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浔基督教堂

南浔基督教堂

南浔区基督教教堂,也称耶稣堂,原名斯乐德堂,坐落在今南西街12号。后因信徒增加又在麻皮兜(原南西街155号)及马家港(原河西46—49号)购置房地产建造分堂。

简介

基督教传入南浔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60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派遣传教士在中国内陆及沿海传教并设立“差会”。1890年基督教苏州市连环添设南浔古镇循环,由衡特立、曹子实两入主理。后即在南浔租房设布道处,兼立医局,传教活动由分散的家庭做礼拜形式转向集中布道。1927年,由美国爱主信徒斯乐德女士捐资3000美金兴建南浔基督教堂。当时教友有180多人,其中经洗礼的教徒60多人。南浔区基督教教堂,也称耶稣堂,原名斯乐德堂,坐落在今南西街12号。后因信徒增加又在麻皮兜(原南西街155号)及马家港(原河西46—49号)购置房地产建造分堂。教堂建后传教活动更加频繁。1927年以南浔古镇为中心设立教区,辖管吴江区震泽镇铜罗镇、铜罗,南浔以西的钟家墩、双林镇,以南的乌镇。第一任教区长是俞志斋牧师,第一任南浔堂主牧师唐沐三,先后来南浔教区任职的有彭茂颀、杨继新、戴仰钦、赵金生、章炳春。先后担任南浔堂牧师的有史子进、蔡设之、陆子章(前后两次)、陈齐育、赵宗福、叶芳、姚敏志(留美神学博士)、夏汝川、章炳春。在南浔区教区全盛时期,曾有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数次派出考察团来南浔,国内知名的基督教宋尚节博士,四次来南浔布道。以美国斯乐德女士、明小姐为首的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在南浔古镇进行布道活动。南浔堂还开展同外地教会的交往,是当时浙北地区基督教活动中心之一。

历史

1949年后,美国监理公会在华机构相继撤销,中国基督教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爱国革新运动(简称“三自爱国”运动),南浔教堂由章炳春牧师主理投入运动。1950年教会停止活动,少数教徒转人家庭祈祷。1958年教堂改为民屋。“文化大革命”中教堂关闭。1978年部分教徒数人集中隐蔽活动。1979年信徒百余人,租赁民房为活动点。1986年落实宗教政策,耶稣堂归还并重修,1987年3月29日,举行复堂礼拜。1987年10月,南浔基督教召开复堂后的第一届信徒代表大会,选举吕海生为主任的南浔基督教管理委员会。1992年10月,南浔堂第二次信徒代表大会,选举曾在浙江神学院深造的青年信徒王金康为堂管会主任。南浔堂坚持爱国爱教,维护团结,保持教会与社会相协调的原则。在开展教务活动的同时,为了教会自养,开办了小型服装厂,又利用教会房产,办起招待所。还牵线搭桥,吸引宗教界的海外同胞来大陆投资开发。据悉南浔堂目前有教徒600多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