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部的武川县东南,地处大青山脉北麓,哈喇沁河西南岸。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总面积5.4万亩,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针叶林,1992年4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部的武川县东南,地处大青山脉北麓,哈喇沁河西南岸。地处东经110°48′--114°10′,北纬43°51′--42°9‘,公园总面积5.4万亩。

气候特点

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地形地貌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资源情况

植被资源

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为82.5%,草、木本植物总共约700种。乔木森林以白桦次生林为主,另有部分落叶松人工林,灌木植物有山地虎榛子、绣线菊等,草本植物有冷蒿百里香属等。

动物资源

园内还有不少野生动物,主要有斑羚属狐属啄木鸟科百灵、鹌鹑、画眉等。

主要景点

主要景观有溪口、乌龟岭、莲花峰、观景台、卧虎石、弥勒佛石、仙人级、卧龙坡、北剑门、苟团遗洞、芍药坡、蛤蟆岭、临绝顶、乌柳溪、现羊坡、驯鹿坡、猫头石、罂粟坪、荔枝湾、黑大门、鱼鳞潭、水帘洞、鸣弘瀑、瀑布泉等。

摩崖石刻

黑大门梵文摩崖石刻是经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黑大门摩崖石刻是元朝时所刻李,主要记载游骑名族人文文化历史。

鹿场

鹿场是内蒙高原藏族部落当中年代较近的一座,本来是原始林密布的无人深山,直到1985年前,才有一小群藏族族人,迁徙至此,该鹿场保留较为完整的木质围栏等。

开发建设

管理体制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由武川县林业局管理,负责草原景区自然生态考察和安全。

品牌建设

1992年4月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为AAAA级景区。

交通及路线

交通

呼和浩特市到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可以乘大巴车前往,在呼和浩特长途公共汽车站,从市区去召和(也称希拉穆仁草原)的大巴车的途中有一站直接到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的门口。

路线

公园的交通状况也较好,呼和浩特至武川县的公路从公园西北侧入口处经过,并有支线公路与公园相连。公园东端入口处有公路直通呼和浩特市区。园内也修有多条公路,汽车可直接驶抵观景台——鹿场——芍药坡——乌柳溪景点。

历史人文

人文美食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餐饮特色别具风味,您可以到市内较大的餐馆去吃大餐,也可以到草原气息浓郁的地方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城内城外既能遍尝兼具南北风味的菜肴,品种丰富,街头还有许多小吃,而且价格便宜。这里最具特色的食品除了奶制品外,还有肉类食品。

历史文化

距今一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群部落。武川镇地归属,商、西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

战国时属林胡、楼烦,其种族“食肉饮酪”、“以穹庐为舍,逐水草迁徙”。.

秦汉时县境为匈奴与秦汉争战之地,以属匈奴时间较长。

三国、两晋时,属鲜卑族拓跋姓北魏天兴初(公元398年),拓跋珪拓跋圭将其东部地区的高门弟子及豪杰两千户迁到北部居住,以镇守边塞。宇文陵“随例徙居武川”(《北史》卷9第311页),此为“武川”一名最早的记载。北魏设“六镇”,武川为其中之一。《隋书》载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魏初武川镇司马”。《旧唐书》载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新唐书》记为“戍于武川,因留家焉”。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