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黄流镇

黄流镇是中国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治县下辖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端,东接利国镇,南临南海,西邻莺歌海镇佛罗镇,北靠尖峰镇,全镇土地面积142.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镇常住人口61480人。截至2023年,黄流镇辖23个村(居)委会,一个农场。镇政府驻地为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大道62号。

黄流镇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至26℃,年极端高气温34度至36度,雨量1000至1300毫米,黄流镇境内烟墩遗址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黄流镇交通便利,有海榆西线、高速公路、西环铁路干线。2002年,黄流镇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花灯之乡”。

历史沿革

黄流,黄帝后裔的流落之地。明代之前,黄流镇一直属于崖州区(今三亚)的建制之内。

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迁移来琼建村。

五代十国,承袭唐制。

宋代崇宁五年(1106年),在珠崖军黄流白沙侧浪之间置延德县。

大观元年(1107年),改延德县为延德军

政和元年(1111年),废通远县为通远镇,隶属珠崖军。

元代基本沿袭宋制。

明代建黄流村。

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崖州瑞芝山建造“乐安城”。其中的代表就是古镇黄流。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在抱由峒设乐安营。

民国9年(1920年),北洋政府崖州区改为崖县。

民国28年(1939年)8月,日军占领昌感地区后,辖黄流、保平、海头、北黎本部四个派遣队。

1950年5月,成立崖县人民政府。

1954年1月1日,崖县划归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领导。

1958年10月初前属崖县洪流公社管辖,当月下旬划归乐东黎族自治县管辖,所在洪流公社名称不变。

1959年撤销洪流公社后,成立了黄流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黄流区公所。

1987年1月改为黄流镇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设崖县第五区人民政府,1958年改设乐东县黄流镇人民公社,1959年改为洪流公社,1960年改为黄流公社,1968年文革时期改为黄流公社革命委员会,1983年改为黄流区公所,1987年4月改为黄流镇人民政府至今。

区划详情

截至2017年11月,黄流镇辖23个村(居)委会,一个农场,其中黎族行政村1个(32个自然村,其中民族村5个)。有234个村民小组和2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黄流镇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黄流大道62号。 

社区:黄流社区 

行政村:新民村、抱二村、孔汶村、黄西村、佛老村、铺村村、赖元村、水内村、赤命村、镇远村、黄中村、怀卷村、新荣村、高道村、东孔村、黄东村、多二村、多一村、赤龙村、尖界村、抱一村、新建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流镇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南部,东经108.5度、北纬18.5度。东北和冲坡镇相邻,西与莺歌海镇接壤,西北跟佛罗镇尖峰镇交界。

地形地貌

黄流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半丘陵地带,南部是浅海沉积平原,面临南海之滨;北部紧靠卧龙岭。

水文概述

黄流镇主要河流有:鸪溪、三曲沟和天然泉水锦塘和孔泉。

土壤情况

黄流镇主要分布有水稻土等。

气候概况

黄流镇属沿海平原热带气候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均温度20℃以上,年均降雨量为1000—1300毫米,雨季集中于每年的8、9、10三个月份。

自然灾害

黄流镇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虫灾、冻灾、风灾等。黄流镇耕地盐渍化问题由来已久,1996年以来最为迅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黄流镇三曲沟流经西部地区人海,解放前经常泛滥成灾,解放后在其上游兴建了水库,库容量700多万立方米,既解除了水害又使下游的农田得到了灌溉。

截至2017年11月,全镇共有小型水库3个,其中小一型水库0个,小二型水库3个。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11月,全镇土地面积142.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5.22万亩,其中水田2.55万亩,旱地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0多万亩。

生物资源

截至2017年11月,全镇坡青树绿,森林密度50%。

•植物资源

主要有兰花、仙人掌科、吊灯花、大红花、变叶木九里香属、红桑、棕榈、菊花、莲花、荷花等;白茅五节芒竹节草·植物蜈蚣草、蟋蟀草、四方臂形草台湾虎尾草雀稗、叶下株、牛筋草、猫尾草、纤毛鸭咀草、瞿麦飞机草、草、异型莎草、水黑三棱扁杆荆三棱、牛毛草、红白藤等;黄花、假木豆羊角拗、鸡压树、破布树、大砂叶、山芝麻、布渣、刺轴棕、叶被木、因果刺桑、黄牛木、五室五果、刺葵、赤才、毛果扁担杆红海兰海榄雌(白骨壤)等。

•动物资源

主要有海南坡鹿-1黑长臂猿、猕猴(衡河猴)、海南水鹿、海南云豹、熊瞎子狐属、山猪、小麂海南兔家鼠耗子刺猬亚科等;有孔雀雉、环颈雉鹧鸪野鸭、乌鸦、松鼠鸡、斑鸠、鹰、猫头鹰、画眉、麻雀、燕子、喜鹊百灵鸟啄木鸟科、莺歌鸟、黄雀等。

矿产资源

据地质部门考察普查发现有黄金、银、铜、铁、锡、铅锌、、、镓、钛、锆、方柱石萤石、石墨、石油、水晶白云母、石英石、磷炭土等19种,分布在全县各地46个矿点。

旅游资源

黄流镇传统村落的农家室尚存很多,以砖木结构的瓦房建成的仍有成片,也有破烂,特别是古迹颇多,有古民宅,官邸建筑,姓氏宗祠堂分为二进、三进、呈二合三、四合院,还有门楼,壁照两厢。黄流镇宗氏祠堂支系众多,60多座,也有古塔三座,其中西关塔是风水塔,位于村西大沟田地。

截至2017年11月,保存完好的有乾塘陈氏大宗祠、陈氏川书院、邢氏大宗祠、邢氏书房、孙氏大宗祠,元代以来的古墓尚存若干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黄流镇总人口7.01万人,常住人口6.61万人,流动人口4002人;新出生人口1018人,人口出生率12%。

2021年6月30日,根据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流镇常住人口为61480人。

2011年末,黄流镇辖区总人口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527人,城镇化率23.57%。总人口中,男性33547人,占50.92%;女性32333人,占49.0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5191人,占98.95%;黎族689人,占1.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5.5‰,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12.8‰。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流镇常住人口61480人,占全县人口比重为13.24%,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4.86%。总人口中,男性30889人,女性28074人,人口性别比为110.03;14岁以下11613人,占18.89%,15至59岁39695人,占64.57%,60岁以上10172人,占16.55%。

民族概况

截止2017年11月,全镇共有黎族68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黄流镇财政总收入129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5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5万元,企业所得税23万元,个人所得税153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4.8%、22.6%、388.8%。人均财政收入196.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2018年,黄流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8亿元,比2017年增加4500万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万元,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万元,增长8.6%。

第一产业

截至2010年1月,黄流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6万亩,其中水稻全年播种面积3.22万亩,产量1.41万吨;蔬菜(含菜用瓜)全年播种面积1.96万亩,总产量1.73万吨;瓜果类(指果用瓜)全年播种面积7920亩,总产量1.06万吨;油料(花生)全年播种面积2460亩,总产量647吨,转基因甘薯全年播种面积3765亩,产量516吨;腰果干果)年末实有面积1330亩,总产量117.73吨;槟榔(干果)年末实有面积1万亩,总产量1896吨;芒果年末实有面积1.43万亩,总产量2945吨;香蕉年末实有面积1.13万亩,总产量4万吨;龙眼年末实有面积2930亩,总产量506吨。

截至2017年11月,黄流镇上规模饲养户有250户,生猪出栏2.10万头,存栏3.5万头。尖界、多一、多二等沿海村庄有小渔船160多条,年捕捞量270吨,产值670万元。

2011年末,黄流镇农业总产值达3.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5%。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015吨,人均221.91千克,其中水稻14379吨,玉米63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芒果等。水果种植面积2.01万亩,产量3万吨,主要品种有芒果、香蕉、龙眼盘木瓜、莲雾、菠萝蜜、火龙果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1110吨,其中花生1110吨;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20199吨,主要品种有豆类、菜类等,其中豇豆4815吨,青菜1324吨。 

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2.8万头;羊年末存栏1万只;牛年末存栏1万头;家禽饲养量1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292吨,其中猪肉1629吨,牛肉145吨,羊肉124吨;禽蛋108.5吨。 

渔业以虾、蟹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面积0.81平方千米、淡水水面0.33平方千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6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香蕉、芒果 

截至2017年11月,黄流镇上规模饲养户有250户,生猪出栏2.10万头,存栏3.5万头。尖界、多一、多二等沿海村庄有小渔船160多条,年捕捞量270吨,产值670万元。

第二产业

截至1990年,黄流镇有五金、铁木造纸、制冰、印刷、家俱、砖瓦等企业13个,从业人员达870人,年产值275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黄流镇有商业网点335个,辖区城乡集贸市场有3个;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企业3家。

黄流镇是乐东黎族自治县外区的商品集散地,主要有服装、家电、大宗商品、农机、建材等产品,是外区乡镇商品交易中心。商品市场以服装和日用商品交易为主,集贸市场以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集市为主。是乐东沿海地区文化交通商贸中心。

2018年4月,乐东黎族自治县规划利用黄流镇新增250亩建设用地为核心,建设集科研育种、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科普展示于一体的黄流南繁特色小镇,把南繁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

交通运输

公共交通

黄流镇各村都有公路通车。每天经过黄流汽车站,每天通往县城、五指山市海口市、三亚、八所镇等地的班车多达90班次。境内有海榆西线公路、西线高速公路贯通。

公路运输

截至2014年,黄流镇共硬化村道70多公里,全镇23个村连接国道的主干道,已实现100%硬化,村主干道80%已硬化。同时,对镇墟路灯、排水管道和人行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铁路运输

黄流镇每天从三亚到石碌铁矿的火车,也从黄流村北部经过。境内有西环高铁贯通(黄流站)。

航空运输

黄流镇靠近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三亚市中西北部的羊栏镇凤凰村,2013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航运运输

黄流镇靠近三亚港八所港

政治

政党概况

截至2017年11月,黄流镇党委共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50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2个,社区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6个,“两新”组织党支部11个。全镇共有党员2086人,其中女性党员403人,少数民族党员21人,35岁以下党员456人,大专以上学历党员831人。各村和社区共有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3名,“一肩挑”比率100%,“两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25名(副书记、副主任1名,两委委员1名),另有大学生“村官”(书记或主任助理)16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间,

社会

教育

1948年,黄流镇已设立中学和小学。

2018年,黄流镇有黄流中学、邵逸夫中学等中学5所、小学25所和幼儿园10所;在校中小学生1.63万人,中小学教师9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入学率99.1%,巩固率100%。

科学技术

截至2014年,黄流镇有抱孔田洋、飞机场田洋、黄新田洋高效农业示范区,总面积2.1多万亩,主要实行水稻-瓜菜轮番耕作,大力发展南繁育种、反季节瓜菜、大棚哈蜜瓜等产业。

医疗卫生

解放前,黄流镇就有私人诊所7处,中成药店6间,设有镇卫生譬1间,医务人员75人。下设2个门诊所,医务人员12人。

2018年,黄流镇有县级医院1所,有医生13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生38人、普通医生82人;有诊所43间,病床265张。村村设有卫生室。

文化事业

2010年,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在黄流镇设置广播电视转播台。

2011年末,黄流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8个,会员487人;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个,演职人员400人,年演出15场次,观众达9500人次;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15平方米,藏书20000余册。

2014年,黄流镇拥有文艺社团18个,乡村剧台12个,琼剧队伍11个,健身舞队25个,中学校5所,中学生达8000多人。

2017年,黄流镇举办第十八届至第二十二届“黄流民间文化中国艺术节”。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2间,为2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300多册。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黄流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2座。 

2011年末,黄流镇镇区园林绿地面积1.87公顷,人均绿地0.28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1年,黄流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4户、人数708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医疗708人次,共支出6.3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46户,人数3164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5人,支出2.38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164人次,共支出15.8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3.75万元。

2016年,黄流镇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220头、牛6头、羊154只、鸡400只、鸭30只、鹅1010只、槟榔1400株,化肥1360包,豇豆种子1626瓶,青刀豆种子748瓶,黑丽圆茄种子15包,领到扶贫物资的贫困户有291户。2017年产业扶贫共计发放仔猪744头,羊苗48只,槟榔苗44530株、鹅苗870只。

2018年,黄流镇劳务输出7850人次,其中贫困户劳务输出685人,贫困户参加公益岗工作人员5人;城镇养老保险参保2.23万人,农村农保农合5.74万人,城镇农保农合2942人,审核1367户低保户资格,拟停保192户300人,拟减员69户74人,新增低保129户339人。

2018年,黄流镇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9户,入住率100%;实施各类扶贫措施,将2018年预脱贫户和2019年未脱贫88户纳入专业合作社;实现脱贫64户260人。

文化

地名由来

黄流镇的名称,是唐代立村时村址有一古庙,庙门有一副对联“黄胄藩滋挥北阙,流风远播镇南疆”,据此取村名黄流。黄流镇正是因为黄流村而得名。

特色美食

黄流老母鸭肉质肥厚,肉多脂肪少,味道爽滑甘美。因老母鸭产于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而得名。

•黄流老鸭

黄流老鸭是海南省名菜中的后起之秀,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乐东黄流镇。当时一对夫妇在镇上开家老鸭店,由于选料精细,做法独特,老鸭肉纯而不腻,深受当地食客欢迎。因此到上世纪90年代,黄流老鸭店已开始风靡全岛。黄流老鸭最大特点体现在“老”字上,通常“一鸭三吃”。

黄流酷粉

黄流人习惯以黄流酷粉当早餐。而酷粉的制作首先是挑选本地籼米洗净,磨成米浆,炸成米线;然后是制作秘酱,将姜捣碎放入腐乳,以白酒入味,把蒜等调味料捏捣成泥状;接着将魔鬼鱼和猪颚肉添上盐、少量味精、白沙糖、八角香叶粉、蒜蓉辣椒酱老抽等搅拌均匀,再加入面粉搅拌放入油锅中炸熟。

•清补凉

清补凉分布于海南省各地。海南清补凉以花生、空心粉、新鲜椰肉大枣、西瓜粒、盐水凤梨粒、鹌鹑蛋、凉粉块、椰奶和椰子水等多种配料组合而成。它不仅爽口、甘甜,而且还消暑、降火。海南清补凉不但可以降火而且好喝爽口。

扁豆酱焖海鱼

扁豆酱焖海鱼乍看其貌不扬,近乎黑色的稀泥状物铺洒在鲜鱼上,点缀着些青色红色的辣椒,朴素的色彩搭配难以给人感官上的刺激。但伴着扁豆酱夹一块鱼肉入嘴,只觉味道酸甜咸香,绵稠可口。

民俗风情

黄流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花灯、崖州民歌、书法等一批文化风情。

•崖州民歌

黄流镇流传着黄流崖州民俗音乐,并拥有黄流崖州民歌协会1个组织。

•黄流花灯

黄流镇是中国民间花灯艺术之乡。元宵节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民间最为喜庆的日子。元宵,黄流都会举办民间文艺节,花灯游街则是当晚的压轴活动。

•新年习俗

除夕,黄流镇的未成年孩子要“拜婆”、张贴春联讲吉利话、“拜公”鸣炮吃团圆饭、宰物迎春花备有鸡鸭。在农历正月初一初二,黄流镇初二打扫卫生不扫鞭炮纸、亲戚拜年须带鞭炮、大年初三“贴赤口”保平安。

民族文化

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民族以黎族为主。截至2000年,黄流镇沿海有黎族杂居的村庄,内陆山区则大都是黎族居住。黎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锦文化,“上巳节”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在黄流镇新民村仍然保留手工制作传统的新民村龙窑,是一道文化景观。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古今已有很大变化,但基本样式乃保留着。

•黎族住宅

一般说来,解放前乐东黎族住宅均在某峒的某村寨中建造。峒和村寨各有大小。大的峒管辖数十个村寨,小则几个,大的村寨聚居上百户至数百户人家,小的才几户。(见黎族民居)

•黎族饮食

黎族饮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的饮食也不断发生改变,饮食方式更加多样化,饮食品种更加丰富。黎族传统饮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形成黎族饮食文化。

文物古迹

黄流镇有保存好的陈氏大宗祠座落在中南坊,历史上较久颇具规模的一座大祠,面向青山绿水,是公元1723年建造,占地二亩多,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系砖木结构的古式建筑。

关公庙”建于清代1785年,位于西南坊之南太返处,汤阴岳飞庙之东,内祀奉关羽木偶神像,1958年被毁,1995年黄流民间集资37万元重建成,“黄流民间关帝纪念馆”由著名雕刻家林毓豪雕塑关公像,高1.8米,宽1.2米,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熠生辉。

崖州合院民居是琼南沿海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其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受闽南民居和广府民居的影响,结合了琼南地区的常年干热、雨季有暴风雨的气候特点,形成独具琼南特殊的接檐式民居。代表建筑为乐东黄流镇陈运彬祖宅。

重大事件

•智袭黄流

1948年6月,十三支队副支队长张积成和四大队大队长郑南锦到崖县沿海一带侦察,得知崖城守敌限令黄流乡公所在三天内将全部壮丁送到崖城。支队部决定利用敌人送壮丁之机,化装奇袭黄流乡公所。后成功。

旅游

旅游景点

盐场

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金鸡岭,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海盐场,国有中型一类企业,同时也是海南省国家食盐定点生产单位。原盐年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全场土地面积5.69万亩,其中生产面积4.47万亩。场区内有铁路专用线27.20公里,与粤海铁路相通;公路8公里,同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相连。

海湾

龙腾湾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与龙栖湾共同组成乐东滨海特别旅游规划区。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黄流镇概况介绍.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1

文化古镇黄流:彰显海南独特文化与厚重历史.新华丝路.2024-01-01

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3

乐东县黄流镇人民政府机构职能.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3

黄流镇简介.乐东县党建网.2024-01-01

黄流镇.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9-01-24

地方志书·市县志·乐东县志·第一章 建置沿革.海南史志网.2019-02-01

地方志书·海南省志 · 建置志· 第二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明代以前行政区划.海南史志网.2019-02-01

地方志书·市县志·三亚市志·第一章 建 置.海南史志网.2019-02-01

乐东风光引人醉 龙沐湾可观赏世界上最美落日.南海网.2019-01-31

黄流,崖州的文化重镇.海南省人民政府.2019-01-30

地方志书·海南省志 ·建置志·第三章 市县概况·第二节 三亚市.海南史志网.2019-02-03

地方志书· 市县志 ·乐东县志·第三章 县城 乡 (镇).海南史志网.2019-01-23

地方志书·市县志·乐东县志· 第二章 土壤 植被·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海南史志网.2019-01-24

地方志书· 市县志 ·乐东县志·第四章 自然灾害.海南史志网.2019-01-24

地方志书· 市县志·乐东县志·第五章 自然资源.海南史志网.2019-02-01

乐东黎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2021-07-21

乐东海汽公交(乡镇地区)线路运行及站点分布.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9-01-24

【乐东概况】.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9-01-24

黄流镇人民政府2013年工作总结报告.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9-01-24

乐东段(尖峰、黄流、乐东).海南省人民政府.2019-01-30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中国政府网.2019-01-29

地方志书·海南省志· 民俗志·第四章 衣食住行·第二节 饮 食.海南史志网.2019-01-23

风起黄流.海南日报.2019-01-31

黄流酷粉:藏在美味中的乡愁记忆.海南省人民政府.2019-01-27

乐东黄流镇曾获得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南海网.2019-01-26

海南乐东黄流镇年味十足 年三十早上“拜婆”.南海网.2019-01-31

[海南年俗]乐东黄流镇大年初二初三的传统习俗.南海网.2019-07-03

地方志书 ·市县志 · 乐东县志·第三章 黎 族.海南史志网.2019-01-29

海南省民俗风情(组图).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9-01-26

乐东黄流新民村:龙窑之火三百年不灭.海南省人民政府.2019-01-27

民族志·黎族· 第十节 风俗习惯.海南史志网.2019-01-29

地方党史· 资料选编·星火燎原 (丛书之三)·(三)·智 袭 黄 流.海南史志网.2019-02-01

海南年鉴·综合年鉴·市县年鉴·乐东县年鉴·2010乐东县年鉴·新区、镇、农林盐场·盐 场·莺歌海盐场.海南史志网.2019-02-01

海南年鉴· 综合年鉴·市县年鉴 · 乐东县年鉴 ·2011 乐东县年鉴·经 济 ·旅游业.海南史志网.2019-02-0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