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是由知名军旅作家、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江永红撰写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首次出版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30日发行电子书版。该书以纪实文学方式讲述了中国百年抗疫史,以中国现代百年史上的重大疫情为主线,以组织抗疫,利用、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为重点。书中以1919年北洋政府成立“中央防疫处”,现代医学进入中国防疫史为开端,生动讲述了现代中国在“防疫战场”上的代表性重大事件与人物,通过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中国百年抗疫历程,从一个特殊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六编。上卷包括前言、序章和前三编,下卷包括后三编及后记。作者以两岸四地近现代史上的重大疫情为主线,以组织抗疫、利用研制疫苗为重点,讲述了两岸四地抗疫史上的主要故事,并通过故事展现了两岸四地的抗疫历程。全书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东北鼠疫、中国第一支苄青霉素察哈尔省鼠疫、中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甩掉“乙肝大国”帽子等事件,深入刻画了伍连德、俞树、汤飞凡齐长庆谢毓晋王良顾方舟等疫苗科学家,描绘了一幅“中国疫苗百年全景图”。

出版发行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纸质版原计划于2020年2月底出版发行,但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影响,人民出版社决定提前于1月30日推出电子书,并免费开放供公众阅读,以增强抗疫决心与信心。电子书在学习强国、咪咕阅读、掌阅、Kindle及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等多家数字平台同步上线。2020年5月,人民出版社在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推出了本书的朗读版听书节目。2020年12月4日、5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栏目使用本书内容,讲述了中国第一支苄青霉素的制作过程及汤飞凡的事迹。

写作背景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的创作背景源于2018年长生疫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作者江永红的职业敏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江永红发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公开出版物少,网络信息可信度低,学术论文晦涩难懂。1919年北洋政府成立的中央防疫处是中国生物制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2019年恰逢其成立100周年,中国生物正在筹备庆祝活动。作者与中国生物党委书记朱京津有过交流,从而得到了写作灵感。江永红在写作前进行了调查,发现公众对疫苗科学家的了解甚少,这促使他决定撰写这部作品。在撰写过程中,中国生物为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口述资料和史料,为采访做了安排。全书撰写历时两年,于2019年7月1日完成草稿,8月7日完成初稿,10月5日定稿。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31日,入选《作家文摘》2020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奖。

作品鉴赏

该书真实、生动,故事惊心动魄,事件鲜为人知,事迹可歌可泣。尤其是书中对中国现代防疫科学家包括支援中国的外国科学家的讲述感人至深。作者以史为经,将不同时期遭遇重大疫情时采取的各类举措,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前后过程,在防控疫情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突出反映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彰显中国在防疫控疫工作中取得的世纪成就。特别是通过历史的对比,将新中国利用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在防疫控疫中发挥的巨大引领作用鲜明地跃然纸上。

作品影响

该书对于正确把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科学应对,汲取经验教训,树立信心决心,打赢防疫阻击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江永红,军旅作家,《解放军报》副总编,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作品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奖,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蓝军司令》《军营升起的群星》《看不见的回归线》《名将解甲》等。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