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埭头村

头村是福建漳州漳浦县深土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深土镇南部海滨平原地带,东邻深土村,西北邻埭厝村,南邻塔底村,西南邻竹屿盐场。有乡村公路北通省道漳云线山边站,南通塔底村及竹屿盐场的雄村。

历史沿革

埭头镇民国时期为属于金塘乡的埭头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九区深土乡所辖。公社化时成立属于深土公社的埭头大队,今为深土镇埭头村。埭头村辖埭头、林蒲、新墟、后埭4社(自然村),现共有647户,2419人,其中博士生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3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

人口民族

埭头社为黄姓聚居地,其祖为南宋在广东崖山败亡之际护从闽冲郡王赵若和逃到港尾浦西的侍臣黄材之后裔,现共有278户,1061人。林蒲、新墟二社有黄、李、陈等姓杂居,黄姓源自埭头社,现共有32户,119人;李姓源自车社,现共有6户,19人;陈姓源自塘头社,现共有48户,170人。后埭社有张、郑、魏、林、高等姓杂居,主要姓氏张,其祖源自绥安镇溪南中营社,为陈元光部将张伯纪后裔,现张姓有157户,589人;郑姓61户,240人;魏姓源自赤湖镇后魏村,现有60户,202人;林姓4户,12人;高姓源自古雌黄,换社迁此,现有1户,7人。

经济

全村有耕地1383亩,其中水田729亩,农地654亩,荒山地220亩,滩涂934亩,其中围垦养殖700亩,原滩养殖234亩。水田主要种稻,靠眉力水库以渠道和江左干渠供水灌溉,部分农地以挖井用地下水灌溉。山坡地大都种植龙眼、荔枝、桃、李等果树,农地早季种薯类、豆类、花生,晚季栽种花菜、双环45为主,粮食作物产量20吨/年,水果产量8吨/年。埭头社前有埭,其中400亩早先已为鱼虾养殖池;上半部300亩曾为稻田,产量较低,已改建为鱼虾池。现全村有鱼虾养殖户80多户,水产品产量15吨/年。全村有800多人外出务工,男性主要做打石工、雕刻工、泥水匠,也有受雇为渔工的;女性主要做裁缝、雨伞。

2011年底,全村车辆有417辆,其中营运客货车6辆,农用车5辆,小轿车19辆,摩托车387辆。饮用自来水户占98%。1985年架通输电线路,现电视有593台,普及率达95%;电冰箱有199台;家家都有电话机、手机等通讯工具。

社会

基本设施

村内有医疗所,3名乡医。

1985年修建尚德堂,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聂氏宗祠后面篮球场和健身活动场所。

文化

文物古迹

埭头黄氏家庙一座,去年有重新修建。

村口原有石佛一尊,石狮一只,1995年被盗,现已追回。

村头有古榕树2株,保护完好。

风俗

埭头社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在黄氏大宗祠做丁棹,凡属已婚男性都要在此-。

埭头社、新墟社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庆祝真武大帝寿诞。

后埭社每年农历八月三十至重阳节庆祝九皇大帝斗姆元君星君寿诞。

代表人物

黄建坝,漳州第二职业学校副校长。

黄共产,厦门第三医院检验科主任。

本科及以上学历名单

张育全,贵林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陈玉宝,南京华东水利学院

张碧志,湖南法律学院

黄文川,中央党校

黄文宝,河南政法学院

黄文强,江苏行政学院

魏展华,福州大学

黄卫江,厦门大学

曾雪莹,福建经济学院

张秀华,福建农林学院

黄宝玉,福建建筑学校

黄燕红,闽江学院

黄鑫政,贵州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黄毅鹏,福建工程学院

张云龙,福州建筑学院

历任领导

设公社时期:

书记:林董成(1961年至1963年)黄进芳(1963年至1980年)

乡长:黄进芳(1961年至1963年)张福居(1963年至1978年)张来荣(1978年至1980年)

社乡(镇)时期:

书记:张来荣(1980年至2001年)黄耀仔(2001年至2012年)陈满海(2012年7月)

主任:黄万龙(1980年至1984年)黄春义(1984年至1987年)黄跃民(1987年至2001年)陈玉祥(2001年至2010年)黄国文(2010年至2012年)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