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高新区成立19年来,始终瞄准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大力培育高成长性、高回报率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止到2010年底,燕郊高新区拥有各类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182家,年产值119亿元,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科研机构30余家,有100余个项目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60项。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引领着燕郊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燕郊高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0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创汇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揭牌
2011年3月28日,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这是继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廊坊市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继江苏昆山高新区之后,我国第二个县域管辖的国家高新区。
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省政府,同意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月28日下午,国家科技部和省政府共同举办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暨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燕郊高新区与昆山国家高新区齐名,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由县级市管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河北省副省长沈小平,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科技部高新司、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市领导张素珍、李波、饶贵华、孙殿高等出席揭牌仪式暨建设推进大会。
曹健林、沈小平共同为燕郊高新区揭牌。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张志宏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出席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暨建设推进大会
廊坊市委书记 赵世洪在讲话中说,燕郊高新区经过19年的艰辛努力,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投资环境优异、机制运行顺畅,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廊坊崛起争先构筑了更高平台。希望三河市市委、市政府和燕郊镇高新区以这次“升级”为新起点,以国家级高新区为新的坐标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提升整体形象、提升综合竞争力,使燕郊和三河真正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先导区、进位争先的先行区,在京津冀加快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抢抓机遇、站位高端、强势崛起,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产业特色
特色新区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燕郊创业大厦(燕郊东湖孵化器),现有孵化面积2.3万平方米,可以提供孵化场地、资金支持、人才培训和中介服务等综合性孵化配套服务。目前,已与河北省科技投资中心、天津金泰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注资成立燕郊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燕郊开发区已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项目700余家。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加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材料、汽车配件、绿色食品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以现代物流、医疗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新能源产业
目前已引进阳光硅谷、晶伟电子、珈伟光伏材料、阳光硅峰、桑宝金等十余家企业,项目投资总规模45亿元,形成年产单晶硅棒1600吨、太阳能级硅片2.5亿片和6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能力,其中单晶硅片切割能力为全球最大。
电子信息产业
引入了中兴通讯燕郊北方产业基地、汉王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45研究所、世维通光通讯等多家企业。燕郊高新区被认定为河北省信息产业园区,是全省首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产品出口基地。
新材料产业
是国内最大的PS版生产基地,集聚了日本富士印版、新加坡平易印刷和中国印刷集团3家大型PS版生产项目, PS版产量可占全国的40%。同时也是我国四大金刚石生产基地之一,人造金刚石单晶、微粉以及锯片、钻头、磨片、切割等超硬工具齐全。
汽车配件产业
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在顺义区投产,先后引入了世原汽车科技、三友汽车部件、因派克汽车部件等多家韩国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正在建设的项目还有新宏昌重型特种汽车生产研发基地、明和汽车部件、海拉车灯项目等。
绿色食品产业
主要有汇福粮油、福成五丰食品、华润雪花啤酒等三家大型企业。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30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之一。福成五丰食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集肉牛养殖、屠宰、肉类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于一体
现代服务产业
近几年,燕郊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现代服务业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医疗养老、休闲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
引进时代天华数字出版、超星数字图书馆、明德数字教育三个项目,总投资9.51亿元。
健康产业
主要有燕达国际健康城、汇福国际健康中心等项目。燕达集团国际建康城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由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中心等项目组成。
旅游休闲产业
拥有华堂、京华、大宗三个18洞国家标准高尔夫俱乐部,以及成功(中国)大广场等项目。
现代物流产业
总投资30亿元的燕郊空港物流基地、总投资2亿元的法国弗玛物流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汇福粮油现代物流等一批大型现代物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燕郊概况
解读燕郊,从历史开始。
燕郊区自古为京都重镇,因春秋战国时地处燕国首都(今北京)城郊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唐宋以来,借助潮白河码头和京榆古道而兴起。清康熙在此修建出京首站行宫,为清朝历代帝后出巡拜清东陵驻之所,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
“燕”——在“燕郊”这个词中读一声,只做地名、国名讲,“燕国、燕京、燕山”特指河北省北部地区,也就是北京地区。“郊”字--《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的解释是“距国百里为郊”。
燕郊之得名,历史上有春秋说、辽朝说、明代说三种传说。1992年8月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十八年来,燕郊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全面创新为动力,谱写了科学发展的辉煌篇章,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今日的燕郊,规划科学、功能完备、产业发达、环境优美、文化兴盛、社会和谐,古老的京东小镇,已蜕变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北京东部新兴的卫星城,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一颗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卓越的表现凝聚了世界的目光。
今日的燕郊,累计引进中外项目700余个,项目总投资500多亿元,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企业前来投资。到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10346万美元,财政收入3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4亿元;分别是建区之初的15倍、80.7倍、84.4倍、90.2倍。
昔日的燕郊镇,辖区内只有8个村庄,3.3万人口,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京东集团小镇。建区18年来,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对8个城中村进行了整体改造,总体改造面积50余万平米,新建住宅1400万平米,同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在中国新世纪的城市化浪潮中独领风骚。
今日的燕郊,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万人,已成为京东地区最富发展实力、发展魅力、发展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一座如梦如幻的美丽新城已崛起于京东大地。
历程
燕郊镇自古就是京东集团重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首都之郊;辽宋以来,这里借助潮白河码头和京榆古道而兴起,商贾云集、文化兴盛;清康熙,朝廷在这里修建行宫,自此有了“天子脚下,御驾行宫”的美誉。
1992年8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燕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燕郊高新区设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三河市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53万三河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燕郊高新区始终坚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实现产业聚集,已成为京东集团地区最富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首都卫星城。
截至目前,燕郊高新区已先后吸引了美、德、法、日、韩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个项目,投资总规模500多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60余个。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健康产业、旅游休闲、仓储物流、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燕郊高新区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三河市经济总量的近70%,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燕郊镇,已经成为三河市连续六年入围“全国百强”最重要的发展支柱,成为廊坊市乃至河北省对接首都北京的重要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靓丽窗口。
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成为与昆山国家高新区齐名,全国仅有的两个由县级市管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设在镇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燕郊,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1992年8月3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68号),燕郊镇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9年12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冀政函[1999]73号)河北省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1年8月1日,经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河北省信息产业厅决定,建设三河燕郊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并予以授牌。
2005年11月25日,深圳中兴通讯北方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市举行,深圳中兴正式落户燕郊高新区。
200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发展中的廊坊市”专题展会上为燕郊开发区企业汉王制造有限公司题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题词。
2007年7月24日,被河北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信息产业园区,名称为“河北省通讯与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园区”。
2007年11月23日,被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
2008年1月加入中国开发区协会。
2008年12月24日,三河燕郊东湖孵化器有限公司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科发火[2008]737号)。
2009年2月2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燕郊高新区世维通公司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最高荣誉——特等奖。
2009年2月27日,在河北省政府召开的省扩大开放、促进消费电视电话会议上,燕郊镇被河北省商务厅评为“河北省2008年度开发区(园区)十强”。
2009年7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冀政函[2009]76号),同意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大规划区域范围,扩区面积10.28平方公里,扩区后总面积25.59平方公里。
2009年7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冀政[2009]136号),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0年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到燕郊高新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考察。
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配套
教育
区内拥有8 所大专院校、18 所中小学、多所幼儿园,师资力量雄厚,基础教育水平和高考升学率均位居河北前列。
医疗
医疗健康产业发达,医疗卫生条件优越,高、中、低档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齐全。
商业
拥有多家大型商场、超市、专业市场,商业网点遍布区内。
金融
集中了各大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可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越的金融服务。
住宅
根据招商引资的需要配套发展精品房地产业,为入区客商和创业者提供优质的住宅产品,形成了一批精品高尚社区。
文化娱乐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娱乐设施完善,营造了高雅、文明、热烈的文化氛围,树立了“阳光、活力、健康”的城市形象。
古镇燕郊
历史燕郊 古镇遗风
燕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大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
的历史。春秋时期,燕郊区因地处燕国首都之郊而得名,历史上一直为“东要地,密迩首善”。京榆古道从这里穿过,从秦始皇东巡碣石到曹操北征乌桓,从刘秀追击敌军到隋炀帝东行、李世民东征,都曾经在燕郊留下过历史的烟尘。燕郊自古为经济繁盛之地,自辽宋以后,借助京榆古道及潮白河码头,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兴盛。《通州志》称燕郊镇“自荐颇称繁盛,今仍为要镇,盖平东各县贸易多萃于此”。
清代,朝廷专门在此修建了御道,并修建出京首站行宫,为历代帝后出巡拜谒清东陵驻跸之所,素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之美称。爱新觉罗·弘历曾在此赋《烟郊行宫雨中即景》诗一首:
雨启行旌雨驻跸,一犁远近喜均。
寻常哪识烟郊趣,佳处今才亲切拈。
烟丝 雭复空,郊野春光迥不同。
更上小楼聊极目,笠云蓑雨遍东南。
歌舞农夫怨行路,东坡此语未云然。
试看布帐渐淋者,谁不心欣利大田。
凑燕图
“凑燕图”出自战国典故“士争凑燕”。公元前312年,燕昭王采纳智者郭隗的建议广招天下贤士,并尊其为师。据《战国策·燕策一》记载:“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郊镇高新区倾全力为有识有志之士、有德有才之人搭建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热情相邀天下人才“争凑”燕郊,大展宏图。
燕郊行宫图
清康熙在燕郊修建行宫,供皇帝东巡谒陵、出游围猎休息及处理政事驻跸之所。燕郊行宫规模宏大,占地约80亩,房屋近百间,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相仿,并建有五层的眺远楼,宫内奇花异石别有情趣。据粗略统计,从康熙十年迄爱新觉罗·旻宁九年,鑾舆东巡,前后亘十一次,往返驻跸燕郊行宫达七次。从道光十年迄宣统三年,帝后到清东陵达19次,均驻跸燕郊行宫。
孤山挺秀图
“孤山挺秀”为三河古八景之一。孤山立于燕郊北部平原,南北走向,由两峰组成,南低北高,南边低峰叫留山,北边高峰叫孤山,远看好像一只双峰驼。山顶平坦,旧时有塔有庙,塔名孤山塔,庙曰圣人庙,庙设东西配殿,东殿供奉药王,西殿供奉财神,均为光绪年间西山西村村会捐募所建。山虽不高,但在潮白河畔平原旷野之中突起一峦,犹如天外飞来一般,给燕郊镇带来无限的灵秀。
参考资料
燕郊高新区:创新驱动促发展 科技提升谋转型 全面推进燕郊国家高新区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