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兴镇

中兴镇

中兴镇(已撤销),隶属四川省都江堰市,地处都江堰市西南部,东邻翠月湖镇,南连青城山镇,西与玉堂镇接壤,北隔金马河聚源镇相望。镇人民政府驻地距都江堰市市区7千米。总面积43.96平方千米。

2011年,原中兴镇财政总收入25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

历史沿革

康熙,属筏村一二甲和青城甲。

清咸丰年间,设中兴局。

宣统三年(1911年),改中兴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乡改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中兴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联保改乡。

1989年9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23日,撤销中兴镇、玉堂镇,设立玉堂街道,以原中兴镇和原玉堂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玉堂街道的行政区域,玉堂街道办事处驻玉府街733号。

乡镇简介

中兴镇是国家级环保生态示范镇,是四川省小城镇试点镇,是成都市卫生集镇和成都市绿化之(乡)镇。全镇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总人口24453人(2017),其中场镇,辖17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958元,比2003年增长15%;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4600万元,比2003年增长15%;引进到位资金3000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974万元,比2003年增长6.9%;财政收1286万元,比2003年增长9%;工商税收完成48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比2003年增加285元,增长8%。

中兴镇内建有日产(企业)4000吨的自来水厂,邮电通讯、天然气、光纤电视、工业用电等已具规模。中兴镇属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已形成科学合理的“四区”、“一园”发展格局。

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区内开通一条长2.5公里,宽20米的工业大道,区内现有企业20余家,已投资1.3亿元。

国家级科技生态示范住宅小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属国家重点项目,基础配套设施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商贸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仿古商业街、中环大街、中兴大道、工业大街、中兴大桥,总投资1.5亿元,城镇居住人口6000余人,已形成都江堰市河西片区商贸中心。王婆岩风景旅游开发区处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中段,是青城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环境幽静,宫观古迹众多,是盛唐时期道教活动中心,现景区开发正在启动。中兴镇──青城山高科技“软件园”,该园依托高新技术项目和先进技术,开发高科技产品,逐步形成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兴镇农业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营销大户、农产品加工业的四个龙头,在上元村开发青城优质茶山800亩,以及大三线中兴镇境内段形成生产、观赏、销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带的两个看点,拓展了生态效益农业。中兴镇教育基础设施齐备,镇内有高完中一所、中学一所、成人中专校一所、完小一所、村小九所,1994年经国家普九验收达标。

工程建设

实施三个重点项目:

欣禾蔬菜加工中心、都江堰市花木城、王婆岩风景区(景点建设一一皇家园林度假村)、三个重点项目是中兴镇2004年的项目工作的重头戏,市委、市政府已经列入重要工作内容。中兴镇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建设,提前投产,增加税源,壮大经济。

完成三条路:

S106线新建段,S106线改建段和都汶高速路中兴段是省市重点项目,中兴镇将按照工程的实施要求,积极配合项目实施,确保S106线的改扩道和都汶高速公路建设按期完成。

建成两座桥:

中兴镇沙沟河和石孟江两座桥梁,是S106线改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座桥的建成,将使中兴镇的投资环境焕然一新。中兴镇将认真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改道工程的按期完成。

打造三处新区:

梓桐新区、新益新区和上元新区,是中兴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经营城镇为手段,组织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重要举措,我们以S106线改扩建和都汶高速建设为契机,将拆迁安置户集中到三处新区统一规划安置,力争把梓桐新区、新益新区和上元新区打造成全镇新社区的典范,为建成新型花园小镇奠定基础。

开发一个经济开发区:

三角经济开发区,是中兴镇推行新型的工业化经济,规划的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区。都汶高速路、106线的改(扩)道在中兴镇北面(三角、永胜等村)形成以交通为框架的三角形开发地带,区位优势明显,2004年,党委、政府加快该区规划建设,加大该区的项目招商,已经与亿达集团、吾氏集团洽谈多次,并签订了意向性的合作协议,必将成为中兴镇招商引资的重要地带。

内设机构

党政办:1、负责完成市委下达的党建工作目标任务。2、负责完成市委下达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任务3、负责完成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的制定、分解,健全目标运行监控制度,及时反馈信息;4、负责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日常工作;5、负责镇人大主席工作例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协助搞好各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收集整理代表意见、建议,议案、批评并及时转交有关部门领导办理;6、负责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目标》,切实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协助抓好镇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7、加强和完善村、社区的档案工作,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室的资料进行管理、指导,督促机关各委、办(中心)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8、负责工、青、妇日常工作;9、负责老龄、精神文明、宣传、统战、武装、保密、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10、负责各委、办(中心)材料的打印安排;

财政所:1、负责完成市委、市府下达的财政收、支目标任务;2、组织安排、调度全镇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保证镇主要工作经费的支出;3、负责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编制工作及会计档案工作;4、履行好财政监督职能,搞好工资管理和工资复核,指导直属单位的财务工作;5、积极组织财政和税收,增加财力;

经济发展办公室:1、负责招商引资工作;2、负责本行政区内统计和科技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内经济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4、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内工商、税务、物价、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作;5、负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服务工作;6、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发展情况

中兴镇有人口24453人(2017),下辖11个行政村(新益村、沿江村、九龙村、上元村、红旗村、三溪村、两河村、梅花村、永胜村、永安村、梓桐村)1个社区(耆亭社区),辖区面积47KM2,当地主要流行病为肺结核甲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包括两个外迁入的学校共有8个学校,其中三个幼儿园。其中4所学校开学:包括都江堰市一中(高中)、贝贝王幼儿园、中兴学校(九年制)、上元学校(小学)。另外还有一个水厂和5个灾民集中安置点,28家餐饮单位开张营业。其余所有建筑工地均未开工。食品经营单位情况餐饮单位:中兴镇原本共有大小餐饮单位80多家,根据原乐山卫监移交情况,有28家餐饮单位开业。共1个水厂,设施简陋,无自检能力,水消毒浓度不稳。

中兴镇有一个私人水厂,每天供应约为1000户。该水厂由30米左右的深井水抽上来后,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该水井现场检查中发现井口未全部封闭,已提出整改意见。当日测定余氯为0.6毫克每升,超过标准0.3毫克每升的要求,已建议调整消毒浓度,我们并将进行跟踪复查。镇上还有约2000户居民基本使用自己开挖的浅井水。

中兴镇党委政府按照“集镇求变新,农村求稳定,景区求发展,经济求跨越”的总体目标,坚持招商引资是工业利税的源头活水,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集镇建管是实施城镇化的基础保障的经济发展思路;依托西城区和青城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品牌效应,充分展示北近西联的区位特征,以实施“33231”工程(三个重点项目、三条路、两座桥、三处新区、一个经济开发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建成居家、休闲、旅游、商贸、渡假、观光于一体的生态集镇。

食品卫生

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用餐安全问题较大,为临时搭建食堂,无备餐专间,食堂顶部为彩色塑料硬顶,下雨时有漏雨现象,食品加工场所未相对封闭独立,周围10米建筑垃圾成堆,无防蝇防鼠设施,食品加工容易发生生熟混放现象,就餐场所为板房教室(送餐至板房分餐),饮用水为自备的深井水,经过检测余氯为0.05毫克每升,检测合格。贝贝王幼儿园原本是都江堰市软硬件最好的幼儿园,地震中房屋受损严重,所以外迁至中兴镇上元村附近。校舍主要为大型帐篷和遮阳布搭建,食堂改建而来,面积约30平方,相对100多人的用餐人数,面积稍小,能分清基本功能,初加工基本在露天进行,没有备餐专间,在帐篷内分装。但基本卫生和管理比较到位。上元学校存在主要问题为,备餐间有明沟,厨房间墙面和顶面霉变,用水主要为自备深井水。中兴学校食堂在地震中基本未收影响,但由于先前设计缺陷,备餐间的二次更衣室不能正常使用,用水主要为镇水厂之管网水。中兴镇共有5个安置点,分别是永胜安置点、新益安置点、梓桐安置点、红旗安置点、沿江安置点,板房建设完毕,水电配套等尚未到位,据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要等到8月3日,灾民才能全部入住。由于地震影响,所有工地按照市政府和建设部门通知,处于停工状态,工人全部回家,已无工地集体用餐现象。

1个工地已开工,无工地食堂,工人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分散式供水状况其他十一个村基本使用自己开挖的井水和水池积累的山泉水,因为有味道,部分群众不愿使用消毒泡腾片,部分愿使用的反映泡腾片供应不足,针对以上情况已建议将水沉淀后再煮沸使用。有5个村,经市疾控水质监测发现铁锰超标。

区域有4所学校开学:都江堰市一中(高中)、东方红幼儿园(民办)、都江堰市中兴学校(九年制)、中兴镇上元学校(小学);65家餐饮单位营业(有证的21家);50家开业的副食店(包括超市38家有证);1个农贸市场;共10个50人以上的灾民安置点(均为自炊户,其中梓桐安置点作为板房医院使用);2个食堂(政府食堂和医院板房食堂);1个中兴镇水厂;2个建筑工地未开工

65家开业,21家有证,5家办理之中,其他申请之中。大部分单位能达到《灾后恢复阶段重点场所食品卫生基本要求》。部分单位凉菜间无二次更衣消毒设施,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等。水厂正在改造之中,建立了检验室,有自检设备,水消毒浓度符合要求。开学的4所学校达到了《灾后恢复阶段重点场所食品卫生基本要求》。都江堰市一中使用深井水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机械消毒且有自检设备,上元学校正申请机械消毒和自检设备,东方红幼儿园和中兴学校使用管网供水。

50人以上的有10个安置点,均为自炊户,各安置点无餐饮单位,新益和沿江副食店正在办证。其中较大的且使用管网水的为永胜、新益、红旗、梓桐(板房医院),水质检测合格。沿江安置点使用深井水,由于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水变成褐色,所以未消毒,还在检测调查之中。其余安置点使用井水,当地居民不愿意消毒。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耆亭、上元、梅花、新益、永胜县、红旗、沿江、梓桐、九龙、永安、三溪、两河12个村。

截至2019年10月,原中兴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耆亭社区滨河路26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原中兴镇地势西偏北高,东偏南低,呈阶梯状。境内最高点位于赵公山山顶,海拔2356米;最低点位于沿江村,海拔673米。

气候

原中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日照较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5.3℃,1月平均气温4.8℃,极端最低气温-4.8℃(1976年1月20日);7月平均气温24.9℃,极端最高气温34.3℃(1963年7月3日)。年平均日照时数935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4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9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

水文

原中兴镇境内河道属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金马河沙沟河黑石河等,过境河流总长度175千米。

自然灾害

原中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滑坡、地震等。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是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5·12汶川地震,全镇2.5万人受灾,35人遇难,4272户房屋受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9.9亿元。

自然资源

原中兴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沙金(金)、建筑砂石等,总储量达10300万吨。其他自然资源有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有杜仲厚朴、黄柏等经济林木。

2011年,原中兴镇有耕地面积1.6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原中兴镇辖区总人口2812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30人,城镇化率8%。另有流动人口4027人。总人口中,男性14341人,占51%;女性13779人,占49%;14岁以下3683人,占13.1%;15~64岁19629人,占69.8%;65岁以上4808人,占1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8030人,占99.7%;有藏、羌等8个少数民族,共90人,占0.3%。2011年,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长率1.3‰。

2017年,原中兴镇常住人口24453人。

截至2019年末,原中兴镇户籍人口2572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中兴镇财政总收入2508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95万元,比上年增长42.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59万元,增值税496.7万元,企业所得税6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278.3元,比上年增长10%。

截至2019年末,原中兴镇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原中兴镇农业总产值2.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0%。

原中兴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0.8万吨。经济作物有杜仲厚朴、黄柏、猕猴桃、茶叶、油菜、川芎和蔬菜等。2011年,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1200吨;猕猴桃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2010吨;茶叶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62吨;油菜种植面积6948亩,产量1112吨;蔬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9795吨。

原中兴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万头,年末存栏8500头;家禽饲养量31.2万羽,上市家禽31.2万羽;羊饲养量2600只,年末存栏2400只。2011年,原中兴镇生产肉类2508吨,其中猪肉1258吨,羊肉54.6吨;禽蛋262吨;畜牧业总产值4639万元。

第二产业

原中兴镇以机械、食品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3.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3.4%。

2011年,原中兴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商业网点2025个,职工1.2万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城乡集市贸易市场1个,成交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2%。

2011年,原中兴镇出口总额110万元,比上年增长5%。

2011年,原中兴镇各类存款余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0.6%。

2011年,原中兴镇旅游业收入980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11年,原中兴镇电信业务收入14万元。

交通运输

原中兴镇已形成由城际快铁运输、公路区间运输等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3.8万人次,货运总量1万吨。城际快铁成(都)青(城山)线过境,境内长8千米。106省道过境,境内长6.5千米。市级公路都崇路、县道聚青路、玉沿路、青城山旅游快速通道过境。2011年,有客运汽车50辆,日运客1.4万人次;拥有货运汽车2000辆,年货运吞吐量27.4万吨。

2011年末,原中兴镇镇区有公共汽车线路4条,公交运营汽车40辆,运营总里程310.5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80人,专任教师2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初中在校生共3397人,专任教师27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PERCENT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986人,专任教师139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258人。

2011年,原中兴镇投入基础教育经费(公办)0.3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34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8.2%、9%。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1985年,原中兴镇农校教师率队研制生产的“黑光灯”灭技术,获四川省科技重大成果奖,被评为“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

文化事业

1959年7月,原中兴镇建立中兴公社广播站。1982年7月,建永安、上元、三溪3个大队广播站。2011年末,广播站12个,广播喇叭37只。有线电视用户17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1个,藏书4000册;文化艺术团体21个,业余演职人员120人,年演出8场次,观众达6000人次;年放映电影120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病床10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6张,固定资产总值15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4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2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人。

2011年,原中兴镇医疗机构(门诊以上)完成诊疗5.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体育场地12个。体育社团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太极拳、骑游比赛等。100%的社区均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8%。

社会保障

2011年,原中兴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户,人数43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8%,月人均193元,比上年增长22%;城市医疗救助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人次,共支出7万元,比上年增长1%。

2011年,原中兴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69户,人数741人,支出80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42人,支出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8人,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医疗救助2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41人次,共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临时救济31人次,支出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

2011年,原中兴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社会福利费4.5万元,比上年增长7%。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活动中心(站)11个。年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3千米,投递点12个,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末,原中兴镇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4%;光缆线路总长1750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500个,其中已使用端口870个,宽带接入用户520户,比上年增加75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原中兴镇有水力发电企业3家。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度52千米,用电负荷220万千瓦。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8.9%。天然气管线28.7千米,天然气用户2500户,其中工业用户28户,居民用户2472户,燃气普及率31%,月天然气平均用量7.5万立方米。

2011年末,原中兴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5.1千米,生产能力4000吨/日,年工业用水3.9万吨、生活用水18.1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21.8千米。

2011年末,原中兴镇镇区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4台,高压输电线路6条,用电负荷2.2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200万千瓦时,供电可靠率99.5%。

2011年末,原中兴镇镇区有天然气管线8.5千米,天然气用户1252户,燃气普及率61%。

2011年末,原中兴镇镇区有园林绿地面积2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2公顷,绿化覆盖率11.6%。

风景名胜

原中兴镇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王婆岩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八卦台、上皇观、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作画地等。有四星、五星级乡村酒店各1家,有农家乐175家,其中星级47家。2011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

历史由来

南齐和帝年号“中兴”而得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