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红,1968年4月出生,蒲城县人,毕业于郑州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兵马俑二号坑考古项目负责人。
2008年,朱思红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秦始皇陵范围与规划保护范围研究”。2015年,朱思红主持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2024年12月16日,朱思红参与录制的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特别节目《秦俑考古进行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朱思红长期从事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其先后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70余篇。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朱思红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之后在郑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2008年至2013年期间,朱思红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秦始皇陵范围与规划保护范围研究”。2012年,朱思红主持秦始皇陵内城建筑遗址的发掘。2013年,朱思红主持秦始皇陵园从葬墓发掘。2015年,朱思红主持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发掘,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外实习指导老师。
2024年9月12日,朱思红受邀参加“未央导师论坛”系列学术报告。12月16日,朱思红参与录制的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特别节目《秦俑考古进行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研究领域
朱思红长期从事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
课题项目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朱思红出版专著2部,发表《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的保护》《秦始皇陵出土青铜鼎之我见》《关于阿房宫的几个问题》和《秦始皇陵园范围新探索》等 70余篇论文。
主要论著
出版图书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车遗迹,初步清理出3匹陶马和3尊陶俑。其中此次重点发掘提取的T6G5:02号俑确定为一尊军吏俑。据兵马俑二号坑考古项目负责人朱思红介绍,目前在一、二、三号坑中展示和发掘的兵马俑均为单眼皮,此次刚刚确定身份的T6G5:02号俑同样为单眼皮。朱思红表示,对于出土兵马俑都为单眼皮学界米姓定论。他表示,目前存在的猜测为两种。一种是单双眼皮可能和人种、民族有一定关系。那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单眼皮。另外一种则是双眼皮看起来稍显和善,容易接触交流,单眼皮表情冷峻、严肃,可能与军队的角色需要有关。
参考资料
讲座|朱思红: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考古新发现.微信公众平台.2024-12-17
出土兵马俑为何都是单眼皮?可能是这两个原因.百家号.2024-12-18
屋檐艺术.豆瓣读书.2024-12-18
融媒体直播节目《秦俑考古进行时》16日起播出.西安网.2024-12-18
【学术报告预告】世界遗产——秦始皇陵保护范围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24-12-18
“未央导师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一千零一十七).陕西科技大学.2024-12-18
屋檐上的艺术.豆瓣读书.2024-12-18
中国古代文房四宝真伪鉴别/古玩真伪鉴别丛书.豆瓣读书.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