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薛举

薛举

薛举(?-618年),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后其父薛汪迁居兰州市(今兰州),隋末割据势力之一。

薛举出身富豪之家,魁梧貌美,骁勇善骑射,喜好结交豪杰。初仕隋朝,担任金城府校尉;隋末大业年间,因陇西爆发农民起义,金城县令郝瑗招募数千士卒,由薛举统兵前往抵御。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与其子薛仁杲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为秦兴。派部攻取鄯州(治所今青海乐都)与廓州(治所今青海贵德),占据陇西之地,拥兵13万,并于七月在兰州称帝,不久后迁都天水市(今甘肃天水)。听从谋士之言,欲连结梁师都与突厥,攻取长安。武德元年(618年),薛举统帅大军于高(今陕西长武县)抵御唐军,因秦王李世民生病,薛举大破唐军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等人,擒获唐将慕容罗、李安远和刘弘基,秦王李世民兵败返回长安。薛举派兵攻占高墌并围攻宁州(今甘肃宁县),后欲乘胜直取长安,大军临行前病逝,长子薛仁杲(亦作薛仁果)继位,追赠其谥号为“武皇帝”。因薛仁与西秦众将不和,秦王李世民再次统兵攻打西秦,并于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大败宗罗睺,薛举未及下葬,西秦便已亡国。

人物生平

初仕隋廷

薛举出身于富豪之家,祖籍为河东汾阴,后其父薛汪迁居金城。薛举长相魁梧貌美,骁勇凶悍,善于骑射;家财万贯,喜好结交各方豪杰,并称雄于西北边疆地区。隋朝大业年间,薛举初仕担任金城府校尉;隋末,在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的影响下,陇右地区百姓因生活贫苦,也爆发了农民起义,兰州市县令郝瑗招募数千士卒,并派遣校尉薛举为将带兵前去攻打。

反隋称帝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官府召集官民,分发甲,并安排酒宴招待士卒;薛举乘机与长子薛仁杲及同党十三人起兵,劫持酒宴之上的兴平市县令郝,假称抓捕谋反之人,并派兵囚禁其他郡县官员,开仓赈济贫苦百姓;后自称为西秦霸王,并以秦兴为年号,册封长子薛仁杲为齐盖,少子薛仁越为晋公。同时收拢各地农民军,早已聚众起兵的宗罗睺,听闻薛举起兵,便率众归降,被封为义兴公,其麾下部将也都得到封赏。薛举派兵攻城略地,抢夺官府的战马,兵锋大盛,所到之处的城池皆被攻占。隋将皇甫听闻薛举起兵,便屯兵一万于枹罕镇(今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郊)拒敌,薛举派遣两千精兵前去偷袭,两军于赤岸相遇并对峙。恰逢风雨突至,起初大风吹向薛举的军阵,皇甫绾没有乘机攻打,后风向逆转吹向隋军,导致隋军混乱;薛举乘机骑马率众发动攻击,大破隋军并攻取枹罕。

后占据岷山的羌族首领钟利俗率众两万归顺,薛举的军队兵锋大振。于是进封长子薛仁杲为齐王,授予其东道行军元帅的官职;少子薛仁越进封为晋王,兼领河州刺史;宗罗睺进封为义兴王,辅佐薛仁杲。薛举统帅大军攻城略地,先后攻克鄯州和廓州,几日之内便占据陇西县之地,拥兵13万。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于兰州市称帝,册封妻子鞠氏为皇后,以长子薛仁杲为太子,并尊其母为皇太后,为其祖先修筑陵墓,于城南设立太庙,后聚兵数万前往祖先陵墓祭拜,并犒赏士卒。不久,薛举派遣太子薛仁杲统兵围困天水市(今秦安县),派遣晋王薛仁越率部攻打剑口(今四川剑州剑门关),大军行至河池郡(今陕西省凤县),被知府萧瑀率部击退;后再派遣部将常仲兴前往济河攻打李轨,于昌松被李轨部将李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后李轨率部连续攻克张掖市敦煌市、西平、枹罕镇,尽占河西五郡;等到薛仁杲攻取秦州区后,薛举迁都至秦州。

十二月,薛举再派遣薛仁杲率部攻取扶风郡(今陕西凤翔),占据源(今陇县)的起义军首领唐弼率军抵御,薛仁杲的军队不能前行。唐弼早于大业十年(614年)便拥兵十万占据扶风郡,拥立李弘芝为天子,其自称为唐王。于是薛举派遣使者招降唐弼,唐弼杀死李弘芝后率众归顺薛举;薛仁杲趁其不备,率部偷袭唐弼,唐弼大败仅率数百骑兵逃走,其众全部并入薛举的军队。至此,薛举实力大涨,号称拥兵三十万,欲攻取长安

大破唐军

李渊晋阳起兵后占据关中薛仁杲放弃攻取长安,率部攻打扶风郡。这对刚占据长安的李渊产生威胁,便派遣李世民率部前往扶风县抵御薛仁杲大军。李世民率部大败薛仁杲,斩首数千级,并派兵追至关山后班师;薛举惧怕李世民的兵锋,便越过陇山逃走,并询问部将是否有投降的天子,卫尉卿郝瑗认为战争总有胜负,不能因为一场战败便有亡国的打算。薛举厚赐郝瑗,并倚重其成为谋主。后郝瑗献计联合梁师都与突厥,共同出兵攻打渭河平原;薛举接纳郝瑗之计,与突厥莫贺咄设相约出兵攻打长安,因高祖李渊派遣都水监宇文出使突厥,并说服突厥莫贺咄停止出兵,薛举的计策未能成功。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将丰州总管张长逊率部攻打宗罗睺,薛举统帅大军前来支援,屯兵于高墌,并派遣部将攻打南岐州(今陕西凤翔)与邠州(今陕西彬县);高祖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八总管统兵拒敌,并率部屯兵于高墌城;秦王李世民知晓薛举粮草不足,欲与唐军速战,便命令唐军坚壁不出,拖垮西秦大军。双方大军还未交战,秦王李世民生病,便将军权交给行军长史刘文静与司马殷开山,并嘱托二人应坚守不出。刘文静与殷开山于高墌城西南检阅部队,依仗人多并未设防;薛举乘机隐藏兵马偷袭,大败唐军,并俘获唐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和刘弘基。薛举趁秦王李世民率部退回长安后攻取高墌,同时派遣薛仁杲统兵围困宁州。

临行而逝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谋主郝瑗献计,认为唐军新败,大将被俘,人心动摇,应该乘机直取长安。薛举赞同郝瑗之计,欲统兵攻打长安,但大军临出发前,薛举却病倒了,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薛举的长子薛仁杲继位,追谥其为“武皇帝”。薛仁杲与西秦将士不和,秦王李世民再次统兵攻打西秦,薛仁杲部将内史令翟长孙率众归降唐朝,秦王李世民于浅水原大破西秦将领宗罗睺,薛仁杲率百官投降唐朝。因西秦政权灭亡,薛举未及下葬。

人物评价

后晋刘昫等人于《旧唐书·薛举传》后评价道,薛举父子勇悍绝伦,但却残忍好杀、不奖赏将士,导致部将弃之而去,自身勇猛又有何用。

北宋宋祁于《新唐书·薛举传》中认为,薛举容貌魁岸、为人勇武、善于骑射、家产巨万,喜好结交豪杰,以雄武著称,但薛举及其子薛仁杲也是残忍好杀之辈。

山西大学副校长、诗人李旦初曾写诗评价薛举,认为“乱世豪强据一方,西秦张帜自称王。是非成败谁评说,一路悲歌到唐朝。”

典故轶事

诈降破敌

薛举起兵反隋后自称为西秦霸王,拥兵十余万成为陇右重要的割据势力,武德元年(618年)率兵攻打高墌,威胁唐朝西部的安全;于是高祖李渊派遣侄儿长平王李叔良率部进驻泾州,薛举装作粮尽率部南移,但暗中派兵埋伏于泾州与高墌之间,同时派出高墌人假装投降唐军。长平王李叔良不知其中有诈,便派遣部将刘感率军前往高墌,但大军走到泾州与高墌之间的百里细川时,被早已埋伏此地的薛举军队偷袭,刘感战死,唐军大败而归。李叔良赏赐部将士卒,严密防守泾州,才没让薛举攻取泾州。

残暴夫妻

根据《旧唐书》记载,薛举每次攻敌破阵后,都会将俘获的士卒全部杀掉,而且手段颇多,不是断舌、便是割鼻;据说薛举的妻子非常残暴,喜好使用鞭子抽打部下,如果不能承受疼痛而倒地,便埋其足,露出腹背便会捶打。

家族成员

本表参考资料为

后世纪念

庄严寺

庄严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旧城中心鼓楼西侧,据说原为隋末割据陇右的金城校尉薛举的故宅,后唐平西秦之后改造成佛寺,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现存三座大殿。改寺的大佛塑像生动逼真,原山门牌匾为元代书法家李浦光所书的“敕大庄严禅院”,正殿后壁的观世音壁画优美。

文学形象

《禅真逸史》中的薛举,小名叫做贞儿,他是定远剑山好汉薛志义的儿子。两岁丧父,被胡小九及沈全相救,后被林澹然收养并改名为佛儿;五岁开始与张善相一起读书,取名为薛举,并得到林澹然传授武功。曾助杜伏威使用诈降计大败官府军队,后帮助杜伏威攻城略地,攻取延州后被推举为都统副元帅,跟随杜伏威归降后,册封为信陵候与定国大将军;后自立为西秦王,唐朝建立后,将王位传给世子,而他选择云游访道的生活,最终羽化成仙。后被唐朝敕赠为正一五显仁德普利真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