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4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然后设立了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于1985年正式启动。1987年起决定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0年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一、二等奖,2003年增设特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公民或者组织,并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公民、组织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是一项覆盖面广泛的科学技术奖。从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性质来讲,包括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技术基础和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或自主开发创新的技术等。
奖项类型
国家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范围,分为技术开发、社会公益、国家安全、重大工程等四类项目。对于技术创新性特别突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特别显著、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特别明显的项目,可以评为特等奖。
技术开发项目类
技术开发项目类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强,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社会公益项目类
社会公益项目类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并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国家安全项目类
国家安全项目类是指在军队建设、国防科研、国家安全及相关活动中产生,并在一定时期内仅用于国防、国家安全目的,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很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先进水平,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水平,应用效果突出,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重大工程项目类
重大工程项目类是指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国防工程及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工程类奖项仅授予组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工程类奖项仅授予组织。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公民,符合奖励条例和本细则规定条件的,可另行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项目的水平,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授奖条件
技术创新性
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经济社会效益
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三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行业科技进步
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评选流程
评选程序
提名(提名单位或有资格的专家)→形式审查受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初评(通用项目从4万多名评审专家中随机遴选专家网络评审、评审组会议初评)→评审(各评审委员会)→审定(奖励委员会)→审核(科技部)→审批(国务院)→颁奖(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候选条件
个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在设计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并对该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如果只是提供资金,不能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列为获奖候选单位;政府部门一般不应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候选单位。但对于技术开发类中推广应用先进成果和高新产业化的项目,政府部门如作为组织者、实施者又确有实质性重大作用的除外。
评选机构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规则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作出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及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
评委
评审专家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
奖项设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0个;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特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30个。
获奖目录
影响与评价
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既是对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检阅,更是对广大科技人员的激励。科技奖励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促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与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太多的金钱、头衔,反而会干扰基础研究.今日头条.2023-11-27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3-11-27
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3-11-2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3-11-22
【党史声音日历】谁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央广网.2023-11-24
关于国家科技奖,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吗?.今日头条.2023-11-27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今日头条.2023-11-27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30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5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30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及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11-24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6-24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引强烈反响: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军网.2023-11-3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权威解读.闽南网.2023-11-30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吴文俊、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华声在线.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