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
漳州市,简称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福建省南部,距省会福州市320.3千米;境内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506.8万人,以汉族为主。
漳州市地形为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处漳州平原中心地带。九龙江北溪、西溪两条干流过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湿润,雨量充沛。早在一万年前有先民繁衍生息;梁、陈又先后属梁安郡和闽州;唐垂拱二年(686年)建漳州;天宝(742年)改名漳浦郡;1950年置龙溪专区;1985年建省辖漳州市。截至2022年10月境内有4个市辖区、7个县,政府驻地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
漳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截至2021年4月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5项,其中包括浦南舞、大鼓凉伞舞等5项传统舞蹈;哪吒鼓乐、锦歌等11项传统音乐;芗剧、木偶戏、竹马戏等17项传统戏剧;以及民送王船信俗、东山关帝信俗等39项民俗。有云洞岩、天成寨、铜山古城等风景名胜。
漳州市主要以食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钟表、造纸、汽车汽配、生物医药等为主要发展的产业。其中罐头是漳州食品的主打产品,出口量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钟表为特色优势产业,是全球中低端钟表的生产基地,石英钟指针式机芯产量占全球65%以上,2018年升格为“中国钟表名城·漳州”;医药产业的主打产品“片仔癀”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第一名。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63.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1%。
名称
因地处漳江之畔而得名,简称漳。一说,《云霄厅志》载唐朝陈政入闽屯兵西林江(今漳州云霄县)边时,借旧喻新以激励士气:“此水如上党郡(今长治市)之清漳”,所以命名为“漳江”。二说,《漳州府志》载陈政屯兵云霄,曾渡绥安溪(今漳浦县八都),其母魏氏夫人捧清水而饮,触景而说“此水如上当党之清漳”,所以命名为“漳江”。后陈政之子陈元光奏请建州时,正式定名为漳州。
历史沿革
先秦至隋朝时期
漳州境域,约1万年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劳作。
福建省全境,包括今漳州境域,以及北至浙、赣南疆,东南至广东潮、梅一带,周时为诸多闽族居地。黄河流域人民称它为“七闽”地。吴越战争,越灭吴后,楚又灭越。越亡,越人大规模逃入闽地,遂形成以著名的越人为标志、以土著种族为基础的闽越族部落。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已并天下”后,把闽越故地划为闽中郡,今漳州境时属闽中郡,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之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闽中郡故地建立闽越国,定都东冶(今福州市);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以南海郡故地建立南海国(辖地包括今漳州市南部沿海一带)。此时,今漳州境北属闽越国、南属南海国,以闽南梁山山脉为南北分界。
刘恒时(前179年至前157年),南海王反,汉廷平反后,原南海国故地尽归南越国所有。今漳州境便分属于闽越国和南越国。
晋太康三年(前282年)后,漳州境域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市;咸和六年(前331年)后,北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东官郡揭阳县。义熙九年(前413年),析揭阳立绥安县后,漳州境域北仍属晋安郡晋安县,南属义安郡绥安县。南梁天监六年(前507年),析晋安县地置龙溪县、兰水县,同属南安郡(龙溪置县另一说为梁大同六年即前540年)。
隋开皇十二年(前592年),并兰水、绥安2县入龙溪。从此,结束原漳州境域南北分属两郡的局面。
唐五代时期
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晋升陈政为朝议大夫,率府兵3600人入闽平“獠乱”。陈政病逝后,司马师光袭其爵,任岭南行军总管事,继续平“獠乱”。
垂拱二年(686年),唐廷允准陈元光之请,划龙溪县南境建置漳州,并立漳浦、怀恩2县。陈元光为漳州第一任刺史。陈政早年曾随李世民出征临汾市、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等郡,对当地清漳河印象颇为深刻。当他入闽后,屯兵中营西林(今云霄县境内)江边时,便借旧喻新以激励士气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遂名西林溪为“漳江”。西林傍江而立,陈元光建州时又为州治,便命州名为漳州。
开元四年(716年),因西林地多瘴,漳州第三任刺史陈璃(元光之子),应乡老余恭讷等请求,迁州治所及漳浦县治所至好景山之麓的李澳川(今漳浦县城绥安镇)。这是漳州治所第一次迁移。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划泉州市之龙溪县来属,撤怀恩县并入漳浦县。天宝(742年),州改称郡,漳州改称漳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漳州。
大历十一年(776年),观察使皇甫政请析汀州龙岩县属漳州;翌年获准,时漳州辖漳浦、龙溪、龙岩3县。
遂于兴元元年(784年)具疏申请迁治龙溪,未及获准柳少安便调离漳州。陈谟继任漳州刺史后,又向观察使卢谌建议,终于在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十六日获准。州治所又从漳浦县李澳川迁至九龙江西溪下游北岸、龙溪县登高山(明代称紫芝山,今称芝山)南麓桂林村(今漳州城区),龙溪遂为附郭县。这是漳州治所的第二次迁移,也是现今漳州城区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由始。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漳州为南州。唐天宝十年(751年),辖漳浦、龙溪2县。
宋至清代时期
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复名漳州。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泉州之长泰县入漳州,时漳州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4县。元末,漳州辖龙溪、漳浦、长泰、龙岩和南靖县5县。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岩县升为福建直隶州,并析漳平市、宁洋县两县属之。汀漳道改为汀漳龙道,辖长汀古城、漳州两府和龙岩直隶州,治所仍设在漳州。乾隆八年(1743年),裁龙溪柳营司,设石码厅,派驻通判。嘉庆三年(1798年),划平和县25保、诏安县2保13村,并云霄镇30保为云霄厅。至此,漳州府辖7县2厅。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九月二十一日(11月11日),漳州光复,并成立中华民国漳州府。十月初九(11月29日),废府为道。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17年(1928年),道废,县直属于省,龙溪县西北侧二十五都华丰等地离县城偏远,于是析龙溪县二十五都的浦西、桃源、归德、迎富、升平、龙岭、宜招、华丰、珍山、大深、蓬莱大坑及二十三四都的银塘、沙建、寨坂共14保,并置华安县。民国23年(1934年),设督察区后,今漳州各县基本上稳定为同一区域。
民国23年1月1日,在漳州东坂后礼拜堂(今青年路)举行“龙汀省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典礼。龙汀省下辖龙溪县、漳浦、海澄县、南靖县、长泰区、平和、诏安县、云霄县、东山县、华安、龙岩市、漳平市、宁洋县、永定区、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清流县、明溪县、宁化县、长汀县21个县。同年1月20日,国民政府调动10万军队入闽镇压,“闽变”失败,政权、政区解体。
民国24年(1935年)至民国25年(1936年),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1个市(厦门市),分辖62县、8个特种区(与县同级)。民国27年1月,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漳浦移驻龙溪。同年8月,石码特种区改为普通区,并入龙溪县。民国35年1月,全省划分为9个行政督察区,共辖66县,并调整辖县。民国36年,全省行政督察区及辖县重新调整。第五行政督察区辖龙溪、漳浦、长泰区、南靖县、平和、诏安县、海澄县、云霄县、东山县、华安县10县。专员公署仍驻在龙溪。
1949年9月19日漳州城解放后,漳属各县陆续解放。9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设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督察区辖龙溪、漳浦、云霄、诏安、东山、海澄、长泰、南靖、平和、华安10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3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漳州行政督察区(简称漳州专区),成立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9月14日,又改为龙溪区,成立龙溪区专员公署。漳州专区、龙溪区均辖10县。
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区(共两个区)设漳州市(县级)。此时,龙溪区辖十县一市。1955年3月,改龙溪区为龙溪专区,成立龙溪专员公署。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龙溪县、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县城设在石码镇。此时,龙溪专区辖龙海、漳浦、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南靖县、长泰区、华安县9县及漳州市。
1967年4月,由驻漳支左部队成立龙溪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5月15日,成立龙溪专区革命委员会。龙溪专区成为一级政权的行政区域。1970年9月,专区改称龙溪地区,专区革委会改称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龙溪地区(专区)仍辖九县一市。
1978年3月29日,成立龙溪地区行政公署。辖区仍为九县一市。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龙溪地区建制,升漳州市为地级市,原县级漳州市改为芗城区,建立市管县(区)的行政体制,漳州市辖有龙海、漳浦、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南靖县、长泰区、华安县9县及芗城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部,介于东经116°53′-118°09′,北纬23°32′-25°13′之间,地处福建省闽南地区南端,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市接壤,西北与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区接壤,西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广东省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金门县、厦门市思明区隔海相望。漳州位于闽南金三角,属闽南地区。距高雄市96海里,离香港特别行政区210海里,南北长187千米,东西宽127千米,海岸线总长715千米,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
气候
漳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湿润,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温度21℃左右,高温一般出现在6-9月之间;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3至6月;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无霜期达330天以上;每年6至9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
地质
漳州市地层发育,自古生代至第四系多有出露。岩石类型较为复杂,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地层均有。全市位置居华南褶皱系东部,按华东区区域地层划分,全市分属龙岩市、青田——漳州、东山县3个地层小区。华安县西南部及南靖县西北部地区属龙岩地层小区,出露古生代至晚白垩世浅变质岩、沉积岩及火山岩地层,由西往东,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属青田——漳州地层小区,以大面积晚侏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地层占主导地位,岩石类型复杂,厚逾万米。沿海狭长条带为东山地层小区,以出露上第三系地层为特征。
漳州市地处华南褶皱系东部,中生代以前为隆起区。自中生代燕山运动以来,发生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至燕山晚期,已基本形成现今的构造轮廓;尔后又经历多次强烈活动,至今仍在继续活动。境内出露的地层较全,多期次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广泛发育,构造复杂,但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北,东向条带分布,由西向东,地层分布、火山岩带、侵入岩带和变质岩带由老逐渐到新,明显受构造控制,形成重要的地质特征。断裂、褶皱构造主要方向为北北东、北东、东西、南北及北西向,还有其它构造形式,如船山场山字型构造、东泗帚状构造等。漳州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临海正面宽度达128千米,海岸线曲折,由一系列自大陆向西南延伸的斜列式半岛与海湾组成。外海域海底平坦,50米等深线距岸远达30千米至70千米,是块准海底平原,海底深槽线偏离海峡中心线,逼近台湾西海岸。
地形地貌
漳州市境域内多山,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总体是西北高,东南低,博平岭山脉横亘于西北部边界,沿海地区形成了构造侵蚀丘陵、侵蚀剥蚀台地、洪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海积平原、风成砂地、河口三角洲和水下浅滩等特征地貌组合,平均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县境内的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最低点位于东部新合镇双胜村,海拔300.10米,其他较著名的山岭,有平和县的小芹山、录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等。
土壤
漳州市土壤类型共有8个土类22个亚类67个土属70个土种。按土类分布面积由大至小排列顺序为: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海滨盐土、海滨风沙土、冲积土、黄壤、紫色土。自然土壤(包括赤红壤、粗骨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红壤、山地草甸黄壤、酸性紫色土、冲积土、滨海风沙土、滨海盐土等亚类)总面积1278.6万亩,其中砖红壤性红壤为境内地带性土壤。耕作土壤(包括育型、淹育型、潜育型、渗育型、盐渍型5个水稻土亚类和赤土、红土、风沙土、土、紫泥土)总面积316.96万亩。其中水稻土面积最大。
气候
漳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湿润,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温度21℃左右,最高气温36.3℃,最低日气温-4.7℃,年平均降雨量1000-1700毫米,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3至6月;年平均日照2000-2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以上;每年6至9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
水文水利
水文
漳州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走向为北西和北东向,主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走向平行,形成格状水系网。河流多发源于境内,属山溪型外流河。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1条,东溪、漳江、鹿溪等河流的流程短,流域小,河道比较平缓。芦溪、九峰溪流入韩江,其余都在境内入海。九龙江是漳州第一大河,福建省第二大河。水量丰富,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季节性变化甚大,丰水期径流大,枯水期径流小。九龙江全长1923千米,流域面积14741平方千米, 在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86平方千米。漳州地下水总量为16.68亿立方米,主要贮存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与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中。
漳州市海域属台湾海峡大陆架浅海区,水深最深不超过60米,最浅处(在台湾浅滩)水深仅9米,一般水深40米左右,海底较平坦,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渔场。海岸线总长631千米,其中大陆岸线519千米,岛屿岸线112千米。
水利
2022年,漳州市大型水库3座,中小型水库515座,总库容13.81亿立方米;过闸流量5立方米/秒及以上的水闸458座(大型7座,中型47座);大中型灌区共24个,设计灌溉面积114.98万亩。其中大型灌区1个(北引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2万亩;中型灌区23个,设计灌溉面积84.78万亩。2011年-2015年间,全市实际完成水利投资118.6亿元,2016年-2020年间,全市实际完成水利投资224.1亿元,建成江(海)堤防136千米;实施15座排涝泵站工程,新增排涝能力465.4立方米/秒;32座小型水库常态化除险加固,2021年-2025年间,调水工程全长122.65千米,全市新增供水能力2.2亿立方米/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漳州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78.368亿立方米,其中境内河川地表水111.238亿立方米,自漳州市域外流入境内的客水为67.1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4280立方米,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大,内陆山区小。年内变化更大,4月至9月为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7%,10月到次年3月为枯水期,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3%。沿海突出部岛屿缺水区,东山岛上没有常年性河流,漳浦水资源也较为紧缺。地下水总量为16.68亿立方米,主要贮存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与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中,地下水中已查明有54处温泉,总流量达1200立方米/时。
矿产资源
截至2001年底,漳州市已发现矿产41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34.75%;探明储量39种,其中能源矿产(含地热)2种、有铁、钛、铜、铅、锌、铝、钨、锡、、铍、锆、、及稀土金属类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2种,主要有硫铁矿、明矾石、泥炭、耐火粘土、型砂、玻璃砂、白陶土、石灰岩、玄武岩、石墨等;水气矿产1种;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89处,其中能源矿产(含地热)39处、金属矿产59处、非金属矿产74处、水气矿产17处;探明大型矿床19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59处、矿点90处。
土地资源
据漳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显示:2022年,漳州市有耕地面积113.17万亩,园地444.90万亩,林地991.22万亩,草地11.58万亩,湿地34.5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9.74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4.0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61万亩,其他土地32.96万亩。
森林资源
2022年,漳州市林地660811.18公顷。其中,乔木林地525705.06公顷,占79.6%;竹林地58378.79公顷,占8.8%;灌木林地4643.35公顷,占0.7%;其他林地72083.98公顷,占10.9%;林地均分布在年降水量800毫米(含800毫米)以上地区。南靖县、平和和华安县3个县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市林地的54%。
药材资源
漳州市拥有200多种药材,主要类型有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丹顶鹤、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绞股蓝、牛大力、五指毛桃、砂仁、淮山、灵芝等,其中巴戟天是漳州市传统名贵中药材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被列入福建省“福九味”中药材之一。漳州市“和溪巴戟天”“马铺巴戟天”均获批为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海洋资源
漳州市有海洋海洋生物2000多种,其中:浮游植物约270种,浮游动物约337种、底栖生物774种、潮间带生物444种,海洋鱼类200多种,主要有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脂眼鲱、圆腹鲱、羽鳃鲐、侧带小公鱼属、大黄鱼、短带鱼、鲨鱼、真鲷、黑棘鲷、二长棘鲷、康氏马鲛、蓝点马鲛、银鲳、鱼、石斑鱼属等;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鱼、尼罗罗非鱼、香鱼等。海洋藻类200多种,经济藻类有37种。以紫菜、海带、石花菜、海萝、羊西菜为主。水产养殖品种156种,其中,牡蛎科、锯缘青蟹等渔种的产量均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共有41个水产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8个中国驰名标志。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漳州市境内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兽类25种、两栖动物14种、爬行纲25种、鸟类158种、昆虫2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73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雉、蟒蛇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有大鲵属、眼斑水龟、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0种。
植物
漳州市境内野生植物包括蕨类43科228种(石松科4种,卷柏科3种,木贼科1种,莲座蕨科1种等);裸子类10科60种(苏铁科1种,银杏科1种,松目5种。柏科4种等)、被子类206科2803种(木麻黄科3种,三白草科2种,胡椒科4种,金粟兰科1种等)、淡水水域维管束类4类37种(漂浮植物7种,浮叶植物3种,沉水植物9种等)。漳州市稀珍植物有桫椤、福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
漳州市共有1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县级11个,总面积为28340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25%。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山湾西北部,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是漳江及其支流的交汇处,主要植被类型可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油桐树林、秋茄林、木榄林、芦苇盐沼、卡开芦盐沼、茳芏盐沼、铺地黍盐沼、厚藤群落、苦郎树群落、露兜树群落等13个群系。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福建省唯一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2月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福建省首个国际重要湿地。
自然灾害
漳州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及地质灾害三种,其中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台风)、洪水、干旱、低温冷害与冻害、冰雹、高温、雷电等,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漳州市境域是地震活跃区域,历史上曾发生两次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即1185年的6.5级和1445年的6.3级地震。
新中国成立后,西溪发生较大洪水8次,其中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4次,80年代4次,以1960年“六九”洪水灾情最重,洪峰流量达6140立方米/秒。北溪发生2次大洪水,最大也是1960年“六九”洪水,洪峰流量达9400立方米/秒,其次为1961年9月13日,洪峰流量达8930立方米/秒。长泰龙津溪和诏安东溪的最大洪水也是发生在1960年6月9日,龙津溪洪峰流量达2740立方米/秒,东溪洪峰流量达3160立方米/秒,灾情都很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以1959年8月23日3号台风(12级以上)正面袭击龙海区,大部分海堤被摧毁,灾情最重。其次是1983年7月25日4号台风在漳浦登陆,近中心风力超过40米/秒;1990年6月29日6号台风,近中心风速达43米/秒,在东山县澳角一带滞留5个小时,都造成很大损失。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漳州市辖4个市辖区和7个县。政府驻地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漳州市全市常住人口50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1万人,乡村185.8万人;男性人口260.8万人,女性人口246万人;0-15岁人口101.5万人,16-59岁人口308.7万人,60周岁及以上96.6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30‰;死亡人口3.5万人,死亡率为6.90‰;自然增长率为0.39‰。年末户籍人口数为527.2万人,增长0.19%。
民族
漳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48个少数民族,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7.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7%。全市族人口5.03万人,居全省第二位,有高山族124户387人。
语言
漳州市方言分漳州闽南话、客家话和少量的潮州话。
唐朝陈元光所率开漳将士大部分来自中原,他们通用中原的河洛话(也叫做河佬话),所以早期戍守闽粤的中原府兵后裔也自称为“河佬”。他们进入福建省后大都屯居福建沿江、沿海平原地带,河洛话便逐渐成为闽南地区本土通行的话语,这就是后代流行于漳州大部分地方以及厦门市、泉州市和包括今天新罗区,漳平市一带,广东汕尾市(今汕尾)的闽南话,随着众多开漳将士后裔陆续自闽南播迁开去,闽南话成了中原南下的群体标志,早期播迁入粤者称为“河佬话”或“福佬话”;后期播迁入台湾称为“闽南话”或“台湾话”,传入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唐人话”。不管是闽南话、河佬话、福佬话,还是台湾话或华人话,都与唐初开漳将士传播的中原话、河洛话一脉相承。
漳州市南靖、平和、云霄县、诏安县等县还有不少客家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他们使用客家话。客家语是客家人之间的独特语言,其保留部分畲语、古汉语发音,但它本身是民族多语言融合的产物。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语,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潮汕话在漳州的南靖县、平和、诏安等县的边地少量使用。潮汕方言是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它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是语言的“活化石”。潮汕方言与北方话、上海方言、广州话有差别,与同属闽南语的厦门话、泉州话、台湾话也有差别。
宗教信仰
漳州市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唐初,道教、佛教已流传于漳州各地;明代中期,基督教派天主教传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新教乘门户开放时传入。自唐朝至元代,境内寺院600多所,不少著名寺院建于唐、宋。唐、宋两代,漳州有20名著名僧人,载入《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宋代有著名道人保生大帝在漳州传道。
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传入漳州之初,受到政府地方官的抵制,漳浦知县陈汝咸曾于康熙拒阻天主教传教。
截至2020年9月,境内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有市级爱国宗教团体5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28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490处,其中佛教231处、道教78处、天主教29处、基督教152处。
经济
综述
漳州市已形成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的"4+4"产业格局。该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企业实力稳步增强,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翔鹭石化、傲农生物、漳州片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福建省制造业百强企业,三宝集团、福海创入选“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全市亿元企业数达到1061家,省级工业龙头企业53家。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63.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5.0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728.2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720.48亿元,增长5.4%。
第一产业
漳州市以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食用菌、花卉、茶叶、芦笋、绿麻竹、糖蔗等为第一产业主产业,水果、肉蛋奶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蔬菜、食用菌居第二位。水果、蔬菜、食用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渔业以水产养殖、海洋捕捞为主,其中,牡蛎科、锯缘青蟹等渔种的产量均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共有41个水产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8个中国驰名标志。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面积497.3 平方千米,滩涂268平方千米,淡水水面105.2平方千米。
2024年,漳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9.91亿元,增长3.7%。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增长4.9%;林业产值增长3.1%;牧业产值增长2.1%;渔业产值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长4.4%。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禽蛋产量增长13.6%;水果产量增长6.5%;食用菌产量增长5.5%;水产品产量增长4.7%;茶叶产量增长4.6%。
第二产业
漳州市工业产业主要包括食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电子信息、钟表、造纸、汽车汽配、生物医药等。食品产业是漳州的支柱产业,其中,罐头是漳州食品的主打产品,享有“中国罐头之都”美誉,出口量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钟表为特色优势产业,是全球中低端钟表的生产基地,石英钟指针式机芯产量占全球65%以上,2018年升格为“中国钟表名城·漳州”;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11家,主打产品“漳州片仔癀药业”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第一名,位居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位、中国中成药行业50强。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9.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2.6%。分行业看,34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达64.7%。主要行业支撑有力,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2%。
第三产业
漳州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产业,推进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获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龙海区、南靖县、平和县等三县入选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南靖县被列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融资笔数、金额均位于全省前列。在物流方面,漳州市具有运输、仓储、装卸、加工、理货、配送、信息等生产链条,已注册成立的网络货运企业有漳龙物流、三宝物联、物运嘉联、四通物流共4家。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5.30亿元,增长4.6%。分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5%;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4%;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5.9%;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4.8%。公共网络零售作为消费市场增长动力源的态势持续显现,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5.5%,对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的增长贡献率达45.9%。
经济功能区
漳州市共有5个开发区,分别是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
原名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12月28日,位于龙海区东部,地处厦门湾南岸,与厦门经济特区仅一水之隔。总体规划面积56.17平方千米,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化产业、食品产业、文旅健康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拓展产业载体,打造产业体系,引入豪氏威马中国、中信重工、漳州中集、路易达孚、首钢凯西、金钱饲料、威驰腾新能源汽车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漳州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社会
教育
2022年,漳州市新建学校41所,幼儿园14所,普通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普通高中76所,普通初中132所,普通小学821所;普通高中专任教师7659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4776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23657人。在校生98631人;普通高中招生33768人,在校生93627人;普通初中招生61108人,在校生184628人;普通小学招生75093人,在校生434326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90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7836人。
医疗
2022年,漳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84个,其中,医院94个,卫生院105个。医疗机构床位2986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7705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9万人,其中,医生1.22万人,注册护士1.50万人(不含909部队医院);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54个。漳州市三甲医院有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漳州市中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等。
科技
2022年,漳州市拥有15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为2家、53家。高新技术企业769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343件,比上年增长3.2%,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233件,增长21.7%。高价值发明专利1000件,增长24.5%。
体育
2022年,漳州市拥有体育产业相关单位近1500家,健身俱乐部、休闲会所近200家,体育培训机构300余家。大型体育场馆11个,各类体育场1299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100%。共有举办赛事活动231项次;参与总人数达到10.47万人次,增长182.8%。获得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奖牌52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27枚,铜牌9枚。体育产业专项资金规模达400万元。2024年7月18日,漳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2024-2027年度漳州市竞技体育奖励办法》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漳州运动员进行奖励,最高是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奖励120万元、教练员团队奖72万元。而入选奥运会资格就有奖励,奖励标准是5万元/人。还有创纪录奖,创世界纪录奖10万,创中国全国纪录奖5万。
文化事业
2022年,漳州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41万册。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892场。年末共有剧场、影剧院30个,年度电影票房0.74亿元。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9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74%;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75%。全年出版报纸1种,总印数2402.05万份;期刊1种,总印数2.4万册。
漳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10月,位于漳州市迎宾路230号,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与标本11706件,其中一级文物81件/套、二级文物215件/套、三级文物1421件/套,是地级市综合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
社会保障
2022年,漳州市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0.68万人,增加23.9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25万人,增加3.7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3.18万人,增加7.33万人。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82.76万人,增加3.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6.14万人,增加2.35万人。全市17.3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提高到2588.26元,增加118.37元;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95万人,年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14个,增加61个。
人居环境
2022年,漳州市森林覆盖率为45.18%,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16.54万亩,其中,沿海防护林建设84亩,纵深防护林2.566万亩。商品材产量145.63万立方米,下降5.0%。全市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461.2公顷。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347天,二级达标天数比例95.1%,其中,一级优的天数183天、二级良好的天数164天。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88.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60.44万吨,处置量27.84万吨,贮存量0.94万吨,倾倒丢弃量0.001万吨。
交通
综述
漳州市辖区内有324、319二条国道、厦漳、漳诏、漳龙三条高速公路及鹰厦铁路和厦深、龙厦二条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漳州港可直通东南亚国家,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漳州市区距大型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较近,为58.9千米。
公路
漳州市境内有3条高速公路,分别是厦漳高速公路(全长40千米)、漳诏高速公路(全长约64千米)、漳龙高速公路(全长42.4千米),2条国道324、319;6条省道漳云线、郊柏线、牛旧线、岭和线、双码线、围禾线;9条县道诏平公路、云平公路、山长公路、下书公路、金福公路、漳华公路、泰角公路、下秀公路、西宫公路,872条乡道。2022年,漳州市公路通车里程1.32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95.08千米。
铁路
漳州市有鹰厦铁路(漳州支线11千米)和厦深铁路(福建省境内为144.168千米)、龙厦铁路(境内63.2千米)。截至2023年7月,漳州有八个火车站,分别是漳州站、漳州东站、角美站、漳浦站、云霄站、诏安站、南靖站、南靖龙山站。2022年,全市铁路货物运输量7880.21万吨,完成旅客运输量473.22万人。
航运
漳州市境内通航河道5条,总长384.26 千米,其中九龙江为1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3000吨级船舶。漳州口岸招银、东山、后石三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石码、旧镇镇、宫口、冬古四个港区为国家地方口岸。开通海运航线31条,通往国内20个港口,通达世界5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个港口,航线达6.16 万千米。定期航班有沿海内支线。2021年末,漳州市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202.72万吨,增长38.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68.14万吨,增长38.4%。集装箱吞吐量26.93万标箱,下降16.1%。截至2022年9月,厦门港漳州辖区港口年货物通过能力已达5202.72万吨,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
公共交通
2011年末,漳州市城区公交汽车线路26条,运营总里程51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253辆,万人拥有量为5.6台,年客运量3810万人次;出租车1287辆,万人拥有量为2.68台,年客运量4123万人次。
2012-2021年,漳州市累计投入6.34亿元,新增、更新公交车1360辆,新增公交线路8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1条。主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从85%提升至95%。完成龙海区、东山县、台商投资区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逐步形成以漳州主城为中心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营运格局。
人文
综述
漳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5项,其中包括浦南傩舞、大鼓凉伞舞等5项传统舞蹈;哪吒鼓乐、锦歌等11项传统音乐;芗剧、木偶戏、竹马戏等17项传统戏剧;以及疍民送王船信俗、东山关帝信俗等39项民俗。有云洞岩、天成寨、铜山古城等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4月,漳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
诒安城
诒安城,亦称诒安堡,俗称湖西堡。位于漳浦县湖西盆地中心,面对交汇入海的三条溪流,形如“楼船出峡”。宋末跟随赵若和从广东崖山逃至漳浦的侍臣黄材的后裔,世代聚居于此。黄材的第十四代孙黄性震,曾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太常寺卿等,曾向闽督姚启圣条陈“平台十便”,姚用其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黄性震回乡献资兴建这座城堡。此城城墙由条石砌成,长1200多米,高6.7米,城上马道宽2.2米。城墙顶部外侧有2米高的夯土女墙,上开365个垛口。城上建有4个小谯楼,有25条登城石梯。四城门上均嵌石匾:东“迎曦”、西“秀”、南“诒安”、北“承庆”,东西南3城门各有城楼,北门封闭。南门外有10米宽的护城河。
漳州石牌坊
漳州牌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来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为位于芗城区香港路的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牌坊,和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的闽越雄声、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这四座牌坊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石坊木结构,3间5楼12柱。其中两座明代石牌坊南北对跨街矗立,与所处的旧城南门老街,组成了极富特色的古街区景观;两座清代石牌坊系康熙帝赐平台名将蓝理、许凤立,威武雄壮,坊间镂雕洋人形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漳州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景象。漳州明清石牌坊浑朴精致,花、鸟、人兽各具神韵,典型地表现了漳州传统石雕艺术既精致典雅又豪放流畅的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市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茗剧、木偶戏、潮剧、大鼓凉伞、剪纸、锦歌等,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主要有剪纸艺术节、灯谜艺术节、关帝文化艺术节、开漳圣王文化艺术节、三坪祖师文化艺术节、书画艺术节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 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1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批10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2 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1 人。
歌仔戏
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源于漳州,成型于台湾宜兰,流行于漳州、厦门市和泉州市等地市,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集地,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约有100年的历史。芗剧与歌仔戏的因缘颇具传奇色彩。二者有语缘、乐缘、情缘关系,因同持闽南地区乡音而相知,因同拥歌仔曲调而共鸣,因同现民俗信仰而情投,这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同根而生、同源合流的瑰丽艺术与手足剧种。因而,在戏曲评价或新闻报道经常出现芗剧(歌仔戏)与歌仔戏(芗剧)二者合一的称谓。这是同一剧种在两岸的不同表述。
歌册
歌册(歌仔册)流行于漳州城区、东山县、诏安县、云霄县和台湾,是用闽南语念唱的唱本。唱词一般是七言四句为一组的韵文,也有五言四句为一组,还有五句韵文,可叙事,也可抒情。近代所编的歌册有“起头”,或称为“引子”,起静场作用;紧要关头留有“关子”,以吸引听众;结尾处叫“激尾”或“煞尾”。歌册在妇女中普遍流行。歌册的曲调是一种较自由的咏颂体,与民俗音乐、褒歌、畲歌相近。云霄、诏安、东山的声韵颇带潮腔味道。传统的曲目有《粉妆楼》《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玉麒麟》等。
习俗
两岸郭氏共拜老祖公风俗
相传,流传榴阳十二使祖郭鱼,跌坐羽化,登神仙之列,巡狩天下,护国济世佑民,被尊为“榴阳王”膜拜。郭鱼传至郭世员,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流传移居锦湖西,繁衍锦湖东、桥头、顶围、下围、福井田边等。锦湖郭氏子孙在清康熙帝间迁徙台湾时,为了不忘根本,特别手抄一本《家谱》带到台湾。并形成南台湾榴阳郭氏族人的“吃佛祖酒,拜老祖公”的拜祖兼联谊的宗亲聚会,演化成一年一度(农历寒衣节日)台湾区场面巨大,既隆重又热闹的“榴阳王三圣始祖圣诞节祭祀大典”。现在,两岸郭氏“吃佛祖酒,拜老祖公”的风俗延续至今。
鸿渐送王船
鸿渐村凤山宫每逢子、卯、午、酉年为三年一任举办“送王”庙会,这习俗源于海洋崇拜,鸿渐人走洋过海多,对此特别虔诚。鸿渐的送王船主要是祭拜“代天巡狩”朱、池、李三位王爷,是替代皇帝巡游四方,赏善惩恶,镇灾除疫,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村民寄托的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送王船每届从农历八月中旬到冬至前结束。主要有“安栈”、“安龙眼”、“进水”、“立桅”、“请帆”、“请王”、“出栈”、“巡境”、“做醮”、“王船化吉(烧王船)”等仪式。各仪式都热闹非凡,参与者与观众不计其数,场面十分壮观。2018年已列入市级“非遗”项目。
刺绣是漳州传统的手工艺。漳州刺绣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后期,驰名海内外,被誉为“漳绣”。“漳绣”工艺母传女、嫂传姑,农村宗亲相传,女孩从小就学绣手帕、鞋面,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清末民初是漳绣兴盛时期,较著名的是甘棠村的垫凸金线绣,康山村的双面绣,上墩村的丝线绣,西洋坪的打只绣。漳绣技艺能绣各色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刺绣工具有棚架、搁手板、绷线,各号绣针、剪刀等。刺绣针法有缠针、扣针、贴绣、齐针、接针、打籽、铺针、钉金、双面针、套针、过桥针、擞针、叠针等20多种。漳绣在明清时代是朝廷贡品,又是著名的出口商品,1956年,漳绣《丹凤朝阳》在首届全国刺绣评比会上获优秀奖。1962年,陈招春、占宝的《云龙》《喜鹊开屏》《英雄花》《奔马图》等作品参加省工艺品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
艺术
刺绣是漳州传统的手工艺。漳州刺绣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后期,驰名海内外,被誉为“漳绣”。“漳绣”工艺母传女、嫂传姑,农村宗亲相传,女孩从小就学绣手帕、鞋面,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清末民初是漳绣兴盛时期,较著名的是甘棠村的垫凸金线绣,康山村的双面绣,上墩村的丝线绣,西洋坪的打只绣。漳绣技艺能绣各色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刺绣工具有棚架、搁手板、绷线,各号绣针、剪刀等。刺绣针法有缠针、扣针、贴绣、齐针、接针、打籽、铺针、钉金、双面针、套针、过桥针、擞针、叠针等20多种。漳绣在明清时代是朝廷贡品,又是著名的出口商品,1956年,漳绣《丹凤朝阳》在首届全国刺绣评比会上获优秀奖。1962年,陈招春、占宝的《云龙》《喜鹊开屏》《英雄花》《奔马图》等作品参加省工艺品展览,被评为优秀作品。
传统村落
截止2023年,漳州市共有49个中国传统村落,58个省级传统村落。
秀芦村
秀芦村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西北部,该村历史悠久,历经沧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村庄位于山间盆地,东西两侧山脉连绵、山峦重叠,总体地势为两边高、中间低。这里梯田层层,树木茂盛,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村落整体东西向,小芦溪自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汇入韩江支流芦溪。主要居民点在溪流两侧,地势较为平坦,依山傍水散落着多座风貌古朴的清代、民国时期建筑。村落建筑格局多以土楼为中心分布,保留了客家以家族聚楼而居的习惯,世代同堂,有陈氏家庙、下坪宗祠、东山宗祠、霞春宗祠、和南毓秀楼、燕山怡韵楼、世德绵长楼、东阳启以楼、中庆楼、永和桥等代表性建筑。2022年,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
镇海村
镇海村历史上为著名的镇海卫,系明代福建省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卫指挥所之一,与威海卫、金山卫、天津卫并称为“明代四大古卫城”。现存城墙约2100米,城门包括东、西、南、北四门及水门,其中东门、南门保存较好,南门外设有瓮城。城门用花岗石条石筑成,城墙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乱石砌成,残高4至7米不等。是福建省目前仅存的明代海防卫城遗址,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和海防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城内保存有较多传统民居、古建筑及石构文物,现存三条布局较为完整的古街巷,南门街存“父子承恩”坊一座,另有城隍庙、孔子庙等祭祀建筑,以及石辟邪、石旗杆、古井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饮食
漳州饮食属于闽菜菜系,卤、炒、煮、焖、炖,煎、炸、馏、淋、蒸是福建菜的特色,福建漳州菜口味清淡,以酸甜为主。漳州的风味美食小吃还有:手抓面、卤面、猫仔粥、润饼、厦门蚵仔煎、安海土笋冻等。
漳州卤面
卤面,堪称漳州小吃之冠。据《漳州府志》记载,卤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陈元光入闽开漳之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虽说漳州卤面源于北方,但由于环境的变化,食材的增多,卤面的烹方式也在勤劳的漳州人手中发生了变化,并逐渐迎合漳州人的口味。2018年7月,漳州卤面制作技艺被列入漳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漳州手抓面
手抓面俗称“豆干面份”或“五香面份”,由面料、配料、佐料三部分合成,面料采用碱面条煮熟趁热在竹筛上铺制成手掌大的圆形的薄片,称“面份”。吃时在面份上放上“炸豆干”(油炸豆腐)或“五香卷”,加甜面酱、花生酱、芥辣酱、蒜醋酱等佐料,然后把面份卷起来用手抓着吃,故叫“手抓面”。其特 点:香、甜、酸、辣俱全,油而不腻,爽口开胃。
地方特产
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有“十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枇杷、杨梅、桃、番石榴;漳州地处闽南地区,有对虾属、石斑鱼属、鲍鱼、龙虾、红、扇贝、牡蛎科、泥蚶、鱿鱼等海鲜;漳州还盛产茶叶,陈香铁观音、白芽奇兰、红牡丹、三印水仙、天竺岩茶、八仙茶、老枞水仙等品种;还有佳庆东美糕、富硒大米、阳春面、协香酥糖、诏安灰鹅、五香卷等食品。
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是福建漳州传统的汉族工艺品,在古代属于贡品,漳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康熙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长泰明姜
长泰明姜是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的特产,是长泰传统的蜜饯产品。生产的年代起始于宋元时期。明姜用生姜和糖加工而成,既是独具风味的蜜饯品,又有防病治病的药用功能,所以世代相传,颇受百姓喜爱,成为长泰的传统名产。长泰名姜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象征
漳州市市树是台湾相思和香樟树。2015年,漳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将香樟树和相思树确定为漳州市“市树”。
漳州市市花是水仙花。1984年10月26日,漳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将水仙花定为漳州市市花。
风景名胜
综述
漳州市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
主要景区
福建土楼(南靖)旅游区
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田螺坑村片区、云水谣片区和河坑土楼民俗文化村片区等三大片区组成。拥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两群两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即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田中赋土楼群、裕昌楼、龙昌楼等土楼都各具特色,被称作“土楼王国”。景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绿化程度达96.5%,是萤火虫的最佳栖息地,亦是赏星空的最佳观测基地。
云洞岩景区
云洞岩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福建第二碑林、丹霞第一洞天、闽南第一碑林”的风景文化名山,有大小洞穴四十余处,历代各体书法题刻二百余处。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云洞岩风景区主峰海拔280米,景区规划总面积12.6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5平方千米,分为云洞岩、岭兜山、瑞竹岩、长山、大石五个景区。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县角美镇白礁村,距城区40千米,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庙宇依山而建,双层3进,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白礁慈济宫址在保生大帝出生地,是奉祀吴夲的第一座庙宇,又是一座宫殿式建筑,故誉为“闽南故宫”。300多年前,许多白礁人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就定居台湾。他们思念故土,在台湾也建起133座慈济宫,祀奉保生大帝,而把白礁慈济宫奉为开基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台湾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上白礁祖祭典”活动。白礁慈济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江东古桥
江东桥,旧称虎渡桥、通济桥,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处,距漳州城区17千米,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溪急,地势险要,曾是闽粤、闽湘公路必经之路,古称“三省通”。它是中国桥梁史上一大奇迹,石梁之大堪称世界之最,与泉州洛阳桥、安平桥、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省四大名桥”,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漳州市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排名第75。
2022年3月,漳州市入选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73位。
2022年5月,漳州市入选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名单。
2022年6月,漳州市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年8月,漳州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参考资料
漳州市招商引资项目汇总160—7.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3-07-24
漳州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0-06
漳州概况.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2-11
漳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3-17
统计用区划代码(漳州市).国家统计局.2023-06-26
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统计局.2023-03-31
2024年漳州市经济运行情况.漳州市统计局官网.2025-02-06
漳州市政协委员郑玉玲:整合民俗文化资源 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闽南网.2023-06-26
漳州市市长信箱.福建省信访局.2023-06-26
2023年全市地方金融组织第三方会计机构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漳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3-06-26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8
漳州“市树”终于出炉 香樟、相思两种树入选-闽南网.闽南网.2022-12-14
漳州三宝之一水仙花.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2-14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福建省漳州市2021年组团赴山东济南专场招聘会.山东政法学院就业信息网.2023-06-26
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6-26
漳州概况.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6
漳州市历史沿革简介.漳州党史方志网.2022-12-08
漳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51处)区域划分2020.12 - 工作动态.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12-08
漳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至2021年4月) - 工作动态.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12-08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漳州市重点产业简要情况及发展重点.福建省工信厅.2023-06-26
2022年漳州经济运行情况稳中向好 13项主要经济指标 12项增幅全省前三.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8
福建省各地2022年GDP“看点”:福州蝉联第一,宁德已连续四年增长最快.人民网.2023-08-29
建制沿革.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漳州古城(归档).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中国城市no.47--漳州.西部文明播报 .2023-06-27
漳州市-闽南民系城市之一./中国经济新闻联播.2023-06-27
建制沿革.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漳州市志.福建党史方志网.2023-06-27
漳州市.中国海洋信息网.2023-06-27
漳州在哪?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闽南网.2023-06-27
漳州气候特点描述.闽南网.2023-06-27
漳州概况.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怀远楼:双环圆形土楼 传统民居建筑.中国小康网.2023-06-27
漳州一女子被春雷劈中身亡 只差一步就安全进门.福州新闻网.2023-06-27
区位.地域.漳州史志网.2023-06-27
地理环境.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水利工作综述.漳州新闻网.2023-06-27
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2 ~ 2010 年.漳州市自然资源局.2023-07-24
漳州“国土三调”数据成果公布.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7-08
漳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漳州市自然资源局.2023-06-27
自然资源.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漳州道地药材巴戟天迎来新的春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023-06-27
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国海洋信息网.2023-08-02
漳州海产游进新蓝海.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08-02
漳州国家级保护动物逾百种.漳州台商投资区.2023-06-27
福建一镇多次出现家畜被咬死 疑为云豹所为(图).中国新闻网.2023-06-27
漳州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自然资源.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8-03
2021年漳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漳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6-27
漳州市环保局举办自然保护区监管工作培训班.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林业局.2023-06-27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林业局.2023-06-27
自然灾害-洪灾.漳州史志网_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0-16
风灾.漳州史志网_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0-16
联系我们.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8
中共漳州市委书记张国旺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漳州新闻网.2023-06-27
吴卫红当选漳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今日头条.2025-01-09
市政府领导.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7
漳州市省政协委员小组开展专题调研 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政协福建省委员会.2023-06-27
漳州少数民族.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2023-06-26
客家话和闽南语的区别都有什么?客家话是什么地方的方言?.看点时报.2023-07-23
潮汕方言(一).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23-07-23
漳州宗教历史简介 - 漳州宗教.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2022-12-29
漳州宗教.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2022-12-29
漳州市情.漳州市统计局.2023-06-27
漳州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规划.漳州市人民政府.2022-12-12
漳州拟设立大工业发展投资基金.福建省人民政府国资委.2023-04-01
十年踔厉铸辉煌 “漳”显奋斗新华章 ——“喜迎二十大”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一.漳州市统计局.2023-06-27
2021年上半年漳州市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报告.漳州市市场监管局.2023-06-27
政协委员说 | 如何打造漳州工业旅游、物流体系新业态.福建省工业文化协会.2023-08-03
漳州开发区概况.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07-24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开发区).中国小康网.2023-06-28
漳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6-28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〇九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解放军909医院.2022-12-08
医院简介.漳州市中医院.2022-12-08
医院概况.漳州市医院.2022-12-08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新兴服务蓬勃发展 ——“喜迎二十大”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三.漳州市统计局.2023-06-28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2027年度漳州市竞技体育奖励办法》的通知.漳州市人民政府.2024-07-22
漳州市博物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2023-07-24
2022年漳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漳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6-28
两个漳厦高速公路项目获批.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8
漳诏高速2017年将直通广东 连接到惠州止于潮州.福州新闻网.2023-06-28
在线访谈.龙岩市交通运输局.2023-06-28
今起执行!涉及漳州站、角美站、漳浦站….漳州新闻网.2023-08-03
漳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漳州市统计局.2022-1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市交通运输工作综述-漳州新闻网.漳州新闻网.2022-12-29
石牌坊.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2023-06-28
傩舞(浦南古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歌仔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木偶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锦歌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漳州木版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漳州木偶头雕刻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剪纸(漳浦剪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高山族拉手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东山歌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潮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11
歌仔戏(芗剧).漳州市南靖县人民政府.2023-07-24
民间风俗.漳州台商投资区.2023-06-28
闽台郭氏“海峡情”未了 每年两次宗族祭拜.华夏经纬网.2023-07-24
漳州台商投资区鸿渐“送王船”民俗文化活动申遗成功.漳州新闻网.2023-07-24
漳绣.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7-24
喜报!漳州这些地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06-28
正在公示!漳州4个村落拟入选…….闽南日报.2023-07-24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漳州龙海区 “访察解”行动助推民生工程改造.漳州纪委监委.2023-07-24
福建漳州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记录中国艺术品文化传承.2023-06-26
漳州卤面制作技艺入选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台海网.2023-06-28
传承千年 漳州小吃之冠.闽南日报数字报.2023-06-28
手抓面.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06-28
“一县一周·特产惠农”漳州供销迎新年场火热进行.人民资讯.2022-12-29
漳州三宝之一八宝印泥.漳州市人民政府.2023-06-28
长泰明姜.中国小康网.2023-06-28
漳州市的A级景区有哪些?.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7-24
福建南靖土楼首届瑜伽节启幕 引领百人共享瑜伽运动.中国商报网.2023-07-24
厦门周边自驾游推荐去哪.海报青年网.2023-07-24
云洞岩风景区. 龙文新闻网 .2023-07-24
名胜古迹.漳州史志网_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0-06
江东古桥.漳州史志网_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0-06
雅安与福建漳州结为友好城市.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6-28
福建国际友好城市.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06-28
陈淳理学思想研究.中国知网.2023-06-28
林语堂.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政府.2023-06-28
安徽4市上榜!这份全国榜单,阜阳榜上有名!.澎湃新闻.2022-12-08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澎湃新闻.2022-10-30
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评审结果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22-12-08
漳州市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人民资讯.2022-10-30
点赞 | 全国首批!漳州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中国漳州.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