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桥镇
王桥镇地处泾阳县西部,北依仲山,西临泾河,关中环线、107省道穿境而过。东与桥底镇接壤,西南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接兴隆镇。镇区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全王桥镇镇情简介镇辖11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9520亩,是闻名全县的“历史古镇”、“建材名镇”、“水文化旅游新镇”、“葡萄大镇”。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千米,总面积42.7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口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11年,口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890万元,工业总产值4.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王桥镇常住人口为20311人。
历史沿革
因地处北仲山、嵖岈山交界的冶峪河谷口,故名口镇。习称口子头。
1949年前,属冶峪乡辖。
1950年,属六区辖。
1956年,撤区并乡,为口镇乡。
1958年12月,属云阳公社辖。
1961年,成立口镇公社。
1984年5月,改口镇。
1987年7月,改为王桥镇。
地理环境
王桥镇地处泾阳县西部,北依仲山,西临泾河,关中环线、107省道穿境而过。东与桥底镇接壤,西南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接白王镇、兴隆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人口28137人(2020)。耕地23100亩,镇区面积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584人。
位置境域
口镇地处县境北部。东接安吴镇,西和南部连兴隆镇,北靠淳化县石桥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2千米,辖区总面积50.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口镇地处嵖岈山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可分为:北部的基岩山区,有嵯峨山麓;中部的冲积平原,含冶峪河侵蚀河谷和河漫滩;南部的黄土台,面积较小。一般海拔为550—1048米。
气候特征
口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9℃,年平均降水量543毫米。
水系水文
口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冶峪河,境内流长7.7千米。
自然资源
口镇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碳酸钙、大理石、耐火黏土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石灰石已探明储量599亿立方米,已开发的有吊庄九顷塬中型石灰石矿和阴坡小型石灰石矿,顷塬石灰石地表露长1300米,厚255—352米,深部变薄为101—170米,探明储量为4435万吨;阴坡石灰石矿长700米,厚281—320米,探明储量为1967万吨,保有储量1931.4万吨。
耐火黏土矿主要分布在口镇西门外,地质储量242.68万吨。
大理石岩矿主要分布在黑云沟,矿层长200—1200米,厚20—49米,总储量52万吨。
铁矿主要分布在九顷塬一带,矿床最长露出330米,最短10米,厚1米,探明储量60万吨,保有储量51.2万吨。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王桥镇辖王桥、东街、社树、曹张、岳家坡、柏章、陈家沟、屯杨、木梳湾、屈家、北峪、船头、寺背后13个行政村;下设9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王桥镇下辖1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地王桥村。
王桥镇辖13个村委会。
截至2011年末,口镇辖口镇1个社区,口镇、吊庄、山底何、东曹、官道、褚家、药树、长街、瓦尧沟、王家庄、郭家塬11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口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口镇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口镇辖区总人口2.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19万人,城镇化率7.72%。总人口中,男性1.41万人,占57.32%;女性1.05万人,占42.68%;18岁以下0.43万人,占17.48%;18—60岁1.69万人,占68.70%;60岁以上0.34万人,占13.82%。总人口以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3.1人。
截至2018年,王桥镇户籍人口28185人。
截至2020年12月,王桥镇常住人口为20311人。
政治
王桥镇机构设置为四办五站所,四办是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农税办公室;五站所是农业综合服务站、企业管理办公室、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国土资源管理所。.
经济
综述
2011年,王桥镇财政总收入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国税增收1.07亿元,地税增收0.25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9万元,增值税86万元,企业所得税7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80元,比上年增长15.6%。
2018年,口镇有工业企业7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18个。
王桥镇主导产业有蔬菜、果业、畜牧和建材等。蔬菜产业形成了以屈家为中心的生产基地,面积4305亩。畜牧产业形成了岳家坡种猪繁育基地、木梳湾小尾寒羊繁育基地、社树笼养鸡养殖基地,全镇奶牛存栏1410头,奶山羊存栏1531只,笼养鸡存栏18.8万只,生猪存栏61056头。果业面积5800亩。建材产业有石料和瓦等,企业总户数1200户。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2元。
王桥镇围绕强镇富民目标,明晰思路,跨越发展,逐步形成了“三板块”主导产业布局,即中部以冀东水泥、日新建材为龙头的建材产业板块;东部以日新万亩酿酒葡萄示范基地、雅泰龙德牧场、博信牧业、健鑫省级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鑫虎蔬菜为龙头的现代农业板块;西部以郑国渠风景区、李仪祉水利纪念馆为龙头的旅游产业板块。目前,全镇葡萄面积已达10600亩,设施蔬菜2080亩,奶牛存栏2448头,生猪存栏1.6万头,笼养鸡12.2万只。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5%。全镇生产总值达22.1亿元,增长15%;全面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8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41元,增长15%。
第一产业
2011年,口镇耕地面积23156亩。2011年,口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口镇粮食生产8913吨,人均362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苹果、葡萄等。其中粮食作物总产值2720万元,比2007年增长0.8倍;经济作物产值100万元,占1.7%,较之2007年减少了3.4个百分点;果业产值780万元,占13%,较之2007年24.4%减少到11.4%;蔬菜总产值2290万元,占38.3%,较之2007年得25.2%上升到38.8%,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口镇工业已形成建筑业、运输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口镇乡镇企业总产值4.55亿元,占全镇经济总量的34.8%,比上年增长16.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中小企业1079个,从业人员2500多人,固定资产368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口镇商业网点129个,从业人员1289人。2011年,口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
文化
郑国渠首遗址
秦始皇元年(前246年),秦国兴建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10年完工,灌溉面积约110万亩。渠首位于“瓠口”(今陕西省泾阳县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首枢纽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挡水土堤构成较为完整的无坝引洪格局。主干渠至今泾阳王桥起,东北向经桥底、云阳横绝冶峪河、清峪河,绕三原县城北,东流横绝浊峪河,东与石川河汇流,经临潼区、富平至蒲城县龙阳注入北洛河,全长126.03千米。由于泾水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口及引水渠也随之多次变化,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龙洞渠等的修建,均是对郑国渠的改造和续建。
1996年11月20日,郑国渠首遗址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口镇有着丰富辉煌的文化遗产。据考古专家论证,早在6000多年前,口镇就是古人类的繁衍生息地,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始祖黄帝曾在口镇冶铜铸鼎。春秋战国中期,纵横家王诩(鬼谷子)及其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渭等曾在此建寨、教学、练兵,智壳寨遗址至今尚存。秦朝东扩时曾在此建都,建谷口宫。唐武则天曾在此设定州府。唐代佛教大师悟空曾在口镇生活传教,官道村尚有悟空庙遗址,且庙会至今还在举行。北魏时期建的清凉寺,相传几千年,遗址至今尚存。
交通
口镇境内有县级公路3条,干线公路里程15千米,211国道纵贯东西,由长街村入境,经药树、褚家、官道、东曹、口镇村,从口镇村西门外进入淳化县,石桥—口镇、鲁桥—口镇的2条县级公路,均在境内与211国道交会。有6个行政村道路实现了柏油化或水泥化。村级道路柏油化和水泥化总里程已达30千米。泾阳运输公司在口镇的南北二塬和川道地区开通了县城3条公交路线。
社会
三年来,全镇生产总值累计达26.8亿元,年均增长10.4%,2011年财政收入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硬化通村公路27公里、村内道路42.7公里,全面完成了扶贫路王桥段的新建工程。列入“关中百镇”建设项目的镇区道路、排水以及南大街商住楼建设工程顺利完成,镇区聚集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建成5个高标准的新农村示范村,绿化面积1360亩,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口镇村文化活动室10个。截至2011年末,口镇有线电视用户0.48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8%。
截至2011年末,王桥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1.8万余册,戏曲、舞蹈、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5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口镇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00人;小学9所,初中1所,在校中小学生共2460人,专任教师1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截至2011年末,王桥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10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7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8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0人,专任教师8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王桥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9.5万元,比上年增长29%。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王桥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门诊部1个,固定资产总值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0名,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王桥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2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代表人物
明代有户部尚书、太子太保、柱国少保张问达、兵部尚书潘伯茂、太子少傅潘伯仁、文华龙阁大学士潘体乾;近现代有农运领袖雷志学、中央文学出版社社长何纪祖、广东省公安厅厅长马甫、三级解放勋章获得者师级军人何志远、泾阳早期共产党员原青海省纪律监察处长郭述全、拳师孙文成、孙耀杰、书法家雷振功、王普、烹大师刘凤凯、画家陈列等。
参考资料
泾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书.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