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王国
陈留王国(265年—479年),是司马氏政权为安置曹魏末代君主而建立的一个特殊的政治实体,属于逊位诸侯国。
陈留王国,公元266年冬十二月丙寅,魏帝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即宫于邺。又授予陈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317年,西晋灭亡,陈留王国百姓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南北朝时期,受封的陈留王多达15个,由于战乱频繁和权力更迭,受封王爷从曹奂之后到前赵宗室,从前燕太原王之子到北魏宗室,还包括鲜卑族、北齐宗室等。一直到南齐的公元479年,陈留王国才被废除。
历史演变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魏帝曹奂以特殊礼遇加封晋王司马昭,进晋王妃为王后,世子司马炎为太子。同年八月,晋王司马昭去世。次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同年十二月,曹奂正式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此后,曹奂被迁置于金城,封为陈留王,后又改驻安阳市(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保留皇家仪仗。晋朝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曹奂在邺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元皇帝。
311年,匈奴攻克洛阳市,酿成“永嘉之乱”,士族南渡。317年,司马丕司马睿也跑到了江南,在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继位,建立东晋。史称:晋元帝。司马家族不绝,“陈留王”也跟着转移到了江南。
420年,偏安一隅的东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一年,宋武帝开始策划称帝,“陈留王”曹虔嗣与文武百官充当“逼宫团”,让司马德文司马德文退位,搬出皇宫。《晋书》记载:“陈留郡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劝进”。
南北朝时期,受封的陈留王多达15个,由于战乱频繁和权力更迭,受封王爷从曹奂之后到前赵宗室,从前燕太原王之子到北魏宗室,还包括鲜卑族、北齐宗室等。一直到南齐的公元479年,陈留王国才被废除。
著名陈留王
曹奂
曹奂(公元246年—公元302年),原名曹,字景明,三国时期曹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60年—公元265年在位),谥号为元,史家惯称常道乡公。
曹奂是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初封安次区常道乡公。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曹髦曹髦被大将军司马昭的部属成济弑杀,百官商议迎奉曹璜入朝承嗣帝位,并改名曹奂,过继为曹叡曹之子。同年六月,曹奂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景元。曹奂即位后,多次下诏加封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一再辞让。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因灭蜀之功进爵为晋王。
曹虔嗣
曹虔嗣(?-420年),东晋末南北朝刘宋初时期的陈留王,是曹操的后裔,也是晋朝时期曹氏家族的最后一任陈留王。
二年(公元420年),王曹虔嗣等二百七十位官员,一起上表劝宋王登皇帝位。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秋七月己丑,曹虔嗣世。其弟曹虔季袭封陈留王爵位,后来,曹虔季把儿子曹铣过继给曹虔嗣。
世系
其他相关
陈留古郡
陈留郡,春秋时为郑国的留邑,亦是“齐桓公寄孥”的临时首都;后为陈国所并,成为陈国之留邑,故曰“陈留”。战国时陈留属魏国,秦灭魏之战后设置陈留县。汉承秦制,仍置陈留县。刘彻时设陈留郡。晋朝废郡置陈留国。北魏复为郡。隋初废郡改为开封市,后复置陈留县;大业间县废。唐复置陈留县,后该县政区比较稳定。1949年设陈留专区,1952年撤销。1957年,撤陈留县并入开封县。1958年成立五爱公社,1961年改陈留公社,1984年置乡,1986年建镇。陈留郡,自西汉开始,先后做过七百余年的郡国之城,而作为县治更有两千余年之久,可谓是睢水畔的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资料
曹操后人”陈留王”的历史.曹操后人”陈留王”的历史.2025-02-25
陈留:睢水秋波过留邑(上).今日头条.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