下缅甸后,又以仰光为殖民地首府,1885年成为英属缅甸首府。商业发展,工业和手工业也随之兴起,城市向四周发展,人口迅速增加,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1948年缅甸独立后定为首都。2005年11月6日,缅甸首都迁往内比都

曼德勒

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会、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缅甸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曼德勒市面积163.84平方千米,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其为瓦城。而曼德勒作为缅甸华人主要聚居地,所以亦称作华城。曼德勒是一个颇具文化底蕴和旅游意义的城市,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政治

政体

1948年1月4日,根据1947年缅甸独立法的规定,缅甸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成立了两院制议会,由众议院和民族院组成,并举行多党选主。1962年军方领导发动了政变,1974年通过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新宪法,直到1988年,该国实行一党制统治,将军和其他军官辞职并通过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BSPP)执政,2008年5月,缅甸军队起草的宪法在全民公投中获得批准。

根据2008年宪法,缅甸是总统制的联邦制国家,实行多党民主制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缅甸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由人民院和民族院组成,每届议会任期五年。缅甸实施总统制,采取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组织形式,完善民族自治。宪法规定三军总司令为各种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将继续在国家民族政治方面发挥作用,军队在各级议会中拥有25%非经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席位。政府中的内政部、国防部和缅甸边境事务部几个重要部门的部长须来自军方。

宪法

1947年宪法,正式为《缅甸联邦宪法》,于1947年由缅甸制宪会议起草并批准,并从1948年缅甸独立到1962年使用。

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2008年)》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

2019年2月19日,缅甸议会批准设立修宪委员会,研究修改宪法条款。该委员会由45名代表组成,主要来自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军方、巩固与发展党以及少数民族政党。联邦议会人民院副议长吞吞亨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负责将修改意见和讨论结果编撰成修改草案,提交联邦议会表决。直至2021年2月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前修宪工作尚未完成。

议会

议会是缅甸的立法机构。2012年4月1日,缅甸举行议会补选(克钦邦3个选区因安全原因取消投票)。民盟获得联邦议会45个可选空缺议席中的43个,成为议会第一大反对党。5月2日,昂山素季与其他新当选议员宣誓就职。2015年11月8日,民盟在全国大选中获得人民院440个席位中的255个,以及民族院224个席位中的135个。2016年2月1日,民盟组建新一届议会并召开首次会议。2021年2月1日,原计划召开的第三届议会被新成立的国家管理委员会取消。

司法

缅甸法院和检察机关共分4级。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办公室,下设省邦、县及镇区3级法院和检察机关。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长办公室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2021年8月30日,国家管理委员会将总检察院改组为联邦法律事务部,由总检察长兼任法律事务部部长。

立法

缅甸立法权属联邦议会,由民族院(相当于上议院)和人民院(相当于下议院)组成。省和邦议会实行一院制,省、邦议会有权在宪法附录所列的省、邦立法事项范围内制定在省邦全境或其部分地区适用的法律。缅甸法院和检察院共分4级。设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下设省邦、县及镇区3级法院和检察院。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检察院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

政党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实行多党民主制。主要政党包括:

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主席昂山素季,名誉主席丁乌。该党因抵制2010年大选而被取消合法政党资格,2011年重新注册, 2012年4月议会补选后成为缅甸联邦议会第二大党。总部设在仰光。宗旨是实现法治、 推动国内和平、修改宪法,建立自由、稳定、公平的市场经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曾办有《民主浪潮》周刊。1990年后第一次公开选举在2015年举行,昂山素季领导民盟参加 大选并获胜,成为缅甸执政党,并于2020年大选中再次获胜。2021年2月1日,主席昂山素季被军方扣押。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简称“巩发党”,2010年4月成立,总部设在内比都,由1993年成立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转变而成,时任政府总理的登盛担任该党主席。登盛领导巩发党参加2010年11月举行的大选,获胜后成为缅甸执政党。2015年11月大选失败,失去执政党地位。2016年8月23日巩发党经选举改组,任命前铁道部长、能源部长丹泰为党主席,前边境事务部长岱乃温为该党总书记。该党宗旨是实现国家永固,主权独立,民族团结,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保护百姓的安全、改善民生,维护人权,实现民主。奉行多党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2022年10月4至6日巩发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产生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吴钦依任主席。。

若开民族发展党(The 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总部设在若开邦博达坦镇区。该党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由若开邦和仰光的若开族人组成,宗旨是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主,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若开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维护若开民族利益和联邦利益。2014年3月,该党与若开民主联盟合并为若开民族党,在2015年大选中赢得联邦议会22个席位、省邦议会23个,成为联邦议会第三大党。若开民族发展党前主席埃貌(Aye Maung)因在2018 年1月的一场反缅甸政府的集会上发表“煽动性言论”,被控叛国与诽谤罪,2019年3月被判处22年有期徒刑,在2020年大赦中被释放。

掸族民主同盟(Shan Nationalities League for Democracy)。该党于1988年10月成立,为掸邦少数民族政党,主席昆吞乌,总书记赛纽伦。总部设在仰光,主要在掸邦活动。该党宗旨是建立多党民主制,促进掸放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维护掸族民众利益。在2015年大选中赢得联邦议会16个席位、省邦议会25个席位,成为联邦议会第四大党。2021年缅甸政变后,其拒绝了军政府加入国家行政委员会的提议,2023年3月被军政府任命的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解散。

民族团结党(The National Unity Party)。该党由原执政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于1988年9月24日改组而成。总部设在仰光,各级组织机构健全,在中央、省/邦、县、镇区等各级设有党委会。宗旨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发展服务。

政要

2021年2月,缅政局变化后,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领导的国家管理委员会成为政府最高领导机构。政府管理机构共设30个部,其中经济主管部门主要有: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计划与财政部、央行、工业部、商务部、农业畜牧与灌溉部、电力部、能源部、资源与环保部、交通与通讯部、建设部、国际合作部等。投资与对外经济关系部下辖对外经济关系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2019年11月,原工业部、计划与财政部合并为计划、财政与工业部。2021年4月,计划、财政与工业部又拆分为计划与财政部和工业部两个部门。

国家计划与财政部负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起草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下设国税局、中央监察局、中央统计局、国家档案局、计划局和项目发展评估工作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制订和颁布关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法令法规,批准颁发进出口营业执照以及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协调国内外展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缅甸投资委员会负责投资审批工作,并向投资者颁发“投资许可证”,具体业务由投资与对外关系部负责。

国家元首

缅甸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缅甸宪法赋予国防军(军队)在未来国家中的领导政治作用。2021年2月,缅甸军方宣布进入为期一年的国家紧急状态,第一副总统敏瑞就任缅甸代总统,并将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并由他担任缅甸国防军主席、国家行政院总理。

国际关系

由于缅甸的军政府独裁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历来就紧张,但自2010年选举后的改革以来,情况已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外交孤立和经济军事制裁,美国于2011年11月放宽了对缅甸的外援限制,并于2012年1月13日宣布恢复外交关系自 。缅甸总体上与周边国家保持着较为温暖的关系,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

同中国的关系

1950年6月8日中缅建交。20世纪50年代,中、缅、印(度)三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两国签订边界条约,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近年来,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2011年5月,中缅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0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缅甸领导人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

中缅地方交往活跃,已有8对友好城市和省区,分别是扬州市仰光(1997年7月)、昆明市曼德勒(2001年5月)、昆明市—仰光市(2008年12月),南宁市—仰光市(2009年10月),保山市密支那市(2010年6月),瑞丽市木姐(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仰光省(2014年3月),海口市—仰光市(2017年6月)。

中国为缅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数据,2022年,中缅双边贸易额2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其中中方出口额1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进口额1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5%。

同美国的关系

1948年两国建交,缅军队接管政权后,美把驻缅大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提供经援和禁毒援助,撤销给缅的贸易普惠制(GSP),对缅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提供援助,不向缅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由于1988年的军事镇压以及军政权拒绝尊重1990年人民议会选举的选举结果,美国对缅甸实施了广泛的制裁。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公布对缅新政策,在维持现有制裁同时,恢复与缅直接接触并有条件扩大对缅人道援助。2011年11月30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成为50多年来第一位到访缅甸的美国国务卿,此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2012年1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放松对缅甸制裁,准许美国公司在缅甸投资。2012年10月,美缅举行首次人权对话。212年7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进一步放松对缅甸的经济制裁,准许美国企业负责任地在缅甸从事投资活动。2012年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奥巴马成为首位在任期间访缅的美国总统。2013年5月,时任缅甸总统登盛访美,成为47年来首位访美的缅甸国家元首。2014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赴缅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2015年1月14日至15日,美缅举行第二次人权对话,美助理国务卿马林诺夫斯基率团访问密支那仰光内比都。5月2日,缅甸驻洛杉矶总领馆正式开馆,昂觉赞为首任总领事。

2016年3月,缅新政府成立。9月,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访美。10月,美军太平洋总部副司令安东尼·克拉奇菲尔德中将访缅。10月17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签发政令,宣布终止实施针对缅甸的《国别紧急状态法》(1997年5月20日起实施,内容为禁止美国企业和个人同缅特定企业和个人开展投资、贸易等业务往来)。当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针对缅甸的经济金融制裁随之失效。2017年11月,美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访缅。

然而,美国在2017年罗兴亚人种族灭绝事件和2021年缅甸政变后重新实施了定向制裁。重点关注参与暴行和侵犯人权行为的个人和公司。2022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缅甸法案》,授权对参与政变的个人实施制裁,向民间社会提供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并在国务院内设立一个致力于缅甸民主的职位。2023年10月27日,缅军方与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在缅甸北部爆发军事冲突。10月28日,受缅甸战事影响,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町中学所有学生放假调休。30日,畹町镇主城区三所学校周一周二调休,若情况好转,周六周日将恢复上课。

同印度的关系

宗教方面,印度佛教2000多年前便传入缅甸。缅甸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佛教对缅甸社会和政治均影响较大。而且,印缅的佛教交流迄今仍很密切。2016年8月底,缅甸时任总统吴廷觉访问印度时,曾专赴印度比哈尔邦菩提伽耶参观佛教圣地

在政治、外交层面,印缅关系密切。英国在1897年至1937年将缅甸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后来缅印分治。缅甸1948年独立以来,与印度的政治、外交关系长期密切。近年来,印度外交实施“东向行动”,缅甸是印度实施该政策的重要合作国,是印度发展与东南亚(东盟)关系的唯一陆地桥梁国家。印度与缅甸军方、民盟等政党、昂山素季等政要均互动密集。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时候,缅甸时任总统温敏还访问了印度。印度也向缅甸提供了抗疫支持,今年还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军事层面,印缅已签署多个防务合作文件,两军每年举行两三次联合军演,多次联合打击边境地区的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跨国犯罪势力。印度还是缅甸第五大武器进口来源国,向缅甸提供陆海空武器,提升缅军实力。

印缅经济合作发展较快。截至2021年1月31日,缅甸批准的印度投资约7.73亿美元,印度是缅第九大外资来源国。贸易方面,最近6年间,两国年均贸易额为15亿-20亿美元。近年来,印缅持续推进互联互通,在建或建成的重大合作项目有:连接印度东北部和缅甸西北部的卡拉丹多模式联运项目,印度帮助缅甸改造实兑港项目,连接印度-缅甸-泰国的公路项目等。

同孟加拉国的关系

缅甸军政府统治时期,孟加拉国和缅甸关系冷淡。孟加拉国的民间社会和政治阶层经常表示声援缅甸的民主斗争。然而,罗兴亚种族灭绝事件导致110多万罗兴亚难民从缅甸若开邦涌入孟加拉国,两国关系因此恶化。

东南亚国家联盟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也是东盟+3和EAS的成员。缅甸与属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另外9个国家均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也多次互相国事访问。该组织在国际范围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与亚太国家的关系,并维持自己作为政治中立政党的地位。举办东盟峰会,各成员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议,讨论和解决地区问题,并与域外国家举行其他会议,促进对外关系、处理国际事务。2013年6月5日至7日第22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于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召开。

国际组织

缅甸于1948年4月10日加入联合国(UN)、195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95年1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997年7月23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缅甸同时也是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亚洲 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欧会议(ASEM)、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柬老缅越合作组织(CLMV)、东亚拉美合作论坛(FEALAC)、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GMS)等主要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成员。

缅甸与朝鲜均关系良好,在双方国家均设立了大使馆。2013年6月在缅甸的举办东亚世界经济论坛

军事

军事储备

缅军成立于1942年,由陆、海、空三军、警察部队、消防部队及地方武装组成。国防军总司令部是缅军最高领导决策机构和军事指挥机关,现任总司令为敏昂莱大将,副总司令为梭温副大将。国防军总司令部下设三个军种司令部:陆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分别负责各军种的作战指挥。军队最高领导人国防军总司令无任期限制,通常至退休年龄时退役。2016年民盟政府执政后,军队即明确表态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的退休年龄将延期五年。

缅甸武装部队被称为缅军(Tatmadaw),共有488000人。缅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缅甸的现役部队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二。

缅甸有数十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主要分布在克钦邦、若开邦、钦邦、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等地。

军事活动

2018年5月13日,在缅北掉邦与瑞丽市姐告毗邻的缅甸掉邦木姐镇区发生冲突,导致流弹落入中国境内。

在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国防军推翻在2020年缅甸议会选举中赢得选举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政变以缅甸国防军成功推翻全国民主联盟政权而告一段落。政变发生的数小时后,缅甸国防军宣布缅甸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并表示权力已移交给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同时拘捕了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中央政府内阁成员和14个省邦领导人。

随后,缅甸全国爆发了反对军事政变的示威,要求释放被捕领导人及承认选举结果,而缅甸军方及警察则对示威者采取直接枪杀等手段镇压示威活动。截至2023年9月1日,共有4029人因此次军事政变遭到军警杀害,其中包括上百名年龄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10月27日缅甸国防军在掸邦北部多个地区遭到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袭击。冲突持续数日,有三个政府控制区失守。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底,缅甸全国人口数量为5417万。该国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一般靠近伊洛瓦底江沿岸,最北端的人口相对稀少。人口结构为,0-14岁:24.89%(男性为7394557人,女性为7036651人),15-64岁:68.3%(男性为19496581人,女性为20097806人),65岁及以上:6.8%(男性为1718677人,女性为2226021人)。人口增长率为0.75%,排119名。人口出生率为16.04出生/1000人,排第100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2.1%,城市化率为1.85%。

群族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按照缅甸政府现行的划分方式,共有8大族群、135个民族。一些学者依照较为科学的语言谱系分类,将缅甸划分为大约50个民族。其中,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景颇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华人华侨约250万。

克伦人

克伦人,缅甸南部的一个部落民族,说汉藏语系的语言。他们在任何民族意义上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群体,在语言、宗教和经济上都存在差异。一种分类将它们分为白珈伦和红珈伦。前者由两个小组组成,即Sgaw和Pwo,红克伦族包括布雷族、帕东族、因巴族和扎因族。它们分布在缅甸东南部萨尔温江下游两侧的地区、泰国的邻近地区、缅甸下游的佩古约马山脉以及缅甸南部沿海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他们是缅甸第二大少数民族。

1948年该国获得独立后,政府和自称为克伦人的各种持不同政见的团体之间爆发了零星的内战。到20世纪80年代初,克伦人之间的主要统一因素是对缅甸政治统治的普遍不信任;将这一少数民族同化进缅甸仍然是该国一个紧迫的政治问题。

巴马人

巴马人,又称缅甸人,是缅甸的一个东南亚民族。是汉藏民族,是缅甸最大的民族,占全国人口的68%。缅甸语是巴马族人的母语,也是缅甸的国语和通用语。主要居住在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小东江的交汇处,包括缅甸的七个行政区,即上缅甸的实皆、马圭曼德勒,以及下缅甸的勃固、仰光、伊洛瓦底和丹德勒。

罗兴亚人

罗兴亚人(Rohingya),是缅西部若开邦一个古老的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其历史已超过1300年,目前是缅甸最大的穆斯林群体。主要居住在缅甸若开邦北部那弗河(Naaf R)东岸的五个边境镇区孟都(Maungdaw)、布迪当( Buthidaung)、阿恰 布(Akyab)、胶道(Kyaunktaw)以及拉代当(Rathidaung)。公元8世纪,一些以阿拉伯人、摩尔人和波斯人为主的穆斯林开始抵达阿拉干(开邦旧称一带。15世纪初第一个穆斯林王国在阿拉于建立直到1784年阿拉干才正式并入缅甸版图。这些穆斯林的后裔便是今天的罗兴亚人。

在2017年发生罗兴亚人种族灭绝事件,造成当时超74万人逃往孟加拉国之前,大约有140万罗兴亚人居住在缅甸。罗兴亚人是世界上受迫害最严重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82年缅甸国籍法,他们被剥夺了公民身份。

语言

在缅甸(也被称为Burma)大约有一百种语言,三分之二的人口说缅甸语,缅甸语是官方语言缅甸语言。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代表了六个语系:汉藏语、奥亚语、傣语-卡岱语、印欧语系、南岛语系和苗族-缅语,以及缅甸手语的早期国家标准。

缅甸语

缅甸语是缅族人民和缅族的相关子民族以及缅甸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母语,如孟族。2007年,缅甸有3300万人将缅甸语作为第一语言看,缅甸语是另外1000万人的第二语言,特别是缅甸的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少数民族。

缅甸语是一种汉藏语,属于藏缅语系的南缅语分支。缅甸语是藏缅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汉藏语中,缅甸语是第二广泛使用的语言,仅次于汉语缅甸语是汉藏语言中继汉语、藏语和唐古特语之后,第四个发展文字系统的语言。

主要方言有:仰光-曼德勒方言、若开方言、土瓦方言、丹老方言、茵达方言、德努方言、约方言、东友方言,现代缅甸语以仰光-曼德勒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仰光音为标准音。缅甸语有7个单元音和4个双元音,双元音只出现在短促声调韵母鼻化元音韵母中。辅音有26个单辅音和38个复辅音。有4个声调:高平、高降、低平、短促。在口语中有连读音变现象,主要是清音浊化和音节的弱化。古缅甸语中有辅音韵尾,且复辅音声母比现代缅甸语更丰富,后来部分复辅音变成腭化音;辅音韵尾消失引起韵母和声调系统的变化。

英语

在殖民时期,英语成为官方语言,但缅甸语继续作为所有其他环境的主要语言。英语和缅甸语都是中小学和大学的必修课。缅甸语、汉语和印地语是商业语言。独立后,英语不再是官方语言,1962年军事政变后,英语在学校和大学中失去了重要性;然而,基本的英语知识仍然是必需的,并且它的教学再次受到鼓励。

孟语

孟语,是缅甸东南部(下缅甸)的孟族人和泰国的几个孟族社区所说的孟高棉语。最古老的铭文可以追溯到6世纪,是在泰国中部与Dvaravati王国有关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许多古老的孟族铭文可以追溯到后来的孟族王国Thaton和Pegu。在缅甸中部的Pagan发现的古孟语铭文,证明了孟语在中世纪缅甸社会的威望。《老月亮》是用一种源自南印度的文字写成的。孟语书写系统逐渐演变成现代形式,并成为缅甸语书写系统的基础。现代的孟语现在主要在缅甸东南部的Moulmein镇和Ye镇之间使用。在泰国北部、中部和西部,也有许多在过去四个世纪里从缅甸移民过来的孟族社区。

宗教

缅甸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全国85%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8%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大约5%的居民信仰基督教,约 0.5%的居民信仰印度教,1.21%的居民信仰泛灵论。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上座部传统佛教,缅甸的佛教至少可以追溯到三世纪,据信是下缅甸的孟人与龙珠那空达的南印度国王之间的接触,古代印度教在缅甸盛行,佛教传入后,印度教衰落,尽管一些习俗和节日仍然是缅甸文化的一部分,这两个国家的名字都源于印度教。缅甸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遇有红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请僧侣到家供斋或到寺庙布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上千年历史,缅甸佛教南传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缅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系。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 进入佛寺一律赤脚,否则被视为对佛教不敬,长期以来佛教与国内政治密不可分。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多个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

印度教

信奉印度教的人口占总人口的0.5%。缅甸的大多数印度教徒都是缅甸印度人。印度教在缅甸古代十分盛行。佛教传入后,印度教逐渐衰落,但一些习俗和节日仍是缅甸文化的一部分。缅甸的两个国名都源于印度教。Burma是英国殖民官员对该地区古名Brahma Desha前半部分的音译。

即使在佛教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缅甸,印度教的某些方面至今仍在延续。例如,人们崇拜的塔吉亚明(Thagyamin)起源于印度教的帝释天神。印度教也丰富了缅甸文学,包括改编自《罗摩衍那》的缅甸语作品《Yama Zatdaw》。许多缅甸人同样崇拜印度教的许多神灵,如知识女神(英语:Saraswati)、湿婆(Paramizwa)和毗湿奴(Withano)等。

经济

综述

缅甸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21年缅甸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依次为:23.46%、35.22%、41.33%。根据《2021年缅甸年鉴》,2019/20财年,按现行价格计算,缅GDP为112.77万亿缅币,缅甸政府外债余额113亿美元,内债余额30.60万亿缅币。缅元( kyattha)是缅甸的货币,缅元的符号是 "K"(单数)和 "Ks."(复数)。截至2024年6月30日,缅甸中央银行指定汇率为1美元兑2100缅币,但外汇市场价格已超过1美元兑4505缅币。

根据缅政府统计,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缅甸共接受88个外国政府或机构提供的1822个官方发展援助项目(含优惠性质贷款),援款承诺总额167.8亿美元。2021年2月缅甸政局变化后,美、欧、英等相继停止了对缅官方援助,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缅项目也暂停。目前仍在执行的主要为人道主义援助和部分通过非官方渠道开展的援助。

2021/2022财年,缅甸对外贸易额162.7亿美元,其中出口83.1亿美元,进口79.6亿美元。缅甸的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大米、玉米、豆类、水产品、橡胶、皮革、矿产品、木材、珍珠、宝石等,主要进口商品有燃油、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

第一产业

农业

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基础,也是缅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缅适耕土地面积约5000万英亩,占国土陆地面积的31%;适林面积6905万英亩,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1.3%。目前,缅甸乡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其中大多以农业和畜牧业维生。缅甸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蜀黍属豆类等常规作物,以及橡胶、甘蔗、棉花、棕榈等工业用作物。

缅甸每年播种约1亿英亩水稻,年产约2500万吨稻米;约6000万英亩豆类,年产约500万吨;约300万英亩甘蔗,年产约400万吨;约900万英亩玉米,年产约250万吨;约300万英亩棉花,年产约30万吨;约4500万英亩油料作物,年产约40万吨食用油。缅甸每年生产稻米总量约20%可供出口。缅甸大米协会预计2022/23财年可向国外出口200万吨大米和碎米。2022/23财年前6个月(4月至9月),缅甸向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86万吨大米,其中包括50万吨大米和36万吨碎米,同比增加20多万吨。

疫情和政情叠加,缅甸农业发展面临生产投入不足、融资乏力、农产品出口受阻等困难。同时,受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欠发达、政策驱动不足等因素影响,叠加战乱和社会治安恶化等人为影响因素,缅甸贫困人口快速增加,存在较大粮食安全风险。

鸦片种植业

缅甸(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甲基苯丙胺生产国,在泰国发现了大部分鸦片在缅甸生产,尤其是在金三角地区和Shan State,与泰国,老挝和中国接壤。 缅甸生产的鸦片通常通过老挝贩运到泰国,然后被运送到伊萨(Isan)东北地区。

缅甸是仅次于阿富汗的世界第二大鸦片生产国,鸦片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是金三角的一部分。鸦片业在殖民时期处于垄断地位,此后一直由缅甸军方的腐败官员和叛军战士非法经营,鸦片主要用作制造海洛因的原料。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甲基苯丙胺生产国,在泰国发现的大部分雅巴都产自缅甸,尤其是在与泰国、老挝和中国接壤的金三角地区掸邦东北部。缅甸生产的鸦片通常经老挝贩运到泰国,然后再通过泰国东北部的伊桑地区运输。

缅甸在掸邦种植了95%的鸦片。非法麻醉品每年出口1至20亿美元。贩毒的突出使他们能够渗透到缅甸经济的其他部门,包括银行,航空公司,酒店和基础设施行业。缅甸非正式经济的份额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法毒品贸易的份额。

第二产业

缅甸的主要工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等。近年来,随着欧盟及美国相继对缅甸解除经济制裁,缅甸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不断凸显,加之欧美给予缅甸的普惠制待遇,以纺织制衣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缅甸蓬勃发展。2018/19财年,缅甸纺织品出口额达48.3 亿美元,占缅甸同期出口总额的28.3%,出口额位居各行业之首。2022/23财年前6个月成衣出口16亿美元。2018/19财年,缅制造企业49842万家,加工制造业实现产值(现价)26.06万亿缅甸元,同比增长15.95%。从地区分布来看,曼德勒省10092家,仰光8478家,实皆省6797家, 勃固省6344家。截至2022年8月31日,缅制造业领域吸引外资132.16亿美元,占比 14.32%。。

采掘业

缅甸生产宝石,例如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玉。红宝石是最大的收入者;世界上有90%的红宝石来自该国,其红色石头因其纯洁和色调而受到珍视。泰国购买该国大部分宝石。缅甸的“红宝石谷”是曼德勒北部200千米山区莫戈克地区,以其稀有的鸽子的血红宝石和蓝色蓝宝石而闻名。

许多美国欧洲的珠宝公司,包括保利,蒂法尼和卡地亚,拒绝根据矿山中可悲的工作条件的报道进口这些石头。人权观察组织鼓励根据这些报告完全禁止购买缅甸宝石,并且由于几乎所有利润都归功于统治军团,因为该国的大多数采矿活动都是政府运营的。缅甸政府通过直接所有权或与矿业的私人所有者的合资企业控制宝石贸易。

稀有地球元素也是一个重大出口,因为缅甸提供了大约10%的世界稀土

根据缅甸商务部统计,2019—2020财年缅甸对外出口的玉石/宝石较去年同期增加逾410吨,总收入增加逾6000万美元。根据自然资源管理机构(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统计,缅甸黄金产量全年稳定在每月650金盎司左右。根据缅甸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0—2021财年,缅甸矿产出口额大幅下降至8.95亿美元,较2019—2020财年矿产出口额减少了9.75亿美元。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矿产出口额3.55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3.27%。

加工业

随着欧盟及美国相继对缅甸解除经济制裁,缅甸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不断凸显,加之欧美给予缅甸的普惠制待遇,以纺织制衣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缅甸蓬勃发展。2018/19财年,缅甸纺织品出口额达48.3亿美元,占缅甸同期出口总额的28.3%,出口额位居各行业之首。2022/23财年前6个月成衣出口16亿美元。2018/19财年,缅制造企业49842万家,加工制造业实现产值(现价)26.06万亿缅甸元,同比增长15.95%。

从地区分布来看,曼德勒省10092家,仰光8478家,实皆省6797家,勃固省6344家。从企业资本金来看,微型企业平均5500万缅币,小型企业平均1.59亿缅币,中大型企业平均10.28亿缅币;从企业收入来看,微型企业平均3910万缅币,小型企业平均2.17亿缅币,中大型企业平均9.3亿缅币;从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来看,微型企业平均1220万缅币,小型企业平均4990万缅币,中大型企业平均2.92亿缅币。截至2022年8月31日,缅制造业领域吸引外资132.16亿美元,占比14.32%。

服装行业是仰光地区的主要工作创造者,2015年中期总共雇用了20万名工人。从2018年3月开始,缅甸政府每天为服装工人提供最低工资4800(3.18美元)。

缅甸服装部门如果通过条目数量而不是其价值来衡量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2012年3月,泰国最大的制造商中有六家宣布,他们将以较低的人工成本迁移到缅甸,主要是仰光地区。在2015年中,众所周知,缅甸约有55%的官方注册服装公司是完全或部分外国拥有的。与外国人有联系的公司几乎提供了所有服装出口,近年来这些企业迅速上升,尤其是自2012年取消欧盟制裁以来。缅甸在2016年出口了价值16亿美元的服装和纺织品。

能源

根据世界银行《缅甸能源基础设施监测报告》,缅甸人均能源供应总量为18.2吉焦耳。缅甸能源结构占比分别为:生物质能53%、石油34%、电力8%、天然气3%和煤炭2%。2019年人均年用电量仅为420千瓦时,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液化石油气(LPG)等现代能源获取仅限于城市地区,传统生物质能源(木材和木炭)约占一次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

电力方面,根据《2021年缅甸年鉴》,2019/20财年缅甸电力行业产值为1.9万亿缅甸元,对GDP贡献率1.69%。2020年缅甸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7091兆瓦,其中,水电约占46%(3297兆瓦),天然气发电约占51%(3634 兆瓦),燃煤发电约占1.7%(120兆瓦),太阳能发电约0.56%(40兆瓦)。此外,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小型离网柴油和小型水电机组估计总装机容量约为114兆瓦。

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根据《2021年缅甸年鉴》,2019/20财年缅甸油气行业产值为4.267万亿缅甸元,对GDP贡献率3.78%。2021年由于缅甸政局变化,在缅甸从事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法国道达尔公司、美国雪佛来、澳大利亚伍德赛德、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和日本三菱相继宣布出让股份撤出缅甸市场。之后欧盟对缅甸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MOGE)采取了经济制裁。缅甸计财部数据显示,2021年缅甸天然气出口创汇31.507亿美元。1988/89财年至2020/21财年,外资在缅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超过227.73亿美元。

其他产业

受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所限,缅甸钢铁、化工、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产业发展滞后,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第三产业

旅游业

缅甸政府将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放开落地签。根据缅甸酒店和旅游部统计数据,2018/19财年赴缅国际游客达417.3万人次,中国、法国美国游客分别占国际游客的60.98%、4.61%和4.18%。据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局数据,截至2022年8月31日,外国企业在缅甸酒店旅游领域投资额32.82亿美元,占外商在缅甸投资的3.56%。2022年5月,缅甸重新开放旅游电子签证

交通通讯业

近年来,缅甸交通通讯业发展较快,2018/19财年缅甸交通行业产值(现价)11.84万亿缅甸元,同比增长13.5%,GDP占比11.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通信行业产值(现价)2.08万亿缅币,同比增长12%,GDP占比2.0%,同比持平。2018年,越南军队电信集团通过与缅甸当地企业合资,进军缅甸电信市场,成为继MPT、Ooredoo和Telenor之后缅甸第四家电信运营商。缅甸通信业实现从2G到4G的跳跃式发展后,继续保持高市场化、高竞争度的蓬勃发展态势。2021年政局发生变化后,Mytel、Ooredoo陆续出售业务退出缅甸市场。截至2022年8月31日,外国企业在缅甸交通通信领域投资额113.45亿美元,占外商在缅甸投资的12.29%。

金融业

缅甸有5家国有银行,分别为:缅甸中央银行(1948年成立,前身为缅甸联邦银行,1990年改称中央银行)、缅甸农业银行(1953年成立)、缅甸经济银行(1967年成立)、缅甸外贸银行(1967年成立)和缅甸投资与商业银行(1989年成立)。从1992年起,允许私人开办银行,2016年开始允许外国银行在缅设立代表处。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越南投资与发展银行、大华银行东京三菱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外国银行在缅开设分行。

缅甸证券交易所运营商为仰光证券交易合资公司,该公司51%的股份属于缅财政部下属的缅甸经济银行,该交易所由日本交易所集团和大和证券集团两家日本公司出资协助缅甸建立(日本大和证券占股30.25%,日本交易所占股18.75%) 。日本政府金融厅协助缅甸成立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规定,目前仅允许纯缅甸公司在仰光交易所上市交易,外资公司无法在缅上市。但随着缅甸新《公司法》的生效(在新《公司法》下,外资直接或间接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者权益不高于35%的公司都可被视为本地公司) ,外资可参与到证券交易中。

社会事业

教育

缅甸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扫盲工作,据缅甸官方媒体《环球新光报》报道,截至2022成人识字率约94.75%,高等教育入学率约为18%,人力资源较丰富。教育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儿园和学前学校,招收3~5岁儿童;2019年前,缅甸基础教育为10年制。为与国际教育体系接轨,缅甸政府于2017年开始着手基础教育改革,入学年龄由5岁提高至6岁,将基础教育10年制延长到12年制。2020年起,原10年制学生顺延学习期限2年。新学制下,缅甸基础教育分布为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普通高校本科自2012年起改三年制为四年制。

缅甸现共有基础教育学校40876所,大学与学院108所。著名学府有仰光大学(University of Yangon)、曼德勒大学(Mandalay University)等。自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缅甸蔓延后,各类学校均关闭。2021年5月,国家管理委员会号召并协助各类学校复课,但遭到学生抵制,复学人数较少。同时,由于大量教职员工自2021年2月开始参与罢工运动,学校面临师资不足问题。2022年6月1日起,缅甸全国各地基础学校陆续开学复课。

科技

缅甸科技基础薄弱,设施和人才匮乏,科研水平和能力不足,经济科技发展数据缺乏系统科学的统计。2016年4月民盟政府执政时,将原科技部合并到教育部。在改革开放大势的驱动下,缅甸政府高层日益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并鼓励吸引外资发展科技,2018年6月颁布《缅甸科技创新法》。《缅甸实现2018~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9年3月成立了以副总统敏瑞为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与创新委员会。2019年8月7日,Myanmar Sat 2 人造卫星由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火箭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

媒体

缅甸全国发行的日报有3种:《缅甸之光》《每日镜报》《缅甸新光》,目前私营报刊只有《十一新闻》和《标准时间》。此外,全国还有《妙瓦底日报》、《仰光时报》等,另有《金凤凰》等中文期刊。

缅甸国家通讯社为缅甸通讯社。电视台主要有缅甸之声电视台、妙瓦底电视台、MRTV–4、缅甸国际(MRTV–3)、Channel–7、Skynet–TV等,其中最主要的电视媒体是缅甸国家电视台MRTV和妙瓦底电视台。

缅甸媒体经历了长期的政府管制,近几年突然放开后出现了各种声音,偶有涉华负面报道。政局变化后,缅甸主流媒体对华报道总体正面客观,但反军势力通过社交媒体对华负面报道、评论居多。

文化

缅甸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有: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昂山博物馆等。。

缅甸国家博物馆

缅甸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Myanmar)分为两个馆区,仰光馆位于仰光卑谬路66号,内比都馆位于首都内比都清嘉荷路奥塔拉蒂里镇。仰光馆成立于1952年,最初在仰光市瑞光大金塔路银禧大楼开放。1970年迁至潘索丹街24/26号。1996年迁至现址,1996年9月18日向公众开放。藏品4000余件,主要为与缅甸人民历史、文化和文明有关的古代文物、装饰品、艺术品、碑文和历史纪贪品。内比都馆于2010年开工,2015年竣工,是仅次于仰光馆的缅甸国内第二大博物馆。内比都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共有5栋楼。入口大楼有一个小剧场、贵宾接待室、展示给总统的礼物的房间、历史汽车和公共区域,其他4栋楼用于展厅、库房、办公。

缅甸国家图书馆

缅甸国家图书馆,是缅甸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隶属宗教事务和文化部。前身为伯纳德自由公共图书馆。由英国驻缅甸高级专员C.E.伯纳德爵士Sir Charies Edward Bernard)在1883年2月21日建立。成立的目的是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学和历史知识,为买不起书的人提供书籍。最初由教育财团管理。执行机构为伯纳德自由图书馆管理机构,由三名政府雇员和一名大学理事会成员组成。

缅甸独立后,1952年6月1日缅甸联邦文化部以国家图书馆的名义设立该馆,同时将之移到大金塔路的千堂 (JubileeHal)。1964年,该馆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并移到仰光市政广大厦三层,阅览室也于1965年1月4日正式开放供民众阅造书报。1995年7月15日开始在(当时的)仰光市郊淡汶(Tamwe)镇区筹建国家图书新大厦,并于2002年时将国家图书馆入此新大厦,2008年5月2日娜吉台风重创仰光市,国家图书馆也因此遭难,在该年8月被移到仰景(Yankin)镇的Thirimingala林萌道中去。

卫生

根据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2017财年末,缅甸共有公立医院1115所,医生10479名,护士20881名。全国有私立医院187所,72%的人选择到私立医院就诊。主要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肝炎肺结核。据报道,2019年1~11月 全国共有23203人感染登革热,死亡123人,其中克钦邦感染人数最多,达4000人。全国近1/10的人患有肝炎,结核病的发病人数排在全球前30名内。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前,缅甸平均每天有约500人到邻国治病、体检。2017年共有21.7951万人次出国就诊或体检,其中前往泰国的最多(占56%),其次是印度(占19%)和新加坡(占11%)。

目前,在缅甸尚无中国政府派驻的常驻援外医疗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方先后向缅方派出三批次医疗专家组,协助缅方抗击疫情)。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缅甸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4.68%,人均医疗卫生支出60.02美元。

缅甸政府最新发布的2019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2014年至2019年缅甸在人口、社会经济和发展等主要指标方面取得积极进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国民预期寿命从2014年的64.3岁增加至2021年的67.4岁。新生儿死亡率从61.8‰降至3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71.8‰降至37.7‰。男女比例达到88比100,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成员外出务工(含赴国外)比例较高。各类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2%。

体育

2011年,缅甸开始重视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发展,设立了体育部下属的仰光体育学院和曼德勒体育学院,后来又增加了毛淡棉体育学院和东枝体育学院。2015年,缅甸在内比都成立了内比都体育大学,培养体育专业人才。2021年12月14日,中国援建的缅甸国家体育馆交付使用,为缅甸人民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又一座全新的现代化体育设施。

缅甸的传统体育有赛船、赛马、藤球等。为号召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缅甸政府将每年的12月定为“体育运动月”。曼德勒省政府在每年12月份设定其中一天为“走路日”。

缅甸设立了缅甸奥林匹克委员会、全国健康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足球俱乐部等多个组织推动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但缅甸体育事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深受国家经济缓慢发展的制约。

社会治安

缅甸超过85%的人信仰佛教,民风淳朴,但民情社情较为复杂。缅甸有数十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主要分布在若开邦、钦邦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孟邦等地。当地居民不能合法持有枪支,但刑事、恐怖事件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2年,缅甸的谋杀率为每10万人15.2起,谋杀总数为8044起。影响缅甸高谋杀率的因素包括社区暴力和武装冲突。2012年透明国际清廉指数(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腐败 Perceptions Index)将缅甸排在176个国家中的第171名。

2021年3月14日及之后数日,仰光兰达雅、瑞雪碧达等工业区多家服装厂被打砸抢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目前,反军势力“人民防卫军”(PDF)在缅甸全国各地活动,在实皆省钦邦等地尤其活跃,主要针对军方目标进行袭击破坏。

交通

综述

2010年后,缅甸推行经济改革,政府逐渐重视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过去20年里,缅甸铁路网迅速扩展至3500千米。2011年,运输公司运载旅客2800万人次,货物500万吨。内河运输公司货运超过铁路货运的50%以上。

公路

缅交通和铁道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缅甸全国公路里程为3.42万千米。近年来,缅甸陆路交通有所改善,据缅甸建设部高速公路司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8过渡财年末,缅甸公路总里程为4.19万千米,其中沥青路2.59万千米,碎石路3011千米,土路4491千米。2018-2019年客运量为895.1万人次,客运收入约11.75亿缅甸元,货运量为123.9万吨,货运收入约18.79亿缅币。

缅甸与中国、老挝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接壤。连接中国与缅甸的公路主要有腾密公路。腾密公路缅甸段起点为云南腾冲与缅甸接壤的中缅南四号界桩,终点是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公路全部由中国援建。印度政府也将提供5亿美元经济援助,部分援款将用于修建连接印度、缅甸和泰国的三边公路,从印缅边境德木口岸途径曼德勒内比都、抵达缅泰边境的妙瓦底口岸,公路全长约3200千米。

铁路

缅交通和铁道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缅甸全国铁路总长5759千米。缅甸铁路网由缅甸铁路公司运营,该公司是隶属于缅甸铁路交通部的国有铁路公司。

缅甸铁路基础设施较差,路网陈旧,在季风季节无法通行。由于轨道和桥梁状况不佳,货运列车的速度在所有现有线路上都受到严重限制。货运列车的最高时速为24千米/小时,该路段的商业时速可能低至12~14千米/小时。主要线路有仰光曼德勒、仰光一勃固、仰光毛淡棉、仰光一卑谬镇、曼德勒一密支那等。据缅甸交通与通信部铁路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缅甸铁路全长6077千米,多为窄轨,有960个站点。拥有机车437辆,其中蒸汽机车23辆,柴油机车414辆,客车厢1021节、货车厢1847节。2018~2019财年客运量为3686万人次,客运收入316.61亿缅甸元,货运量为193.5万吨,货运收入133.36亿缅币。

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方面,缅甸正规划推动中缅、缅泰、缅印互联互通项目,其中中缅铁路项目近期计划建设木姐一曼德勒段,已于2020年1月向缅方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远期计划从中国瑞丽市延伸至缅甸皎漂。

缅甸仰光有环城铁路,全长约45.9千米,连接缅甸市区与城郊,全程耗时约3小时,目前尚无城市地铁。

航空

主要航空公司有缅甸航空公司、缅甸国际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甘波扎航空公司、蒲甘航空公司、金色缅甸航空公司等。主要机场有仰光机场、曼德勒国际机场内比都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内比都和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

缅甸全国有国际机场3个,国内机场31个,主要机场有仰光国际机场、曼德勒机场、内比都机场、黑河瑷珲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内比都和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2018/2019财年,缅执飞冬类公共航班26018架次(包机325架次,定期航班25693架次),境内游客运输量177.4万人次,客运收入约1657.68亿缅甸元。截至2019年底,缅甸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达航线,主要国际航线可达曼谷、清迈、北京、昆明市广州市南宁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北市新加坡吉隆坡达卡金边河内、胡志明、加尔各答达卡首尔特别市多哈等城市。

航运

缅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内河航道约9219英里,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缅甸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海港。缅甸交通与通讯部数据显示,内河航道约14842.6千米,仰光港口包括仰光港和迪洛瓦港。2018/19财年,缅甸港口总吞吐量为1719.1万吨,其中仰光1061.4万吨,内河运输量110万吨,货运收入29.79亿缅甸元,运输旅客1040.5万人次,客运收入约14.02亿缅币。

文化

缅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缅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风俗习惯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缅甸独立后,始终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在缅甸有广泛影响,占主导地位。

饮食

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 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 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 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缅甸菜肴受到印度菜、中国菜、泰国菜以及国内少数民族菜肴的影响。缅甸菜特点是口味微辣,很少使用香料。一顿典型的缅甸餐包括几种缅甸咖喱、一种汤、蒸米饭、腌鱼发酵酱以及蘸食蔬菜。巴拉琼(balachaung)、印度式腌菜和腌制蔬菜等调味品通常与菜肴一起食用。与其他东南亚菜肴一样,鱼露和虾酱是缅甸人常用的配料,但缅甸菜肴还大量使用鹰嘴豆、扁豆和罗望子,罗望子用来增加酸味,而不是使用其他菜肴中的酸橙汁或醋。

莫辛加

莫辛加(缅甸语:မုန့်ဟင်းခါး,英语:Mohinga)是缅甸的一种米粉和鱼汤,是缅甸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缅甸的国菜。 缅甸大部分地区都能买到莫辛加,在大城市的街头小贩和路边摊都有出售。传统上只有在早餐时食用,但如今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食用。莫辛加的主要配料是克粉和碾碎的烤米、大蒜、葱或洋葱、香茅属、姜、鱼酱、鱼露鲇形目(或其他类型的鱼,如鲤鱼)。莫辛加与米粉一起食用,配上鱼露、青柠、炸脆洋葱、香菜、葱、干辣椒碎,还可选配炸过的缅甸油条(如鹰嘴豆、乌拉豆、葫芦、油条片)以及水煮鸡蛋和炸糯米鱼饼。

习俗

取名

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先生之意),对平辈冠以“哥”(兄辈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妇女也同样,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称“杜”(姑、姨、婶之意),对晚辈或平辈称“玛”(意为姑娘姐妹)。有时为了自谦或亲切也可以将冠词省去。在军衔、警衔或博士学位后,则不加冠词,所以过去还常常见到“奈温将军”的叫法。

缅甸人把缅文三十三个字母按照星相占卜的规定分为七组,分别代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一天都对应着相应的字母,孩子出生在星期几就选相应的字母拼成的字作为名字的第一个字,再按其他的规定和讲究选择后面的字来命名。有人做过有趣的统计,按星期拼法起的缅甸名字男名女名加起来所用的字,总共不超过一百个。纵观其中,缅甸男名使用比较多的是勇敢、胜利、沉稳、富足、太阳等含义的字眼,这些字的发音雄浑洪亮;缅甸女性则常常以美丽、纯洁、香艳、安静、月亮等为名,发音也温婉柔和。其中折射出缅甸人的喜好和期许。

称呼

缅甸语非常注重年龄。通常在人名前使用敬语,除非是从小或年轻时就认识的人,或者是较年轻的下属,否则只称呼人名而不使用敬语是不礼貌的。年轻男性被称为Maung或Ko(兄弟),年长或资深男性被称为U(叔叔)。同样,年轻女性被称为Ma(姐姐),年长或资深女性被称为Daw(阿姨),无论其婚姻状况如何。如今,"阿姨"或"叔叔"也很常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因对象不同而异,并与年龄有关。与长者交谈时要更加恭敬,与佛教僧侣交谈时也有专门的词汇。

生活禁忌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双手交叉胸前,表示对大人的尊敬。缅甸民族为人谦卑,与缅甸人民交往忌趾高气扬。缅甸的许多工作场所也设有无鞋区,或完全限制穿鞋,通常将鞋放在走廊或办公室入口处。

皈依礼

按缅甸佛教习惯,男子在成人前,一般从五六岁起,都要举行剃度仪式, 进寺庙当一次和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一个星期,这样才算成人,在社会上才会受到尊敬。

婚姻禁忌

缅甸人的婚礼充满佛教色彩,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的三个月内是缅甸僧侣的安居期。在僧侣安居期内,僧侣不能到寺庙外活动,缅甸人也不许结婚,因此婚礼时间要选择在缅历4月15日以前和7月15日以后举行。依照缅甸历来的习俗,在婚嫁之前,双方要经过一段很长的“相互认识”的阶段。

缅甸文化中,婚礼被视为十二吉祥仪式之一。传统的缅甸民间传说认为爱情就是命运,印度教的梵天神会在孩子出生六天时,将一个人的爱情命运写在他或她的眉心上,称为nahpuza(နဖူးစာ,意为"额头上的命运")。缅甸婚礼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世俗的;可以是奢华的,也可以是简单的。传统上,无论是否举行仪式,只要看到男方的longyi(纱笼)挂在屋内的栏杆上,或者看到一对新人用同一个盘子吃饭,就可以认定他们结婚了。嫁妆通常是闻所未闻的,包办婚姻也不是普通缅甸人的习俗。传统上,婚礼避免在佛教斋戒期间举行。

一般来说,佛教僧侣不会出席婚礼并主持婚礼仪式,因为他们被禁止主持婚礼,因为婚礼被认为是世俗的事情(lokiya)。通常情况下,新郎新娘会在婚礼当天早上安排一场布施宴请僧侣,以获得功德。

更奢华的婚礼需要数月的准备,包括咨询占星师,选择最吉利的时间和场景。此外,还要聘请一位司仪(通常是婆罗门)主持仪式。新郎和新娘相邻坐在垫子上。婚礼开始时,婆罗门吹响海螺壳以开始仪式,然后将新人的手掌合拢,用白布包裹,并将合拢的手掌浸入银碗中。缅甸语中的"结婚"一词是let htat(လက်ထပ်),字面意思是"合掌"。在吟诵几句梵语咒语后,婆罗门会从碗中取出新人合掌的手掌,吹响海螺壳,仪式结束。

葬礼

缅甸人的葬礼通常持续一周,尸体传统上在第三天下葬或火化。土葬很常见,但在城市中火葬更为普遍,缅甸的正统佛教徒和僧侣也采用火葬。在死者口中放一枚硬币,称为"kudoga",以支付死亡"渡口费"。在真正安葬尸体之前,要献上姜黄裹米祭品,以安抚大地守护神"玛佐"。在实际葬礼中,会向所有参加者分发写有逝者姓名的纸扇以及有关生命无常和三摩地的佛经等礼物。

在城市地区,葬礼上通常会为不富裕的家庭送上花圈和鲜花以及金钱。但在农村,丧家会收到食品等更实用的礼物。在这七天里,死者生前所在房屋的门窗可以敞开,让死者的意识或"灵魂"离开房屋,并在夜间守夜。第七天称为"还勒",人们向僧侣供奉饭食,僧侣则念诵祝福语、护身符并将功德转给逝者,最后举行佛教奠酒仪式。

节日

法定节日

截止日期为:2023-11-17

传统节日
泼水节

泼水节(Thingyan)是缅甸的新年节日,通常在四月中旬举行。是佛教的节日,庆祝时间为四至五天,最终以新年结束。Thingyan节的日期根据缅甸日历计算。该节日的日期是缅甸全国的公共假日,也是学年结束时暑假的一部分。节日期间人们从任何形状或形式的容器或出水装置中泼水或互相浇水,可在节日的前四天进行。缅甸新年与南亚许多国家的新年庆祝活动几乎同时举行,如老挝泰国柬埔寨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

点灯节

缅甸点灯节,缅历7月月圆日。传说佛祖在雨季时到天庭守戒诵经3个月,到缅历7月月圆日重返人间,凡间张灯结彩迎佛祖归来。按照习俗,该节日在佛教安息日(Vassa)结束时举行,是缅甸仅次于新年泼水节(Thingyan Festival)的第二大节日。

献袈裟节

缅甸献袈裟节,缅历7月月圆至8月月圆期间。善男信女要向僧侣敬献袈裟,在8月月圆日点灯迎神,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此日又称“光明节”。缅甸政府部门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为公休日。

服饰

缅族的服饰与云南省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纱笼”,男裙称“布梭”,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甸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缅甸妇女多留长发,挽发髻,戴鲜花,喜爱用“檀那伽”的香木浆涂在脸上,有清凉、防晒、护肤作用。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

传统游戏

钦隆(chinlone),又称手杖球,是缅甸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它是一项非竞技性运动,通常由六人组成一队进行比赛。使用的球通常由手工编织的藤条制成,击打时发出类似篮子的声音。钦隆球的玩法与"黑客背"类似,都是在一个圆圈内相互传球,无需用手。不过,在游戏中,玩家一边走一边传球,其中一名玩家在圆圈的中心。游戏的要点是在尽可能创造性地来回传球的同时不让球落地。男子、妇女和儿童经常是一起进行运动,可以交替进行。虽然速度非常快,但运动的目的在于娱乐性和流畅性,就像表演或舞蹈一样。

潘坤(Phankhon)是缅甸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需要两支队伍,由四到五名球员组成。分为进攻队和防守队。进攻队必须单脚跳过"防守"队设置的五个不同的人体障碍。每轮比赛中,防守队都会增加一个障碍,使跳跃高度更高。

乐威(Lethwei),又被称为缅甸拳,是缅甸的一项全接触搏击运动,采用站立击打,和头撞。因为这项运动只用胶带和纱布进行赤手空拳的练习,同时允许拳手使用拳头、肘部、膝盖和脚进行攻击,也允许使用头部撞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武术之一。大多数搏击运动都不允许使用头槌,但头槌却是乐威拳手的重要武器,该项运动也因此被称为"九肢之术"。再加上其赤手空拳的性质,被誉为最血腥、最暴力的武术之一。

纳班是缅甸的一种传统格斗形式。纳班最初以印度摔跤为基础,主要在农村地区练习。纳班在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景颇族和钦族中尤其流行。摔跤技巧包括关节锁、击打穴位、击掌、击脚和擒拿。对手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是合法的攻击目标。

缅历

缅历 (缅甸语:မြန်မာသက္ကရာဇ်),又被称为缅甸历法,是一种主要使用于缅甸的阴阳历。该历法的月以恒星月为基准,而年则以回归年为基准。缅历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以老的印度历为基础,但与之不同的是,缅历中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缅历会不定期地以添加闰月和闰日的形式来消除由于印度历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回归年时间不同而积累起来的时间差。

自从缅历于640年在室利差呾罗被正式推广使用以来,它作为缅甸各个朝代的历法一直使用至今而从未间断。它也被其他东南亚历史上的王朝作为正式历法使用,例如缅甸若开邦的阿拉干王国、泰国北部的兰纳王国、老挝南掌和泰国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过去也使用缅历。另外,缅历在柬埔寨一直被当作正式历法使用至十九世纪。在今天,缅历仅在缅甸作为与佛历并存的一种民用历在使用。缅历新年——泼水节和其他缅甸传统节日就是通过缅历确定的,其中许多节日是佛教节日。

缅历全年分为12个月,每月以月相为准,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单月29天,双月则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个闰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为缅历0年。缅历和西历相差三个多月,缅历一月一日约在西历四月中,也即是在泼水节后的第一天。

星期

缅历以“日、月、火、水、木、金、土”来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则分成两半,上半日为水曜日,下半日为罗曜日。这8个“星相日”各对应一种生肖,分别是:星期一属虎,星期二属狮,星期三上午属象,星期三下午属无牙象,星期四属鼠,星期五属天竺鼠,星期六属龙,星期天属妙翅鸟。缅甸人根据自己出生在星期几来确定自己的生肖。

截止日期为:2023-11-17

缅历法及宗教节期

截止日期为:2023-11-17

文学

缅甸文学,是缅甸产生的缅甸语著作。石刻碑文是缅甸文学最古老的形式,现存最早的石刻碑文是1113年。在随后的250年中,又有500多篇模式相似但风格更为成熟的献辞碑文被镌刻在石碑上。其中许多碑文都包含了皇室女眷创作的雄辩的祷文和诗歌。14世纪到19世纪的后期碑文也是类似的风格。在缅甸佛教君主的支持下,用毛笔在棕榈叶上刻画或用石英铅笔在折叠纸上书写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从14世纪开始蓬勃发展,直到19世纪印刷术开始盛行。作者包括佛教僧侣、寺院训练有素的朝臣和一些宫廷诗人。这种文学是佛教的虔诚和宫廷语言的精炼。历史民谣、颂歌、格律版佛教故事和其他各种诗歌形式以及劝诫书信构成了这种文学。用缅甸语创作的散文作品相对较少。

印刷术传入缅甸南部后,缅甸文学发生了变化。从1875年起,在英国的统治下,印刷厂的所有者开始出版戏剧等通俗作品,并配有歌曲和舞台说明。1875年至1885年期间,吴古的悲剧占据了主导地位。1904年,第一部缅甸小说问世。1910年代,文学杂志的出现刺激了短篇小说和连载小说的流行。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1948 年缅甸独立后,许多作家试图用文学来帮助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然而,1962年吴奈温领导的军事政变后,政府向作家施压,要求他们改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题和风格,直到21世纪,言论自由仍在不断削弱。

戏剧

据缅甸专家考证,缅甸最古老的舞蹈是神舞(属原始宗教巫舞,与跳神会存在渊源关系),但缅甸戏剧最初并非由巫师或专业艺术家创造,而是爱好歌舞的农民利用农闲集体创造了早期的演出艺术。他们最先创造了“梅歪阿嘎”,然后在歌舞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佛教贝叶经书中的故事发展成小型歌舞戏“梅歪撒”;而“涅巴肯”也是为弘扬佛教“本生故事”而创作的表演艺术。

梅歪阿嘎

“梅歪”是在平地上围成圆圈的意思;“阿嘎”,是指舞蹈。梅歪阿嘎就是民间艺人们在空旷的草地上,用花草和绿叶树枝围成圆圈,观众就在圆圈里观看艺人们的歌舞表演。之后,民间艺人又给梅歪阿嘎增加了“双人舞”的故事情节,使之成为缅甸歌舞走向戏剧表演艺术的“前生”。

涅巴肯

“涅巴”是佛本生故事(佛祖释迦牟尼轮回转世的故事),“肯”是展示的意思。据说,涅巴肯是缅甸第二种最古老的、有故事情节的歌舞戏。农闲时,民间艺人坐在一起商议该如何将佛本生故事搬上舞台。最初,他们是用哑剧,靠造型表演的方式展示佛教的本生故事,但效果不理想。于是,民间艺人继续创作,将歌舞融入涅巴肯里。有缅甸学者认为,1531~1751年是涅巴肯的流行年代。之后,涅巴肯在缅甸戏剧、歌舞和木偶戏三种艺术中独树一帜,一直流传到英国殖民统治缅甸时期。

梅歪撒

“撒”是戏剧的意思。梅歪撒是在梅歪阿嘎的基础上,在歌舞表演中加入剧情逐渐发展起来的戏剧文化。因缺乏史料记载,史学家无法准确判断其起始年代,只能从阿瓦王朝的壁画中推测其大约起始于阿瓦王朝(1364~1555)。

梅歪撒与涅巴肯的区别在于:涅巴肯是以表演佛教本生故事为主的歌舞戏,其后来的发展,不仅剧情内容多,人物也多,妙翅鸟、龙、树精、紧那罗及各种人物,场景、规模等也不断增加;梅歪撒的表演则以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神灵、王子、公主、彩旦、丑角等组成队伍进行。

缅甸的早期戏剧,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缅甸中部地区的瑞波镇曾流行的长鼓戏、大鼓戏等地方性剧种。

佑碟萨(木偶戏)

佑碟萨即缅甸的木偶戏。缅甸的木偶属于悬丝傀儡,高约60厘米,早期有14根线牵引,后来增加到约40根线。传统的偶像有28个,后来增加到30余个形象,如国王、王子、公主、魔王、丞相、神仙、鹿、虎等。

缅甸戏剧史专家认为,贡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时剧务大臣吴多[注]首创。也有专家认为,缅甸木偶戏的源流大致有两条:一是来自意大利;二是来自中国。吴密奈著《联邦舞蹈》曰:若开地区的木偶戏,大约起始于旦迎瓦底王朝。当时,佛塔落成之际,人们需要举办庆典。于是,艺人们按照佛本生故事中的人物雕刻制作成木偶,以木偶戏来展示故事的情节。公元1186年,木偶戏传遍整个缅甸。

缅甸戏剧的发展进入中期,仍然在草地上围成圆圈表演的平地戏,人们称之为“低戏”,而木偶戏却因表演佛教“本生经故事”时起,就建造了戏台,艺人们也就称其为“高戏”。不过,现在的木偶戏也有在平地上表演。

阿迎

阿迎即缅甸宫廷戏。“阿迎”缅甸语意为悠扬娴雅。开始为坐唱阿迎。后宫中加了舞蹈。初期女角、丑角各一。女角且歌且舞。丑角插科打诨,背名诗、讲韵白,即席助兴,后发展为女角丑角各二,演出一些简单故事。用鼓、竹匣琴、笛子伴奏,后增加了编鼓、编锣、唢呐等。1885年缅甸王朝覆灭,艺人们散落民间。“阿迎”艺人在民间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艺术,致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柔雅轻歌曼舞的风格。“阿迎”出现了以喜剧、闹剧形式来展现剧情,其丑角增加到三人,女演员也增加了五六位,并由平地上表演的“低戏”衍变到搭戏台表演的“高戏”。双人舞是“阿迎”的重戏,艺人们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双人舞拉手搂腰的舞姿,还要创作出新的歌舞来吸引观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迎舞台采用了景片、灯光,服饰华丽;缅乐西乐兼有;女角五六人,兼饰剧中男女角色,丑角二三人;剧目系自编的短小喜剧、闹剧,或在简单情节中贯串演出各种舞蹈,或演出某些古典名剧片断。有的团亦唱时代歌曲,跳现代舞。阿迎剧团小巧灵活,到处皆可搭台演出。到20世纪60年代全缅甸此类剧团有60~70个。大多在仰光曼德勒两地。

各民族的地方戏

在缅甸下部地区有一些地方戏,如土瓦地区的土瓦人有“冬舞”。这种舞蹈可由男女同舞,但传统的土瓦“冬舞”是在僧侣火葬仪式上,男青年们抬起尸体,以类似武术的步伐演示各种动作的同时,还按语韵的节奏吟诵“旦恰”词来颂扬逝者,为僧侣送行。在若开地区的若开人,有“冬姜舞”。吴密奈在《联邦舞蹈》中表示,“冬姜舞”大约始于公元890年,艾嘉迪斯方丈的火葬仪式上,舞蹈的男子大约三五十人,他们以踏步、击掌、弯腰、再击掌等舞姿,边歌边舞。后来又创作了“冬莹舞”[注],其舞姿有踏步式、起蹲式、柔软式等,有歌咏队伴唱,还按语韵的节奏吟诵“旦恰”词,相互助兴。歌曲与“旦恰”词的内容取自佛教经典、历史、英雄、时事等题材。若开地区的地方歌舞戏中,还有“彬股阿嘎”。缅甸语“彬股”是蜘蛛,“彬股阿嘎”即“蜘蛛舞”。这种表演艺术实际上是当地的一个剧种,不仅表演人数需要约四十人,整个剧情要演两个夜晚才能结束。此外,若开地区还有一种戏,叫“娥西阿嘎”[注]。缅语“娥西”是绯鲫鱼;“娥西阿嘎”即“绯鲫鱼舞”。“娥西阿嘎”由一人扮演各种角色。表演者以不同人物的声音、动作、舞姿等扮演国王、大臣、神婆;剧中有专门的“绯鲫鱼”歌曲,还有专门的舞蹈来配合表演;加上独角戏的舞姿和语言,有喜剧的风格,剧情曲折生动,很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傣族属同宗民族)也有歌舞戏。20世纪80、90年代,缅甸掸族剧团还到云南省边城瑞丽市表演过歌舞剧《罗摩衍那》。

现代戏剧

缅甸戏剧艺术在历经几个世纪由歌舞与话剧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然而,由于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等原因,缅甸缺乏优秀的剧作家及戏剧作品。

20世纪30年代,缅甸文坛上兴起了一场改革文风的“实验文学运动”。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最先被作家佐基、德钦巴当等人介绍给缅甸人民。莫里哀的戏剧风格和创作思想直接影响了缅甸文坛。新写的剧本不再采用诗体,而是代之以生动的对白,成为现代缅甸话剧的开端。40年代由于战争烽火波及缅甸,许多电影演员迫于生计投身戏剧演出,从而扩大了戏剧界的队伍。上演的剧目中不仅有古典宫廷戏,而且有现代歌舞剧、说唱剧和话剧等。由于宣传工作的需要,在40年代后期又开始出现了一个年轻的剧种──广播剧。1948年独立后,戏剧创新者、名演员瑞曼丁貌将宫廷剧与现代话剧、说唱剧等融合在一起。1962年后国立剧团成立,并兴修剧院。1970年9月组织了全缅“戏剧与戏剧文学讨论会”。缅甸独立后,曾举办过 “缅甸传统文化音乐、舞蹈、写作、乐器竞赛”等促进发展缅甸艺术的活动,缅甸戏剧艺术家们将很大精力放在《罗摩衍那》歌舞与话剧融合的表演艺术上。缅甸的《罗摩衍那》不仅改编了剧情,人物等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区别,增加了长老,使之符合缅甸的国情

如今,仰光曼德勒不仅有多家大剧院,还有露天大剧场供戏剧艺术家们展演佳作。20世纪40年代,仰光市和曼德勒市创立艺术学校,20世纪末又在原艺术学校基础上建立了仰光文化大学[注]、曼德勒文化大学。此后,这两所文化大学又更名为仰光文化艺术大学和曼德勒文化艺术大学,其教学重点是传承缅甸的传统文化艺术。

音乐

缅甸的声乐均用真声演唱。室外民歌高亢、粗犷,有儿歌、情歌、风物歌及各种鼓曲等。室内歌曲作为贵族文人音乐,以柔雅细腻抒发情感,如古曲中的古典音乐鸠曲、布艾曲、德钦坎曲、巴骠曲、瑜陀耶曲[、孟曲等。演唱时,有弯琴、竹排琴、小碰铃、木梆子(小合板)等伴奏。曲艺类常见的有妲恰,类似于中国的快板,但又含说、唱、舞形式,由象脚鼓或多巴鼓、唢呐、竖笛、铙、、竹拍板和一舞者组合表演。在泼水节与佛教节日里,表演者边走、边唱、边说、边吹奏、边跳舞。

16世纪,戏曲艺术以佛教“本生经”故事的情节编演歌舞戏;18世纪后,戏曲汲取了印度泰国的舞台艺术,由缅甸语称赛旺的乐队伴奏,该乐队包括围鼓、巧龙巴鼓、大鼓、围锣、排锣、大锣、竹排琴、唢呐竖笛小钹、木梆子等。还有以缅甸舞乐风格表演的大型歌舞剧《罗摩衍那》和反映本国王公贵族的歌舞阿迎。后者最初由一人领唱,一或两人跳舞,以弯琴或鳄鱼琴伴奏的形式在宫廷表演。1886年王朝灭亡后,阿迎融入民间歌舞中,成为缅甸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缅甸器乐曲通常由两个声部交替出现构成。赛旺乐队演奏的乐曲还需增加巧龙巴鼓的鼓点,使乐曲产生较独特的多声部织体。缅甸著名音乐家吴禀邱编著的《玛哈基大》,即歌曲大集,是一部只有歌词的书。

舞蹈

自11世纪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在缅甸推崇佛教以来,被称为“万塔之城”的蒲甘,每建一座佛塔都会举行歌舞仪式欢庆。按照民间传统举行的皈依布施、庙会等佛教仪式活动中,也普遍伴以舞蹈表演,或群众性的歌舞活动,而舞蹈则随着宗教的普及而广为流传并不断发展。缅甸舞蹈可分为两大类:

民间舞蹈

缅甸的民间舞蹈以各种鼓舞为主。有瑞波大鼓、长鼓、兄弟鼓(双鼓)、短鼓、象脚鼓、背鼓等诸多样式;它们大多产生于农事和宗教活动之中,不仅表现各种神兽与偶像,而且常常融入演员的表演或木偶戏等戏剧形式之中。

古典舞蹈

古典舞蹈是从缅甸的傀儡戏、古典戏剧,以及“阿迎舞”等古典艺术中产生的。16世纪,缅甸文坛上产生了“三十七支神歌”后,在18世纪的贡榜王朝时,曾为每位神祇都编排了不同的舞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神祇舞,并通过民间的跳神、拜神活动的传播,最终发展成为宫廷的傀儡戏。后来,这种傀儡戏中的一些节目和各种傀儡角色的不同舞蹈动作被大量移植到现代的缅甸舞蹈中。如“拜神舞”“仙人舞”“拨罗舞”“傀儡舞”等。其中的“拜神舞”后来改称为“宫女舞”,并成为现代缅甸舞蹈演出时沿用的开场节目,而“傀儡舞”中的“傀儡步”“傀儡爬跳”等动作,则成为现代缅甸舞蹈中的基本语汇。

国家象征

国旗

据缅甸国家电台报道,为了国家各项工作顺利过渡,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依据《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于2010年10月21日颁布法令,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新国徽,国歌保持不变。当天,缅甸新首都内比都和原首都仰光举行了新国旗升旗仪式。与之前的1974年《国旗法》不同,2010年《联邦国旗法》包括国旗的定义。当前的旗帜是一个水平的三色旗,由黄色、绿色和红色组成,并带有五角形场中央的白色恒星。背景是黄、绿、红三色,意在纪念独立斗争期间使用的三色。黄色代表团结、一致、智慧、幸福和所有民族友好团结。绿色象征着生育、顺从、公平,是一个和平、愉快、绿色的国家。红色代表勇敢和果断。白星代表纯洁、诚实、充满同情和力量。

国徽

缅甸国徽中心是缅甸国家地图,地图两侧各有一支蒲桃枝,国徽两侧各有一只狮子,国徽下端的绸带上写着“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徽正上方是一颗五角星,五角星两侧饰有缅甸花卉。

国歌

世界不灭》是缅甸联邦的国歌,由缅甸作曲家萨亚•丁作曲及填词,于1947年被采用,是少数植根于当地传统风格的亚洲国歌之一。缅甸的国内广播电视和在缅甸国内场合演奏时通常会在《世界不灭》前先演奏创作于1934年的缅甸第一首国歌《我们缅甸人》中的几段。这首国歌同样为萨亚•丁所创作,巴同作词,为一首缅甸传统音乐缅甸人通常也视其为国歌的一部分。现今的《世界不灭》旋律和歌词即基于此曲,但在国际场合通常只演奏《世界不灭》。

国花

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是缅甸的国花,被称为缅甸的“帕杜克”。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花呈黄色,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小,早落,花冠伸出萼外,花瓣有长柄,旗瓣圆形。

柚木

柚木(Tectona grandis)是缅甸的国树。它是一种大型落叶乔木,生长在硬木混交林中。柚木的花朵小而芳香,白色的花朵密集成簇(圆锥花序),排列在树枝末端。柚木的叶子大而薄,下表面通常有毛。柚木刚碾磨出来时有一种类似皮革的气味,其有较强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这种木材可用于造船、外部建筑、单板、家具、雕刻、车工和各种小型工程。

风景名胜

综述

缅甸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主要旅游城市为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孟邦、彬达耶、勃固和帕安的宗教圣地,茵莱湖、景栋、普陀、彬乌伦的自然风光步道,蒲甘毛淡棉等古城,以及纳布勒、纳帕利、恩威貌和梅桂的海滩。不过,缅甸大部分地区是游客的禁区,外国人与缅甸人民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会受到警方的检查。他们不得与外国人讨论政治问题,否则将被处以监禁。2001年,缅甸旅游促进委员会下令当地官员保护游客,限制外国人与普通缅甸人之间的 "不必要接触"。

主要景点

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缅甸国家的象征。位于缅甸仰光市,始建于585年,初建时只有20米高,后历代多次修缮,现高度112米。形状像倒置的巨钟,用砖砌成,表面铺有一层金。塔基周长433米,周围有风格各异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尖端有一颗重76克拉的巨钻,塔周围则悬挂着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

曼德勒皇宫

曼德勒皇宫于1859年建成,整个皇宫呈正方形,为木结构建筑,宫内大大小小共有104座庙宇,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皇宫由珍贵的柚木建造而成,有着不易裂、耐腐蚀的特点。宫殿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是1989年重建的部分。皇宫内的博物馆,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陈列着许多国王用过的物品、家具和服装等。皇宫景区内内有一座33米高的瞭望塔,登上可以俯瞰皇宫和曼德勒街景。

苏雷宝塔

苏雷宝塔(Sule Pagoda)位于市中心苏雷宝塔路和马哈班杜拉路的交汇处,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宗教焦点。佛塔高48米,呈八角形钟形,周围环绕着小庙宇、青铜钟和大量佛像。苏雷宝塔是缅甸最古老的宝塔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英国人将其用作网格城镇的中心,这座宝塔于1880年代重建。根据缅甸传说,苏雷宝塔位于一个名叫苏拉塔的强大纳特的家中,与百万年前三佛埋葬圣物的位置相吻合,人们决定以他的名字“苏雷”命名这座宝塔。

室利差呾罗遗址

室利差呾罗位于勃固省的伊洛瓦底江沿岸,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骠国城市遗址。其城内区域达到1600公顷左右。公元648年的唐僧的《大唐西域记》和675年的义庆用了“室利差呾罗”这个名字,称它是一个佛土。室包包基佛塔(Bawbawgyi Pagoda)是室利差旧罗城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佛塔建筑,也是缅甸所有佛塔的原型建筑。佛塔建造于7世纪左右,塔体由水泥和砖块构成,塔顶为金蒂,高45.72米。塔经过低矮的圆形底座很快过渡到圆柱形的塔身,之后形成锥形的塔顶,并收缩为尖细的塔尖。该塔内部中空,据说蒲甘王国阿奴律陀王奉祀在瑞喜宣佛塔内的圣骨原先收藏在此塔内。

坎多基湖

坎多基湖(Kandawgyi Lake),前身为皇家湖,是缅甸仰光的两大湖泊之一。位于瑞达贡塔(Shwedagon Pagoda)的东部,是一个人工湖,茵雅湖的水通过一系列管道输送到坎多基湖。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向城市提供清洁水源而修建的。 周长约5英里(8千米),水深20至45英寸(50至115厘米),占地150英亩(61公顷)。

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是缅甸的佛教圣地。旧称罗刹女山。位于缅甸中部曼德勒城的东北部,海拔236米。以丰富的佛塔和寺庙而闻名,是近2个世纪以来缅甸佛教徒朝圣的主要地点,从山上眺望可看见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传说释迦牟尼常云游此山讲经传道。佛徒们在山上建佛亭,以示崇敬和纪念。山上现存8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均有金箔贴身的佛像。佛龛内供奉传说是佛祖的遗物,供佛徒们瞻仰膜拜。其中有一座平面呈方形的佛寺内,供奉一尊高8米、用柚木雕刻成的释迦牟尼的立像。从山麓到山顶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廊,宽4~5米,有1729级台阶。

世界文化遗产

骠国古城遗址

骤国古城遗址(Pyu Ancient Cities),是缅甸最早的城市文化发源地和南传南传佛教最早传入地,位于缅甸中部的伊洛瓦底江中游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骤国古城遗址包括罕林、毗湿奴和室利差旦罗三处,分别位于实皆省马圭省勃固省。骡国古城群的城墙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四边形,城墙上有12个城门,皇宫坐落于城市的中央,城墙外是护城河。保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宫殿城堡、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以及巨大的砖砌佛塔、部分完整的城墙和排水设施。

蒲甘

蒲甘(Bagan)位于缅甸中部,湖临伊洛瓦底江,是缅甸历史悠久的古都和佛教圣地。共有8个组成部分,3595个建筑,包括佛塔、寺庙和其他佛教修行建筑,以及许多碑文、壁画和雕塑。蒲甘佛塔以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建筑价值高而举世闻名。9 ~13世纪,蒲甘王朝的历代君王在此大建佛塔,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故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由于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等影响,现今保存下来的佛塔约2200座。历史、宗教和建筑的重要历史资料。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蒲甘矗立着超过10 000个建立于11至13世纪的佛教寺庙,在蒲甘平原上,具有2200年历史的寺庙和佛塔至今保存完好。

参考资料

缅甸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8-21

缅甸.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နိုင်ငံတော်သီချင်း - ကမ္ဘာမကျေလား၊ ကမ္ဘာမကြေလား.bbc.2023-1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缅甸指南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8-31

缅甸.zeitverschiebung.2023-11-17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改组联邦政府 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总理.新华社.2023-08-31

缅甸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08-31

缅甸联邦共和国.indexmundi.2025-05-21

国家信息.缅甸驻中国大使馆.2023-08-21

军委会公布初步人口普查显示缅甸人口为5130万.缅华网.2025-05-03

缅甸世界概况.美国中央情报局.2023-11-04

Myanmar.Britannica.2023-10-22

缅甸的海岸线长约多少米.缅甸的海岸线长约多少米.2025-05-07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5-03-26

品质最好的缅甸翡翠,蕴藏着一个地球秘密.今日头条.2023-10-31

..2023-10-27

U.N. Doubts Fairness of Election in Myanmar.New York Times.2023-10-27

缅甸内比都地区调整宵禁时间.今日头条.2023-11-01

缅甸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05-18

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8-31

缅甸已同121个国家和地区建交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有所倒退.网易.2023-10-19

缅甸投资合作指南之一:缅甸投资宏观环境分析.亚经协矿委会.2023-10-19

缅甸继续延长国家紧急状态至2024年2月1日.凤凰网.2023-11-17

清剿电诈还是军阀混战?缅北果敢到底怎么了?.凤凰网.2023-11-17

..2023-10-27

What’s in a Name: Burma or Myanmar?.usip.2023-11-16

Should it be Burma or Myanmar?.bbc.2023-11-16

..2023-11-16

..2023-11-16

WELCOME TO THE NCGUB.ncgub.2023-11-08

Birmanie: 87.000 Rohingyas réfugiés au Bangladesh en dix jours, selon l'ONU.nouvelobs.2023-11-16

Birmanie..nouvelobs.2023-11-16

..2023-10-27

THE ART AND CULTURE OF BURMA.seasite.2023-11-17

Faculty of Science, Medicine and Health - Papers: Part B.Quaternary Geochronology.2023-10-28

..2023-10-27

..2023-10-28

..2023-10-28

Pyu Ancient Cities.骠古城-联合国教科文.2023-10-31

缅甸,曾经的中南霸主,如今却深陷困局.网易.2023-10-29

缅甸,为何差点将泰国国土“一分为二”?.澎湃新闻.2023-10-28

528卷.清史稿.2023-10-31

..2023-10-28

..2023-10-28

Burma maintains bygone buildings. BBC NEWS | Asia-Pacific .2023-10-29

Moulmein, first British capital of Myanmar, back on the tourist map.The Hindu..2023-10-29

Yangon Summary Review and Analysis.Bookrags.com..2023-10-29

中缅边界谈判亲历记.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11-23

..2023-10-29

缅甸与缅共的一组资料.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2023-10-28

缅甸近代史:日本攻取缅甸始末.腾讯网.2023-10-28

Featured Story: David L. Quaid.loc.2023-11-08

被遗忘的“初心”与缅甸艰难的和平路:三次“彬龙会议”回溯.澎湃新闻.2023-10-29

THE CONSTITUTION.dvb.2023-11-08

..2023-11-08

The Burma road to ruin.theguardian.2023-11-08

8888起义.缅甸.2023-11-01

昂山素季相关新闻.纽约时报.2023-11-01

昂山素季出狱.今日头条.2023-11-01

克钦 果敢 佤邦 起底缅北民族地方武装.网易.2023-11-23

Is Burma's Strongman Really Retiring?.time.2023-11-08

Myanmar’s New Capital City of Naypyidaw.academia.2023-11-16

Burma leaders double fuel prices.bbc.2023-11-08

专家分析“纳尔吉斯”重灾原因(组图)-河北新闻频道-长城网.长城网.2023-11-01

联合国恢复缅甸援助航班.卫报.2023-11-01

Official: U.N. planes land in Myanmar with aid after cyclone.deseretnews.2023-11-08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去世.今日头条.2023-11-01

缅甸果敢同盟军攻入果敢首府 民众逃往云南_新闻频道_长城网.长城网.2023-11-01

Suu Kyi's novice MPs learn ropes in outgoing Myanmar parliament.channelnewsasia.2023-11-16

Rohingya crisis: How we got here.cnn.2023-11-16

"The Biggest Refugee Camp Braces for Rain: 'This Is Going to Be a Catastrophe';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Rohingya refugees face looming disaster from floods and landslides...,.nytimes.2023-11-16

Cyclone Fani hits India, UN moves to protect vulnerable refugees in Bangladesh.UnitedNations.2023-11-16

Enjoy unlimited access for $2 a month your first 6 months..nytimes.2023-11-16

MYANMAR UNDER TRANSITION.asianleadershipcentre.2023-11-16

Hundred days of Myanmar's democracy.bbc.2023-11-16

Myanmar's Leader, Daw Aung San Suu Kyi, Is Detained Amid Coup.nytimes.2023-11-16

缅甸政变.日经亚洲.2023-11-01

Myanmar Military Stages Coup; Suu Kyi Urges Nation to Resist.bloomberg.2023-11-16

昂山素季将出狱?.凤凰网.2023-11-23

突发!缅北多地激战,外交部回应!地缘冲突风险骤升,印巴边境交火,拜登下令:空袭…投资大佬曾发警告.新浪财经.2023-10-27

缅甸内战再起 缅军在缅中边境遇袭上百人死亡 - 中国军视网.中国军视网.2023-11-01

缅甸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决定继续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央视新闻-腾讯网.2025-02-01

丹老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9

Mergui Archipelago.earthobservatory.2023-11-19

..2023-11-17

缅甸.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5

若开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6

Rakhine Mountains.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7

Bago Mountains.britannica.2023-11-16

伊洛瓦底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萨尔温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5

About.hydrosheds.2023-11-15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 Overview – Salween.fao.2023-11-15

Salween River.britannica.2023-11-17

湄公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5

indawgyi-lake.myanmar 缅甸.2023-10-22

IndawgyiLake.britannica.2023-11-15

Inlay Lake Ramsar Site.rsis.2023-11-15

..2023-11-06

Bang Lang Dam.egat.2023-11-06

STANDARDS/MANUALS/ GUIDELINES FOR SMALL HYDRO DEVELOPMENT .ahec.2023-11-06

中国跨国公司加大对缅甸水电、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采矿业的投资缅甸水电、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采矿业.中国在缅甸:.2023-11-01

缅甸水电开发项目.电力.2023-11-01

缅甸植物区系研究近20年(2000-2019)进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23-10-22

丝路上的建筑经典:缅甸金色宫殿柚木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1-01

..2023-11-08

Myanmar Flora & Fauna.myanmars.2023-11-05

缅甸陆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地震数据.2023-11-01

缅甸地区的地震潜力.ResearchGate.2023-11-01

北印度洋强烈热带气旋的频率是否有所增加.当前科学.2023-11-01

缅甸政治经济分析.ResearchGate.2023-11-01

Severe Cyclonic Storm Warning, No.9, 2023.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MYANMAR).2023-10-23

缅甸地震高发,7年发生800多次地震!民众:属地震最难预测.网易.2023-10-23

မြေငလျင်သတင်း.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MYANMAR).2023-10-23

FloodBulletin.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MYANMAR).2023-10-23

数千人受灾!缅甸勃固突降暴雨,全市被淹,汽车变游艇.网易手机网.2023-10-23

缅甸对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全国由75个县增至121个县.澎湃新闻.2025-03-26

Myanmar.myanmars.2023-11-09

NayPyiTaw.britannica.2023-11-05

仰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5

Yangon.britannica.2023-11-05

曼德勒.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5

Mandalay.britannica.2023-11-05

缅甸各大城市人口排名 缅甸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世界人口网.2023-08-26

Why does military still keep 25% of the seats Myanmar parliament?.bbc.2023-11-23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referendum of May 10,2008" .anfrel.2023-11-23

Can Aung San Suu Kyi control Myanmar’s military?.edition.2023-11-23

Constitution of 1947.缅甸法律图书馆.2023-11-01

NLD.官方网站.2023-11-01

New Chair of Myanmar Military’s Proxy Party Urges USDP Cooperation for Regime’s Agenda.irrawaddy.2023-11-01

Junta chief moves to tighten grip over USDP as party conference begins.现在的缅甸.2023-11-01

若开民族党获准成为政党.moi.gov.2023-11-09

掸族民主联盟.snld.2023-11-09

缅甸宪法指导方针确保军事力量.nytimes.2023-11-09

The last thing the Myanmar people need is false hope.堪培拉.2023-11-01

美国正式恢复与缅甸外交关系 实施重返亚洲战略.搜狐新闻.2023-11-16

缅甸外交军事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共和国大使馆.2023-08-31

Obama Vows US Support As Myanmar Leader Visits.npr.2023-11-08

“缅甸若开邦侵犯人权行为的责任”。.U.S. Department of State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01

关于缅甸法案的声明.foreignaffairs.2023-11-09

缅北爆发军事冲突,中方回应.新京报网.2023-11-23

情况属实!紧急停课!.腾讯网.2023-11-23

宋清润:印度也可为缅甸纾困解难.今日头条.2023-11-17

Bangladesh Page.state.2023-11-23

Sucuri WebSite Firewall - Access Denied.东盟组织名录.2023-11-01

第二十四届东盟峰会.asean.2023-11-09

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在缅甸开幕.光明网.2023-11-16

外交部.mofa.2023-11-09

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落幕 缅甸东亚发展需平衡与包容.新浪网.2023-11-19

中方回应缅北冲突致流弹落入我境内:已提出严正交涉.央广网.2023-11-23

缅甸为何政局突变.光明新闻.2023-11-06

Daily Briefing in Relation to the Military Coup.AAPP..2023-10-23

风云变幻的72小时:缅甸局势何以至此.澎湃新闻.2023-11-06

缅甸掸邦北部发生冲突 三个政府控制区失守 .新华网.2023-11-23

缅甸30多年来首次人口普查:官方人口统计.ined.2023-11-09

Karen.britannica.2023-11-17

Burma Country Summary.cia.2023-11-16

..2023-11-16

Who are the Rohingya people?.nationalgeographic.2023-11-16

The Rohingya Crisis.cfr.2023-11-16

UNHCR, the UN Refugee Agency.unhcr.2023-11-16

UN calls on Burma's Aung San Suu Kyi to halt 'ethnic cleansing' of Rohingya Muslims.independent.2023-11-16

Meet the most persecuted people in the world.thecorrespondent.2023-11-16

Yale and the World.yale.2023-11-16

Myanmar urged to grant Rohingya citizenship.asia.2023-11-16

孟加拉国称必须让罗兴亚人回国,印度“变脸”后也欲将其驱逐.澎湃新闻.2023-11-16

Myanmar.ethnologue.2023-11-16

..2023-11-16

Burmese .ethnologue.2023-11-16

..2023-11-16

缅甸语.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7

Languages of Myanmar.britannica.2023-11-16

Mon language.britannica.2023-11-17

古印度教的思想.印度 SAGE 出版物。第 45–55 .2023-11-01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宗教构成.pewresearch.2023-11-01

..2023-11-05

..2023-11-05

Myanmar Investment Guide Synopsis.chinagoabroad.2023-11-15

"world bank indicator".worldbank.2023-11-15

..2023-11-17

..2023-11-17

"Myanmar's rising drug trade".bangkokpost.2023-11-15

Holes in Thailand's drug fences.atimes.2023-11-09

UN report: Opium cultivation rising in Burma.bbc.2023-11-09

"Myanmar's Drug Problem".blogs.2023-11-16

Burma and Transnational Crime.fas.2023-11-16

..2023-11-16

Gems of Burm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uvm.2023-11-15

Burma: Gem Trade Bolsters Military Regime, Fuels Atrocities.hrw.2023-11-15

"Burmese Gem Emporium Rakes in $1.5 Billion Despite Human Rights Abuse Concerns".blouinartinfo.2023-11-15

RARE EARTHS1.usgs.2023-11-15

中国居民赴缅甸投资税收指南.国家税务总局.2023-11-1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Myanmar.od.2023-11-16

Government sets new daily minimum wage at K4800.mmtimes.2023-11-16

Six top garment makers fleeing to low-wage Burma.nationmultimedia.2023-11-16

Myanmar's forgotten bourse eyes long-awaited expansion.reuters.2023-11-09

Forgotten securities market eyeing revival.mmtimes.2023-11-09

缅甸文化教育概况.china-embassy.2023-11-09

缅甸国家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5

缅甸国家图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5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YANMAR YANGON, UNION OF MYANMAR.myanmar.2023-11-05

"National Library Moves to New Location in Yankin Township".mmtimes.2023-11-13

我国援建的缅甸国家体育馆维修改造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人民网.2023-10-23

Global study on homicide.unodc.2023-11-09

Myanmar still near bottom of corruption rankings in 2012 despite reforms.trust.2023-11-09

Ministry Of Rail Transportation.ministryofrailtransportation.2023-11-13

The Railway Bazaar.irrawaddy.2023-11-13

The Railway Bazaar..irrawaddy.2023-11-09

Ministry of Rail Transportation Myanma Railways .unescap.2023-11-09

Burmese Food Primer: Essential Dishes To Eat In Myanmar.foodrepublic.2023-11-24

Super bowls: Burmese recipes by the Rangoon Sisters.theguardian.2023-11-24

10 foods to try in Myanmar – from tea leaf salad to Shan-style rice.edition.2023-11-24

Mohinga: Myanmar' s National Dish.butterfield.2023-11-24

漫话缅甸人的名字.光明网.2023-08-31

Culture and Etiquette in Myanmar (Burma).roughguides.2023-11-15

Do Myanmar people shake hands in business?.multiverseadvertising.2023-11-15

Yangon hotels prepare for post-Lent wedding rush.mmtimes.2023-11-15

Burmese Wedding.thisismyanmar.2023-11-15

T H E BURMA N HIS LIFE AND NOTIONS.burmalibrary.2023-11-15

Burmese Buddhism and its Impact on Social Change By Min Zi.virginiareviewofasianstudies.2023-11-15

" Myanmar traditional water festival ".myawady.2023-11-24

yelwinoo.com.yelwinoo.2023-11-24

How To Play Luksong -Tinik(Jumping Over Thorns) by Julie Ann M. Arpon.lapyahan-devcom.2023-11-15

The Most Brutal Sport in the World Uses Bare Knuckles and Head Butts.vice.2023-11-15

Exploring fight culture around the world..vice.2023-11-15

WATCH: Lethwei Fighter Lands Torpedo Headbutt KO.scrapdigest.2023-11-15

Lethwei: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Burmese bareknuckle boxing.thebodylockmma.2023-11-15

Blood sport.southeastasiaglobe.2023-11-15

Algorithm, Program and Calculation of Myanmar Calendar.blogspot.2023-11-17

..2023-11-17

缅历历法.xmu.2023-11-17

Sense of Myanmar Series: Legal Holidays in Myanmar.lingguangsi.2023-11-17

Burmese literature.britannica.2023-11-17

缅甸戏剧.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6

缅甸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缅甸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缅甸启用新国旗新国徽.中国青年报.2023-08-30

The Union of Myanmar.mlis.2023-11-05

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共和国大使馆.2023-11-05

(၂၁)ရာစု ပြည်ထောင်စုထိ ရိုက်ခတ်တဲ့ နှစ် ၉ဝ က တို့ဗမာဝါဒ..bbc.2023-11-06

ပြည်ထောင်စုမြန်မာနိုင်ငံတော် နိုင်ငံတော်အေးချမ်းသာယာရေးနှင့်ဖွံ့ဖြိုးရေးကောင်စီ နိုင်ငံတော်သီချင်းဥပဒေ (နိုင်ငံတော်အေးချမ်းသာယာရေးနှင့် ဖွံ့ဖြိုးရေးကောင်စီ ဥပဒေအမှတ်၁၀/၂၀၁၀) ၁၃၇၂ ခုနှစ်၊ သီတင်းကျွတ်လဆန်း ၁၃ ရက် (၂၀၁၀ ပြည့်နှစ်၊ အောက်တိုဘာလ ၂၁ ရက်) နိဒါန်း.mlis.2023-11-06

"The National Anthem Law, 21 Oct 2010" .burmalibrary.2023-11-06

龙船花.chsla.2023-11-24

..2023-11-24

Tectona.teknopedia.2023-11-24

Burmese Teak: Turning a New Leaf.eastbysoutheast.2023-11-24

Not going.tayzathuria.2023-11-05

Myanmar’s Best Beaches.southernmyanmar.2023-11-05

Myanmar Travel Agency.birma.2023-11-05

Boycott Burma Holidays - How tourism benefits Burma’s dictators.burmacampaign.2023-11-05

仰光大金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5

Mandalay Palace.washington.2023-11-09

Myanmar Junta Criticized Over Mandalay Palace Park Plan.burma.2023-11-09

Top 10 Outstanding Facts about Sule Pagoda.discoverwalks.2023-11-24

包包基佛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6

Transaction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ygiene and Demography..details.2023-11-09

曼德勒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9

骠国古城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6

Bagan.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2023-10-23

蒲甘.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