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晏昌贵

晏昌贵(1965年出生,湖北省京山市人)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家。1982年,他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86年成为历史地理学专业研究生。1989年,晏昌贵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至1993年,他在湖北大学地理与旅游学系任教。1993年,晏昌贵再次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攻读历史地理博士学位,导师为石泉教授。1996年,他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晏昌贵担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同时在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和简帛数术文献。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9,7——1993,9. 湖北大学旅游学院任教

1991,9——1992,9.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中学任教

1996,9——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任教

2009,8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人

2012,9­——2012,12. 德国埃尔朗根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国际人文研究院访问学人

2013,10——2014,3. 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客员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专业特长为历史人文地理

近期主要从事出土战国秦汉简地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兼及出土战国秦汉数术文献。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论文

1.西周公国胡国地望及其相关问题,《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史》1990年5期。

2.楚灵王迁国移民考,《江汉论坛》1991年3期。

3.蔡国始封地地望辨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3期。

4.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1991年10期

5.史前湖北原始农业开发,《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1年11期。(合2)

6.试论蒲圻赤壁古战场遗址的旅游开发与建设,《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7.淮汝地区是先秦时期文化交流的中心,《华夏考古》1992年2期。

8.秦汉时期湖北农业,《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3期。

9.商周时期的湖北农业,《农业考古》1994年3期。

10.丹江口水库区域古代县城沿革与地望考述,《江汉考古》1996年1期。

11.“景观”与历史地理学,《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地理》1996年2期。(合1)

12.关於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5期。(合2)

13.历史地理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4期。

14.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2期。(合2)

15.“比堂圻”布时代及国别再探讨,《江汉考古》1998年1期。(合1)

16.明清时期丹江口市库区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1期。

17.春秋楚王权与楚国政治地理结构,《江汉论坛》1998年3期。

18.郭店儒家简中的“圣”与“圣人”观念,《江汉考古》2000年3期。

19.历史时期丹江口库区城市发展简论(第二作者),《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6期

20.略论早期中国地理观念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02年2期。(合2)。

21.楚国都城制度初探,《江汉考古》2001年4期。(合1)

22.明清武当山的朝山进香与均州城市发展,《江汉论坛》2002年3期。(合2)

23.楚秦《日书》所见的居住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2期。(合1)

24.九店楚简《日书?相宅篇》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4期(合1);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6期。

25.敦煌市注具历日中的“往亡”,《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 2002年11月。

26.《日书》札记十则,载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304~31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7.简帛《日书》岁篇合证,《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1期。

28.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校释,《长江学术》第五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

29.读马王堆帛书《式法》,《人文论丛》 2003 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

30.《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容成氏》“九州”柬释,《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1期。

31.《容成氏》中的“禹政”,朱渊清主编《上海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

32.秦家嘴卜祭祷简释文辑校,《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3期。

33.天星观卜筮祭祷简释文辑校,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34.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

35.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中的“禹政”,楚文化文化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384-392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36.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

37.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中的“禹政”,楚文化文化会编《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集,384-392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38.竹书《容成氏》九州考略,《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

39.《二年律令·秩律》与汉初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40.简帛《日书》与古代社会生活研究,《光明日报》2006年7月10日。

41.郦道元和他的《水经注》,《光明日报》2006年7月31日。

42.楚简诸司神考,《江汉论坛》2006年第9期。

43.楚简所见神灵杂考,《简帛》第一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4.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与迁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与钟炜合作)。

45.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日书》中的“人字”,《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第33号(2006年12月9日)

46.释“地理”,《九州》第四辑,108-118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

47.黄陂木兰山考论,蒋红瑶主编《木兰文化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与梅莉合作)

48.楚卜筮简所见地祇考,《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49.新蔡葛陵楚卜筮简中的繇辞解析,《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50.新蔡葛陵楚简“上逾取禀”略说,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51.略论睡虎地秦简《日书》对楚《日书》的继承与改造,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52.楚卜筮祭祷简的文本结构与性质,楚文化研究会编《楚文化研究》第七集,岳麓书社,2007年9月,第122-135页。

53.孔家坡汉简《日书·岁》篇五行配音及相关问题,《简帛》第二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54.《豳公》铭文研究二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第83-91页,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

55.楚国都城制度再认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56.孔家坡汉简《日书》的篇题与分篇,《简帛》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57.西周陶所见筮数、图像考释,《周易研究》2009年第2期。

58.新出土文献与大禹治水分州——以《古史辨》为中心的讨论,徐少华主编《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

59.孔家坡汉简《日书》天牢篇笺证,《简帛》第四辑,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60.上博藏战国楚竹书《用曰》篇的编联与注解,《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八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9月。

乙:专著

1.湖北农业开发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合著)

2.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合著)

3.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古代术数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课题

1.楚地出土简帛数术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1JC770007,2002年至2004年。

2.简帛《日书》研究,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BZS002,2005年至2008年。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