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汤飞凡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别名汤瑞昭,湖南醴陵人。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科学的奠基者,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被誉为“东方巴斯德”,中国“疫苗之父”。

汤飞凡1921年获得长沙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汤飞凡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1929年至1937年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改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38年任中央防疫处处长。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国家菌种保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等。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30日年仅61岁的汤飞凡在北京自尽,与世长辞。

汤飞凡毕生从事病毒的研究,研发了中国的第一批临床级苄青霉素、第一支狂犬疫苗、第一支白喉疫苗、第一支牛痘疫苗,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获198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物生平

早年与教育经历

1897年7月23日,汤飞凡出生于湖南醴陵汤家坪。自幼受教私塾父亲的启蒙,5岁到东岗就读于何家义塾,12岁入长沙城南小学堂,三年后毕业,考入甲种工业学校。虽然学工,汤飞凡时常听父辈谈论维新、改革,并接受到“学西方、学科学,振兴中华”的先进思想。从小目睹家乡父老贫病交迫却难求医问药,跳大神等巫术却异常流行,这让他立志学医,改变中国。两年后湘雅医学院成立,汤飞凡从甲种工业学校退学,成为湘雅医学院的首届学生。1921年,长沙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至192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25年至192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并工作。

工作和学术经历

汤飞凡1925年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并工作,1929年至1937年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改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32年受聘为英国在上海的雷氏德研究所细菌系主任,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汤飞凡突破封锁线投入战时工作,担任中央防疫处处长的他首先在云南建立实验室与医院,在云南从零到无的探索,建立了玻璃厂,动物养殖基地、药材培养基地,除了为国人和盟军研发疫苗之外,汤飞凡承担对黄热病疫苗的研制工作,领导团队解决了病毒毒力变异问题,并制成中国自己的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943年,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汤飞凡制造出中国第一批临床级苄青霉素。1947年,汤飞凡当选国际微生物学会理事。1949年1月底中央防疫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继续担任所长,并主持组建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1951年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成立,汤飞凡兼任所长,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范《生物制品检定规程》(草案),在此期间为预防天花、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逝世

1958年,因为岳父是反动军阀的原因,汤飞凡在“拔(资产阶级)白旗”运动中成为批判对象,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连番批判,蒙受了巨大屈辱。在9月30日晨,万念俱灰,自缢身亡,中国医学界一颗巨星从此永远殒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79年6月为汤飞凡举行追悼会,恢复了汤飞凡名誉并给予高度评价。

重要任职

荣誉奖项

科研成就

科研影响

主要论文与著作

汤飞凡在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先后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并译有美国秦思尔的科技巨著《秦氏细菌学》。

下表列述汤飞凡先生著作、译著的部分著作:

下表列述汤飞凡先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部分论文:

人物评价

在1943年汤飞凡制造出中国第一批临床级青霉素后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中提及:“这里有一个小型的青霉素车间,汤博士的工厂有一个效率高的培养、分装和检定系统。尤其有趣的是,他有一个自己的玻璃厂,能制造各种中性玻璃器皿。没有商品蛋白胨供应,就自己制造。”值得一提的是,汤飞凡依然无惧政治时局,和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风险,给陕甘宁解放区运送了十万支痘苗。在他看来,他要拯救的是中国人民。

科技史权威李约瑟爵士,称赞汤飞凡是“全人类的朋友”“杰出的科学公仆”“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位顽强的战士”。

个人生活

家庭教育

清朝咸丰后,战乱灾荒频发,汤家因祖辈多为文人,不善经营而渐衰。汤飞凡的父汤麓泉是一位乡绅,靠教书维持生计。汤飞凡为其次子,幼名瑞昭。汤、何两家世代交好,何忠善之子何键与汤麓泉交往甚密,见汤飞凡勤奋好学,便亲自辅导其算术与自然。汤飞凡虽天赋非出类拔萃,但性格倔强,学习刻苦,进步显著。幼年时,他深受维新、改革思想影响,立志学医,以振兴中华医学为己任,决心改变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

家庭成员

汤飞凡的岳父是何键,他娶了何莲(何琏)为妻,两人育有女儿汤梦湘和儿子汤声闻。汤飞凡的女婿是董发新,外孙是董陵,外孙女是董雅,而曾外孙女则是董文婧。

后世纪念

1992年11月22日中国国家邮电部在发行第三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时,其中一枚面值30分的邮票就是汤飞凡教授,以纪念中国这位世界上最早发现沙眼病毒的著名专家。

2015年5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中南大学联合办学“汤飞凡菁英班”,旨在将汤飞凡先生的思想和精神种子散播的更深更远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生物学医学交叉学科人才。

2017年坐落于汤飞凡的故里汤家坪村的神福港中学,原址是汤氏学堂的所在地。为纪念汤飞凡先生诞辰120周年,神福港中学正式改名为汤飞凡中学。

参考资料

中国疫苗之神汤飞凡的传奇人生.株洲日报数字报.2023-03-11

汤飞凡:从醴陵走出的“衣原体之父”.株洲晚报数字报.2023-03-13

..2023-03-13

汤飞凡.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3-11

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岳阳市科技馆.2023-03-11

..2023-03-13

汤飞凡(1897-1958):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29-1937)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东南大学校友总会.2024-04-22

【湘雅历史人物】汤飞凡:他是“衣原体之父”,他是“东方巴斯德”,他来自百年湘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新闻.2023-03-13

汤飞凡.中南大学校友总会.2023-03-11

汤飞凡.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12-29

“科学公仆”汤飞凡.中国知网.2023-03-13

【我与湘雅的故事征文】纪念我的外公汤飞凡.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23-03-13

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巢湖学院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23-03-11

..2023-03-13

..2023-03-13

高级检索-汤飞凡(中国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知网.2023-03-13

名人堂|中国人的英雄—汤飞凡.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9

百年疫苗——那些不为公众熟知的防疫先驱们.百家号.2024-04-29

..2023-03-13

“以身试毒”汤飞凡.中国知网.2023-03-13

武汉病毒所与中南大学联合开办“汤飞凡菁英班”.中国科学院.2023-03-11

铭记汤飞凡.株洲晚报数字报.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