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常年期是基督教礼仪年历中最长的节期,尤其在拉丁礼天主教会的礼仪年中被称为普通礼仪期间。这一术语也被其他西方基督教宗派所采用。其名称源自拉丁语"Tempus per annum",意为"整年度",对应的英文词汇为"Ordinary 时间"。
时间阶段
自1970年起,天主教使用的拉丁礼礼仪形式规定了常年期的时间范围。前段始于主受洗日,止于圣灰礼仪(大斋首日),而后段则从圣神降临节(圣灵降临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开始,直至将临期第一主日(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日)结束。
计算单位与周期
常年期以周为计算单位,其中一些主日也是教会的重要节日或庆祝日,如雅威圣三节(圣三一主日)和基督普世君王节。整个周期通常持续34周,每个主日被命名为"常年期第○○主日"。然而,由于每年圣诞节和复活节日期的变化,偶尔会出现缩短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常年期第34主日(即基督普世君王节)始终是常年期的最后一个主日,且固定在圣诞节前的第五个星期日。在礼仪上,常年的代表色通常是绿色。
不同宗派的称呼
不同宗派对于常年期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圣公宗和信义宗分别称前段为"显现期"(Epiphany season)和后段为"圣灵降临期"(Season after Pentecost)。相比之下,东正教并没有设立常年期的概念,而是通过日期对主日进行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