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伤寒论证辨

《伤寒论证辨》是清代医家郑重光(字在辛,号素圃老人)编著的医学著作,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内容简介

该书为《郑素圃医书五种》之一,共三卷,详细辨析了伤寒的传变、阴阳寒热虚实、表热里寒、里热表寒等症状,并收录了妇人、产后、妊娠伤寒和风温、冬温等病症。书中上中两卷汇证标目,就证分经,每一条目下或引用张仲景原文,或采晋、唐、宋、元医家注释,或加入显肃皇后自注,论证详尽而辨证清晰;卷下亦有二册,辑汇《伤寒论》诸方,包括治疗伤寒的二十六首《金匮玉函要略方》方及后世诸方,便于按证检索。此书原版存世稀少,是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郑重光(1638~1716),清代医家,字在辛,号素圃,晚号完夫,歙县人。康熙元年(1662年)因父亲病重,久侍汤药,自亦患病,苦于当时医术不精,遂博览医书,精研医理,终以医名世五十年。临证详密周慎,于伤寒温病尤多心得。擅长张仲景之法,曾取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删其繁复,参以喻嘉言张石顽程郊倩三家之说,附益己意,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复撰《伤寒论证辨》三卷(1711年),就证分经,病情详于各证之内。又参校柯韵伯《伤寒论翼》两卷。注释吴有性《温疫论》,并补入己见,撰成《温疫论补注》两卷(1710年),于温疫证治,续有发挥。又集平生医案为《素圃医案》四卷(1707年)。后世将以上五书合刊为《郑素圃医书五种》行世。又曾重刊先世之作《集验简便诸方》。

流传版本

现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扬州市至力堂藏版本,并见于《郑素圃医书五种》。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