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底村是漳浦县深土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深土镇南部海积平原地带。塔底原为塔口社,以在一座佛塔的前面得名,后塔废,村庄发展到塔的遗址上,故名塔底。民国时期属金塘乡深土保所辖。新中国初期为第九区(深土区)深土乡所辖,1958年9月起属深土公社深土大队所辖,1961年7月从深土大队分出成立塔底大队,1984年9月改为塔底村,辖塔底、打铁港2社(自然村),现共有340户,1600人。塔底村以魏姓聚居地而闻名,建有祖祠“钜鹿堂”。打铁港原名泊美港,据传,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从外地来一个铁匠在此打铁,后来他儿子高中进士,泊美港改称打铁港。
基本概况
塔底村位于深土镇南部海积平原地带,东邻深土村,北邻埭头村,东南邻大店村,西南与竹屿盐场交界。塔 底原为塔口社,以在一座佛塔的前面得名,后塔坍废,村庄发展到塔的遗址上,故名塔底。民国时期属金塘乡深土保所辖。新中国初期为第九区(深土区)深土乡所辖,1958年9月起属深土公社深土大队所辖,1961年7月从深土大队分出成立塔底大队,1984年9月改为塔底村,辖塔底、打铁港2社(自然村),现共有340户,1600人。打铁港原名泊美港,据传,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从外地来一个铁匠在此打铁,后来他儿子高中进士,泊美港改称打铁港。塔底原为洪姓聚居地,清乾隆,一个赤湖后魏人来为上门女婿,传下魏姓后裔,后来洪姓逐渐式微,魏姓逐渐繁盛,以至塔底(包括打铁港)成为魏姓聚居地,建有祖祠“钜鹿堂”。
经济状况
全村耕地877亩,其中水田338亩,农地539亩。从前缺乏淡水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开渠道引江水至塔底灌溉水田,并用于蔬菜的浇灌。有的菜地靠打机井灌溉。主要农作物番薯和水稻及花菜、包菜、芥菜、萝卜、石刁柏等蔬菜。蔬菜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每年每户收益5000元左右。村里有一支蔬菜购销队伍。原有村办盐埕,产量不高,已废坎改建为鱼虾养殖池150亩。村里雕刻匠20多人,常年在外工作,每人每月收入在2至3千元之间。有机动车运输户10多户,从业人员20多人。还有在福州市、深圳等地做木工、石板材工及在玩具厂做工者500多人。
基本设施
全村都饮用井水。1981年架通输电线路。现电视机普及率90%,装电话机300多部,普及率80%。村内设有医疗所、老人活动中心。有日常用品店多家。塔底小学建新校舍一座,建筑面积1587平方米,设10班级,学生347人,教师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