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发河

陈发河,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福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他还担任集美大学首批校级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1960年8月;

毕业学校、专业、学历、学位:天主教鲁汶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

国外研究经历:曾赴昆士兰大学从事植物功能性成分方面的合作研究。

工作单位: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集美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集美大学教学名师。

学术兼职情况

1.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2. 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

3. 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主讲课程

本科生:《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研究生:《食品科学进展》、《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果蔬采后生理学》、

《农产品贮藏加工专题》。

主要研究方向

1.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

2. 食品加工技术

3. 农产品贮运保鲜与加工

科研项目

1、莲雾果实采后絮状绵软劣变调控机制的研究(2012-201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171777,主持人。

2、低值海洋水产蛋白组织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3N0023,主持人。

3、利用低值海参开发功能性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主持人。

4、利用蜜柚果皮联产香精油果胶产品的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09-2013),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103024,项目主持人。

5、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7-2010),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7N0046,项目主持人。

6、莲雾果果实采后果肉絮状绵软发生机理及其调控研究(2010-20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J01211,项目主持人。。

7、减轻枇杷果实低温贮藏冷害机理及御冷技术的研究(2005-2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B0510026,项目主持人。

8、余甘果片酸性物质调控加工技术(2006-2009年),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N0072,项目技术负责人。

9、厦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2010-2011),厦门市农业局,项目主持人。

10、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2003—2007),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031088,项目主持人。

11、纯天然胡萝卜素胶囊的研制开发(2003-2007),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031065,项目技术负责人。

科研成果

1.“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获2007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排名第一。

2.“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获2007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排名第一。

3.“枇杷气调保鲜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获2004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4.“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与流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获2006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七。

5.“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项目验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一。

6.“余甘果片酸性物质调控加工技术”,2007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二。

7.“葡萄贮藏过程中离区酶活性变化与落粒的关系及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2007年获第七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2008年荣获集美大学

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9.“果蔬采后生理学”,2000年荣获新疆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10. 2005年荣获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突出贡献奖。

11. 2010年荣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

代表论文

1.陈发河,杜秀杰,吴光斌。低取代度槟榔芋醋酸淀粉制备及分析.中国食品学报,2013,13(11):35-42.(EI收录)

2. 吴光斌,陈 静,陈发河(通讯作者).HPLC法测定采后莲雾果果实中atp、ADP及AMP的含量.中国食品学报,2013,13(9):196-200.

3. 杜秀杰通讯作者),吴光斌.槟榔芋淀粉物性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2,27(7):52-57.,陈发河(

4. 刘淑宇,陈发河,于 新,杨鹏斌,刘 丽. 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芒果采后炭病的抑制作用及保鲜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1(4):133-138.

5. 叶建兵,陈发河一氧化氮对莲雾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3):180-185.(通讯作者),吴光斌.

6. 刘淑宇, 于新,陈发河,杨鹏斌,杨静,黄晓敏. 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对果炭疽菌的生长抑制及细胞损伤作用.果树学报, 2012,29(6):1097-1102.

7. 陈静, 吴光斌,陈发河(通讯作者).HPLC测定采后莲雾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在贮藏期的变化.食品与机械,2012,28(6):103-105.

8. Zhang M A,Chen F H, Huang Z Y, Zhang XC. 2011. Elaidic acid enhanced the simultaneous neurotoxicity attributable to the cerebral pathological lesion resulted from oxidative damages induced by 丙烯酰胺 and benzo(a)pyrene.毒理学 and Industrial Health. DOI: 10.1177/0748233710393399.

9.Zhang XC,Chen FH,Huang ZY. 2009. Apoptosis induced by acrylamide was calmed down in a 21.5% fat diet through caspase-3-independent pathway in mice testIS系列坦克Toxicology Mechanisms and Methods,19(3): 219-224.

10. 陈发河、蔡慧农、冯作山、张维一、廖康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2, 28(5):391--395.

11.陈发河、吴光斌、冯作山、张维一。葡萄贮藏过程中离区酶活性变化与落粒的关系及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 29(2):133--140.

12.陈发河、吴光斌.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to assessment of freezing Injury in Chicory Roots,农业工程学报2002,18(5):147—151.(EI收录),

13.陈发河、吴光斌等. Effect of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on respiration and quality attributes of loquat fruit during cold storage.农业工程学报,2003,19(5):23—27.

14.陈发河、吴光斌、田标、陈铮. 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245-247. (EI收录)

15.陈发河,吴光斌,周凌婕. 茶树菇多糖的制备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国食品学报2007,7(6):33-38.,

16.陈发河、吴光斌、林华玲。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学报,2006,6(6):126-132。

17.陈发河、吴光斌、陈志辉. 天然胡萝卜素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6,6(1):110-110.,

18.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 变温处理后甜椒果实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园艺学报,1994,21(4):351-356.

19.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 钙渗入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影响.园艺学报,1991,18(4):365-369。

20. 陶金华、陈发河(通讯作者)、冯作山 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361-366.,

21.陈发河、张维一. 低温胁迫对甜椒果实游离L-脯氨酸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5): 365-368.

22.Chen Fahe, Wu Guangbin and Zhang Weiyi. The effect of prestorage heat treatment on quality and storage decay of sweet pepper during cold storag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stharv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orticultural Crops, June 1995, 290-297.

23. 李磊,陈发河. 热激处理对冷藏“解放钟”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食品科学2010,31(16):286-290.,(通讯作者),吴光斌

24. 张晓勇,陈发河. 热激蛋白及其与果蔬的抗冷性关系.食品科学, 2008,29(12):726~730.(通讯作者),吴光斌

25.陈发河,蔡慧农,吴光斌,张维一,张爱玲 热激处理对采后甜椒果实抗冷害的生理效应.食品科学, 2002,23(6):139~142.

26.陈发河,吴光斌,陈旭。琯溪蜜柚果皮中果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食品科学,2006,27(11):387-391.

27. 吴光斌、吕禹泽、陈发河(通讯作者).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九种食品添加剂.食品科学,2006,27(11):457-461.

28.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 椒果实冷藏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 2000,21(8):53-56.

29. 张四奇、陈发河(通讯作者). 1-MCP在果蔬采后保鲜上应用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6,27(8):262-265.,

30.陈发河、吴光斌.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乙酸乙酯杂醇油食品科学,2007,28(1):232-234.

31.陈发河、吴光斌、陶金华。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贝类中氨基酸含量,海洋水产研究2006,27(3):42-46.,

32. 刘明绶,陈发河.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色素提取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31(9):222-228.(通讯作者),吴光斌

33.陈发河、陈志辉、吴光斌、冯作山。胡萝卜中天然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54-57.,

34.陈志辉、陈发河(通讯作者)、冯作山、吴光斌. 天然胡萝卜素的性质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5,26(6)186-189.,

35.杨立杰、陈发河。天然黄酮提取纯化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18:385-390(通讯作者)

36.谢功、陈发河. 同时蒸馏萃取提取柚皮油的研究,香料香精化妆品2008,107(2):17-20.,(通讯作者)、吴光斌

37.王雪艳、陈发河. 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10,15(2):109-114.(通讯作者)、吴光斌、黄志勇

38. 吴光斌、陈发河. 热激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冷害的生理作用,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2):1-5.,(通讯作者)、张其标、杨姣

39. 郑怀忠、陈发河。亚硝酸还原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 11(3):81-87.,(通讯作者)、李淑燕、孙君社、刘萍

40. 叶建兵,(通讯作者),吴光斌一氧化氮对莲雾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3):180-185.. 陈发河

制定标准

1. 陈发河.“葡萄包装运输技术标准”(地方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局发布,DB/6500 B08 002-88,1988年9月。

2. 陈发河、朱磊、刘鸿仁. “甜瓜包装运输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新疆技术监督局发布,DB65/2372,1997年11月。

3. 陈发河、张维一、朱磊. “甜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新疆技术监督局发布,DB65/2373,1997年11月。

编写的教材及专著

1.《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编。

2.《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副主编。

3.《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参编。

4.《食品原料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

5.《农产品保鲜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特色教材,计划2011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主编。

6.《果蔬采后生理学》,全国统编教材,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编。

7.《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2005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

8.《新疆名牌农产品战略研究》,2000年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