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浑河之战

浑河之战

浑河之战是一场战役,发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六年六月,交战的有清王朝,张格尔叛军,清军2.5万人,张格尔军10万,张格尔叛军占据喀什噶尔英吉沙县尔(今英吉沙)、叶尔羌汗国(今莎车)、和(今和田)等西四城,战争的结果是清军收复喀什噶尔城,生俘安集延军首领推立汗及萨木汗以下叛军4000人。

简介

伊犁府长龄于六年八月间上奏,请“发大兵4万,以5000分护粮台,以2.5万进战”。道光帝授长龄为扬威将军,署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河为参赞大臣,率陕西省甘肃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5省清军会攻叛军,并调乌里雅苏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牛、驼数干、战马2万军用。六年十月,陕西清军先至阿克苏市。提督杨芳攻占阿克苏西南约250里之战略要地柯尔坪(今柯坪县),既掩护主力在阿克苏集中,又打开了西进的通路。

战役进程

七年二月六日,清军主力由阿克苏西进,十四日至巴尔楚(今巴楚县),留兵3000人,防叛军迂回后方。二十二日至大河拐,叛军3000夜袭清营,被击败。次日午抵浑阿巴特(今伽师东),叛军2万据山岗防守,阵地长五六里。长龄杨遇春率主力由正面,杨芳由右派、武隆阿由左派三路进攻。叛军 多次由山岗上向下反击,均被击退,终于不支溃退,重牲畜尽为清军所获。二十五日至沙布都尔(今伽师西),叛军数万据河渠堤坝防守,利用苇湖决水淤地制造水障,以阻止清军骑兵冲击;阵地后方并部署有预备队。清军以步兵由正面越水障强攻,而以骑兵由两翼迂回,实施侧击。适叛军带发射药爆炸,清军乘机猛攻,歼敌万余,叛军溃逃。二十七日,清军至河瓦巴特,叛军数万又据岗阻击。清军当夜派吉林省劲骑1000,分两路由左右间道秘密迂回至叛军阵后埋伏。次日拂晓,部署步兵由正面,骑兵由两翼进攻。叛军佯退,企图诱清军登岗,俟登至半坡时实施合击。清军步兵使用迭射、相互以火力掩护逐次接敌,至半坡时,跟随于火器手后、身着虎皮彩衣的滕牌兵跃出冲锋,叛军战马受惊混乱,据岗力战。埋伏于阵后的骑兵,由背后发起突袭,叛军大败,被歼过半。清军乘胜追击,于二十八日进抵大辽河(今博罗县和硕河)北岸。张格尔叛军10万沿北岸筑垒防守,绵亘20余里。清军整夜以小分队进行袭扰,疲惫叛军。次夜大风,飞沙障目。长龄以敌众我寡,惧叛军乘机反击,欲退军10里,俟风停再攻。杨遇春认为天气昏暗,叛军难辨我兵力多少,更不利我军渡河,正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机不可失,乃遣黑龙江索伦骑兵千骑在下游渡河牵制,而以主力乘昏暗由上游急渡,占据上风。天拂晓时,全军皆渡,集中炮火轰击叛军营垒。叛军遭突袭大乱溃逃。清军乘胜追击至喀什噶尔城下。张格尔率少数残部由木吉(今布伦库勒西北)经乌孜别里山口逃布鲁特达尔瓦斯山(今塔吉克斯坦国境内)地区。

战役结果

清军于三月一日收复喀什噶尔城,生俘安集延军首领推立汗及萨木汗以下叛军4000人。三月五日,杨遇春收复英吉沙尔,十六日收复叶尔羌汗国;五月,杨芳在昆拉(今和田西)击败叛军5000,擒斩其首领玉努斯,收复和田地区。至此,被张格尔叛军占据1年的南疆西四城,全部为清军收复。

至此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等南疆西四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八年张格尔逃至喀尔铁盖山被清军擒获後,解至北京处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