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华李

三华李

三华李(Prunus salicina 'San Hua')属于蔷薇科李亚科李属中一种,是一种多年生乔木。 三华李最早在广东翁源县三华镇种植而得名。

落叶木本,单叶,叶基常具腺体。托叶小,早落。萼筒(花托)杯状,子房上位,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核果。 它适应性强,易种易管,生长快,结果早,一般定植后3年就能结果,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在1500-2500公斤之间,丰产稳产。

三华李镇是广东省著名李子产区,有鸡麻李、白肉鸡麻李、大蜜李和小蜜李四个品系,其中以“大蜜李”品质最佳。皮薄肉厚,果实鲜艳淡红色,肉质脆美,爽口而甜,香味浓郁。单果重40~50克,果形圆而美观,是鲜食、加工优质品种。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均有栽培。

1986年,三华李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名优品种”称号,1987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稀水果之一。2010年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三华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记载

据《翁源县志》记载,三华李为岭南佳果之一,明朝嘉靖年间就有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辞海》(1979编本)676页述:翁源县广东省北部,南梁置县,农产有稻、番薯等,特产“三华李”。《中国土特名产辞海》也有相关记载,翁源县三华镇(现归属龙仙镇)是三华李的发源地。

分类与命名

三华李属于蔷薇科李亚科中国李属中一种。 三华李最早在广东翁源县三华镇种植而得名。三华李品系有大蜜李、小蜜李、鸡麻李、从化三华李(又名珍珠李)等。银妃李因果实成熟后,表皮覆盖有一层薄薄的“银霜粉”而得名,是三华李中的一个品种,被誉为“李中之王”,有“岭南十大佳果”之称。在信宜市,三华李生产分早熟和迟熟两大品种,早熟李又称“三月李”或“青脆李”,迟熟李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华李。

特征

落叶木本,单叶,叶基常具腺体。托叶小,早落。

萼筒(花托)杯状,子房上位,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花芽着生在叶腋处,侧生,旁边两个是花芽,中间一个是叶芽。每个花芽一般有小花2-5朵。每叶腋最多座果1-2个。

春梢于立春前后抽生,数量较多而发生较整齐,一般是从生长健壮的长果枝或其他营养枝的端部抽出,长度约30厘米,粗度1厘米,节间较短,约1厘米。生长较弱的春梢一般不再抽生长梢,但在基部约10厘米以内。一次夏梢的基枝是生长较壮的春梢,发生数量较多,生长量较大,长度一般是40-55厘米,径粗0.5-0.8厘米,节间较长,约为1.5厘米。

果实

果实外形较整齐,有较明显的缝合线,皮色紫红,果点黄色,果粉中等。肉深紫红色,近孩处黄色,浆汁多,肉脆,成熟均匀,味甜酸。

分布范围

三华李原产于翁源县,种植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974年,信宜市钱排镇从翁源县三华镇引进三华李种植,后扩展到平塘、合水、新宝、茶山、旺沙镇怀乡镇等镇。翁源位于广东省北部,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沿翁韶公路附近山脉以南地域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这些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宜三华李果树生长、发育、开花挂果的正常需求,也是翁源名优水果三华李的优势所在。

生境

三华李对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三华李适宜种植在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丘陵、河谷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园地选择在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向阳、背风的地方更利于三华李的生长。

三华李对土壤的要求是以壤土、砂壤土为主。这种土壤的特点是pH值为微酸趋于中性,团粒结构明显,土壤肥沃,富含磷、钾、腐殖质,有利于中国李根系对营养元素的良好吸收。

习性

物候期

三华李生长旺盛,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但物候期还是有规律的。萌芽:花芽萌芽是元月下旬,叶芽萌芽是2月上旬至中旬。现蕾:元月下旬。开花:初花期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盛花期2月上旬,末花期2月中旬。落花:2月中旬至下旬。抽梢:春梢2月下旬至-5月上旬,夏梢5月上旬至7月下旬,秋梢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冬梢12月上旬至下旬。落果:第一次在3月上旬,第二次在3月中旬至下旬,第三次在4月下旬。果实成熟:6月上、中旬。花芽形态分化:8月上旬至12月中旬。

生长习性

树冠的形成与增长

1971年3月定植,当年留3-4条春梢作主枝,以构成树冠的骨架,然后在每条春梢上留2-3条夏梢作二级主枝,再在每条夏梢上留二次夏梢或秋梢作三级主枝,旺树则多留一次冬梢作四级主枝。这样就构成茂密而开张的树冠-植后第二年,有少数植株开花结果-值后第五年是盛产期,平均株产可达到150斤,植后7-8年,树势衰退,产量急剧下降,经济栽培寿命很短。第一年生树高160.8厘米-冠幅超过200厘米,体积0.51立方米第三年生树冠增长最快,树冠体积增长为一年生树的15.3倍。

抽梢习性

三华李一年四季都能抽生新梢,共有4-5次。同一株树,每年抽春梢1次,夏梢1-3次,秋梢0-1次,冬梢0-1次。以抽生春梢和一次夏梢较多,秋梢次之,为2-3次,夏梢则抽生较少。就一条基枝而言,每年连续抽生四次梢者较为普遍。

花芬分化

三华李极易形成花芽。当年生的各次梢上的腋芽均可分化成花芽。二年生枝的腋芽往往形成花束状短果枝,着生花芽极多。生长较旺盛的春梢分化花芽较少,春、夏梢发育成的长、中果枝基部的腋芽往往不发育而呈隐芽。

结果习性

三华李的结果枝有长、中、短和花束状果枝等四种。幼龄树主要绪果枝是长果枝(大于30厘米),中果枝(约15厘米),这些果枝多数是由第一次夏梢发育而成,花多且座果率较高,可达4.75%。生长较旺盛的春梢成花较少,而且往往不能座果。秋梢和冬梢座果率极低,二年生枝条极易形成花束状短果枝,结果较可靠。随着树龄增长,以花束状短果枝结果的比例亦随之增加。成年树的主要结呆枝有中、短果枝及花束状短果枝。花芽着生在叶腋处,侧生,旁边两个是花芽,中间一个是叶芽。每个花芽一般有小花2-5朵。每叶腋最多座果1-2个。结果枝的顶芽是叶芽,可延长生长。

栽培

苗木培育

砧木培育

在头年8-9月份取毛桃种进行沙藏,到次年2-3月份毛桃出苗后,将小苗按10-15厘米乘以15-20厘米株行距移栽到宽1-1.2米的荫棚苗床上,成活后逐渐揭去荫棚,施足肥水,等桃苗长至茎粗0.5-1厘米时,即可嫁接。

嫁接时间

在热区一般全年嫁接均能成活。但考虑砧木生长和接穗营养状况,一般选择2月上旬至3月下旬。为便于选择接穗,也可秋接(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但解绑后要到第二年才能剪砧。

嫁接方法

可采用嵌芽接、枝腹接、切接等方法嫁接。嵌芽接法:在离地表10-20厘米砧木平滑处,向下稍带木质部削起长1-1.5厘米的皮层,在芽下部斜向下一刀取下皮层形成芽位,然后选择结果健壮、无病虫害优良品种的1年生枝条中上部饱满芽,用开芽位方法取下芽片;对准芽位形成层嵌入,用宽1-1.5厘米的塑料薄膜绑扎严实,过15-20天检查,成活后在嫁接口上方2厘米处剪砧,供足肥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过30-40天,苗木即可长高至20-30厘米。

园地建立

整地

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肥,在山地和丘陵地带需要开挖台地(或种植沟)。台地宽1.5-2米,外侧略高于内侧,种植塘规格为80厘米乘以80厘米乘以60厘米,株行距为3米乘以4米(合理种植)或2米乘以3米(计划密植),挖塘时表土和底土分开。

栽植

栽植时间,三华李落叶后即将萌发前(头年12月至翌年1月份)为好。栽植前要在塘里施好底肥:每塘施过磷酸钙0.5公斤,土杂肥20公斤,把塘土和普钙、土杂肥充分拌均后回入塘内,再把准备好的苗木扶正定植,压实根土。注意不要栽得太深,一般覆土至苗木嫁接口下的根状茎处,浇足定根水。如严格按上述方法栽植,苗木定植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

管理措施

土肥水管理

三华李对土壤要求不苛刻,加上砧木根系较发达,在薄层和中层土的沙壤上生长也较良好,三华李结果多,消耗营养多,结果后增施氮磷钾肥是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氮肥施用量看树体而定,幼树多施,旺长树少施(部分不施),采果后施氮肥0.2-0.4公斤/株,施钾肥0.1-0.4公斤/株,施磷肥0.5-1公斤/株。冬季结合深翻,施有机肥)20-30公斤/株。三华李根系分布较其他果树浅,对浅层上壤水分湿度要求高,因此,除深翻熟化土壤外,还要进行合理覆盖(也可套种花生、蔬菜等作物)和灌水。

病虫害防治

危害三华李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天牛、绿象甲,流胶病等。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结合化学、物理防治采果后深翻、修剪(除病虫枝)、消毒,并结合人工捕杀(天牛、绿象甲)。蚜虫则在初发期,采用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每7-10天防治一次,流胶病则主要喷波尔多液(兼防各种病害),并结合波尔多浆涂干达到防治目的。

用途

食用

三华李果红皮病红肉,色质艳丽,个大肉厚,肉质爽脆,酸甜可口,气味芳香,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营养价值高,既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产业

截至2021年,信宜市已建成几十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2021年5月15日,信宜市三华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园仪式在信宜市县域副中心——钱排镇举行,涵盖钱排镇、茶山镇、洪冠镇白石镇平塘镇共5个镇,总面积80.2亩。

2021年,信宜市通过“两节”的举办和旅游带动,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第三产业总收入约11亿元。目前,信宜市打造三华李主题旅游观光带——钱排镇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项目,重点推进李花谷、双合村农文旅产业结合带项目(二期)建设。

2021年信宜市三华李种植面积30.5万亩,钱排镇是广东省种植银妃李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2021年三华李总产量30.54万吨,总产值46.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8.49亿元,第二产业产值6.2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2.21亿元。

地理标志

2021年8月13日,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三华李》(DB4402/T 11-202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韶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21年9月13日,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三华李》(DB4402/T 11-2021)实施。

产品荣誉

2006年,信宜市被评为“全国三华李生产龙头县(市)”;2011年,信宜三华李被评为“岭南十大佳果”;2013年,信宜银妃李主产区钱排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信宜市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华李标准化示范区”和“2011农产品品牌打造示范市”。

代表物种

银妃李因果实成熟后,表皮覆盖有一层薄薄的“银霜粉”而得名,是三华李中的一个品种,被誉为“李中之王”,有“岭南十大佳果”之称。信宜市有350万亩山地,地处低纬度地带,以南亚热带气候为主,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非常适合种植银妃李。1974年,信宜市钱排镇从翁源县三华镇引进三华李种植,后扩展到平塘、合水、新宝、茶山、旺沙镇怀乡镇等镇。

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是银妃李的成熟期。信宜银妃李红皮红肉,色泽艳丽,果大核小,肉质爽脆,酸甜可口,气味芳香。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营养价值高,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李子“肝病宜食之”。银妃李中的羟钴胺素有促进血色素再生的作用,贫血者适度适量食用银妃李对健康有所裨益。2013年,信宜银妃李主产区钱排镇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参考资料

三华李.植物智.2025-03-15

信宜三华李.茂名市人民政府.2025-03-15

三华李.中国知网.2025-03-15

三华李.翁源县人民政府.2024-03-07

质检总局批准对天津板栗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政府网.2024-03-07

特色产业:信宜市三华李.广东省情网.2025-03-15

“中国李乡”信宜头批三华李上市价俏.茂名市人民政府.2025-03-15

翁源三华李即将成熟上市.翁源县人民政府.2025-03-15

三华李.茂名市地志办.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