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兴起和进步,随着太原理工大学的沿革与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
学院介绍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历史悠久,自1902年建校设立土木工程科,学科和专业的沿革与发展,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院拥有教职员工112名,其中正副教授45名,讲师40名,助教15名;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39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学人员12名。学院的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土木工程入选第一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6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的结构工程实验中心具有国内一流检测设备,是教育部先进实验室;冲击实验中心的设备居亚洲地区领先地位。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3个本科专业。在校博、硕士生及本科生1400余名。
专业设置
学院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3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地下工程4个专业方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带头骨干老师
党委书记介绍
院党委书记白晓红,留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于1993年回国。是山西省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兼职《岩土工程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编委,国际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参加了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修订工作。其科研成果之一的复合地基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节省资金数千万余元。近年来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ISTP收录20余篇,引用7篇次,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原院党委书记
院党委书记范智,多年从事高等院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作风朴实,认真负责。注重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过程中,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品格、言行习惯和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注重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同步提高,鼓励和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的个性化发展,顾全大局,整体把握教师队伍和青年学生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以保证教书育人的大方向。
科研成果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不断优化的学术和人文环境,产生出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学院毕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受省内外经济建设一线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该院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譬如: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用于山西省基础设施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比传统方法节省资金数千万元;三层网架空间结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大距度机库和昆明世博园;抗震减震研究成果应用于应县辽代释迦塔的检测与维护;装饰吸声体的研究成果应用与太原理工大学文体中心成功实现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山西省春节晚会现场直播等。
在教学科研方面,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500项,其中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0余部。在学科建设方面,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分别于1998年、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2006年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分别获批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获批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历史沿革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山西大学西学专斋,当时所设的四个科目中就有土木工程科;1931年扩建成为山西大学土木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土木工程系为全校所设四系之一;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下设工民建、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供热与通风工程、环境与市政工程五个本科专业;1994年,土木工程系下设建
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本科专业;1997年,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成立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系、水利工程系和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组建为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2004年,水利工程系、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分别建院,土木工程系与建筑系组建成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发展前景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面向未来,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全力打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科学教育精品。全院教职工再接再厉,必将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山西省地方经济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百余年来,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少学子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和业界精英。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豪情满怀!建工人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秉承优良传统,紧扣时代脉搏,阔步奔向美好明天。
专业介绍
建筑学专业
培养目标:从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厂房以及公共福利设施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建筑学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主修课程:建筑初步、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素描、水彩、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古建筑测绘、工地实习、专业调研、素描和水彩快速表现、快速设计、水彩渲染、CAD、建筑构造和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就业范围: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建筑设计院、建筑科学研究院或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从事建筑设计、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城市建筑管理工作或就业于房地产行业。
城市规划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及设计部门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区规划与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城市规划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具有艺术、理工、人文相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知识面宽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主修课程: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区规划设计、美术、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发展史等。
就业范围: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城市规划管理、设计、施工等部门从事相应的设计、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可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导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学科之一。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主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砼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桥梁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结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性、实用性高级人才。
就业范围:该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广,毕业后可以进入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开发单位,咨询监理、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设计、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