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英文名:Pany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汉语词类 药品),简称番禺区中医院,地处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区位,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是一所服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广州市急救医疗网络(120)单位、广东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现任院长为彭彦慧。
1958年4月15日番禺县联合中医院门诊部成立。1959年8月,改名为番禺市桥公社中医院。1986年5月13日改名为番禺区中医院。1997年3月,经广东省中医药局复审通过,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13年1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20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成为湖南医药学院的教学医院。
番禺区中医院现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6个,员工1313人,医药技护人员1067人。编制床位数928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2022年服务门急诊患者约98.39万人次,出院患者2.96万人次。
番禺区中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66位,居中医类广州市属医院第一名。
历史沿革
建立与演变
1958年4月15日,番禺区中医院的前身“番禺区联合中医院门诊部”成立。1959年8月,改名为市桥公社中医院。1970年扩建留院部 ,增设手术室一间,第一例手术眼科白内障切除术成功。
1984年2月19日更名为番禺市桥中医院。1986年5月13日,转为县属全民所有制,改名为番禺县中医院。1994年12月,由港澳人士何厚先生母子资助、市政府资助的住院楼(敬贤楼)竣工落成。
1997年3月,经广东省中医药局复审通过,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09年10月, 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正式移交番禺区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增加了6倍,扩大到30555.3平方米。2010年5月1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番禺区中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挂牌。
建设与发展
2013年1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9年2月26日,番禺区中医院与番禺区化龙医院组建番禺区中医院医疗集团。2020年7月23日,番禺区中医院成为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签约授牌仪式圆满举行。2021年5月10日,顺利通过创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工作现场评审。
2020年1月,番禺区中医院成立名中医工作室。黄衍寿,张正元等5名名老中医进驻 “名中医工作室”。
2023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授牌仪式上,心血管科祁家祥主任代表医院接受中国基层胸痛中心牌匾,标志着番禺区中医院胸痛中心达到了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建设标准。
2023年6月30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的“广东省医学会第六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暨广东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设与培训会议”授牌仪式上,李哲华副院长代表医院接受防治卒中中心牌匾,标志着番禺区中医院的脑血管病治疗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国家级专业机构的肯定和认可。
规模条件
番禺区中医院坐落于番禺区市桥中心位置,创建于1958年4月,建院53年,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是广东省建设历史较长的中医医院之一,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番禺区中医院分为东、西两个院区。西院区为番禺区中医院旧址,位于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65号,持续改造中。东院区为番禺区人民医院旧址,2009年10月正式移交番禺区中医院,位于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93号,规划建设以800张病床的规模进行立项,总建筑面积约103459平方米。东、西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为30555.3平方米。2023年2月19日,除医学美容科、康复科门诊外,番禺区中医院西院门诊部(西院区)整体搬迁至新院区(东院区)门诊大楼。
医院编制床位数928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2022年服务门急诊患者约98.39万人次,出院患者2.96万人次。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现有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12个。其中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1个,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3个、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1个、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2个、广州市中医名科1个。
番禺区中医院员工1313人,医药技护人员1067,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35人,博士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91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27人;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任湖南医药学院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24人。
医院医疗设备总值2亿多元,拥有西门子股份公司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Ingenuity型64排CT机、西门子Ysio型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机、Cios Connect型移动式C形臂、日立制作所AlokaARIETTA 70型高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美国眼力健SOVEREIGN Compact型超声乳化治疗仪、Cobas8000(c70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奥林巴斯CV-260SL型电子胃肠系统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中医类医疗设备齐全,达13类58种。
2017年11月25日,番禺区中医院加入了“广东省中医医联体”, 以及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的岭南中医急诊、脑病、肺病、皮肤、膏方等医疗联盟,与该院乳腺科组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乳腺中心番禺分中心。与番禺区内8所医院及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组建“番禺区中医医联体”,为医联体提供组织管理、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探索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1个(骨伤科)、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3个(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1个(骨伤科)、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心血管科)、广州市中医名科1个(针灸科)。
国家重点专科
骨伤科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
骨伤科设有骨伤科门诊和7个住院病区,实际开放床位达360张。2013年全年收治病人8377人次。骨伤科共有医生76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15人。拥有千元以上设备超过4千万元,其中包括西门子股份公司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多排尾旋CT机、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DR)、关节镜、C臂x光机、大动力骨钻,移动式床旁X光机,骨折治疗仪、骨密度仪、电脑骨伤治疗仪、骨质疏松症治疗仪、智能型温热牵引系统、超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等。
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分为脊柱专科、关节专科、创伤科、手足外科。可进行的手术包括各种复杂骨折内固定,复杂关节置换及翻修术、关节畸形翻修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脊柱非融合技术、脊柱畸形矫治、脊柱微创技术,高危脊柱脊髓伤病救治、骨与关节软骨、交叉韧带、半月板关节镜下诊治,断肢断指再植术、游离皮瓣移植术、四肢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脑病科(神经内科)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为集脑血管病(中风)、头痛、眩晕,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小脑萎缩、痴呆等)、癫痫、睡眠障碍、神经免疫病(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和颅内感染等多种疾病诊疗及神经康复于一体的多元化神经医学诊疗中心。学科依托医院先进的MRI、CT神经电生理的等硬件设备。脑病科共有医生15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6名,另有神经专科护理人员15名。主治疾病范围:常见的头痛、眩晕、失眠、意识障碍、各种不明神经痛或原因不明的疼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各种脑病疑难杂症,如脑血管病(中风)、头痛、眩晕,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小脑萎缩、痴呆等)、癫痫、睡眠障碍、神经免疫病(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颅内感染等。
心血管科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心血管科是广州市及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国家华南区域中医心血管专科联盟成员、岭南中西医心血管医疗联盟成员、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广东省房颤中心联盟建设单位。科室共有医生8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及住院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
科室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治疗心血管常见病及多发病,如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病、心律失常及急、慢性心力衰竭等,其中心衰病(心力衰竭)、脉胀病(原发性高血压)及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是该科室的优势病种。
西医方面已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复杂冠状动脉旋磨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房颤及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等,治疗紧跟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修订完善科室常见疾病诊疗方案。中医方面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结合岭南特点,制定科室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中医证型及理法方药,同时采取多种中医特色治疗,如穴位贴敷、中药沐足、药枕、药物超声离子导入疗法及各种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
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
脾胃病科(消化内科)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是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广州市名中医工作室单位、国家急性上消化出血救治快速通道认证单位。科室开放床位40张。 共有医师1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主任医师并特聘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4人。科室备有先进内镜系统,可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止血、息肉切除及曲张静脉套扎等多种治疗。
科室以内窥镜等微创技术为核心治疗手段,拥有日本奥林巴斯290胃肠镜、富士能590超级CCD放大胃肠镜等消化内镜设备及相关内镜诊疗配套设备,已开展的内镜技术有无痛胃肠镜,内镜下胃肠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胆胰疾病的ERCP治疗、内痔的内镜治疗、胃造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消化道狭窄的内镜治疗等。同时,擅长运用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痞满、上消化道出血及结肠息肉等消化系统疾病。
广州市中医名科
针灸科
番禺区中医院针灸科成立于1958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门诊专科发展为拥有门诊及住院部的科室。针灸科门诊拥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4人,其中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1人。
针灸科住院部成立于2010年初,并于2011年与区残联合作建立有肢体康复指导中心,集中医针灸特色治疗、中西药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综合科室。住院部内现拥有17张床位,人员配备有主治中医师1人,医师4人,康复技师2人,其中硕士1人,本科6人。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2019年6月,骨伤三科副主任医师马航展联合美国UCLA骨科中心教授Zhenfeng Duan,Nicole A. Seebacher、Francis J. Hornicek研究团队获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医学著名SCI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子刊Ebiomedicine(IF:6.183)发表了题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是骨肉瘤治疗的新型预后指标和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马航展副主任医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是番禺区中医院SCI影响因子最高文章。
该研究首次在骨肉瘤中通过抑制或敲除CDK9,阻止其信号通路上的核糖核酸聚合酶Ⅱ(RNAPII )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其凋亡,由此提出了CDK9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新靶点。论文的发表为骨科领域中骨肉瘤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学实践
2019年8月6日,骨外科谭本前主任医师荣获贵州省毕节市第一届“最美医师”荣誉称号。谭本前主任医师于2019年2月前往赫章县中医院挂职副院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4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主刀完成包括全置换术、僵直膝膝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全肘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共计70余例,指导完成各种手术共计230余例,其中重度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肘管综合征的全肘关节置换手术属毕节市首例,贵州省第四例,另外尚有4例毕节首例手术,5例赫章县首例手术。
2020年12月由脊柱骨科大主任蔡东岭主任医师主刀、骨伤二科主任殷海东主任医师做一助,成功为一名11岁女童施行了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这是广州市南部地区首例由本地医院独立完成的“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矫形”手术。
2021年4月骨伤二科率先在全区开展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下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病术,治疗一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UBE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番禺区该项技术的空白。
教育科研
教育
教育培训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是湖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承担香港中医学术促进会会立中国中医推拿针灸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增城卫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医药技护学生教学、实习任务。2010年,成为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基地。共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已招收广州中医药大学全日制中医硕士研究生19名;任湖南医药学院教授5人、副教授31人、讲师24人。
关联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18个独立科研机构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教职工(含附属医院)13530人,其中高级职称226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6人、省级人才279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学),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专业、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拥有中医类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3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湖南医药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现有医学、教育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开设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休闲体育、供应链管理19个本科专业。其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湖南医药学院有11个实验教学中心、7个创新训练实验室、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4所教学医院、135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8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7个。
科研
重点学科
骨伤科
骨伤科是番禺区中医院的重点学科。
2002年骨伤科主持的关于《骨质疏松与人工关节松动关系的研究》课题获广东省卫生厅立项,应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对局部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较好的成果;2003年主持的关于《植物雌激素对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课题,获得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004年主持的关于《补肾方剂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细胞的研究》,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目前已研究出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配方。2007年主持申请《补肾方剂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探讨》获得广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立项。
骨伤五科(手足外科)手术始于1998年,2008年独立开科并定名为手足外科,为医院重点学科的一个专科。现有床位60余张,加床10张,配有专业医生1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研究生4名。 科室主任李敬矿主任医师,为科室学科带头人,科研上参与实施多项科研立项,多次荣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数篇。
骨伤七科以骨质疏松症、脊柱退变性疾病、脊髓损伤为基础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完成及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5项,发表国际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7项。
妇科
妇科是番禺区中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
妇科现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8人,中医名家继承人3人。 妇科主任杨洪波主任医师,为广东省“十三五”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广州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获市科技成果奖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科研成果
医院获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8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9项,区级科研课题立项48项。
声誉与排名
番禺区中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66位,居中医类广州市区属医院第一名。
院内专家
彭彦慧
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从事普外科工作25年,曾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广医附一院、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修。
蔡东岭
骨伤三科主任,脊柱骨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专业20多年,曾到意大利安科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新桥医院脊柱微创中心深造学习,擅长治疗颈椎病、腰腿痛等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
擅长脊柱微创手术、经皮钉固定通道下椎间融合技术、颈椎前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退行性脊柱侧弯矫形术、高位颈椎、环枢椎内固定等高难度手术,并在番禺区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
学术团体任职:在广州市医师协会脊柱分会担任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参与原卫生部、省中医药局课题、区科技局课题多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9年被评广州地区“实力中青年医师”,为番禺地区两名医师之一。
涂平生
医学硕士,骨外科主任医师,骨科四区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骨分会委员,番禺骨科学科组组长。
从事临床骨科专业工作二十年,开展了四肢创伤性骨折、脊椎骨折和病变的诊治和手术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开展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复杂病例的中西医治疗及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工作,研制出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药配方,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陈伟刚
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广东省首届消化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脾胃杂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医四十余年,七十年代初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师从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余绍源教授、罗云坚教授、著名脑病专家刘茂才教授,并多次在各大医院进修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精神病科、皮肤科等。曾先后给何炎燊、简锡熙、沈丁、岑泽波、许鑫梅、黄培新等八大名中医侍诊学习。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食道食管裂孔疝、急痞满、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外阴克罗恩病、便秘、炎症性肠病、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消化科疾病及内科其他专科疑难疾病。
在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二十多篇,并撰写医学著作两部,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
李景艳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起搏器安装术。2008年晋升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曾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主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科研项目2项。
刘洁梅
眼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广东省眼健康协会中老年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眼科学会会员。曾在中山医眼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进修学习。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年,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眼底病、屈光不正、弱视、肉、眼睑整形,对眼科疑难杂症有相应经验,掌握phaco+chop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广东狮子会复明项目指定医生,每年完成500余例的白内障手术。
朱凯云
主任医师、教授,广东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内二科主任兼脑病科主任。199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中南大学湘雅一、二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相应的临床经验。
专注于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各种难治性头痛、帕金森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眩晕、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脑寄生昆虫感染)及各种神经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危重病人抢救。尤擅长难治性头痛、小儿神经病、帕金森病和神经免疫病等的诊治。
在学术上,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多部,作为课题负责人,曾多次获得卫生部及省级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奖。担任国际头痛学会会员、中国疼痛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头面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多次赴其他国家参加有关头痛学术会议。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专门前赴以色列Weizmann研究院从事神经免疫疾病的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3篇研究论文。2008年-2009年前往美国四大著名头痛之一的Jefferson头痛中心做访问学者,师从美国头痛学会主席Silberstein教授,发表有关头痛研究的论文20多篇。
吴海雁
主任中医师。于1982年12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在1989年曾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一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中西药结合呼吸专科工作,具有30年临床工作经验,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相应的临床经验,特别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方面疗效独特。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善于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各种疑难疾病。
资质认证
2013年1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骨伤科被评为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
参考资料
医院介绍-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4
地理位置-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4
番禺区中医院.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7-08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2023-07-04
彭彦慧-医院领导-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4
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4
历史变迁-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医院荣誉-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4
番禺区中医院获中国胸痛中心授牌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7-08
【喜番禺区中医院获授“防治卒中中心”牌匾.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7-08
番禺区中医院新院区门诊大楼正式启用.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7-08
2017年回顾:番禺区中医院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事件.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微信公众号.2023-07-25
骨伤科-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脑病科(神经内科)-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心血管内科-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脾胃病科(消化内科)-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针灸科-特色专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5
科室介绍-科室介绍-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6
骨科科研成果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了原创性文章.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7-08
喜讯:我院谭本前主任医师当选为贵州省毕节市第一届“最美医师”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8-09
【高难度、高技术!】医院帮她“挺直腰板”,11岁女童一下高了近10厘米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8-09
【新突破!】我院成功开展全区首例UBE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番禺区中医院官方微信.2023-08-09
学校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官网.2023-07-06
学校介绍-湖南医药学院.湖南医药学院官网.2023-07-06
科研项目-骨伤六科动态-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8
科室介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8-10
李敬矿-骨伤五科名医.广州省番禺区中医院.2023-08-10
科室介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25
科室介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8-10
杨洪波-妇科名医.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8-10
医院领导-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彭彦慧-外科-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2023-07-07
蔡东岭-骨伤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涂平生-骨伤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陈伟刚-内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李景艳-内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刘洁梅-眼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朱凯云-内科-番禺区中医院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吴海雁-内科-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7
区中医院骨伤科获“优秀区、县临床专科骨伤科”称号-媒体报道-番禺区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