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是2004年学校进行院系、专业调整后成立的新型学院。下设纺织工程、包装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四个系和一个中心实验室。现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包装工程七个专业,在校学生1300余人。
学院概述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9人,博士3人。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在承担本学院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为全校开设多门专业基础课及公共选修课。学院现有纺织工程实验室、服装工程实验室、包装工程实验室、包装CAD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陶艺室、多媒体室、画室、展示室,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并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
几年来,学院科研、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承担省(部)级、校级课题近20项;编写教材10余本,其中4门列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两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教师艺术类作品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3项,学生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0项。
学院以人为本,积极落实各项奖励、资助政策,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专业奖学金为支撑,特困生补助、勤工助学金为补充的完善的奖励、资助体系。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研成果
黄晨教授
《蚕丝织物辐射接枝丙烯胺的改性》2008年 纺织学报 29卷3期 59-62页
《浸渍粘合法制备棉丝非织造地膜及其性能表征》2007年 纺织学报 28卷12期 54-57页
《功能性涤纶纤维的结构分析研究》纺织学报;2004,25(1):30-32。
《纯棉针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工艺研究》;纺织学报;2004,25(2):85-87。
《丙三醇缩水甘油醚和壳聚糖对蚕丝织物的复合整理》纺织学报 2006,274):77-79。
《正交分析法在棉织物整理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纺织学报;2004,25(3):52-54。
《纳米氧化锌和壳聚糖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纺织学报;2006,27(5):41-44。
《棉织物的纳米TiO2与SiO2抗紫外线整理》;纺织学报;2006,27(8):12-15。
《纳米ZnO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纺织学报;2006,27(9):40-42。
《丝绵非织造布用于农用地膜的研究》;产业用纺织品;2006,24(7):27-31。
《芦荟和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复合整理》;纺织学报;2010..31(2):64-68。
《麻/丝非织造布农用地膜的研制和性能分析》;纺织学报;2010.31(6):71-75
杜兆芳教授
Zhaofang Du, Xiansheng Chengand Furong Huang,Researc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₂O and oil repellent finishing auto interior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5
(2)黄芙蓉,杜兆芳。苎麻高效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和诱变。纺织学报,2011,12.
(3)(3)杜兆芳,刘小平,韩江洪。基于改进导数进化算法的配棉优化研究。纺织学报,2011,8.
(4)(4)DU Zhao-fang, HAN Jiang-hong, LIU Xiao-ping.A Method for Solving Textile Production Scheduling Problem.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5.
(5)杜兆芳,胡凤霞,黄芙蓉,赵淼,王少松,王安洋。汽车内饰材料吸音性能。纺织学报,2011.6.
(6)(6)杜兆芳,刘小华、陈贤生,宋雷。大麻纤维针刺毡Mg(OH)2处理后的热性能分析。《第七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9,22.
(7)(7)Qufu Wei, Dan Tao, Zhaofang Du, Yibing Cai, Ning Wu, Lei Chen.Surface Nanostructures and Dynamic Contact Angles of Functionalized Poly(ethylese terephthalate) Fibers.Journal of applied 均聚物 Science DOI 10.1002/app.2008,4,654-658.
(8)(8)B.C.zhong, J.H.Han, 德国采埃孚股份公司Du,Y.Ming. M.Tan.动力学 of TCP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for Large Network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ing,Computing and 自动化技术2006,474-478.
(9)(9)B.C.zhong, J.H.Han, Z.F.Du, Y.Ming. M.Tan.Game Based Flow Rate Control for Networks.ICSCA2006 retum receipt.ICSCA 2006.
(10)(10)杜兆芳,刘小华,宋雷,陈贤生。大麻针刺毡的阻燃性能分析。纺织学报,2009,8,64-68。
11)杜兆芳,张强,程贤生,曹建飞。苎麻纤维ca(clo)2+激活生物酶脱胶及其性能表征。上海纺织科技,2009,3,4-6。
(11)(12)杜兆芳,张健,喻华。汽车顶棚材料各向异性的研究。纺织学报,2008,6,56-59。
(13)杜兆芳、张元明、高春燕、刘晓华、胡凤霞。浙江络麻/聚丙烯针刺毡的阻燃性能。纺织学报,2006,12,59-61
(14)杜兆芳、张元明、黄晨、高春燕、胡凤霞、曹建飞。黄麻/聚丙烯复合板材热压工艺参数的优化。纺织学报,2006,9,47-50
15)杜兆芳、高春燕、董灿君、曹建飞。黄麻汽车内饰衬板的研制。纺织学报,2005,5,94-96
16)杜兆芳,张强。农用非织造布棚膜与塑料棚膜的性能分析及研究。产业用纺织品
组织机构
学科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纺织品贸易、纺织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研究开发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生应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实验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纺织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本领域初步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
理论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纺织加工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企业管理。
实践课程:金工实习、纺织厂空调课程设计、纺纱教学实习、织造教学实习、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实习、纺织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设计。
艺术设计系
(1)平面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通过图形图像的形式来传达设计信息。培养在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构成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装饰设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企业、广告传播领域,从事高层次的教育、策划、创意和设计工作。
(2)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产品设计专业重点学习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主要培养在现代造型设计领域,具备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务实的实践设计能力及一定的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构成设计、艺术设计概论、产品设计表现、制图CAD、人机工程学、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陶瓷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玩具设计、民间造型工艺、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新产品开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从事产品造型、展示设计、广告等相关的教育、管理、创意和设计工作。
(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服装设计领域具备较好的服装设计能力及理论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构成设计、二维电脑设计、三维电脑设计、图案、时装画技法、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材料学、立体裁剪、女装结构设计、男装与童装结构设计、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设计学、服装工业制版等。
就业方向: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生产经营管理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
(4)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环境设计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未来,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中高级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专门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设计与表达能力、项目承接和组织实施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制图﹑手绘表现技法﹑建筑设计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初步、办公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雕塑、景观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就业方向:可在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机构、各类设计公司、房地产、园林和装饰工程公司、美术场馆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预算、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服装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服装工艺理论、服用性能研究、服装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理论课程:纺织材料、服装色彩、立体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男装与童装结构设计、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款式设计、图案、服饰配件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与管理、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市场营销、服装整理学、服装功效学。
实践课程:服装CAD实习、素描实习、写生实习、缝制基础工艺实习、男装、童装制作、立体裁剪、服装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劳动、创作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包装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包装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包装工艺、包装结构设计与制造、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造型与装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与制造、生产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产品、方便流通、促进销售的包装基本理论,包装设计原理和方法,包装材料、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印刷及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等基本知识。
理论课程: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包装色彩学、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印刷、运输包装、包装CAD等。
实践课程:包装工艺教学实习、印刷工艺教学实习、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包装印刷课程设计、包装CAD课程设计、包装生产实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