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
武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长治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东邻黎城县、左权县,西界祁县、平遥县,北与榆社县毗邻,南与沁县、襄垣县接壤。截至2022年底,全县总人口14.98万人。全县总面积为1610平方公里,辖6乡6镇,26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在宝塔街7号。
武乡县位于沁水县向斜两翼,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划分为山区、低中山区、黄土丘陵、堆积河谷、台地等类型。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北源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次一级支流等,按其流域归属分为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归汾河、漳河两大水系。武乡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夏长,春秋短,季风强盛。武乡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武乡县就有人类居住。西周时期,称皋狼之地。春秋时代,属晋。战国时代,先属韩,后属赵。秦汉,属上党郡。晋朝始有武乡县之名,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境域形成现在的规模。抗战时期,武乡县分为武乡县、武西县,后合并恢复原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乡县属晋东南专区。1985年,撤销晋东南专区,分设长治市和晋城市,武乡县属长治市管辖至今。
武乡县处于长治、太原市的相对中心位置,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矿产、水资源丰富,生产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条件优越。2018年,“武乡小米”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武乡县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红色旅游多业并举、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4亿元,增长3.8%。
武乡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及革命遗址丰富,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境内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旧址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存有元代的监漳会仙观、清代的千佛塔等古建艺术珍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武乡秧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乡鼓书”“武乡炒指技艺”等。武乡县先后荣获“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2022年12月,武乡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
地名由来
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乡水而得名。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武乡县就有人类居住,据1972年石门村牛鼻湾出土文物考证,已有7800年历史。西周时期,称皋狼之地。
春秋至秦汉时期
春秋时代,属晋;战国时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镇,先属韩,后属赵。秦朝,属上党郡;西汉,置涅县,属并州上党郡,县城在今故城镇;东汉,称涅县,属并州上党郡。
西晋至隋唐时期
西晋,刘彻泰始年间(公元265年-274年),涅县分为三县,即武乡县、镣阳县和涅县,始有武乡县之名。境域大约包括今榆社和武乡县中东部地区,古城址在今榆社县城北15公里的社城镇。西晋时,武乡县、涅县都属并州上党郡。
石勒于公元330年建立后赵,遂置武乡郡。北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武乡郡改为乡郡,武乡县改为乡县,属并州乡郡。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乡县县治迁至南亭川(今武乡故县村)。至北齐,将乡郡改为南垣州、丰州、戎州,北周时恢复乡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乡郡,乡县属上党郡。西部涅县先后更名为阳城县、贾水县,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拆分并入铜鞮县和乡县。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乡县分置榆社县,至此,武乡县境域形成现在的规模。唐初,乡县属河东道韩州。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韩州废,乡县归属潞州区。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恢复武乡县名。
五代十国至明朝时期
五代十国时,武乡县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的潞州,后属北汉。北宋,武乡县属河东路潞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武乡县属威胜郡。天会六年(1128年),武乡县属河东南路沁州。元代,武乡县属中书省沁州。至元三年(1266年)武乡县并入铜鞮县。元贞二年(1296年)复置武乡县。明初,武乡县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沁州。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废沁州,武乡属隰州直隶州;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复立沁州,武乡属沁州。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阎锡山政府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武乡县属第三行政区。1940年6月,改属太行区第三专员公署。同年7月,由于对敌斗争需要,武乡县分为武乡县、武西县。1945年9月,武乡、武西合并恢复原建制。1947年秋,武乡县城迁至段村镇。1948年5月,改隶太行区第二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乡县属长治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58年,长治市行政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专署仍驻长治。同年11月,榆社县和武乡县合并,称武乡县,属晋东南专区。次年7月,榆武再次分治。1985年,撤销晋东南专区,分设长治市和晋城市,武乡县属长治市管辖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 东邻黎城县、左权县;西界祁县、平遥县,北与榆社县毗邻,南与长治市襄垣县接壤,西南与沁县交界。介于东经112°02'6″~113°02'2″,北纬36°03'9″~37°00'8″之间。疆界线总长为287公里,县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最窄地带为10公里,总面积为1610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武乡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夏长,春秋短,季风强盛。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年平均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境内各地的地形、地势差异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亦明显不均,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东部偏少。武乡县最热的监漳滩,年平均气温约9.4℃;最冷的华儿垴(黄岩垴),年平均气温只有3℃上下,全县多年年平均气温9.4℃。武乡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2mm,全县年最大降水量为826.1mm;年最小降水量为290mm,月最大降水量为264.5mm,日最大降水量为150.6mm。分水岭、故城、涌泉一带年降雨量在580-600mm,洪水、窑湾、韩北一带降雨量在540-580mm。
地质
武乡县位于沁水向斜两翼,地质构造复杂。东翼自东向西,由老至新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至墨镫乡、洪水镇、蟠龙镇一带,石炭系中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岩系出露,再往西为二叠系上统、三叠系碎屑岩,新生界松散层沉积广泛覆盖,基岩零星分布于深切的河谷与山间盆地中。向斜西翼至太岳山区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上统铜川组。
沁水向斜轴部位于武乡县丰州镇以西,轴向为NNE向,两翼地层倾角为10°~25°,相伴发育一组与主构造线一致的波状压密褶皱,地层倾角在5°~10°之间。断裂分布于县境NW的分水岭至二郎堂正断层组成对出现,形成地堑或地垒。
地形地貌
武乡县地跨太行、太岳两山,太行山由东北向西南蜿蜒,太岳山脉从西北向西南延伸。地势呈东西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县境东部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4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黄岩垴)海拔2008米;西部 地区海拔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子金山海拔1809米;北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山岭海拔在1000-1300米之间;中部和浊漳河主要支流沿岸的地势较平缓。最低处监漳至西川一带海拔900米左右。
按形态及成因类型可将武乡县地貌类型划分为5个大区。其中中山区面积415.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69%;低中山区面积301.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67%;黄土丘陵面积819.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73%;堆积河谷面积79.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台地面积29.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3%。
水文水利
水文
武乡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北源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涅河、蟠洪河、贾豁河,以及次一级支流马牧河、高寨寺河;另外还有云簇河一级支流石盘河、一级汾河支流昌源河等。按其流域归属分为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归汾河、漳河两大水系。昌源河在境内流域面积为8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3%,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其余河流均为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流域面积为15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7%。截至2023年底,武乡县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河道总长度358.1千米,流域面积1610平方公里。
水利
截至2022年6月,全县有大小水库4座,其中关河水库为全省六大水库之一,总库容量1.399亿立方米。截至2023年底,武乡县境内有水库5座、塘坝7座。境内河流常年有水,水利资源丰富。
土壤
武乡县土地肥沃,多属黄土丘陵地带。受地壳运动的影响,从中部到东西部,依次为丘陵、低山和中山等地貌类型。由于地质地貌形成不同,造成土壤类型上的差异。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该县共分为褐土和草甸土2个土类,5个亚类,23个土属,49个土种。褐土是武乡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包括4个亚类,21个土属,40个土种,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93.74%。武乡县属土石山区,其中河谷阶地、丘陵和山区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28.0%、65.1%,石质山区、土石山区占全部面积的93.1%。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6月,武乡县国土面积1610平方公里。其中黄土丘陵区占65.52%,石质山区占28.29%,较平川区占6.19%,耕地面积599535.92亩。
林业资源
武乡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植被区,可分为东山辽东栎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西山油松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中北部残余黄土丘陵蚂蚱腿子、荆条、酸枣树、白羊草灌草丛类型区。森林植被除东山一带分布有白桦、山杨、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外,其余植被均为人工林。
2016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5559.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6.7%,森林面积41733.19公顷,造林面积0.17公顷,森林覆盖率25.32%。
矿产资源
武乡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铝、硫、油母页岩、石膏、铝矾土、硅藻土、白云岩、石灰岩、大理石等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煤田面积128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8.6亿吨,分布在墨镫、洪水、蟠龙、韩北、监漳等乡镇,年生产能力1095万吨,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白云岩探明储量1.8亿吨,分布在墨镫、蟠龙、洪水、韩北等乡镇,是山西省金属镁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油页岩储藏量1400万吨,主要分布在涌泉、丰州、石北等乡镇。硅藻土储量1亿多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10。
水资源
武乡县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3116.2万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3037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为9313万立方米,实际利用量为238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56立方米(山西省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武乡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苍鹭、狍子等,另有鸳鸯、大天鹅、黑鹳、鸬鹚、白鹭、赤麻鸭等大批候鸟在武乡县内越冬。
植物
武乡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植被区,可分为东山辽东栎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西山油松及次生灌木丛类型区;中北部残余黄土丘陵蚂蚱腿子、荆条、酸枣树、白羊草灌草丛类型区。森林植被除东山一带分布有白桦、山杨、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外,其余植被均为人工林。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7月,武乡县下辖6个镇、6个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6个社区、26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在宝塔街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武乡县常住人口为15.08万,其中城镇人口5.55万,乡村人口为9.53万。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总人口为14.98万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960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492人,死亡率为9.93‰;自然增长率为-3.54‰。性别比(女=100)为116.0。
民族
武乡县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
语言
武乡方言属晋语,是山西方言东南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晋语是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人声的语言,晋语口语中有一类带“圪”的词语,以其全区性的分布范围、较高的使用频率、独特的结构类型、惊人的内部一致性成为该晋语的显著特征之一。武乡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可以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三种,但结构形式不一样。
宗教信仰
武乡县境内主要有道教、佛教等宗教场所。
经济
综述
2023年,武乡县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71个,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金4.7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方阵;永红煤业120万吨矿井建设强力推进,5个煤层气区块增储上产5500万立方, 北控、粤电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太湖豆制品厂、太行涌泉酒厂等项目投产运行,宝昌现代物流园区、阳成粮油仓储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初具雏形。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太行红色产学研基地主体完工,八路军文化园休闲街区、关河小镇、王家峪红色记忆酒店以及5个游客接待中心开门迎客,太行国际假日酒店等18个宾馆酒店项目达到序时进度, 成功入选市级首批“红色旅游专业镇”,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红色旅游多业并举、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武乡县地区生产总值114.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第二产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1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6%;第三产业增加值36.3亿元,增长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
2022年,武乡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6亿元,增长160.33%。税收收入10.14亿元,增长128.97%,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9.04亿元,增长13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1亿元,增长59.5%。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5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4.6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1.0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5.09%。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4亿元,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3亿元,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43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58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1亿元,增长1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3636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194元,增长13.2%。
2023年,武乡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
第一产业
武乡县盛产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其它杂粮和杂豆等经济作物。全县粮食年产量1亿公斤左右,同时是周边地区农副产品集散之地,年收储能力达到145万吨。另外武乡县的梅杏、苹果、梨、核桃、油用牡丹和食用菌等干鲜果品及党参、知母、黄氏、大黄等中药材亦远近闻名。2018年“武乡小米”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此外大豆、梅杏、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口感独特。
2022年,武乡县粮食种植面积28454.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15.7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7988.2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34.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9818.2吨。其中,夏粮365.8吨;秋粮89452.3吨。
第二产业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210.67万吨,增长12.3%;发电量56.51亿千瓦时,增长23.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98亿元,增长34.4%。其中,煤炭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9.15亿元,增长37.9%;电力热力生产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12亿元,增长5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0.21亿元,下降6.3%;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增长1.1%;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增长4.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下降5.3%;金属制品业实现营业收入0.47亿元,增长30.9%;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0.53亿元,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1.99亿元,增长63.5%;实现利润总额43.84亿元,增长84.1%。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
第三产业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53亿元,比年初增加19.41亿元,比年初增长17.46%。各项贷款余额54.87亿元,比年初增加1.90亿元,比年初增长3.58%。全县保费收入14257.16万元。其中,人寿保险业务保费收入9362.26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894.90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49.64万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赔付1070.93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赔付1678.71万元。全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50万元。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7万户,全县互联网接入用户5.2万户。
截至2023年第3季度,武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16.16亿元,同比增长7.8%。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1.90亿元,占全社会11.8%,同比增长14%。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14.25亿元,占全社会88.2%,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累计14.81亿元,同比增长7.5%。餐饮收入累计1.35亿元,同比增速11.3%。2023年,武乡县累计接待游客141.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92.02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019.31万元,占比35%。2024年1-6月,武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3.4%。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武乡县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2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7亿元,增长2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投资19亿元,增长143.6%;第三产业投资16.4亿元,下降18.4%。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67.7亿元,完成投资23.9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亿元,下降29.8%。其中,住宅投资3.5亿元,下降39.2%。
经济功能区
武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7年,长治市开发区建设领导组以《关于明确开发区有关事项的批复》(长开函〔2017〕3号)同意设立武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筹)。武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筹)是在原蟠洪循环工业园区基础上,和信工业园区并入,形成“一区两园”结构。
武乡经开区总体定位为以镁(铝)合金装备制造为主导,以传统煤炭产业为基础,集钙基新材料、环保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乡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2020年4月,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被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是以谷子为主的杂粮产业和以现代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2020年新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1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499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104.6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9840万元,农业总产值7104.6万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14.1;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12375亩,所有农产品生产总面积45783.5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覆盖率27%。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北距太原市110公里,南距长治市80公里,核心区紧邻县城区南边缘,陆(公路、铁路)、空(规划通用机场)立体交通网络完备、高效便捷。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北片区和南片区。核心区面积0.0914平方公里,北片区面积55.9018平方公里,南片区面积61.0068平方公里。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产业基础,一是以谷子为主的杂粮产业:企业数6家,重点企业为山西太行沃土公司;二是以现代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企业数8家,重点企业为大象集团、鑫四海集团、多维牧业及大山禽业公司。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武乡县共有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2805人。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2%,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学前教育在校生3524人;小学22所,在校生8682人;初中13所,在校生468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15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788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844人。2023年,武乡县新建故县学校、职业中学新校区,提质改造中小学校17所,2名学子考入清华大学,42名学生考入985高校,全市县区中排名第二;职中对口高本科达线145人,全市第一。
卫生医疗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病床位47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75张。卫生技术人员736人,其中医生259人,注册护士303人,药剂人员42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125张,乡村医生和卫生技术人员269人。
2023年,武乡县托育中心主体完工,妇幼保健中心稳步推进,和平医院武乡分院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成使用。
科技事业
2021年,武乡县专利授权50件。截至2023年11月底,武乡县共储备各类人才9794人,较2021年的7268人增加了2526人,增幅达34.8%。
文体事业
武乡县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具有武乡特色的红色+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截至2021年末,武乡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12.77万册,体育场馆1个。
2022年,武乡县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4900户。
环保事业
2023年,武乡县完成县城南山、北山、凤凰山等生态绿化工程,县城雨污分流改造32公里,新建总规模为8000m^3/d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关河水库趸船码头设立分类垃圾箱3个,清理水面废弃浮物380余吨;新建3个村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新建污水主管14052米、污水检查井695座,路面恢复11844平方米;对县城浊漳北源干流、涅河、马牧河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总长10公里;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对涅河、蟠洪河、石盘河等重点河流及境内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整治河道112.9公里;持续推进总投资 3.757亿元建设水系连通综合生态治理项目;成立河湖管护中心,加强对全县水库、河流日常安全巡查及管护;完成人工造林任务4.5万亩,实施了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人造林项目。
社会保障
2023年,武乡县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53个村移动信号、189个村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提质改造126个村饮水工程;220个村共硬化户巷道750余公里;公共文化、便民服务、全民健身、工人文化宫等项目主体完工,东盛巷、学府街等4条市政道路提档升级,新区“一横两纵”主干道路等12条街路项目加快建设,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成功。实施安居工程13个,新建住房7700余套,改造老旧小区10个、农村危房527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对外开放,“1+3+N”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零工市场建成启用。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8.2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2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1.96万人,城乡居民11.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6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01万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90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492.31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31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174.46万元;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2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5元,比上年增长12.5%。
交通
武乡区域位置优越,处于太原市、长治市、平遥县、邯郸市、邢台市、阳泉市、焦作的相对中心位置,是交通枢纽中心:有两条高速公路—太长高速、邢汾高速公路,一条国道—208国道,两条省道—榆黄公路、南沁公路,两条铁路—太焦铁路、武左铁路,两个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长治王村机场,距两机场仅需一小时时间,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立体交通网,极大地缩短了武乡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
公路
太原至长治高速公路、208国道纵贯南北,南沁公路、权马公路横穿东西。东营-吕梁高速公路横穿武乡西部。截至2021年末,武乡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28.44千米,其中:县道198.64千米,乡道388.56千米,村道530.26千米。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共有公路线路里程13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公里。
铁路
在武乡县境内,太焦铁路纵贯南北,武左铁路横穿东西。武乡县境内设有武乡站,位于丰州镇西城村东,站房建筑面积9999.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0米;车场规模为2座站台6股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武乡县共有城市交通运营车辆188辆,其中县内公共汽车108辆,出租汽车80辆。
人文
综述
武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奇水秀,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及革命遗址十分丰富,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是与井冈山市、延安市、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革命文物星罗棋布,共有28处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革命文物,有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历史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旧址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历史文物五彩斑斓,境内存有元代的监漳会仙观、清代的千佛塔等古建艺术珍品,有后赵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在唐僧之前去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佛图澄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历史名人遗迹,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武乡县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截至2023年底,武乡有国保7处、省保16处、市保12处、县保16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4处,省级红色文化遗址14处,被列入《山西省革命文物名录》130处,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文物古迹
大云寺
大云寺,位于武乡县城西25公里故城镇故城村,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修碑记载,寺曾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初名岩静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重修。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金大定年间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时期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金朝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大云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为十八罗汉殿,西为十殿阎罗殿。观音殿亦为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大雄宝殿为寺内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柱头卷刹明显。斗五铺作重计心造,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无补间铺作。梁架结构为四椽对后乳用三柱。寺内各殿共保存有壁画200余平方米。2001年6月25日,武乡县大云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济院
洪济院,位于故城镇东良候村,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金朝风格,余皆明、清重建。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036平方米。主要建筑正院有戏楼、钟鼓楼、南殿、正殿、东西配殿;偏院内主要建筑为关公殿。寺院山墙外有千佛塔一座。2001年6月25日,洪济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仙观
会仙观,位于武乡县城东25公里监漳镇监漳村,始建于金正大六年(1229年)(即南宋韶定二年),后历代曾数次修葺,现存主体建筑三清殿为金代遗构,玉皇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63平方米,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关公殿、玉皇殿、三清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钟、鼓楼、厢房、廊房、耳殿。玉皇殿,座落在1.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砂石覆盆式柱础。梁架为自然材锛砍。三清殿,座落在1.2米的石砌台阶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前檐插廊。檐下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四椽对前乳,通檐用三柱。柱为石质,仰覆莲花柱础。梁架结构简洁,形制手法古朴,为典型的金朝建筑。2001年6月25日,会仙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塔
千佛塔创自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成,历时十二年之久。该塔原属净业庵建筑,为佛教塔。净业庵有大、小两个塔,小塔为主持修建寺庙的阎福江师傅坐化塔,庵早圯废,仅余此塔。千佛塔坐落于武乡县城中央,坐北朝南,平面八边形,十三层,高33.6米,锥形空心体,楼阁式,八角攒尖顶,青砖砌筑。其造型挺拔,比例合度,雕刻精美,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县城唯一古代文物遗存。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武乡县境内,包括砖壁村和王家裕两处。砖壁村旧址由玉皇庙、佛爷庙、娘娘庙、李家祠堂等建筑组成。王家峪旧址在村北相连的三座民居中。1961年3月4日,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峪旧址纪念馆,位于武乡县东35公里处的王家峪村,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杨尚昆、陆定一、杨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了华北地区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
砖壁村旧址,位于距县城42公里的砖壁村。1939年至1942年间,八路军总部机关曾先后三次进驻砖壁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总部在砖壁驻扎期间,指挥了华北抗日根据地许多重大的战役,如百团大战等。
饮食特产
枣糕
武乡枣糕用黄米面、彬县御面和大大枣和面,使用传统工艺方法蒸制而成。 枣糕不但味道香甜、质软利口,而且还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能够润肺止咳、解热消毒、保健脾胃、防治高血压。
炒指
“炒指”,是武乡民间流传时间很长的一种传统面食制品,因其外形像人的手指而得名。炒指的做法为把暴晒过的黄土用铁锅炒熟,再把和好的面切成段,与黄土一起翻炒,这种仅仅用黄土就能炒熟的面食,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官尝
“灌肠”是武乡一带民间的夏令小吃,清凉透心,老少皆宜。它用荞麦面粉加水和盐,搅拌成稠糊状,舀入碗盘内,上笼蒸30分钟取出晾凉扣出,切成扁条,浇上蒜泥汁或椒油汁即可食用的一种黑色食品,因成品色泽棕黑,故百姓称之为“黑皮麦团”。养麦盛产于晋西北、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据史书记载,盛唐时期,中国从西域引进中原广泛栽种。长治市地区只有武乡等地种植,制成的面食食品,无论是热食还是凉吃(棘拌碗饪即灌肠)抗寒耐饥,营养丰富,特别对动肪硬化心脏病、血压高、糖尿病等中老年人疾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荞麦面制成的“灌肠”在山西省为通称,在上党地区称“灌肠”为“官尝”。
干馍
锅盔即油酥烧饼的一种,这种风味小吃选料精,制作细。取上等白面粉,清水和成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至光滑有筋,搓成圆柱形长条,揪成面剂,摁成圆饼,再揪一小块面球蘸上椒盐、油汁,包入饼内,用走槌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在鏊上烙至定形后,放人炉铛内烘焙成中间鼓起、呈黄白色时取出,即可食用。趁热用刀沿边处开二分之一的口,装入长子猪头肉或清真五香牛肉,或山西世龙上竟腊驴肉,味道更佳。石子馍清白微黄,外脆里香,热吃脆香,冷吃干香,存放一至两个月,味质不变。干馍在民间招传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民俗
婚姻习俗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在订婚后,武乡还有“请期”的规矩,即男方择吉日备礼纳彩,由媒人率领,用食盒两架抬送女家,并告迎娶月日。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武乡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娶前夕,新房内要由几名男青年同睡,俗称“暖房”。迎娶之时,男方需选伴女婿1人、引新娘女2人,连同鞭炮手1人前往女家。返回时,女方需1名跟新婆和1名夹礼单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相送至男家。有时女方的姑舅至亲也同往男家送闺女。武乡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乡秧歌
武乡秧歌,又称“襄武秧歌”。襄武秧歌主要流行于山西省的上党和晋中市,它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早期是一种名为“挑高”的秧歌,后在当地说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的艺术因素发展成形,至清代中叶达于兴盛。襄武秧歌唱腔属板腔体,调式为徵调式,早期主要演唱小曲小调,后逐渐形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有《流水》《乱弹》《圪联板》等12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还有曲牌体音乐,演唱时节奏明快,高亢激越之中不失悠扬婉转。
襄武秧歌的脚色早期以“三小”即小生、闺门旦、小丑为主,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须生、青衣、脸谱等行当。道白以上党方言为主,表演形式简朴,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襄武秧歌现存传统剧目一百五十多种、现代戏两百五十多种,多以家庭和社会生活为题材,情节简单明了,语言质朴风趣,充分展示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其中《嫁妻》《落花记》等传统古装戏和《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戏是襄武秧歌最具影响的代表剧目。
2008年6月7日,秧歌戏(襄武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Ⅳ-70。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乡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武乡鼓书、武乡顶灯、武乡剪纸、武乡炒指技艺、武乡“16两”斤称歌等。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
2018年3月11日,以“中国梦·武乡魂”为主题的2018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圆满落幕,此次文化艺术灯会30天时间里共吸引游客13万余人次。本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根据武乡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而精心打造,是一场万千彩灯主讲的八路军文化与太行精神的红色讲堂,是一项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的文化佳作。
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
大型实景剧《太行山》,位于武乡县城东500米的太行龙湖,距太长高速武乡出口300米,面向八角山,紧挨桃花岛,依山傍水,地形独特。该剧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儿女与八路军将士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是弘扬太行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打造八路军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部实景演出剧,演出主题内容主要由“序”“太行血”“太行魂”“太行泪”“太行情”“太行剑”等六部分组成。
实景剧《四年》
实景剧《四年》是由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策划编排的实景剧,由旧址讲解员和村民共同演绎,主要讲述抗战时期发生在下北漳村的真实故事,该剧于2023年4月在监漳镇前方鲁艺下北漳旧址开演。2023年,该剧共演出36场。
艺术
开花调
在整个武乡县区范围内,只要有人以“开花”起头,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出带有自己年龄、阅历、情感等个性特点的即兴唱词予以附和。此种民歌首句以开花比兴、借物传情,因此,被称为“开花调”。武乡“开花调”形成于高低纵横、错落有致的天然盆地,是小调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属曲牌体音乐。“开花调”的表演形式主要以口传心授,多以单人、两人对唱的形式展现,其唱词多为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为了放松身心,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青年男女也常以此方式表达彼此爱恋之情。原始的“开花调”不用舞蹈,不用乐器,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即兴唱词纵情于田间地头、山坡野间。“开花调”,声音洪亮高亢,极具穿透力。在其唱词中,多用方言词汇“圪梁”“拉话”、叠词“东张张,西望望”等,都体现出了“开花调”鲜明的地域艺术特色。此外,“啊咯呀呀呆”“亲咯旦儿”“亲呀咯亲呀么呆呀咯呆”等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都极好地凸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风景名胜
武乡县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有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历史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武乡县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有太行山精华所在雄奇壮丽的板山、风景秀美的太行龙湖,华北地区最大的溶洞—太行龙洞和天然氧吧—崇城山森林公园等,被评为“中原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重要景点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武乡县城西,1988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4.8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各类藏品8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0多件。
八路军文化园
八路军文化园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国家AAAA级别景区,通过物化八路军文化,用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大量仿制生活用品,生动地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太行山人民在太行山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
太行龙湖
太行龙湖,位于武乡县城东500米处,距太长高速武乡出口300米。太行龙湖以水取胜,浩浩渺渺的湖水像一块映天的明镜托起于千山万壑间的峡谷之上,因此太行龙湖便有了高峡平湖的美誉,高空瞭望似一条蜿蜒的龙身再现,坐船可到龙湖梦岛(也叫桃花岛)避暑,是一处休闲、纳凉的旅游圣地。
太行溶洞
太行溶洞,位于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距县城约50千米,是5.7亿年前喜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大型溶洞。龙洞上下共分4层,总长1000多米,共有300多处景点,对外开放的有3层,200多处景点。
板山风景区
板山,位于武乡县东部洪水镇西南一带山脉,这里是武乡县的最高处,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米。站在板山,八百里太行山群峰尽收眼底,是融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游览和消夏避暑的著名风景旅游区。登上板山壑口,即可通揽板山诸峰。与壑口相毗邻的左边为左龙掌台,往南依次为闯峰、土地仓、化山、十字岭峰。再往南是右龙掌台。板山日出是太行山一大奇观。夏秋晴日,黎明时分,站在板山便可欣赏到日出,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板山红叶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誉。板山也是一座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纪念地,有左权将军带领战士为老百姓挖出的圣人泉,有八路军总部医院旧址,有1941年总部特务团修筑的明堡、暗堡、投弹所、观察所72座、团指挥所一处,连接各工事的交通壕6公里,朱、彭总副司令和左权将军活动遗址2处。板山脚下,是抗战时期华北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黄崖洞兵工厂。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2月,武乡县被重新确认为2018年国家卫生县城。
2019年3月,武乡县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5月,武乡县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2020年7月,武乡县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武乡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0月27日,武乡县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2年12月,武乡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
2024年2月,武乡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参考资料
武乡概况.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3-01
地理位置.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8
历史沿革.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3-01
自然地理.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7-20
武乡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7
红色圣地——山西武乡.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24-07-20
本馆简介.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2024-07-19
三晋春来早丨这个春节,长治旅游尽染“新春红”!.凤凰网.2024-07-19
太行龙湖.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板山风光.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公开指南.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7
走进郑太高铁 | 武乡站.澎湃新闻.2024-07-19
武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20
武乡枣糕.新浪旅游.2024-07-20
武乡民间美食“炒指”.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4-07-20
官尝.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20
干馍.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20
石勒.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魏光绪.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魏名扬.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纪登奎.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物产资源.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交卷!2023年武乡县创造逆势而上新业绩.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4-07-19
武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20
10个!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公布.今日头条.2024-07-19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抗战圣地---武乡县.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7
建设幸福河湖 再造“漳水回澜”——武乡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守护绿水青山.长治市人民政府.2024-07-20
投资环境.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武乡县县林业局积极救助野生动物构筑和谐生态.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20
数百只鸳鸯在武乡县“做客”.搜狐网.2024-07-20
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18
行政区划.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8
县四大班子领导在党风廉政教育武乡基地开展活动.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政府信息公开.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乡县巡游出租汽车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山西省政务服务平台.2024-07-18
2023年武乡县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运行情况分析.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9
聚焦高质量发展|红色沃土起“新”城——山西武乡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新华网.2024-07-20
2024年1-6月武乡贸易运行情况.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9
武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筹)总体规划(2022-203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9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图).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2024-07-19
山西将设立云州、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中国网.2024-07-19
武乡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9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武乡县巨变之改革篇.黄河新闻网.2024-07-19
武乡大云寺(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4-07-1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7-19
洪济院(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4-07-19
会仙观(第五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4-07-19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国家文物局.2024-07-1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7-19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山西有看头 |《面食篇》之武乡炒指.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0
婚姻习俗.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20
秧歌戏(襄武秧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4-07-2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7-24
武乡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20
首届八路军文化艺术灯会综述.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听!武乡“开花调”唱上“大雅之堂”.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4-07-20
太行溶洞.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6
重走革命路,感悟为民情.武乡县人民政府.2024-07-19
程启南.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程康庄.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武乡县进士.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19
高沐鸿.长治党史地方志网.2024-07-20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8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复审结果的通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7-19
山西7市54县(市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阳泉市人民政府.2024-07-19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排行榜出炉,我市安泽县榜上有名.澎湃新闻.2024-07-19
【百县榜】“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榜单出炉.网易.2024-07-19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4-07-19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的通知-政府信息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4-07-19
交通运输部关于命名北京市通州区等53个县(市、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