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姚泓

姚泓(公元388-417年)字元子,是后秦文恒帝姚兴长子,出生于长安(陕西西安),籍贯南安赤亭(今属陇西县),十六国时期后秦国的最后一任国君。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姚泓挫败内部夺权势力成功继位,改元为永和。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刘裕北伐后秦,姚泓数次派遣将领抵抗,但都被击败。他的弟弟姚懿、堂弟姚恢也先后反叛,姚泓陷入内忧外困的局面。最后在援军被阻塞的情况下,姚泓向宋武帝投降,之后被押往建康闹市斩首,享年三十岁。

姚泓在位期间先后多次平定羌人叛乱,稳定了国家内部的局势,又集合内部势力,击退仇池、大夏的侵略。

人物生平

尊敬师长

姚泓为人孝顺友爱,知识渊博,善于清谈论辩,喜欢吟咏诗歌,但缺少治国之才,身体也是贫弱多病。姚兴本打算将他立为嗣子,但是一直不能下定决心,犹豫了很长时间,才将他立为太子。之后姚兴在外征战巡游,经常让姚泓总管后方事务。

当时尚书王敏、右丞郭播认为刑法太过宽松,商议严峻刑法。姚泓认为,政令如果变得繁杂苛细,那就会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官府教化百姓,应当仁爱宽容,不能一味以严苛的法律也约束。王敏等人见姚泓反对,也只好作罢。

姚泓向博士淳于歧学习经学,在淳于歧生病时,姚泓亲自上门慰问,在床边拜见老师,自这件事以后,其他公侯见到师傅也都会下拜。

恭惠仁义

姚泓的弟弟姚弼欲夺取太子之位,但是姚泓对他仍和之前一样和善,从未表露过不满。后秦宗室名将姚绍经常为姚弼建言献策,姚泓同样真心对待他,从不厌恶他,继位后,姚泓甚至委任姚绍兵权,姚绍后来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归心效忠于他。

姚兴平定西凉时,军阀刘厥聚集数千人,占据万年发动叛乱。当时身为太子的姚泓,派遣镇军将军彭白狼率领东宫的禁卫士兵前去讨伐,斩杀了刘厥并赦免了他的余党。将领们都劝告姚泓,认为应该发布告示将这件事宣扬出去,同时展示贼人的首级,以此安抚各地民众。姚泓认为自己掌管后方,发生叛乱本就是失职,即便平定了叛乱,也不值得夸耀功绩。右仆射韦华听说后,向河南省知府慕容筑称赞姚泓。

当初后秦左将军秦文宗受到姚泓的宠爱,广平公姚弼却十分讨厌他,诬告姚文宗说过不满的话。姚兴听信姚弼之言,将姚文宗赐死。姚兴病重之时,广平公姚弼谎称有疾病不去朝见,在府邸暗自聚集了数千人,打算趁机作乱。姚兴听闻后大怒,派人捕杀姚弼的同党唐盛、孙玄等人。太子姚泓不计前嫌,向姚兴求情,请求赦免姚弼。姚兴听从姚泓的请求,原谅了姚弼和他的同党。

继承帝位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姚兴死后,姚泓等人秘不发丧。南阳公姚愔和大将军尹元等人谋划叛乱,姚泓将他们全部诛杀。此后姚泓命令齐公姚恢杀死安定太守吕超,但姚恢过了很久才杀死吕超,姚泓为此怀疑姚恢有阴谋。姚恢从这以后开始怀有二心,暗地里聚集士兵准备甲胄。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姚泓继承帝位,下诏赦免死刑以下的罪犯,并改年号永和。此后一直在议堂为姚兴守丧,直到安葬之后,姚泓才亲自管理政务。姚泓将内外百官都增加一级官品,同时命令文武官员进言,对于那些不利于国家的政令、有益于社稷的事情,都可以大胆进言不需要有顾忌。

平定叛乱

当初姚兴迁徙李闰羌族三千多户人家到安定郡,在姚兴死后,羌人的酋长党容率领这些人反动叛乱。姚泓派遣抚军将军姚赞降伏了他们,迁徙其中的酋长豪强到长安,其余的谴还回李闰。此后北地太守毛雍占领赵氏坞反叛,东平公姚绍讨伐并擒获了他。

镇守李闰的姚宣,被参军韦宗说服放弃李闰,跑去占据邢望。羌人在姚宣走后便占据了李闰,东平公姚绍率军将羌人击败。姚宣跑去向姚绍认罪,姚绍历数他的罪状,随后将他杀死。此后并州、定阳、贰城数万胡人占据平阳,推举匈奴人曹弘为大单于,随后攻击立义将军姚成都驻守的匈奴堡。征东将军姚懿率领军队讨伐曹弘,在平阳将他们击溃,俘获首领曹弘送往长安,之后迁徙胡人部落豪强一万五千户到雍州居住。

击退侵略

仇池公杨盛率军攻占祁山,活捉了后秦建节将军王总,随后率军逼近秦州。姚泓派遣后将军姚平率领军队救援,等他赶到时候,杨盛已经撤走。姚嵩和姚平赶忙追击,一直到竹岭才追赶到杨盛,姚赞统率陇西太守姚秦都、略阳太守王焕也率领禁卫士兵奔赴而来。等到后路军的姚赞到清水之时,姚嵩已经被杨盛打败,姚秦都、王焕等人都先后战死。姚赞一路追赶到秦州,而杨盛已经退到仇池。

在此之前,天水郡冀县有石鼓会自己发出鸣叫,数百里之外都能听到声音,野鸡都随之而叫。同年秦州也有三十二处地方发生地震,发出巨大响声的地方有八处,山峦崩坏房屋倒塌,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到姚嵩将要率军出发之时,他的僚属纷纷劝谏让他别走。姚嵩说福祸是命中注定的,没有听从劝阻,后来姚嵩果然死于这次战争。有识之士认为秦州这个地方是姚泓的故乡,这些发生的事情都是预示着姚氏将要灭亡的征兆。

大夏皇帝赫连勃勃率领军队攻陷阴密,将俘虏的五千士兵全部坑杀。秦州刺史姚军都怒瞪双眸大声的历数赫连勃勃残忍的罪行,表示绝不向他屈服,赫连勃勃大怒随后就把他给杀了。

此后赫连勃勃又率兵攻击凉州,岭北一带散居的民户都逃到五将山避祸。后秦征北将军姚恢放弃安定郡,率领五千户民众逃奔新平,安定民众胡俨、华韬等趁机聚众反抗姚恢,杀死立节将军弥姐成、建武将军裴岐,姚恢最后孤身一人返回长安。镇西将军姚谌也放弃所镇守的地方向东逃走,赫连勃勃于是成功占据武威郡

姚绍同征虏将军尹昭、镇军将军姚洽等人率领步骑兵五万征讨赫连勃勃,姚恢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作为后援。大军驻扎在横水,赫连勃勃退守安定,胡俨关闭城门拒守,将城内的数千鲜卑族通通斩杀,之后率安定城向姚绍投降。姚绍率领军队紧逼赫连勃勃,双方在马鞍坂交战,姚绍将赫连勃勃击败,并一路追击到朝那,眼见实在追击不上才撤回。

杨盛命令侄子杨倦率兵入侵长蛇,平阳县的氐人苟渴也聚众千余人,占领五丈原发动反叛。姚泓派遣镇远将军姚万、恢武将军姚难讨伐他们,但是被苟渴打败。此后姚泓又派遣姚谌讨伐苟渴,并一举将他生擒。姚泓派辅国将军敛曼嵬、前将军姚光儿讨伐在宝鸡市的杨倦,杨倦率兵逃到散关。赫连勃勃派遣兄长的儿子赫连提南入侵池阳,车骑将军姚裕、前将军彭白狼、建义将军蛇玄率领军队将其击退。

晋军来袭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东晋太尉宋武帝率军北伐后秦,先后攻克漆丘、项城市、仓垣等地。东平公姚绍向姚泓提议,迁徙安定的居民到京。左仆射梁喜则反对这条意见,他认为不应该在危难没出现之前就先削弱自己,姚泓听从了他的意见。吏部郎懿横则偷偷向姚泓进言,如果迁徙广平县民众到京畿,这些人很容易被姚恢利用,不如只召姚恢一人回来。姚泓认为如果姚恢有谋反之心的话,召他回来会加剧祸乱,便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东晋军队到达成皋,驻守在洛阳的征南将军姚洸派人前往长安求援。姚泓派遣越骑校尉阎生、武卫将军姚益男率万余人增援,之后又派征东将军姚懿率军屯驻陕津,声援洛阳市。姚洸分兵出城防守洛阳周边各地,东晋军队逐一击破,部将赵玄等人战死。不久后东晋军队抵达洛阳城下,姚洸很害怕便直接向投降了东晋军队。援军阎生和姚益男二人,这时候才赶到新安县和湖城,听说洛阳被攻克后,就直接在原地驻扎。

兄弟叛乱

太原公姚懿接受司马孙畅意见,联合羌人发动叛乱,企图自立为帝。姚泓听闻后,召见姚绍等人在朝堂中秘密商量这件事。姚绍认为姚懿谋反肯定是他的司马孙畅主使,应当派遣使者将他征召而来,如果不来就讨伐他。姚泓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派遣姚赞及冠军司马国、建义蛇玄屯陕津,武卫姚驴屯潼关。后姚懿兵败被俘,姚泓将其囚禁,其司马孙畅被处死。

随着晋军不断逼近,征北将军姚恢率领三万八千镇户“清君侧”,从北雍州开赴长安,连克数座城池。姚泓急忙派遣使者征召姚绍前来,同时派遣姚裕和辅国将军胡翼度屯驻在西。姚泓手下的扶风知府姚隽等人都先后投降了姚恢,姚恢的舅舅苟和当时担任立节将军,却没有前去依附姚恢。姚泓召他前来询问缘由,苟和向姚泓阐述了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的忠贞,姚泓大加感动,赐给了他金章紫绶。

姚绍命令姚洽、司马国璠率领三万士兵前往长安,自己则前往灵台同姚恢对峙。姚赞听说姚恢攻击长安,便留下部将尹雅守卫潼关,自己率领军队前往长安。姚泓见到姚赞前来十分感动,向他表示自己不能统率好臣子,才导致内部不停出现叛乱。姚赞则告诉他,姚懿这些人之所以敢作乱,只是因为疏忽没防备罢了,现在自己将同大将军一起剿灭这些人。之后姚泓赏赐财物给士兵,派遣姚赞等人出征。姚恢的军队发生内乱,姚赞抓住时机,一举将他们击败。听闻姚恢和他的三弟都死于乱军中,姚泓十分悲痛,以公侯的礼仪将他们下葬。

国破身死

东晋军队围攻蒲坂,姚泓派遣姚驴增援蒲坂,胡翼度据守潼关。不久后姚泓加封姚绍为太宰、大将军等官职,派遣他率领五万士兵前往潼关。东晋军队眼见蒲坂难以攻克,便选择攻击潼关。宋武帝派遣沈田子等人攻击姚绍,姚绍不敌退往定城。刘裕派遣将领姚珍、窦霸二人分别从子午峪和洛谷进入渭河平原。姚泓听闻后则派遣姚万和姚彊抵御二人,同时派遣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屯驻在尧柳,防备沈田子。

姚绍派遣辅国将军胡翼度据东原,武卫将军姚鸾营占据大路,诸军呈角之势。沈林子率领精锐士卒夜袭,击败姚鸾,斩杀九千余人。此后姚赞派遣姚洽等人袭击东晋军队的粮道,结果被沈田子击败,姚赞听闻后呕血而死。姚泓派遣使者求援于北魏,北魏派遣司徒长孙嵩、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区刺史阿薄干率领步骑十万屯河北岸,为姚泓声援。

宋武帝率军屯驻在陕城,派遣将领沈林子前往青泥会和沈田子,随后一起进攻尧柳。姚泓派遣将领姚裕率领军队驰援尧柳,结果被沈田子击败,当时关中一带的郡县大多暗地里同东晋军队联系。刘裕派遣将领硃超石、徐猗之联合薛帛共同攻击永济市姚璞姚和都二人率军将他们击败,并斩杀徐猗之。此后姚赞派遣司马休之司马国璠等人,引北魏军队偷袭刘裕后路。刘裕部将王镇恶在泾河击败姚赞、姚彊,随后东晋大军占据郑城。

姚泓派遣姚裕、尚书庞统等人驻扎在宫中,姚洸屯于沣西、姚丕守中渭桥、胡翼度屯石积、姚赞屯霸东,自己则屯驻在逍遥园。王镇恶率领军队攻击渭桥,将姚泓击败,先后斩杀前将军姚烈、左卫将军姚宝安、建武将军姚进等人,姚泓单骑逃回宫内。随后王镇恶率领军队入城,姚泓、姚裕率领数百骑逃往石桥。

晋军把守控制各城门,姚赞援军无法进入,姚泓无计可施,正打算向宋武帝投降。姚泓的儿子姚佛念,当时只有十一岁,他认为晋人破城之后,将会肆意妄为,不然自我了断。姚泓怅然若失,没有回答,姚佛念便孤身一人爬上宫殿的墙壁自己跳了下去,此后姚泓率领妻女到晋军的营垒当中投降。

听闻姚泓投降,姚赞也率领宗室子弟百余人投降刘裕,刘裕将他们尽数诛杀,其余宗室成员都迁徙到江南之地。此后刘裕在建康城闹市中将姚泓斩首,姚泓享年三十岁,在位仅两年。

历史评价

姚泓本性庸碌懦弱,《晋书》中评价他:“元子以庸懦之质,属倾扰之余,内难方殷,外御斯辍。”认为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既不能安定内部,也不能抵御外敌。

亲属成员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