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
白(黑枕黄鹂普通亚种:Lophura nycthemera),别名银雉、闲客、白雉,是一种大型雉科鹇属鸟类,是哈尼族的图腾之一,象征吉祥、幸福、丰收。1988年被评为中国广东省省鸟。白鹇分布于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中国。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地区的草地、竹丛、灌木丛、常绿林等,海拔600-2000米。
体长61-125厘米,体重1130-2000克,不同亚种体长差异大。雄鸟羽冠蓝黑色,虹膜橙黄色,嘴角绿色,脸颊裸皮红色,在繁殖期眼前、眼后以及喉侧有三个红色肉垂;上体、两翅白色,下体蓝黑色,尾长而白,脚珊瑚红色。雌鸟稍小,上体橄榄褐色至栗色,下体有褐色、白色或黄色细纹。白鹇是杂食性动物,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昆虫、蚯蚓、小型爬行动物等。
2009年,中国的种群规模约为1万-10万对。2016年,白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
白鹇,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1758年,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描述了白鹇。别名银雉、白雉、越禽等,雄鸟羽毛似雪,神清貌闲,举止飘洒,因而得名银雉。白鹇学名Lophura nycthemera,种名nycthemera来源于古希腊语“nux”与“hemera”,“nux”是夜晚的意思,“hemera”是白天的意思。
形态特征
物种形态
白鹇体长61-125厘米,不同亚种体长差异大,例如指名亚种,雄鸟体长120-125厘米,雌鸟体长70-71厘米,而白鹇柬泰亚种雄鸟体长约67厘米,雌鸟约61厘米。雄鸟体重1130-2000克,雌鸟体重1150-1300克。
雄性成鸟羽冠蓝黑色,虹膜橙黄色,嘴角绿色,脸颊裸皮红色,在繁殖期有三个红色肉垂,分别在眼前、眼后以及喉侧,这是求偶时展示的基本特征之一;上体、两翅白色,布满“V”状黑纹与细纹;下体蓝黑色;尾羽很长,中央尾羽白色,外侧尾羽有黑纹;脚珊瑚红色。
雌性成鸟:体型较雄鸟稍小,羽冠暗褐色较短,虹膜红褐色,脸颊裸皮区域稍小呈红色,无肉垂或很小,嘴;上体、两翅棕褐色或栗色,次级飞羽的外有黑点;下体有褐色、白色或黄色细纹;中央尾羽棕褐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布满白斑;脚珊瑚红色。不同亚种间雌鸟体羽有差别,白鹇指名亚种下体为淡褐色;白鹇福建亚种下体褐色,外侧尾羽有明显的黑白色斑;白鹇缅北亚种冠羽无黑色羽尖;白鹇海南亚种上背黑色并有白色矛纹,下体黑色带有白色点斑;白鹇滇西亚种外侧尾羽有黑白色斑;白鹇峨眉亚种尾羽内翈有黑色条纹。
幼鸟羽色与雌性相似,呈棕色,脸部覆盖小绒毛,眼尾有一道明显的黑色狭长斑纹,上半身有细密的黑色条纹,爪子为红色,下体黑色,密布白色“V”形斑。
近种鉴别
白鹇与黑鹇(鹇属 leucomelanos)同为雉科鹇属鸟类,两者形态相似,可相互杂交。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其分布于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贵州省。2023年1月12日,东莞市银瓶嘴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大群白鹇。2023年6月8日,洞口县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人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2023年12月,在东安县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白鹇觅食的珍贵画面。
1948年,法国籍世界雉类协会会长德拉库尔(Delacour)根据雄鸟上体羽毛图案(主要是白色和黑色条纹的数量)和地理屏障划分亚种群,白鹇包括15个亚种,分布范围如下:
栖息环境
白鹇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地区的草地、竹丛、灌木丛、常绿林等,海拔600-2000米,尤其喜欢在山林下层、海拔1500米左右的竹丛间活动;对灌木盖度、乔木盖度有一定的需求,原因是雄鸟体色与周围的环境差别大,容易被天敌和捕猎者发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鹇是杂食性动物,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昆虫(蛴螬[qí cáo],金针虫等)、蚯蚓、小型爬行动物等。植物,以壳斗科(Fagaceae)为主,有时用嘴挖食土根以充饥;昆虫,包括,金针虫等。白鹇饱食后,常栖息于茂密的矮树上。
节律行为
白鹇通常天亮后开始活动,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路线、范围、地点较固定,一般在巢域内。白鹇喜欢用足趾拨土或沙子洗浴羽毛。夜晚常栖息在固定的树枝上。
白鹇日常活动存在季节性变化,在春季与冬季,有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在夏季和秋季,6:00至18:00较为活跃。冬季相比其他季节,早晨活动时间推迟,傍晚活动时间提前结束。
白鹇生性敏感,对微小的异动会产生警觉,警戒行为多出现在3-5月,具有显著的节律性,可能与繁殖期有关。白鹇在旱季的移动频次高于雨季,可能是旱季的食物资源相对少较少,白鹇为寻找食物需要增加移动频次。
社群行为
白鹇通常成对或形成3-6只的小群体生活,在繁殖季节,会形成一只雄鸟与2-5只雌鸟的小群体,有时也会形成较大群体;在冬季,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
鸣叫行为
白鹇在活动时通常较为安静,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在有危险时,雄鸟通常会发出“ji-go-go-go”的警戒声。
生长繁殖
繁殖期3至5月,白鹇是一雄多雌制,在繁殖季节,会形成多个小群体,由1只雄鸟与2-5只雌鸟组成,在每一个小群体中,雄鸟占据主导地位。雄鸟好斗,繁殖期间异性之间常有追逐活动,雄鸟之间格斗很激烈。求偶时,雄鸟在雌鸟右后侧向前左侧绕圈,当与雌鸟并行或接近并行时,雄鸟会缓慢而大幅度地左右摆尾,再继续向前绕至雌鸟前方从右侧走开,每绕一圈,会在雌鸟2-3m外的地方站立1-2分钟,再重复绕圈,可重复6-7次。有时雄鸟也会在雌鸟旁边快速连续地下蹲站起,或张开双翅快速而小幅度的振翅,并发出“lu-lu-lu-hu”的叫声。
巢位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巢较简陋,主要由枯草、树叶、松针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约4至9枚,在中国广东,有时一窝产卵12枚。卵壳稍光滑,棕褐色,有时有白色石灰质细点。
孵化时间24-26天,由雌鸟负责;雄鸟负责照顾早成雏,雏鸟早成雏。
人工养殖
早在唐代就已对白鹇进行人工养殖,利用家鸡代孵。白鹇的人工养殖主要通过提供饲料与饮水、设置遮荫设备等方式,通常使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通常一窝产卵5-26枚,10只雌鸡平均每只产卵18枚。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白鹇的活动范围非常大,2009年,中国的种群规模预估为1万-10万对;世界总种群规模难以统计,种群数量已呈下降趋势。在中国,白鹇分布较为广泛。1986年至1993年在海南岛调查白鹇海南亚种密度,其在栖息地核心区的密度由1987年每平方千米的20.2只下降至1992年的12.0只。
致危因素
狩猎、天敌是威胁白鹇生存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森林砍伐、烧山、修建公路等导致栖息地被破坏,亦威胁白鹇的生存。
保护级别
2016年,白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文化
哈尼族图腾
传说白鹇为哈尼族衔来了谷种,白鹇是哈尼族的图腾之一,象征吉祥、幸福、丰收。。哈尼族女性头帕的形状是白鹇的吉祥图案。白鹇舞是哈尼族代表性舞蹈之一,模仿白鹇的动作,表达白鹇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的祝愿。
中国广东省“省鸟”
1988年,白鹇在中国广东省省鸟评选中,以其外形漂亮、生命力顽强等特点当选。
2018年,中国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吉祥物“庆庆”是以白鹇为原型而设计,象征吉庆欢乐祥和,喜迎八方宾客。
官服图样
在清朝,白鹇是五品文官官服的图样,是官衔的标志。
相关古诗词
《禽经》记载:“白鹇,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
李白在《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写道:“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在《和卢侍御通塘曲》写道:“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张籍在《送郑尚书赴广州》写道“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相关事件
被拍摄
2024年3月5日,一只白鹇在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数据收集人员安装的相机拍摄到;8日傍晚,两只白鹇出现在黄岩大寺基未来国有林场的智慧监控中,再次捕捉到它们的生活画面。
非法收购、宰杀白鹇事件
2025年4月,肇庆市某县村民黎某因非法收购、宰杀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总价值1.5万元),被林业局依据《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查处,处罚结果为:没收白鹇死体,并按涉案价值15倍处以22.5万元罚款。案件警示公众切勿捕食、交易受保护野生动物,否则会面临严惩。
参考资料
Lophura nycthemera Linnaeus, 1758.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5-11
Faisan argenté.Oiseaux.2023-05-10
白鹇.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10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Linnaeus, 1758.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10
哈尼民族对动物的图腾崇拜.中国红河.2023-05-11
省鸟白鹇.广东省情网.2023-05-11
【动物园】白鹇:长大“十八变”.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2023-05-11
Silver Pheasant.oiseaux-birds.2023-05-11
黑鹇 Lophura leucomelanos Latham, 1790.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11
广东东莞首次在野外监测到珍稀鸟类白鹇种群.百家号.2024-03-05
湖南洞口:密集发现多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搜狐网.2024-04-03
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毛冠鹿、白鹇现身东安舜皇山 .新湖南.2024-04-06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Avibase - The World Bird Database.2023-05-11
拍到了!“山中仙子”现身台州.今日头条.2024-03-1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现身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刷新了阿哈湖湿地公园鸟类物种分布记录#白鹇 #大自然 #生态环境.今日头条.2024-03-12
广东一村民购买三只鸟类死体,官方通报:罚款22.5万元.百家号.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