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研究(2001-2013)》集结了最近13年来倪德卫、夏含夷、曹书杰、邵东方、刘庞生、何炳棣、张富祥、班大为、郭伟川、马铁浩、李学勤、张健、邱峰等十几位专家对“古本”、“今本”《竹书纪年》研究的重要成果。这28篇重要论文,既注重“温故”也注重“知新”,深入探讨了《竹书纪年》版本的内容及时代背景,系统而全面地从直接史料中搜寻一切相关的证据,对于“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古本”和“今本”的不同思想倾向、《竹书纪年》的史实考证、标点句读以及英译探讨等问题,均提出有力的文献佐证和商意见。尤其注意阐发昔贤所未论及之种种问题,并将结论建立在可供客观检验的历史事实之上,为研究者揭示出一条较为深刻和广阔的思考路径。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研究(2001-2013)》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邵东方,江苏省南通市人。美国夏威夷大学(UHM)历史学博士、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sjsu)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和学士。先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佛光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讲授中国历史、语言、文化和思想史的课程,分别指导各校博士及硕士多人。曾长期担任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斯坦福大学亚洲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暨佛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同时担任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系统咨询理事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湘潭大学荣誉教授、云南省图书馆高级顾问。多年来从事中国思想学术史、西洋古典学、语文学、图书馆及信息学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及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竹书纪年》版本题名之辨析与“今本”真伪之争论(代序)邵东方
晋出公奔卒考——兼论《竹书纪年》的两个本 夏含夷
“古本”《竹书纪年》点校的若干问题——《竹书纪年逐字索引》编者标点《汲冢纪年存真》讹误举例 邵东方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年代的两种途径 倪德卫着 徐凤先译
夏、商、周断代工程定厉王在位三十七年值得商榷——倪德卫先生《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年代的两种途径》一文读后 刘庞生
“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思路质疑——古本《竹书纪年》史料价值的再认识 何炳棣 刘雨
晋晋文公返国涉河时间考——“今本”《竹书纪年》所记“涉自河曲县”辨误 邵东方
《竹书纪年》的整理和整理本——兼论汲冢竹书的不同整理本 夏含夷
“走出疑古”的困惑——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误谈起 张富祥
《古本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 何炳棣
今本《竹书纪年》纂辑考 张富祥
《竹书纪年》和姬宫湦的年代问题 李峰
《竹书纪年》再研究:基于编年史研究西周公国早期年代学之方法的问题 班大为着 徐凤先译
《汲冢竹书纪年》源流考析——兼论北宋有关周公称王之辩论与《今本竹书纪年》 郭伟川
三论《竹书纪年》的错简证据 夏含夷
“今本”《竹书纪年》附注之“寒门”、“塞门”考 邵东方
“今本”《竹书纪年》与中国上古年代研究——《竹书纪年解谜》概观 倪德卫着 蒋重跃译 骆扬校译
《水经注》引《竹书纪年》“同惠王子多父伐克之条考辨 邵东方
“古本”《竹书纪年》校读札记 邵东方
古本今本《竹书纪年》的天象记载和纪年 张健 张培瑜
由清华简《系年》论《纪年》的体例 李学勤
四论《竹书纪年》的错简证据 夏含夷
《竹书纪年》与晋唐间的历史学 邱锋
《竹书纪年》所记録的商年代 张富祥
附録:
二、百年来《竹书纪年》真伪与价值研究述评 程平山
三、邵东方《竹书纪年研究论稿》的学术贡献——兼论其文献研读方法及在当下古史研究中的意义 余君
后记 邵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