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峨眉山

峨眉山是位于平谷区境内的山岭,外文名Mount Emei。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因山形似蛾,两谷分向左右如同美女细弯的眉毛,故取“蛾眉”的谐音称“峨嵋山”。峨嵋山长期灌溉用水属于国家二级矿泉水的“灵泉”泉水,峨嵋山盛产各种时令果蔬,其中以大桃最为出名,为平谷区最大最优大桃产地之一。著名景点有灵泉、龙王庙等。

景观介绍

位于平谷区东北部。东南为刘家河,西北连黑枣沟。因村北有峨嵋山而得名。早在唐贞观年间,这里已形成村落。其村名是演变而来的。村北山形似蛾,两谷分向左右如同美女细弯的眉毛,故取“蛾眉”的谐音称“峨嵋山”。山景秀丽,“峨嵋耸翠”曾是清代平谷区八景之一。村子因山而得名。明朝天顺年间,这里曾建有峨嵋山营,建筑石城屯兵,守卫北寨长城口。当时为天津市蓟州的管辖地界,后来,平谷区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为管理方便,平谷人聚居区域定名为西文家庄,峨嵋山营被定为县籍人居住地。四十年代后,这里统称峨嵋山。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化名高峰。

明代峨嵋山营遗址。石城南门上有一块刻有“峨嵋山营”的石刻匾额。刻有镇守将官的名字和石城县的建造年代。匾额现存于区文化文物局院内。村中人畜饮用的水为源于峨嵋山东沟灵泉的矿泉水。在峨嵋山中的灵泉峰下,有一座龙王庙,庙下有一眼泉,就是灵泉的源头。传说,古时候,这里极为干旱,一条白龙马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心生同情,化作一个小伙子来到山边,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嚼着草根润嗓子,便告诉老人,只须拔下他脚前石缝中黄蒿草,就能见到水,老人半信半疑,用手拉住黄蒿草使尽全身力气拔去,蒿草下的泉水喷涌而出,老人惊喜万分,转身想找小伙子,小伙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当地人为了感念小白龙的恩情,就在泉上建了一座龙王庙,以表怀念之情。这眼泉水也就被称为灵泉。

峨嵋山长期灌溉用水属于国家二级矿泉水的“灵泉”泉水,泉水富含元素以及其他自然矿物质,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水质甘、冽、清、凉,长古流淌。村民长期饮用,村中出现多位百岁老人也说明“灵泉”的保健功效名不虚传。峨嵋山村,被评为长寿村。

峨嵋山盛产各种时令果蔬,其中以大桃最为出名,为平谷区最大最优大桃产地之一。桃子素有“寿桃”和“仙桃市”的美称,因其肉质鲜美,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桃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以及有机酸(主要是DL-苹果酸柠檬酸)、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芳香油。每100克鲜桃中所含水分占比88%,蛋白质约有0.7克,碳水化合物11克,热量只有180.0千焦。桃子适宜低钾血症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峨嵋山因水质绝佳,所产桃营养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