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生料发酵

生料发酵是一种不经蒸煮或糊化处理,直接将生料淀粉进行糖化和发酵的技术。

历史沿革

生料发酵技术自1944年起便有所记载,当时Balls等人报告了小麦、玉米和番薯的生淀粉颗粒能够被胰和米曲霉浸出液转化成可发酵性的糖。1981年,Seiuosuke ued等人成功实现了用木薯制备乙醇的实验。尽管早期因酶活性低下等原因未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相关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我国发展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生料酿酒的研究达到高峰,随着酶工程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然而,由于当时的糖化酶生产水平有限,导致生料酒的口感与传统方法酿造的酒相去甚远,这些限制了生料酿酒技术的发展。

应用推广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生物技术水平的提升,生料发酵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生料酿酒技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糖化机理

生淀粉存在于多种植物组织中,其含量和特性受品种和环境影响。生料发酵过程中,生淀粉颗粒的水解糖化与淀粉酶水解糊化淀粉的酶解机理相似,均涉及a-1,4糖苷和a-1,6糖苷键的断裂。生淀粉颗粒的水解关键在于酶能否与其表面结合,这取决于酶分子本身的特性和淀粉的吸附能力。生淀粉糖化酶的水解过程包括吸附、形成复合体以及水解糖苷键。

行业应用

制醋

生料制醋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地区的酿醋行业中。生料酿醋技术的成功实施,解决了生料醋的浑浊问题,提升了产品的风味和品质。

饲料

生料发酵技术也被应用于饲料加工,如马铃薯渣、木薯渣、秸秆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饲料的价值。

优越性

生料发酵技术在酿酒和制醋领域的应用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包括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展望

尽管生料发酵技术已有显著成就,但尚未出现一种能高效水解生淀粉的酶株。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生淀粉分解酶的选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资料

生料发酵制燃料乙醇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研究.中国知网.2024-11-01

生料发酵法详解.搜狐网.2024-11-01

生料发酵说明书(液态发酵) .百度文库.2024-11-0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