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
南梁置桂州,治始安(唐为临桂区,即今桂林市)。隋唐为桂州始安郡。南宋升为静江府。
简介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市、桂州、容州、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省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997年(赵光义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市,西路治所在桂州。
也就是现在的桂林.
史料记载
桂州,始安。中都督府。开元户三万六千二百六十五。乡七十二。元和户八千六百五十。乡三十五。今为桂管经略使理所。
管州十二:桂州,梧州市,贺州市,昭州,象州县,柳州市,严州,融州,龚州,富州,蒙州,思唐州。县四十七。
禹贡荆州之域。汉元鼎六年置零陵郡,今州即零陵郡之始安县也,吴孙皓甘露元年,于此置始安郡,属荆州。晋蜀广州。梁天监六年,立桂州于苍梧县、郁林之境,因桂江以为名,大同市六年移于今理。隋开皇十年置总管府,大业三年罢州为始安郡,武德四年复为桂州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天宝改为始安郡,至德元年改为建陵郡。
州境:东西三百八十一里。南北一百二十八里。
八到:北至上都三千七百五里。北至东都三千四百五十五里。东南至昭州二百三十五里。西南至象州县五百二十里。东北道州四百八十里。西至柳州市五百四十里。南至蒙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融州四百九十里。东南水路至梧州市六百三十里。
管县十:临桂区,全义,灵川县,阳朔镇,永福县,建陵,理定,慕化,永丰县,荔浦市。
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去县十步。杨仆平南越国,出零陵区,下漓江,即谓此也。?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县东北十五里。
全义县,中下。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賨城县之地,武德四年分置临源县,大历三年改全义县。唐大历三年(768年),临源改县名为全义。仍属桂州。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改属溥州。宋乾德初隶属静江府。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取“兴旺安定”之意把县名改称兴安县。故治即今广西兴安县兴安镇。
越城峤,在县北三里。即五岭之最西岭也。
汀水,出县东南八十里阳朔镇山下,经零陵郡西十里。阳朔山,即零陵山也。
其初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湖,日月若出入其中。
故越城,在县西南五十里。吕雉时,遣周灶击南越国,赵佗踞险为城,灶不能逾岭,即此也。
灵川县,中下。西南至州六十里。龙朔二年,分始安县置。东临桂江。
冷山,在县西南一百里。出滑石。
阳朔县,中下。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汉始安县地,隋开皇十年分置阳朔县,取阳朔山为名也。皇朝因之。
漓江,在县西二十里。
永福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里。武德四年,析始安县之永福乡置,因以为名。
白石水,经县东,去县七步。
建陵县,中下。北至州三百四十里。本汉荔浦市地,吴孙氏置建陵县,萧衍立为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仍为建陵县,后因之。
建水县,出县北建山,南流,经县东。
骆驼水,在县西七里。
理定县,中上。东北至州三百里。隋仁寿初分賨城县置兴安县,至德二年改为理定县。
慕化县,中下。东北至州二百五十里。武德四年析始安县置。
常安水,东去县七步。
永丰县,中下。北至州二百一十里。吴甘露元年,析汉荔浦县之永丰乡置,隋开皇十年省入阳朔县,武德四年复置。
荔浦县,中下。北至州二百四十七里。本汉旧县,因荔浦河为名,属苍梧郡。
县南有荔平关,今废。吴属始郡,隋改属桂州。武德四年于此置荔州,贞观十二年州废,县复属桂州。
荔江水,在县南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