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又名小华山,是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宁山寺附近东南方向60米处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此外,少华山也是一座道教名山。
少华山地形崎岖,山势呈“簸箕”形,海拔在415米到1974米之间,主峰海拔1664.4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少华山水系较为发达,桥峪河、罗纹河在此发源。森林覆盖率为90%,拥有锦鸡、灰喜鹊等珍稀动物。
少华山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形成的《山海经》中就有相关记载。汉唐时期为游览胜地,科学家张衡等都曾来此游览并留下诗文。北宋时期,道士陈抟也曾在少华山修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启了少华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少华山森林公园分为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潜龙寺、少华峰五大景区。2008年,少华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少华山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
名称
少华山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由于海拔低于华山,所以将其取名为少华山,又名小华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渭南市华州区东南5千米的秦岭北麓。西起少华峰,东至蟠龙山,南依秦岭主脊,北接渭河平原,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纵深35千米。西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约85千米,距渭南市约25千米,地理坐标约在109°48'46″-109°53'24″E,34°24'08″-34°31'08″N之间。公园总面积约63平方千米。
地质
岩体岩相
少华山区域内老牛山岩体为一晚印支—燕山期深层侵入的大型花岗岩岩基,其中部为与其呈超动式接触的康坪岩体(晚三叠世),围岩为太古界太华岩群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体的变质岩组合,主要分布在少华峰景区和石门峡景区。岩石呈灰白—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其斑晶以微斜条纹长石为主,含少量斜长石。基质以中粒为主,粒度在0.5毫米至5毫米之间,主要由斜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黑云母及角闪石。
地质构造
少华山区域内地质构造类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北秦岭山前断裂带(少华山段)、中小型断裂、多组节理及层间褶曲构造。其中,北秦岭山前裂东段,构成秦岭山脉与渭河盆地的明显分界。裂延伸呈NEE—近WE向,断面向北陡倾,倾角60°—80°,为多期活动的走滑—脆韧性正断层。除秦岭山前断裂外,区域内还有发育于太华岩群中小型断层7条。脆性断层包括金蝉湖断层、九龙轩断层、石门关断层等三条;韧性断层包括八里店断层、猴王峰断层、红石崖断层、水库南断层等四条。节理主体以剪节理为主其中走向40°、70°、115°、150°、近东西、近水平向等6组节理最为发育,节理面较平直光滑。
地形地貌
少华山山势呈“簸箕”形,其口向北,“簸箕”内为少华山主峰,海拔1664.4米,总体呈近南北向延伸,余脉相连形成“簸箕”边沿。秦岭北麓断裂从园区东西向贯穿,间有峡谷、流潭、飞瀑和山峰等,海拔在415米到1974米之间。区域内拥有峰岭地貌、洞穴、象形地貌三类花岗石地貌景观,红崖绝壁等构造地貌景观和母子峡、小敷峪、猕虎峪等流水侵蚀地貌。
气候
少华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9.1℃—10.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5.3℃,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2.5℃。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年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1%。所在区域降水量相对不足,年平均降雨量为583.4毫米,夏秋多,冬春少。
水文
少华山水系较为发达,其中桥峪河发源于老牛山顶,沿途吸纳了23处沟岔,在华州区金惠乡王村西侧出峪,长17.5千米。罗纹河是少华山区域的主要河流,发源于华州区莲花寺镇小敷峪脑岭下约2.5千米的三棺坟,于天桥出峪,出峪后又吸纳了潭峪和太平峪两条河流,主河道长32.75千米,流域面积约151.9平方千米,建有小敷峪和潭峪两座水库,总库容约137.5万立方米。此外,景区中还有龙口泉、金蝉湖等泉水湖泊。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少华山森林公园内野生兽类有17科5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省级保护动物有野猪、狗獾、小麂、毛冠鹿、东方狍等。其中密林谷景区内有野生兽类14科49种,鸟类45科17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金钱豹、白肩雕,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瞎子、红腹角雉、雀鹰、华山虎凤蝶等。
植物
少华山森林覆盖率为90%,天然林面积约18平方千米,几近原始。公园内分布的种子植物有114科450属983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水曲柳、秦岭冷杉、连香树3种。其中密林谷景区内林木树种有华山松、油松、白皮松、栎类、桦类等3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有杜仲、金钱槭、水曲柳、领春木等。
历史沿革
少华山历史悠久,自古有名,在形成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小华之册,其木多荆杞,其兽多如牛,其阴多石,其阳多之玉。”其中,“小华”所指的就是少华山。
汉代时,科学家张衡曾来此游览,并在《西京赋》中写下“缀以二华”,将少华山与华山上相提并论。隋朝末年时,农民起义的领袖王伯当在此聚义。
唐朝时,李世民在少华山麓建造了春秋楼、祖师宫、老爷宫、少华宫、三教祠等建筑,占地3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呈四合院状。李晔李在少华山峰建玉皇庙,中峰寺、灵官庙,枉死庙等庙宇及圣母堂、石塔、枉死塔等多处道观。
北宋时期,道士陈抟曾在少华山修炼。宋熙宁五年九月丙寅(1072年11月3日),华州地震,少华山前阜头山峰崩裂,有水涌出,水高数丈,致使六社居民陷没,数百户人家房舍及周围林木荡然无存。其遗址今称半截山,又称复成山,在柳枝镇西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华州区(今华州区)莲花寺镇三合村宋万有提议后,华县县委及县政府加大力度,直接参与少华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开发。
景区布局
少华山景区由红崖湖、石门峡、潜龙寺、少华峰和密林谷五大景区组成。其中红崖湖景区位于小敷峪浅山地带,北起山口,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间,总面积19.3平方千米,是进入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第一个景区。石门峡景区位于小敷峪中部,在红崖湖南侧,海拔高度800—2000米,面积24.5平方千米,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风景区。
潜龙寺在石门峡东侧,总面积3.6平方千米,海拔高度600—1300米,因景区内有一座潜龙寺而得名。少华峰景区位于景区西部,景区内的山峰是由变质岩和花岗石挤压、褶皱和断裂而成,岩石裸露,起伏较大,沟谷幽深。山形如簸箕,箕口向北。密林谷景区位于小敷峪的最南端,海拔1100—2491米,面积12.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90%。景区内森林体系完整,生态环境近似原始,是一个以森林探险、科学考察、生态旅游为主的景区。
主要景点
红崖绝壁
红崖绝壁在少华山口3千米处,是一处陡倾悬崖,面东而立,呈锯齿状沿四组节理直线状延伸,总体呈凹面向东的半环形,面东而立,高约300m,宽约500m,崖壁呈红褐色。绝壁底部建有百米廊道,红柱黄瓦,石栏围护,与登山步道相连。
寇公祠
寇公祠位于红崖绝壁南侧山峰之上,天官府遗址之下,是为纪念和祭祀寇凖而新建的一处人文景观。祠内正中有寇准塑像,四周墙壁上是反映寇准生平伟绩的壁画。祠前平台上建有天官亭。该亭八角重檐,造型彩绘呈宋代风格。
潜龙寺
潜龙寺又称蟠龙寺、藏龙寺,位于华州区莲花寺镇贺家崖村蟠龙山上。相传刘秀当年遭受王莽追杀,曾避难于此,其子汉明帝刘庄为感谢此山的藏父之恩,特命修建寺院,命名潜龙寺,后又更名为潜龙寺。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重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及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相继予以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部分殿宇和厢房于1994年重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中殿、上殿,两侧各有厢房(配殿)十三间,寺东南有清代砖舍利塔1座。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寺院,被誉为“天下第一禅林”。
现龙亭
现龙亭位于潜龙寺景区的制高点,在亭中可以看到北侧的潜龙寺、迷糊峪,南侧的秦岭山脉和东侧华山西峰,还可以观赏景区以及周边的山林云海。现龙亭总用地面积630平方米,其中上、中、下亭各为50平方米,道路面积480平方米。
龙首阁
龙首阁位于天贤阁与蟠龙道之间,从远处观望与蟠龙道组合形似蟠龙,建筑总共为四层占地面积约42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8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3.85米,最长悬挑距离为21.45米,其中三层北侧悬挑约84平方米玻璃光景平台。
九龙潭
该景观位于燕子下百米深的峡谷中。在这里,湍急的河水在陡峭光滑的连山石上飞流翻卷,冲向崖下的叠潭,黑青的潭水卷着浪花泻入下游湖中。潭两侧是灰色的崖壁,崖壁上有九条数十米长的白色石纹,左右缠绕,如龙盘曲,因而人称这里为九龙潭。
九龙关
该景观位于九龙潭悬崖峭壁之上,关城高约3米,宽约3.5米,方石筑砌,依山势而建。中间一门洞,仅有三尺之宽,上镌“九龙关”三字,蜿蜒崎岖的燕子碥道从中穿过。该关上有燕子崖,下有九龙潭,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要隘,也是进出小敷峪的必经之地。
其他看点
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潜龙寺东南约 500 米处坡地上,地处秦岭东段少华山山脉东部,西 200 米为少华大道,东临贺崖村,是一座潜龙寺僧人合葬的普通塔塔为青砖砌筑,内实土坯。坐北朝南,残高约5米,底边长 1.2 米。塔身一、二层南面辟方,两侧砖刻卷草纹图案。三层南面辟券龛,龛楣砖刻“回”字形和草叶纹图案;左右侧辟方龛,纹饰同一、二层。各层方龛、券龛均遭不同程度破坏。
石门
石门位于金壶桥南500米,为千百年来洪水冲刷和地质岩层自然变化而成。石门坐落在峪道内横卧的山梁中央,高约30米,宽约20米,两边是壁立的石崖,崖上有多处摩崖石刻。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少华山前旅游公路上,高14.6米,宽26米,五孔结构,由汉白玉石材建成,通体洁白,是西北第一大石牌坊。牌坊门额正中镌刻的“少华山”三字,该牌坊是少华山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2007年5月。
石鱼
石鱼位于左撵沟沟槽内,是一块巨石,两头小,中间大,周围线条弯曲,形体丰满,酷似一条游鱼,它长7.8米,宽2.5米,头南尾北,似向主峰“游去”。
猴王峰
猴王峰是耸立在奥吉沟口的一座独立山峰。高约200米,因形如一只巨猴而名猴王峰。猴王峰东侧峰峦叠起,峰头也似形态各异的猴子。传说,猴王峰是李晔李晔当年滞留华州时,他所带的一只通人性、会人语的猕猴“孙供奉”的后代经陈抟点化而成的。
情人谷
情人谷是一条长约200米、深约80米的峡谷。谷内河道狭窄,坡陡弯急。峡谷分为两段,上为母峡,下为子峡,峡的入口有刘秀的“饮马槽”,水流湍急;峡的出口有母子洞,水面平静,人称情人谷。
鹰石
鹰石是在天崖之南的河道中央的一座象形石,高约50米,底围约百米,因形似一只老鹰而得名。相传与刘秀有所关联。
相关文化
道教文化
少华山自古就是我国道教名山,早在唐朝之前,就有高道隐士在这里隐修。唐昭宗李哗乾宁三年(898年)避难华州,回归长安,“封少华佑顺侯”以后,少华山兴起了建造神庙的热潮,逐步形成了少华山道观群。该道观群由下宫和上庙两大部分组成,下宫的玉皇宫、关公老爷宫和三教祠。上庙,是明朝万历年于主峰开辟的玉皇庙、灵官庙、圣母堂、九天玄女庙等。
戏剧《少华山》
《少华山》也称《倪俊烤火》《小富贵图》《牡丹图》,是一部秦腔传统戏,也是梆子剧中的古老剧目,在清代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剧中小生、净角、小旦唱做工并重,其中《烤火》部分以技巧表演见长。留存的版本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刊行的《烤火》折戏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第九集》收录有汇编本,西安市戏剧研究所藏有《倪俊烤火》旧手抄本。
相关诗词
唐朝时,诗人杜牧到少华山游览,留下了《望少华》诗三首,其一曰:“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表达了对自己因被俗事所累,不能与少华山长久相伴的惋惜之情。诗人郑谷也有《少华甘露寺》一诗云:“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描绘了少华山甘露寺所处位置之高峻。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2年5月8日,少华山森林公园被陕西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次年,成立了少华山森林公园开发管理处,并修建了101省道通向少华山的道路,为进一步开发少华山打下基础。
2005年,管理处对峪口至八里店长达2.5千米的进山公路进行了路基拓宽、护坡砌石及路面回填整平工作,完成了管理中心到石门段旅游公路5000米长的挡水墙建设,并建成1号桥,完成2号桥两个桥台,建成涵洞5处。
2007年,少华山森林公园建设完成投资1850万元,完成红岩步道工程、山外贺崖旅游支线及道路绿化。
2015年,潜龙寺景区祥龙道工程全面贯通,佛事文化中心、少华山庄项目主体完工。
2016年5月19日,神仙台、现龙亭、潜龙道、蟠龙道、藏龙云海、天贤阁、龙首阁七个位于少华山潜龙寺景区全面建成开放。
保护
2013年11月起,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对少华山、小敷峪口两处破坏严重的山体植被进行修复。次年10月,来自华县人大机关的22名志愿者,自发组织来到少华山景区,捡拾游览垃圾,宣扬环保文明。
2015年,华县气象局组织防雷检测人员对少华山景区内防雷电安全设施进行了拉网式安全常规检测,排查了存在的安全隐患点。
2023年3月8日,陕西省民宗委组织单位志愿者在秦岭北麓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牢记国之大者,守护美丽秦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向过往游客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对乱扔垃圾人员进行提醒引导。
相关事件
景区起火
1990年,少华山突然起火,经过附近官兵扑救,森林公园得以保全。
交通事故
2013年4月24日,华州区少华山牌楼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挖掘机撞上牌楼导致挖掘机翻倒,少华山楼牌被破坏,石块散落一地。
被迫停运
2016年10月3日,少华山潜龙寺突遇六级以上大风,缆车被迫停运,近600人被困在山上。华州全区抽调公安、交警、消防、质监、卫生、民政、食药、莲花寺镇、少华山管委会、陕旅少华山公司等单位约130人组成救援工作队,投入大救援。
索道故障
2024年8月20日下午4时,少华山索道故障导致100多名游客被困,当晚近12时索道恢复运营。景区称未出现人员伤亡,缆车故障是因当天突然刮起大风导致,和索道本身的安全无关。
所获荣誉
2002年,少华山被陕西省林业厅评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8年,少华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2012年,少华山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
2015年,在“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发展峰会”中,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同年被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评为省级地质公园。
参考资料
少华山游客服务中心.天地图.2023-05-31
9月17日.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渭南旅游·少华山.渭南市图书馆.2023-05-12
少华山简介资料..少华山官网.2023-05-06
渭南旅游志·关中地区·自然景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12
渭南县志·第三节 地震.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旅游景点选介.渭南年鉴.2023-05-08
潜龙寺.少华山官网.2023-05-06
现龙亭.少华山官网.2023-05-06
龙首阁.少华山官网.2023-05-06
九龙关.少华山官网.2023-05-06
猴王峰.少华山官网.2023-05-06
鹰石.少华山官网.2023-05-06
陕西省少华山地质公园简介.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5-06
2003年渭南年鉴·旅游业·概述.渭南市人民政府.2023-05-08
渭南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渭南年鉴2015·华县.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保护环境 我们在行动.渭南人大网.2023-06-10
华县:开展少华山景区防雷安全检测工作.中国气象局.2023-06-10
省民宗委开展“牢记国之大者,守护美丽秦岭”志愿服务活动.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6-10
渭南年鉴199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少华山索道运行中突遭大风,游客称空中“荡秋千”近9小时;景区:天气原因导致,无人员伤亡.腾讯网.2024-08-21
渭南年鉴2015·矿政管理.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05-08
2006年渭南年鉴·旅游业·旅游景点.渭南市人民政府.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