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格尔

张格尔

张格尔(1790—1828),又译札罕格尔,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萨木克次子,清朝新疆回部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1820)九月初七,张格尔在回部发动叛乱。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张格尔纠集安集延、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等部约500人侵入南疆,遭到了喀什尔参赞大臣庆祥的抵抗与讨伐。面对清军的攻势,张格尔引入浩罕汗国军事援助,其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汗率领万人进入南疆,目标直指喀什噶尔等西四城,并许诺以喀什噶尔作为酬劳。经反复争夺,西四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汗国、和田)最终被叛军攻占,庆祥自杀。同年10月,伊犁将军长龄率领三万清军与张格尔在阿克苏地区展开大会战,取得了柯尔坪大捷,成功遏制了叛军的进一步扩张,并保住了东四城(乌什县、阿克苏、库车市、辟展)的安全。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三月,清军在沙布都尔取得胜利,开始收复失地,西四城逐步被重新控制。十二月,参赞大臣杨芳在喀尔铁盖山成功生擒张格尔。道光八年(1828)五月,张格尔被押送至北京,最终被处决,历时七年的叛乱得以平定。

清平张格尔叛乱,打破了新疆长达60多年的稳定局面,自此,和卓之乱滥觞,喀什噶尔等西四城屡遭蹂躏,清朝多次出兵,国力受到严重影响。

人物生平

张格尔的早期叛乱活动

张格尔出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自视为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祖先领地的继承者,不愿在布噶尔(即布哈拉)过着流亡和乞讨的生活,于是迁移到浩罕汗国地区。在那里,他秘密筹划,意图潜回喀什噶尔发动叛乱。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有传言称张格尔首次试图进入喀什噶尔,但在到达玛尔噶朗时被浩罕的爱玛尔汗派人拦截并扣押。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张格尔找到机会逃脱,率领十几人悄悄来到图舒克塔什卡伦外围,与布鲁特部族的比苏兰奇结盟,共同策划攻占喀什噶尔城。到了七月初十日的晚上,张格尔纠集了约三百人,他们袭击并杀害了副护军参领音德布以及13名满洲士兵和1名余丁,同时焚烧了图舒克塔什卡伦的城防设施。面对这一突发叛乱,喀什噶尔的领队大臣色普征额迅速组织军队进行反击,成功擒杀了上百名叛乱分子。然而,张格尔及其余下的约两百名追随者则逃出了边境。

张格尔的逃逸与新阴谋

张格尔从喀什噶尔回到浩罕汗国后,再次遭到爱玛尔汗的拘禁。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费尔干纳盆地遭遇严重地震,张格尔趁此混乱逃脱至阿赖地区。另一种记载则指出,是在道光四年(1824年),张格尔与其弟巴布顶装扮成女性逃离浩罕,经阿赖地界,集结了安集延和布鲁特的众多支持者,再度侵扰喀什噶尔。他们首先进攻乌鲁克卡伦,造成官兵三十多人伤亡。游击刘发恒紧急组织队伍反击,击毙多名敌人,其余叛军逃往外卡。领队大臣巴彦巴图与色普征额率增援部队追击,捕杀和俘虏了参与袭击卡伦的布鲁特人二十余名,其中包括头目伊斯拉木。张格尔仅带着26人逃往喀拉提锦部落避难,并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山区游荡,该地距离边境卡哨数日行程,他在那里召集流散人员,等待时机再次侵犯。到了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年)夏季,帮办大臣巴彦巴图领兵出卡搜捕,不幸误入险境被叛军包围,包括巴彦巴图在内的百余名官兵牺牲。此时,张格尔的心腹如毛拉(也有称莫洛、摩罗)和牌则依等人秘密前往喀什噶尔城外的阿尔图什村庄,联络白山派信徒,筹集资金并策划迎接张格尔归来,双方约定在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十二日发动叛乱。参赞大臣庆祥及时逮捕了毛拉等人,查获密信,意识到局势危急,随即加强防御部署,并向朝廷紧急报告。

张格尔叛乱的高潮与喀什噶尔之战

六月十四日,张格尔联合浩罕汗国逃亡官员爱萨、木萨作为帮手,聚集了来自安集延和布鲁特的大约五百人,利用伊斯里克和图舒克塔什两座卡伦之间的开齐山路突袭,于凌晨时分抵达距离喀什噶尔城约一百里的阿克图什村。张格尔首先拜谒了其祖先陵墓,吸引了上千名白山派信徒前来会合。领队大臣武凌阿和穆克登布随即率军反击,消灭叛军四百余人。张格尔退守至陵墓区域抵抗清军。该陵墓四周筑有三层高墙,异常坚固。清军将其团团包围,但张格尔趁着雨夜的掩护,冒险突破重围逃跑,清军紧迫不舍。白山派信徒闻讯纷纷响应,对清军形成包围攻击。清军陷入四面楚歌,武凌阿和穆克登布战死。喀什噶尔各地的白山派信徒闻风而动,一同叛乱,四处抢掠。

借此势头,张格尔率叛军围攻喀什噶尔,并派遣头目分别攻打英吉沙尔、叶尔羌汗国、和田、阿克苏市等地。叶尔羌地区的14个军事哨所及阿克苏以西的哨所均被叛军焚毁。自六月二十日起,喀什噶尔与英吉沙尔之间的通信中断,二十六日起,叶尔羌与和田的联系也被切断。

六月二十二日,张格尔攻陷喀什噶尔回城,白山派信徒趁机报复,打死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吐鲁番市札萨克郡王迈玛萨伊特。随后,张格尔指挥叛军大规模围攻喀什噶尔满城(即汉城),参赞大臣庆祥率领官兵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攻城之敌。由于久攻不下且担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援军到达,张格尔向浩罕汗国的迈买铁里汗求援,承诺攻占四城后与其共享财富,并割让喀什噶尔作为报酬。迈买铁里汗受到诱惑,率五千兵马赶来支援。但张格尔见白山派叛众蜂拥而起,又探悉清朝援军短期内不会到达,便不想与迈买铁里汗分赃,双方关系变得紧张。迈买铁里汗大怒之下,自行攻城欲独吞喀什噶尔,而张格尔则坐视不管。浩罕军队连续四次强攻,损失惨重,尸体堆积如山。迈买铁里汗目睹惨状,痛哭流涕,率残部撤退回浩罕,张格尔趁机劫走了其一千多部众。

喀什噶尔满城被围长达近七十天,城内粮草殆尽,援军未至。张格尔动员所有叛军力量,对城市实施全面包围。八月二十五日,城池终告失守,参赞大臣庆祥率领军民展开激烈的巷战,最终力竭自刎,壮烈牺牲,一同守城的官员,包括已被革职的札萨克郡王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玉努斯,也都惨遭杀害。和田、英吉沙尔、叶尔羌三城相继陷落。张格尔自封为“赛义德·张格尔·苏丹”,命令拆毁四座满城的城墙、官署和民居,并派手下头目带领俘虏的清兵阎义、巴兰巡视破坏情况后释放他们,让他们前往阿克苏市,告知清朝官员西四城已被摧毁,勿需再派援军。

长龄督师反击张格尔与柯尔坪之战

在占领西部四城之后,张格尔率领约三千余叛军进一步向阿克苏推进,叛军势力直逼阿克苏城外的浑巴什河与托什罕河流域,同时库车市乌什县等地的白山派信徒亦开始蠢蠢欲动。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爱新觉罗·旻宁于七月下旨,任命长龄为扬威将军,杨遇春与武隆阿为钦差大臣参赞明朝军事。到了十月,关内外各路满汉官兵汇聚阿克苏三万多。张格尔则派遣他的亲信头目再次纠集三千多叛军占据柯尔坪,企图以此为屏障,阻挡清军西进的步伐。长龄将军指挥大军对柯尔坪的叛军据点展开了猛烈攻击,并灵活分兵进行包抄截击,最终成功击溃叛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张格尔的多位亲信头目,包括约勒、达什伊瞒、玉努斯、热依木、托胡坦等,均被清军擒获或击杀。

张格尔叛乱遭致命打击,道光帝减免税赋促民生恢复

道光七年(1827)二月,张格尔见清军西进至黄河拐,胁令征发15岁以上维吾尔人,对于不服从的人,就立即处死或杀害。叛军聚集在洋阿尔巴特庄,并趁夜色袭击清军,但被成功击退。随后,清军乘胜追击,大举进攻,消灭了一万多敌人,追杀范围超过三十里,活捉三千多人。张格尔不甘失败,再次在沙布都尔庄集结部队,并在浑水河岸布阵抵抗清军,结果再次被打败,其重要盟友、浩罕头目色提巴尔第也在战斗中被击毙。张格尔被迫退守阿瓦巴特,清军统帅长龄分兵三路进行包抄攻击,俘虏和斩杀敌人超过两万,并打死叛军首领阿瓦子迈玛底那尔巴特阿浑,继续追击逃敌至洋达玛河。到了三月,清军势如破竹,直接攻占喀什噶尔。四月,英吉沙尔和叶尔羌也被相继收复。提督杨芳进一步清剿逃往和阗的数千叛军残余,至此,西部四座城市全部恢复控制。由于这些城市长期被张格尔叛军占据,导致田地房屋遭受严重破坏,爱新觉罗·旻宁下令免除去年及当年应征收的税粮、布匹及贡赋等,旨在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清军智勇追捕,张格尔穷途末路被生擒

张格尔面对清军的逼近感到无法抵抗,于是在三月初一带领几十名亲信逃往境外,隐藏在木吉(费尔干纳地区),并派人向浩罕汗国的迈买铁里求援,但遭到拒绝。之后,他再次潜回境内,在拉克沙地区躲藏。清军参赞大臣杨遇春和提督杨芳率军出关搜捕,在七月初七日于塔里克达巴罕(塔克尔达坂附近)与张格尔残余的两千多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清军击毙和俘虏敌人约一千五百余名,张格尔仅带着一百多人逃脱,开始流亡生涯。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张格尔再次纠集了数百人企图在除夕潜入阿尔图什庄发动叛乱。长龄接到情报后,亲自率领官兵进行围捕。得知消息的黑山派教徒聚集了400多人携带武器试图阻止清军。张格尔在行进途中发现情况不利,急忙转向逃往关外。杨芳指挥军队连夜紧迫不舍,终于在二十九日在关外喀尔铁盖山内追上了他们。经过两次交战,清军重创了敌军。张格尔陷入绝境,与十几个死党弃马逃往山上。总兵胡超率领士兵紧追不舍,张格尔眼看无法逃脱,情急之下拔刀自杀,但被锡伯族马甲(骑兵)讷松阿、舒兴阿等人冲上前夺下刀,将他生擒。与张格尔同行的八名首领也全部被俘。

张格尔终遭极刑示众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1828)五月,张格尔被押解到京城,首先在午门前举行了献俘仪式,之后由王公大臣与刑部共同进行了严格的审讯,最终他被处以凌迟并枭首示众的极刑。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张格尔自幼接受极端主义教育,什么痛恨满汉、痛恨中国、分裂新疆,和今天恐怖分子培养路数如出一辙。(浩然文史 评)

张格尔是一个引狼入室的卖国贼。(吕一燃 评)

张格尔残害生灵,淫虐妇女,搜索财物,其暴虐甚于前和卓千倍万倍。(《简明清史》 评)

人物影响

清平张格尔叛乱首先打破了新疆长达60多年的稳定局面,自此,和卓之乱滥筋,动乱接踵而来。其次,天山以南尤其是喀什噶尔等西四城的社会经济遭受到接连不断的摧残。再者,张格尔之乱不断损耗了清朝的国力。清朝自道光以来,内忧外患,国力已远不如康乾盛世。

争议事件

英国协助张格尔袭扰南疆之论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把张格尔事件与英国侵华联系起来,认为英国为张格尔入侵新疆南部提供了人力和物力支持。虽然中国学者潘志平和英国学者纽碧(LauraJ.Newby)在各自的著作中均详细讨论了清平张格尔叛乱浩罕汗国利用其向清廷施压的来龙去脉,但他们都未明确指出英国是否为张格尔提供了援助。

参考资料

..2024-05-28

张格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28

道光帝真那么不堪吗?平定新疆分裂势力,吓得英国险些不敢开战.腾讯网.2024-05-28

..2024-05-28

李尚英:平定张格尔叛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24-05-28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