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故城镇

故城镇

故城镇为一地名,在我国作为乡镇名的有: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全镇下辖33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4517户,17094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位于故城县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4.1千米。镇政府驻故城。面积52.1平方千米,人口2.61万人(2002年)。辖37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故城镇   位于武乡县西部丘陵山区,距县城25公里处,西汉涅氏县东汉涅县、北魏阳城县均治此。

故城镇西至权店村与分水岭乡沁县平遥县接壤;东至   与涌泉乡相邻;南至狮则沟村与沁县交界;北与石盘开发区毗连。全镇下辖33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4517户,17094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174亩。是武乡县的农业重镇。2001年原东良乡并入故城镇,镇政府设在故城村。

地理状况

故城镇地平水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素有“故城小平川,肥沃土地三万三”的美誉。该镇海拔900—1100米,年均降水560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气温11度,无霜期150天左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辖区内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涅河、大寨河、高台寺河三条河流。涅河为本镇辖区内的最大河流。较大山峰有:烂柯山,海拔1174米;还有磨则山、白马山、黑寨山等。有南沟、信义、灰咀、北良、大水峪小型水库5座,机井6 眼,大口井 20多口。有故城万亩灌区,东良灌区,有节水灌溉工程3处;全镇有水浇地16230亩。发展高效农业条件得天独厚。

历史沿革

西周时代为皋狼城邑。

战国时代称涅。西汉置涅县。

529年 北魏(永安二年)涅县改称为阳城县,县城一直都在此地。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阳城县改称甲水县,县治才由此转移至相距五华里的甲水村(今沁县南涅水村)废县后设镇。

2001年原东良乡并入故城镇,镇政府设在故城村。

下属村庄

陈村、西渠村、邵渠村、南沟村、东良村、阳公岭村、西枣林村、权店村、茅庄村、山交沟村、大寨村、河底村、磨里村、信义村、五科村、高仁村、李芳村、温家庄村、五峪村、西良村、范家凹村、东寨底村、李家山村、狮则沟村、北涅水村 温康村、岸北村、   、常家庄村、石仁底村、北良村、故城村、高台寺村。

人口耕地

至2010年,全镇4848户,16676口人,耕地面积40174亩。

交通通讯

故城镇地势平坦,208国道从我镇穿过,权马路横跨我镇,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故城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实施了“村村通”工程,使我镇的通公路村达到了25个,通电话村达到31个。有线电视村达到25个。

经济状况

故城镇是个地上资源少,地下无矿藏,荒山荒坡广阔,土地比较充足的纯农业乡镇,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是武乡县的农业重镇、牧业强镇、蚕果大镇。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502.5万元,人均纯收入1731元。粮食总产量2106.2万斤。五峪村反季节蔬菜远销北京、河南省;东良酥梨远近闻名,权店梅杏远销晋城市、河南;茅庄青椒远销南方。养殖业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全镇养牛2800多头;养羊12000多只;养猪5000多头;鸡20多万只。近年来故城镇大力实施“舍饲圈养工程”,建起了两座奶牛场,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奶牛200多头;发展肉驴500多头。故城镇是我县蚕桑第一镇,信义村为全县养蚕第一村;东寨底村为武乡县养猪第一村。全镇劳务输出5000多人,劳务收入495.3万元。

商贸服务

故城镇内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两条大街十字交叉,形成了东南西北四条街道向外辐射,四条街内店铺林立。西街建有笔直高达20余米的“灯山”独屋及南沟郝家节孝牌坊。北街建有信义程家的节孝牌坊。至2010年,店铺百余家,林立四大街,每逢三、六、九集市,三、七庙会。正月元宵节赛秧歌,腊月赶花集,周围数十里的群众、外地客商、巨富云集于此,进行粮油食品、农副土特产、生活日杂百货、生产物资、牲畜等交流贸易市场繁华,热闹非凡。成为武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界人士聚会活动的场所。

交通电信

故城镇交通十分方便。辖区内有208国道过境6公里,是本县北上晋中市太原市的重要通道;西起权店村,可以直达县城;马权公路、故石线贯穿过境10公里,直通石盘山区。除此之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中,有25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电信网络,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全镇固定电话已达1336部,移动通讯覆盖率达93%。

文物遗址

1、大云寺(第五批国保)

时代:宋

地址:故城村

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重修碑记载,寺曾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初名岩静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重修。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称今名。金大定年间重建三佛殿。元、明、清时期均有修。现存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金朝原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为十八罗汉殿,西为十殿阎罗殿。观音殿亦为南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清代遗构。

大雄宝殿为寺内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顶筒板布瓦覆盖,柱头卷刹明显。斗五铺作重栱计心造,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无补间铺作。梁架结构为四对后乳栿用三柱。寺内各殿共保存有壁画200余平方米。

2、石佛庙

位于北良村,是北齐时期的建筑 内有石佛数尊,是省第一批重点文物。

3、文昌塔

坐落于山交沟村的东山头,塔高8层,砖石结构,挑檐呈6角形,清朝乾隆建.。"十月二十三"日寇大屠杀 1942年,我山交沟村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抢日寇军粮, 引来日寇大屠杀. 该村公被杀死100多村民,灭门20余户。

故城中学

是故城镇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为整个镇培育不少人才。教师孜孜不倦,同学们亲如兄妹。上学带干粮,睡觉打通铺,冬天生火炉,窗户没玻璃,那样艰苦的生活中,师生互帮互助,尤其是四十九班,四十八班,给故城中学教学文化历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会事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镇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普遍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至2010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8所,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全镇有中学2所,在校生673人;小学22所,在校生1399人。医疗卫生在改革中发展,初级卫生保健达到国家标准,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大为改善。医疗卫生机构除县办故城地区中心医院外,有1个乡级卫生院,34个村级卫生所,基本形成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工程。文化事业有所发展。有乡级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室33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