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
歼-7(英文:J-7或F-7,北约代号:Fishbed/鱼窝)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上一代主力战斗机,也是中国历史上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由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制造,采用单座、单发超音速设计,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歼-7于1961年根据中国与苏联的相关协定引进的苏联米格-21-F13型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来,1964年5月,沈阳飞机制造厂采用进口零件组装的首架机歼-7首飞,1966年1月首架国产机首飞,70年代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基地下属的飞机制造厂进行生产。此后研制出了一系列衍生机型,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其中通过引进欧洲先进的火控、航电等子系统进行改进的歼-7E、歼-7G型具备一定的第三代战斗机技术水平。至2013年停产时,共生产49年,是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飞机,总产量超过2400架。
歼-7采用大后掠切尖三角形中单翼、后掠尾翼、机头进气、细长机身的外形设计,整体布局设计紧凑,机长约13米,最大起飞重量8-9吨,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100千米/每小时。歼-7是国产战斗机机载武器由以航空机炮为主转变到以导弹为主的转折型号,最多可挂四枚空空导弹,还可挂载火箭弹和航空炸弹。
从60年代以来,歼-7已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孟加拉国、埃及、津巴布韦、伊拉克、伊朗、朝鲜、缅甸、巴基斯坦、苏丹、坦桑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总数超过500架,是中国出口战机最多的型号。截至2023年,中国仍有200余架歼-7在役,并计划在2023年内全部退出作战序列,转而换装更先进的歼-10战斗机、歼-16。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种加力涡喷发动机R11-300和第一种红外空空格斗导弹K-13的问世使得苏联航空发动机技术和空空导弹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苏联正在开展的米格-19战斗机的下一代改进型号研制项目也终于定型,并于1958年获得了米格-21战斗机的编号,成为苏联第一种真正以空空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战斗机、第一种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的战斗机,随后开始迅速生产列装,逐渐成为与美国的F-4“鬼怪”并列的世界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之典型。
新中原地区在米格-21的研制阶段便向苏联提出了引进米格-21的援助要求,时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认为,米格-21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战斗机之一,如果苏联将米格-21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转机,不但解决了中国空军后继机种告急的问题,同时也可让中国的飞机设计、制造部门获得提升,从而设计制造出中国自己的新型战斗机。1960年7月,中苏关系紧张,加之内部影响,中国航空工业一度陷入困境。当时在西方国家仍对中国实行技术经济严密封锁的形势之下,如果不审时度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中国航空工业在一段时间内就很可能出现“后继无机化合物”的局面。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1961年初,赫鲁晓夫同意向中国转让米格-21的制造权,中国派出刘亚楼率代表团赴苏谈判,3月30日中苏双方签订了《关于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有K-13导弹的米格-21F型飞机的生产许可权、技术资料和关于生产带有K-13导弹的米格-21F型飞机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援助的协定》。同时中国空军还将直接购进12架米格-21战斗机F-13型。这批米格-21F-13型引进装备部队后被称为一九六二年式歼击机,简称六二式歼击机。
研制过程
根据三机部四局与国防部六院的指令,1961年9月,米格-21战斗机的翻译、复制工作开始,沈阳飞机工厂和沈阳飞机设计所的翻译、技术员们耗时一年零三个月将全部技术资料翻译、复制完成。1962年5月18日,航空研究院与航空工业局发出《关于共同组织米格-21飞机技术摸底,为仿制及进一步自行设计做好准备的联合指示》。1962年10月23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正式批准仿制米格-21战斗机研制中国新一代战斗机,1964年11月4日中国统一飞机型号时将新飞机正式定名为歼-7。1964年11月20日,中国开始正式试制歼-7的零件。到了1965年7月,全机的零件制造基本完成,进入了部件装配阶段。此后,到了同年9月,各个部件的装配工作也圆满完成,随后开始进行总装。在1965年10月14日这一天,第一架飞机0001号原型机也顺利完成了总装工作。与此同时,第二架原型机0002号机也在1965年11月28日完成了总装并且开始准备试飞。到了1966年1月17日,0002号机在葛文墉的驾驶下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
1966年12月28日,经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鉴定:“歼-7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批生产的条件基本具备,可以提供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训练和作战使用,建议生产定型并转入批生产。”沈阳飞机制造厂于1967年正式开始歼-7原型的小批生产,不过生产时间很短,生产数量也较少,因为之后中苏关系持续恶化,中国决定将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国防工业逐步转移到内陆地区。根据战备要求,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将歼-7的生产和开发转移给成都市和贵州省的飞机制造厂。成都飞机制造厂作为歼-7的第一复制厂,贵州飞机制造基地为第二复制厂。同时,沈阳飞机制造厂提供技术支援。
生产历程
1964年11月,4架份的歼-7战机零部件生产全面铺开。1965年7月,基本完成全机零件制造任务。1965年9月,开始总装0001号飞机。1965年11月,全机静力试验有序开展。1966年1月,歼-7首飞。1967年3月,开始装备空军部队。中国从此可以自行制造自己的第二代先进战斗机。沈阳飞机制造厂于1967年开始歼-7原型的小批生产,到1970年停产为止一共生产了23架,另外用苏制米格-21战斗机散装件组装了15架整机。从1969年4月开始,成都飞机制造厂对歼-7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型设计和试制尝试。1970年4月12日,首架"六改"状态的01号原型机在试飞员庞立柱驾驶下首飞成功。1970年8月16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将这种"六改"状态的歼-7正式命名为歼-7I型飞机,空军后来又改称为歼-7A。
成都飞机制造厂从1975年7月开始在歼-7I型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的改型工作。当时这种改进型被称为歼-7I改,后来歼-7I改被正式命名为歼-7II型,空军后来又改称为歼-7B。1977年5月,国务院、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了工厂提交的改进方案。到1986年,歼-7II型飞机共生产了375架,其中011基地的飞机制造厂生产了约100架。1980年6月30日,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和马可尼公司正式签订了双方合作改装歼-7飞机的合同。1980年9月,成都飞机制造厂完成了歼-7飞机改装引进火控电子设备总体设计方案,改进后的飞机被称为歼-7IIA型,1982年9月7日首飞。
基本设计
机体设计
歼-7总体布局采用了三角翼飞机、后掠尾翼、细长机身和机头进气,其中大后掠切尖三角形单翼翼展7.15米,翼面积23平方米,前缘后掠角57度,后缘垂直于机身轴线,下反角2度。机翼采用对称翼型,根部相对厚度为5%,翼尖相对厚度为4.2%,翼根弦长5.97米,翼尖弦长0.46米,展弦比为2.22,尖削比为12.5,安装角为0度。采用三角翼使得歼-7在发动机推力并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可以达到2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和超过2万米的升限。此外,歼-7为了避免机翼上表面附着层向翼尖堆积而引起失速,左右机翼上表面靠近外侧处各装备了一个小翼刀来进行阻挡,以减缓翼尖气流分离。
歼-7的机身采用了全金属半硬壳式的复合结构,并采用圆横截面。机身结构由4根大梁、36个主隔框以及长桁和蒙皮等组成。机身各隔框、长桁和蒙皮材料主要由硬铝制成,少数高载荷的加强框使用铬锰硅合金钢。前机身段内设有驾驶舱、电气无线电设备、机身航空机炮、前起落架、燃油箱以及液压冷气系统附件等。后机身段装载动力系统,由一台发动机和相应的加力燃烧室、发动机喷口、操纵系统、燃油箱以及减速伞舱组成。
动力设计
歼-7的后机身上安装了一台仿制自苏联R11F-300发动机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涡喷-7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一种带有加力燃烧室和轴流式设计的双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由双转子轴流式压气机、环管燃烧室、双转子燃气涡轮、加力燃烧室、可调尾喷管以及燃油系统、起动系统、冷却系统、防冰系统等主要系统以及辅助的传动系统组成。该发动机长4.6米,最大直径0.9米,总重1,151千克,最大推力3,900千克,加力推力5,750千克,推重比为5,最大耗油率为0.97千克/千克推力每小时,加力耗油率为2.3千克/千克推力每小时。
之后为了配合歼7改型的需要,1965年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和黎明机械公司一同对原型号涡喷-7甲进行改型,推出了涡喷-7乙01批,其性能与涡喷-7甲相同。后来,涡喷-7乙被移交至黎阳公司和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设计所,并不断进行改进。1979年8月,涡喷-7乙正式定型,首次翻转测试表现出色,可运行100小时,总使用寿命达300小时。同时,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进型涡喷-7乙B和涡喷-7乙Ⅲ也于1981年和1992年开发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首次翻转测试分别可运行200小时和300小时,总使用寿命则分别达到了600小时和900小时。
雷达设计
歼-7的原型米格-21战斗机直到60年代后的PF型才开始配备雷达设备,中国引进的米格-21-F13型并没有配备雷达,主要依靠测距仪等简易火控设备发射霹雳-2导弹空空导弹,因此歼-7早期只具备有限的尾追锁定能力,对空情的掌握仍然主要依靠地面引导和目视。在后续改型中,由于歼-7采用机头进气并使用激波锥两波系超音速进气口设计,机头可用利用空间很小,限制了雷达的性能。从歼-7Ⅲ型开始配备了JL-7全天候J波段截击雷达,该雷达是在317甲型二厘米波段多功能单脉冲雷达的基础上,针对歼-7具体研制的,发现空中飞机目标的最大距离为30公里,方位角范围±45°,跟踪距离大于15km,角度±45°。使用高度最低700米。后续歼-7G、歼-7E以及歼-7L又换装了JL-10G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获得提高,还以SY-80雷达的出口代号装备在歼-7后期出口型上。
座舱航电
歼-7的早期型号在座舱航电方面仍然维持米格-21战斗机F13型的设计,座舱仪表较为简易,设有机械航向仪、姿态仪、速度仪、马赫表、高度表、爬升率指示器、皮托静压仪、无线电罗盘、高度计和电台等。航电系统采用27伏直流电,在进气锥中设有无线电测距天线通过简易的火控计算机为飞行员提供火控辅助。原设计的飞行员弹射座椅是沿用的米格-19战斗机的带离式弹射座椅,机构复杂,15把锁需在1.5秒内按程序做完17个动作,容易出故障,从歼-7Ⅱ开始改用国产的零高度零速度火箭弹射座椅,1979年随歼-7II一起被批准定型,在国内外使用过程中多次弹射救生均获成功。从F-7M出口型开始,歼-7开始升级航电设备,引进英国的956型平视显示器、7M型测距雷达、大气数据计算机、AD3400 多功能电台、0101-HRA2型雷达高度表、静止式变流器、2030记录照相机等设备对歼-7进行改进,并在之后的自用型号中换转了相应的国产化设备,也使歼-7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平显的机种。
武器设计
歼-7是中国自主生产的战斗机从以航空机炮为主转变为以导弹为主的转折机型。原始仿制的歼-7装备1门30毫米机炮,到歼-7I、歼-7II型装备2门30毫米机炮,备弹120发,但到歼-7E、歼-7G的时候又减少到了1门30毫米机炮,转而将导弹外挂点从2个增加到4个,而且从空空导弹只能尾追定轴发射提升到了全向离轴发射。除了可以挂载导弹和副油箱,歼-7还可以挂载两组57毫米口径的57-1/-2型空空火箭弹或90毫米口径的90-1型空地火箭弹发射装置,还能挂载航空炸弹轰炸地面目标。到之后多用途性能更强的歼-7III型则可以挂载8枚100-2型或4枚250-2型或2枚500-2型航空炸弹。
歼-7早期型号主要装备的空空导弹是苏联进口的K-13空空导弹及后续国产的霹雳-2导弹型空空导弹,霹雳-2型于1964年11月开始在苏联K-13空空导弹的而基础上进行仿制,1972年7月10日正式定型,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弹重85千克,弹长2830毫米,采用红外被动制导、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7-10千米。之后的歼-7改进型能够发射性能更好的霹雳-5、霹雳-7以及霹雳-8型空空导弹。
基本数据
衍生型号
自用型号
歼-7Ⅰ(歼-7A)
歼-7的第一种改进型,也是由成都飞机制造厂的歼-7飞机的第一种型号,在沈阳制造的歼-7基础上进行了六项主要改进:增加一门30毫米机炮、改进机头进气锥、扩大进气口唇口半径、升级发动机增大推力、加高座舱盖和扩大机翼整体油箱,但实际上该型号的改进主要落实了前三项,因此也被称作“三改”歼-7,1973年6月首飞,1981年停产。共生产188架,其中40架军援朝鲜。
歼-7Ⅱ(歼-7B)
1975年成都飞机制造厂继续对歼-7Ⅰ型进行改型工作,解决其主要问题。改进型被称为歼-7Ⅰ改,后来正式命名为歼-7Ⅱ型。除了落实原先“六改”外,歼-7Ⅱ主要解决弹射救生系统不可靠、机身副油箱和减速伞舱等问题。同时,为提高飞行性能,换装了涡喷-7乙(02批)型发动机。1978年12月30日,歼-7Ⅱ试飞成功。共生产375架,获得国防工业办公室重大技术改进项目一等奖。停产于1986年,共生产了375架。
歼-7Ⅲ(歼-7C)
1978年2月,中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派团去罗马尼亚考察该国装备的米格-21全天候型(MF型),同年6月决定基于该型飞机开发歼-7大改型。1979年,从埃及购买了米格-21MF和米格-21UC样机进行进一步研究。同年,歼-7大改型正式命名为歼-7Ⅲ型。1980年,完成总体设计,1987年4月用于装备歼-7Ⅲ型的JL-7型雷达完成定型,同年11月27日,用于装备歼-7Ⅲ型、仿制自米格-21MF配备的P-13F-300型发动机的涡喷-13型发动机完成定型,1988年,首批8架歼-7Ⅲ型出厂,但由于涡喷13型发动机生产问题,直至1989年12月30日首批8架歼-7Ⅲ型才交付。 最终,歼-7Ⅲ型只生产了17架,于1996年停产。
歼-7ⅢA(歼-7D)
1988年,成都飞机二业公司和贵州航空工业总公司共同对歼7Ⅲ型进行改进,称为歼7ⅢA型。主要改进是换装增大推力的涡喷13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型发动机、由HK-03D瞄准具换成抬头显示器、JL-7A型火控雷达,组合式电子反制系统,新型箔条/热诱饵弹投放器等。1991年首飞,1995年开始装备中国空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但由于苏-27战斗机等现代化战斗机的引进,产量只有32架。
歼-7H
歼-7H是歼-7Ⅱ的改型。1985年3月首飞。该型改用通用外挂梁,改装煤油启动的涡喷-7乙(WP-7BM)延寿发动机,主起落架支柱加强,采用无内胎轮胎,改装了发射控制电路,具有使用改进自以色列“怪蛇3”近距空空导弹的霹雳-8导弹的能力。但由于霹雳-8重量很大,歼-7必需加装200多千克的配重去保持平衡。直到采用双三角翼的歼-7E出现,才不再需要加装这一配重即可使用霹雳-8。
歼-7E
1987年,成都飞机制造厂为了提高歼-7的中、低空亚音速及跨声速的机动飞行性能,改善续航能力和起飞着陆性能,以歼7Ⅱ型为基础进行改进,定名为歼-7E型,其改进主要包括采用新型双三角翼,提高亚跨声速时的机动格斗性能和加速度性能;换装涡喷-13F发动机,增加推力和降低油耗;加装武器瞄准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增加武器插件能力和压力加油系统;改善起降性能和对地火力;并提高了总体作战效能。改进后的歼-7E已接近第三代战斗机水平。该型飞机以歼-6系列和歼7I型飞机的退役为目标,共生产了260多架。
歼-7G
歼-7G是在歼-7E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对雷达及火控电子设备进行升级,作战性能大大提升,是最先进的歼-7型号之一。全机涉及的改进有30多项,包括更换了国产的小型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改进的敌我识别器和雷达告警器,增加了手不离杆的设计使飞行员能够通过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按钮和开关来实现操纵雷达、发射武器的所有功能。此外,还采用了圆弧整体风挡和头盔瞄准具,加强了空空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降低了飞行员操作难度。
歼教-7
因为歼-7和歼-8飞机与歼教-5、歼教-6等教练机有很大不同,给飞行员带来了挑战,因此空军需要新的教练机。基于从埃及购买的米格21UC双座教练机,进行仿制开发了新一代的教练机。歼教-7在歼-7II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包括加大背鳍、双腹鳍、取消航空机炮并替换为23毫米机炮等。1988年,歼教-7定型后开始小批量生产。之后随着歼-7和歼-8进一步服役,歼教-7的航电设备与部队飞机出现差距。1994年,空军提出改进要求,贵州飞机设计所开始对歼教-7型进行改进设计,包括加装抬头显示器和视频系统、空中管制系统、新型飞行记录仪、座舱盖天线和新型供氧设备,改善了维护性。定名为歼教-7B,1995年首飞成功,并于1996年交付部队使用。
歼-7FS
歼7FS是由航空工业成飞公司、黎阳发动机公司等9个单位自筹数千万元,共同研制的预研验证机,是我国军工企业自立项目、自筹资金、自主联合、自担风险研制的第一个军品项目。首机用成飞训练用的139号歼-7II机改造。于1998年6月8日成功地实现了首飞。2001年完成首飞试验。FS型最突出的改进,在于更换了新的带下颌进气道的机身前段,装推力更大的涡喷-13IIS型发动机,加装雷达冷却系统,有效增加雷达工作性能和开机时间,加装视频记录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和GPS。歼-7FS型仅制造出一架原型机。
出口型号
F-7A
歼-7I衍生的出口型,发动机采用涡喷-7乙(WP-7B)型,加力推力提高到58.8千牛,寿命延长。1979年8月正式定型,首翻期100小时,总寿命300小时。此外减速伞舱移到了垂尾根部,改变了减速伞力矩,缩短了着陆滑跑距离,同时避免了降落后开伞时尾焰的灼烧,这一改进为后续的改型沿用。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换装了部分电子设备。另外为布置空空导弹加装了一些电缆。出口埃及90架,12架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16架。
F-7B/BK/BS/GS
歼-7Ⅱ衍生的出口型,它使用更先进的弹射座椅,翼下可兼挂法国魔术R.550等西方近距空空导弹或国产霹雳-2导弹,换装煤油启动的延寿涡喷7-乙发动机。改装了机载电子设备和座舱仪表,飞机的主要成品、附件的寿命有所延长。出口伊拉克约90架,苏丹22架,其中7架于1996年后交付。伊拉克的F-7B在与伊朗的两伊战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斯里兰卡空军在90年年代初引进了一批F-7B型,删除了平面显示器只保留了基本的仪表,改称为F-7BS型;缅甸空军在90年代末也引进了约2个中队的F-7B型,尾喷口经过重新设计,以承受新发动机的高温,称之为F-7BK型;2010年前后,应斯里兰卡空军要求,对F-7BS型进行了升级,包括带有新管理系统的HUD显示器、KLJ-6E脉冲多普勒雷达、新夜视设备、通信设备等全新的航电系统以及更好的机载武器兼容性,这批F-7改称为F-7GS型。
F-7M/N
1980年,成都飞机制造厂推出了歼-7M“空中哨兵”,配备英国BAE和马可尼公司的先进电子设备以及马丁贝克公司的MK-10L弹射座椅、新型涡喷-5BM发动机、大功率发电机和起落架增强载荷能力。新型电子设备提升了F-7M的火力,装备了霹雳-7近程空空导弹,并可搭载更多的对地武器。该战机最早被约旦购买,但往往迅速转交给伊拉克空军;F-7M出现在两伊战场并引发伊朗兴趣,伊朗于1987年购买的36架F-7N也是F-7M的简单改型。
F-7MG/NM/NI
以歼-7E型飞机的技术改进的F-7M型,由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及贵州黎阳发动机公司合资改装,称为歼-7MG型("G"为改进的意思),升级了航电系统,使用了双三角翼,但并未获得直接出口;到2006年,纳米比亚空军采购了基于F-7MG型的雷达升级型号,称之为F-7NM型;2010年尼日利亚空军采购了相似版本的F-7,对雷达性能进行了修改,称之为F-7NI型。
F-7P/PG
1987年后,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了F-7M飞机。随后,按照巴空军要求研制了更新型的F-7P型,可装备多种导弹和副油箱,还配备了中国自行研发的IV型座椅,F-7P在1993年更新并更换为意大利FIAR公司的”格里芬”雷达。2001年6月23日,巴基斯坦签约进口了57架F-7PG型和9架FT-7PG型。F-7PG型跟歼-7MG型同样使用带前后机动襟翼的双三角翼和整体式风档,但左右翼根各一门30毫米航空机炮,雷达最后同样选用了意大利”格里芬”雷达。
F-7MB/BG/BGI
F-7MB是以F-7M为基础上出口到孟加拉国的机型。与F-7M基本相似,但使用涡喷-7C发动机。1989年4月签订14架飞机采购合同,同年10月交付。随后,孟加拉国空军又购买了9架F-7MB。2006年,孟加拉国空军购买了12架基于F-7MG改进的F-7BG型和4架FT-7BG型。2011年开,孟加拉又增购了BG型的升级型BGI型,主要包括升级了火控雷达、三功能HUD显示器、HOTAS手不离杆操纵系统等,并升级了武器控制总线的兼容性,能够挂载更多种不同的空空导弹和对地武器。
F-7MF
FT-7
歼教-7的外贸出口型号。
外销国家
此外,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非正式渠道购买了12架F-7B型战斗机,一部分用于技术评价(Foreign Technology Evaluation),一部分装备美国空军第4477测试与评估中队(也被外界称为“红鹰”假想敌中队),其任务为专门操作苏系战机,并训练和评估美国飞行员和美制系统如何应对它们。
实战情况
击落“火蜂”
1966年1月3日,驻蒙自人民空军第3师歼-7小分队飞行员鲁祥孝在18.3千米高度上首次用火箭击落1架美“火蜂”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这是空军首次用火箭击落敌机。2月7日下午,空军第3师大队长冯全民驾驶歼-7,在抵近至372米时击落“火蜂”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创使用歼-7飞机在高空、大速度条件下,用火炮击落的先例。此战后,美“火蜂”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入侵活动明显减少,由年均22架次下降到5架次。
此后到1971年间,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歼-7,先后共击落入侵领空的6架美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和7架战斗机,还击落300多个在领空飘飞的高空侦察气球,有力地保卫了领空的安全。
乌坦战争
20世纪70年代,当时乌干达独裁者伊迪·阿明·达达一次次发表反西方的言论,获得了来自苏联、东欧和利比亚的大量援助武器,而乌干达的邻国就成为这些武器的试验靶场。哈菲佐拉·阿明决定在1978年11月发动攻击坦桑尼亚的战争,坦桑尼亚迅速组织了顽强的抵抗行动。坦桑尼亚空军向前线投入了一个歼-7Ⅰ大队,而它是当时东非最先进的战机,在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斗中发挥了大作用,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彻底击溃乌军,阿明被迫逃往沙特阿拉伯。
进攻猛虎组织
2009年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再次盘踞于斯里兰卡东部和北部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发动攻击,2008年9月9日,斯里兰卡空军3架歼-7GS战斗机空中拦截猛虎组织飞机,两架歼-7GS战斗机分别飞往伊拉纳马杜和普特胡库里普,使用航空炸弹破坏了猛虎组织机场两条的跑道,另一架歼-7GS击落了一架猛虎组织的兹林-143轻型飞机。
博科圣地平叛
2015年开始,尼日利亚军队对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博科圣地叛乱分子发动大规模攻势,准备以一场“一劳永逸的全面行动”以消除博科圣地的威胁。8月14日,尼日利亚总统下令军队在三个月内必须击败博科圣地的叛乱活动,尼日利亚空军迅速将主力歼-7NI战斗机投入到作战行动中,到9月成功摧毁了博科圣地的所有军事营地。
参考资料
想要近距离接触战斗机!就来这里!.福州新闻网.2023-06-13
国产武器欣赏:国产歼七型超音速战斗机(图).新浪新闻.2023-06-13
56年前的今天,歼-7战机在辽宁一飞冲天!.光明网.2023-06-13
“中国心”装上了空心气冷涡轮叶片.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6-13
人民军队历程(解放后-2).搜狐网.2023-06-13
歼7战机出口几十国几百架 被誉东方空中友好使者.中国新闻网.2023-06-10
歼-7停产不退休 在空军中仍能占据重要位置(图).人民网.2023-06-13
歼-7战机50年历程:7次改型出口亚非数百架.新浪军事.2023-06-10
【区县】刚刚,一架退役歼-7战斗机落户遵义这里!.光明网.2023-06-13
歼7战机坠毁引关注 历史辉煌性能稳定曾多获好评.人民网.2023-06-10
中国歼7战斗机停产 曾大批改进出口到其他国家.新浪网.2023-06-10
中国战机制造商名机巡礼:歼-7 利剑出鞘,出口冠军.新华网.2023-06-10
歼-7战斗机为何采用三角翼?.中国军事网.2023-06-10
歼-7.张家界航空职业学院士官管理学院.2023-06-10
组图:中国累计出口1700余架军机 歼7为出口冠军.人民网.2023-06-10
[共同关注]展望2023 中国军队新征程.中国中央电视台.2023-06-10
“米格”战机告别天空,曾在朝鲜战场一战成名 . 北京科技报社.2023-06-11
中国战机制造商名机巡礼:歼-7 利剑出鞘,出口冠军.新华网.2023-06-11
史海:中苏反目后刘亚楼赴苏成功引进米格-21.中国新闻网.2023-06-11
周总理决定购买米格一21飞机制造权有何意义?.人民网.2023-06-11
中国战机制造商名机巡礼:歼-7 利剑出鞘,出口冠军.新华网.2023-06-11
回顾航空工业沈飞研制生产“蓝剑”歼7的历程.中国航空新闻网.2023-06-11
中国军机发展史:从仿制到自研,再到五代机纵横天际.中关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2023-05-28
歼-7战机50年:战力近3代机 出口亚非数百架.环球网.2023-06-11
56年前的今天,歼-7战机在辽宁一飞冲天.今日头条.2023-04-12
为国铸利剑 长空写忠诚!航空装备70年发展巡礼.中国军网.2023-04-12
中国军机发展史(上).中国网.2023-05-05
枭龙之心:国产军用涡喷发动机发展揭秘(组图).新浪军事.2023-06-11
宏亮瞻局丨歼7加速退役,中国空军奏响“青春告别曲”(上).澎湃新闻.2023-06-12
我歼7这一独特设计打造优异高速性能 却影响雷达安装.新浪军事.2023-06-12
兵器点评:中国歼-7战斗机系列Ⅱ(组图).搜狐网.2023-06-12
我歼10到歼20雷达都由14所研制生产 这一领域却落败.新浪军事.2023-06-12
中国飞机设计专家屠基达院士介绍.新浪网.2023-06-1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3-06-17
从歼7的发展历程看我国航空工业的逐步成熟.中国经济网.2023-06-17
歼7时代:挟风裹电舞芭蕾.搜狐网.2023-06-11
霹雳-2(PL-2)近程空对空导弹.科普中国网.2023-06-11
歼-7:我国最知名出口品牌 为"小国的F-16".中国军网.2023-06-11
校企合作谱写歼7E研制传奇.西北工业大学校企合作网.2023-06-11
兵器点评:中国歼-7战斗机系列(组图).搜狐新闻.2023-06-13
歼7家族的成功改型:成都歼7MG战斗机上(组图).新浪网.2023-06-13
歼-7战机50年历程:7次改型 出口亚非数百架.半月谈网.2023-06-13
歼七I.中国经济网.2023-04-21
歼7II.中国经济网.2023-04-14
歼-7Ⅲ/ⅢA型.中国经济网.2023-06-12
军事专题:关注我国歼七系列战机.搜狐网.2023-06-12
详解中国歼7战斗机发展历程及重要型号(组图)(5).中国新闻网.2023-06-12
详解中国歼7战斗机发展历程及重要型号(组图)(6).中国新闻网.2023-06-12
资料:中国歼教-7教练机.环球网.2023-06-12
歼教-7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4
歼-7FS/MF.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2023-06-12
中国战机制造商名机巡礼:歼-7 利剑出鞘,出口冠军.中国军网.2023-06-12
歼7海外辉煌:巴空军参谋长赞其可靠性远超F-16.新华网.2023-06-12
歼-7的详细介绍.老兵苑.2023-06-17
英语:2021年年度报告 .斯里兰卡空军.2023-06-17
歼7海外辉煌:巴空军参谋长赞其可靠性远超F-16.新华网.2023-06-12
歼-7MG型.中国经济网.2023-06-13
俄称非洲南部国家争相购买中国战机增强空军.新浪军事.2023-06-17
歼.中国经济网.2023-06-17
歼-7MP型/P型/PG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7
歼-7MB型/BG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7
通向终极米格21之路——歼-7E/G系列战机全记录_高清图集_新浪网.新浪网.2023-06-17
孟加拉向中国订购16架歼7BGI 替换老旧强5C战机.新浪财经.2023-06-17
中国高端军机出口再创佳绩!将向阿联酋出口L15教练机.中华网.2023-06-12
歼-7NM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7
歼-7NI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7
非洲地区购买中国战机服役情况(图).新浪网.2023-06-13
成飞技术员完成歼-7战机在坦桑尼亚阅兵保障.手机环球网.2023-06-13
歼-7ⅡN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5
中国歼7战机现身欧洲度假胜地 竟还能水上行驶(图).新浪军事.2023-06-13
歼-7ⅡK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5
歼-7N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7
细数中国歼-7海外的辉煌与成就.中国军事网.2023-04-12
歼-7BS型/GS型.中国经济网.2023-04-15
图集:朝鲜韩国空军哪家更强?.观察者.2023-06-13
英语:美国空军的苏联战士.Topwar.2023-06-17
美军竟有一支神秘歼7部队 教官披露导弹为何在叙射丢.新浪军事.2023-06-17
廷玉说军史丨被击落的美国“火蜂”式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残骸.央广军事.2023-06-13
航空记忆:新中国第一架歼7飞机试制成功 .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 史话《航空工业老照片7》.2023-06-13
403 Forbidden.中国军网.2023-06-12
成飞副总师指导斯里兰卡飞行员驾歼7击落敌机.新浪网.2023-06-12
国产歼7参加实战 尼日利亚打击ISIS组织(组图).环球国际.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