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玺,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3月。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土地资源利用。主要从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不仅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而且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土地资源利用等专业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人物经历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5-1989在河南大学地理系学习
1989-2004在驻马店教育学院地理系工作,历任地理系副主任、主任
2005年至今在许昌学院工作,历任副院长、院长
技术带头人,许昌学院教学名师,优秀骨干教师,十佳师德标兵。
学术研究
主要从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术平台。2011.12月领导“资源开发与生态过程”成功获得许昌市重点实验室称号。2012年组织领导了中央财政支持计划的申报,并成功获得了300万元的资助,圆满完成建筑节能实验室、风景园林设计室的建设。提出了“一院四所”的战略构想,现在已经建成2个研究所。2014年领导建设了许昌“无人机低空遥感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实验,实现了无人机在许昌学院的成功试飞。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5kaBP河上游史前人类生态环境的多元素识别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河南省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等5项。地厅级项目《基于GIS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许昌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程及区域差异研究》、《河南省土地流转的现在问题及对策》、《河南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等10多项。在城市与区域发展、风景园林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研究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主持并完成了许昌市清河的改造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近5年来共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CSSCI收录3篇,出版著作3部。
主持项目
主持省部级项目
《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河南省基础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鉴定,2009,主持
《河南省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厅鉴定,2010,主持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河南省人民政府招标决策课题,2011,主持
《河南崛起与主导技术、主导产业关联研究》,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科技厅,2008,第二主持
《基于GIS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河南省基础研究,2011,主持
《县域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河南省科技厅鉴定,2006,参加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主持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河南省教学研究课题,2009,第二主持
《河南省生长期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变化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2011,主持
《低碳经济与生态城市理论构建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0,主持
《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研究》,河南省教学研究课题,2011,主持
主持的厅级项目
《河南省城市化的问题、进程及对策研究》,河南省社科调研成果,2005,主持
《河南省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主持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研究》,河南省社科联,2009,主持
《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河南省教育学会,2009,主持
《河南省城市综合素质及竞争力提升研究》,河南省社科联,2009.6,主持
《基于素质教育的地理实践教学研究》,2010,河南省社科联,主持
《许昌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许昌学院青年基金,2009,主持
《许昌市特色产业集聚区综合发展研究》许昌学院重大研究课题,2010,主持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程及区域差异研究》,许昌学院预研项目,2006,主持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许昌学院教学研究,2007,主持
《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许昌学院教学研究,2008,主持
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主持地厅级项目10多项。在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研究方面具有领先优势,5年共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CSSCI收录8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
主讲课程
主要讲授《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等6门课程,教学质量优秀,其中《区域分析与规划》获许昌学院精品课程。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
个人作品
代表论文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修复》,地理研究,2011.7,核心期刊,CSCD收录
《“内爆式”与“炮筒式”城市规划的创新》,城市规划,2010.1,CSSCI收录
《基于Voronoi图的河南省产生影响区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1,CSSCI收录
《基于GIS的许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9.3,核心期刊
《城市空间演化与中原城市群地域组织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8.2,CSSCI收录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发展研究》,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调控与绿化配置研究》,生态经济,2007.9,CSSCI收录
《基于ImmuneAgent的城市水污染控制决策系统》,计算机工程,2009.10核心期刊
《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分布格局》,商业研究,2009.11,核心期刊,CSSCI收录
《许昌新区建设的理念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CSSCI收录
《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评价》,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CSSCI扩展版收录
《河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评价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5,CSSCI扩展版收录
《城市生态景观与景观生态设计》,生态经济,2005.10,核心期刊,CSSCI收录
《小城镇环境保护指标体系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经济,2006.12,CSSCI收录
《基于RS的北京门头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1.3;核心期刊
《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优化配置研究》,生态经济,2010.10,核心期刊
《河南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资源科学,2009.2,核心期刊,CSSCI收录
《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2CSSCI扩展版收录
《地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模式创新》,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基于“中原文化旅游圈”的许昌旅游空间优化》,许昌学院学报,2009.5
《基于素质教育导向的地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08.5
《基于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的仿真技术应用研究》,许昌学院学报,2008.5
《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研究》,生态经济,2008.2,核心期刊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OntogenicDecreasesofδ13CinBivalveShell:EvidenceofVitalEffect》JournalofEarthScience,2010.6,SCI收录
《CharacteristicsofanurbanheatislandofdifferentunderlyingsurfacesandtheassessmentofahumancomfortindexforZhengzhou》2010,EI检索
《ResearchonDecisionSupportSystemofWaterPollutionControlBasedOnImmuneAgent》2008.12.EI检索
《ResearchonLandUseChangeofXuchangCityBasedonRSandGIS》2011.5,EI检索
《StudyontheSpatialExpansionandOptimizationofZhengzhouCityBaseonGIS》2011,EI检索
代表著作
1.《综合自然地理学》,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9;参编
2.《自然资源学概论》,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参编
3.《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群言出版社,2005.9;第二主编
4.《区域调查的理论与方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8.9;主编
5.《河南省城市化与区域发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9;主编
获得荣誉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及对策研究,获河南省社科一等奖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县域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许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等奖
河南省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南省社科联一等奖
地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导向研究,许昌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素质教育的地理实践教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网络资源的地理教学模式探讨,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论现代地理教学模式与课程结构设计,河南省教育厅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9年获评河南省先进工作者。
社会活动
1.2005年9月26日,参加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中部崛起”学术研讨会;地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2005年10月27日参加人地关系研究与李润田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地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2006年9月24~25日参加科学发展观与中部崛起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地点:江汉大学,提交论文。
4.2007年7月在兰州市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在生态经济学报发表,2007年第五卷1-4期(第十一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2007年11月29日-12月1日,参加“和谐城市——可持续城市流域管理国际研讨会”地点:南京大学,提交论文。
6.2008.7月11~13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参加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08’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分布格局研究。
7.2008年11月25-26日在河南郑州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地理创新方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8.2008.9.17-19日参加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按照“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年会主题和“大科普、科学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系列活动。
9.2009.2.20-22日,应邀参加第一届城市规划年聚,地点:北京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交论文:“内爆式”与“炮筒式”城市规划的新思维,并在城市规划杂志发表。
10.2010年8月7~9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地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模式创新。
11.2009年10月17-19日参加在北京隆重举办“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活动,提交论文: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并在大会宣读。
122010年8月23日–25日参加了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举办“人文地理学研究最新进展”高级培训班。培训班主要面向从事人文地理研究工作的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相关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以及博士生。授课老师包括有国际知名地理学家吴缚龙(卡迪夫大学)、林初升(香港大学)、两位前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AlexanderB.Murphy教授(俄勒冈大学)和JohnAgnew(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基分校)教授、DietrichSoyez教授(科隆大学)、保继刚教授(中山大学)。
13.2010年3月24-25,参加河南省地理学会第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地点: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
14.2010.3.12-14日,应邀参加由著名规划教育家梁鹤年教授倡议和发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城市规划年聚,地点:北京市,中国城市规划院。
参考资料
吴国玺-城市与环境学院.许昌学院.2021-10-06
我校两名教师分别受到河南省、许昌市2019年庆“五一”表彰-许昌学院官方网站.许昌学院官方网站.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