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Shilin Yi Autonomous County),简称石林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下辖自治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毗邻,东北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相邻,西与昆明市宜良县相连,县域面积171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石林县常住人口23.85万人。
石林县地处云贵高原,境内溶洞广布,属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和生活。夏商属梁州域。春秋、战国属楚国。晋属建宁郡。秦朝至清代后先后置陇堤、泉麻县、路甸、落蒙万户府、路南州。1913年,路南州降为县,属滇中道,废道后属云南省政府。1950年,成立路南县,隶属宜良专区。后几经行政变更,1984年划归昆明市后,1998年正式更名建立石林彝族自治县至今。截至2023年,石林县下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鹿阜街道石林大道与桃园路交叉口。
石林县地处滇中城市群的交汇面,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地区及滇东、滇东南3地州18县进入昆明和滇中的要冲,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中国的重要通道,昆石高速公路、南昆铁路、云桂高铁穿境而过,境内建有石林西站。石林县林彝族自治县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并形成了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烟叶加工、旅游商品加工、新能源、建材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23年,石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1︰12.4︰63.5。
石林县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阿诗玛、彝族大三弦舞、撒尼挑花、摔跤(彝族摔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石林文庙、贪官许良安遗臭碑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林县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有石林杏林大观园景区、乃古石林景区、石林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其中石林风景名胜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录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名称
石林县以彝族撒尼语地名“路甸”直译汉语意译为“石林”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石林县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和生活,境内曾发现旧石器遗址。据历史记载,石林县在夏商时属梁所属,春秋战国时期才属楚国。
秦朝至南北朝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中央王朝首次在石林境内设谈稿县,属牂柯郡。
晋朝、东晋时仍设童读稿县,隶益州郡。南梁陈祯明三年(589年)为爨部地。
隋唐至宋元
唐初,以落蒙部落为基础,设陇堤、泉麻二县,隶南宁州。开元元年(713年)彝名路甸。天宝为黑彝落蒙部所握,筑撤吕域,为县城襄阜镇建城之始,落蒙,初为部族首领之名,后以人名为部名。彝语"落"意为虎,"蒙"为强悍威猛之意"落蒙"就是最大的老虎。
大理国前期,设路旬,隶属善揭府。后期为落蒙部,三十七部之一。宋开宝四年(971年)与大理段氏会盟于石城。南宋宝佑五年(1255年)设落蒙万户府,辖落温、师宗、弥勒佛等部。
孛儿只斤·蒙哥六年(1256年),设落蒙万户府,隶属中路恙管府。至元七年(1270年)并落蒙部、罗家部、未迷部三万户为中路,落蒙为中路总管府治所。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落蒙万户府为路离州,辖弥沙、昌市二县,隶震澄江路,元政府派普鲁海牙为路南世袭军事苔领,率兵镇守。至完二十四年(1287年)将弥沙县并入邑市县,仍为路南州。
明清时期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路南州随澄江路达鲁花赤降明,仍设路南州,秦普被任命为世袭土知州,辖邑市县,隶属澄江府。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前卫屯军,路南境内置3屯。成化十三年(1477年),女土司元真病故,都御史(云南巡抚)派流官知州李升管事,完成了“改土设流”的重大变革。汉族居民大量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开荒种地,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裁撤邑市县入路南州,仍隶澄江府。
清沿袭明制,设路南州隶澄江府。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将境内保留的明代沐氏勋庄所属田地、山林折价变卖,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石林境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采铜业迅速兴起,乾隆至嘉庆年间石林有矿场42家之多,其中仅茂卜厂、凤凰坡、大兴场等3个矿场,每年产铜13万斤,约占全省的1/1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内政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彝、汉各族人民的起义,全县人口减少半数以上,跌落到“穷州”行列。咸丰七年(1857年)3月28日,赵发等农民起义首领,率领彝族、汉族、回族农民在风口坡宣布起义。咸丰八年(1858年)12月12日,农民起义军攻占县城,后被清政府镇压,起义失败。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改路南州为路南县,隶属滇中道,废道后直隶属于云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云南大学附属中学迁移到石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3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成立路南县人民解放委员会;同年7月12日在大北山村成立路南县临时人民政府,隶属滇桂黔边区弥泸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2日,路南县临时人民政府入城接管国民党政权机构—路南县政府。1950年5月6日,成立路南县人民政府,隶属宜良专区。1954年,宜良专区撤销,属曲靖专区。
1956年12月31日,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1958年11月,撤销路南彝族自治县建制,并入宜良县。1964年2月,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建制,仍属曲靖地区。1984年1月,划归昆明市管辖。
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县,仍属于昆明市。同年12月8日,路南彝族自治县正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2011年2月,昆明石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管委会成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之间,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毗邻,东北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相邻,西与昆明市宜良县相连,县境东西最宽57.3千米,南北最长58.8千米,县域面积1719平方千米,距省会昆明市78.07千米。
气候
石林县属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夏季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湾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每年5月下旬至11月期间湿热多雨,年降雨量集中程度高;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寒冷气流控制,枯季干燥少雨,光照少、气温低、风速加大、蒸发量增大。
该县年均日照市2171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最高气温32.7℃,极端最低气温-8.9℃;年均降水量934.2毫米,每年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3.8%,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6.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均蒸发量1918.3毫米。
地质
石林县处于杨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之交接部位偏杨子准地台一侧,地台基底岩系为昆阳群黑山头组,属较典型的类复理石建造。晋宁运动以后,从早震旦世开始进入地台发展阶段。晚震旦世早期,全球性冰川作用波及本地区,澄江运动,隆起上升,造成了上下震旦统间的微角度不整合接触。晚震旦世至早中寒武世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主要为浅海相碳酸盐,砂泥质和含磷建造。早加里东运动使本区自中寒武世上升隆起,至中志留世方在西部边缘接受沉积。晚加里东运动后,从东到西,自北而南渐次沉降,形成了厚千余米的碳酸盐建造。华力西晚期的断裂活动及抬升运动导致裂隙式玄武岩喷发及其后的滨海沼泽相含煤沉积。
早中三叠世,处于海盆边缘,沉积比较零星。印支燕山运动,使全区褶皱成山。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加剧,在西部边缘岩予脚至山神庙断裂带形成断陷岩溶盆地,充填了早第三纪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建造。在中部石炭系一、二叠纪碳酸盐岩分布区,由于地层平缓、近垂直的张裂隙发育,喀斯特作用造就了天峻石林奇观。
石林县境内的地层,除奥陶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外,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石林县位于杨子地滇东台褶地东之南端,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层比较平缓。以豆黑村断裂为界,中西部主要构造线呈南北到北东向展布;东南部为北东向;中西部主要构造有茂舍祖背斜、路南盆地和西部边缘的北东向断裂;东南部发育北东向断裂及北西向断裂。
地形地貌
石林县地处云南省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岩溶地貌南部,往西为滇中红色高原,往东、往南过南盘江进入滇东南峰丛洼地喀斯特区。县境内地势起伏平缓,自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倾斜。东部圭山海拔2601米为全县最高处,西部巴江河谷大叠水瀑布跌落处海拔1500米为全县最低点,全县平均海拔1730米。全县2/3的地区属喀斯特地貌。
石林县溶蚀洼地、峰林、孤峰、溶丘等溶洞极为发育,为典型的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地貌总体可划分为东、西部山区、中部岩溶区和路南盆地三个单元。东部山区由杨梅山-圭山-当甸山一带分布;西部山区由与宜良县接壤的螺蛳塘-松子园-大哨-铺兵水尾一带分布;根据岩性和岩熔发育不同,中部岩溶区可分为天峻石林原野、垄岗洼地和峰丛洼地三个区。按地表分为地表起伏平缓的岩溶地形带和以东部杨梅山、圭山为中心的山地带。其中出露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灰岩的地层面积14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3%,其次是老三系紫砂岩地层2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5%。
水文水利
水文
石林县有巴江、大可河、甸溪河(普拉河)、西河四条主要河流,属珠江水系;有月湖、长湖、螺蛳塘等83个天然湖泊及大小龙潭泉眼54个,暗河9条,巴江和甸溪河(普拉河)均为南盘江一级支流,老木凹河、芭茅河、西街口河、大哨桃树凹河及水尾河等小支流分别通过陆良、宜良及弥勒市境后再汇入南盘江。
巴江属南盘江流域一级支流,发源于流域北部石林片区北大村山头上对角山山神庙峰,河源高程2096.6米,全长72.6千米,流域面积1008平方千米,其中石林县境内河长48.2千米,流域面积726.6平方千米,河道比降为10.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79万立方米。巴江上游河道弯曲狭窄,中游为巴江盆地,下游河谷窄深流急,形成落差87.8米大叠水瀑布。巴江有9条主要支流,其中7条在石林县境内,2条在宜良县境内。石林县境内7条主要支流分别为:黑龙潭河、西河、几湾河、者乌龙河、马料河、大可河、清水河。
普拉河为南盘江流域左岸一级支流甸溪河上游右侧支流,流域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湖盆区,多溶蚀洼地。普拉河发源于曲靖市陆良县新眉毛山,上游称汪家河,向西南流经石林县水补衣村委会后,成为石林县与泸西县的界河,继续向南流经矣维哨村后正式进入石林县境内,始称普拉河,继续向西南流经法块及普拉河村委会后,成为石林与泸西县的界河,最后从石林尾乍黑村村委会左溪村流入石林、泸西和弥勒三县交汇处的雨补水库,于弥勒市北郊汇入甸溪河。普拉河石林县境内径流面积699.1平方千米,石林县境内河长28.0千米,河道比降16.9‰,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264万立方米。
月湖是石林县内最大的湖泊,面积3平方千米,属天然岩溶湖泊,位于北大村乡和西街口乡的交界处,因形似弯月而得名, 湖岸长6千米,最宽1.5千米,最深18米,径流面积21平方千米,容量为1000万立方米。
长湖位于维则村东北部,属滇东湖泊淡水湖之一,因湖形狭长而得名。海拔1907米,周长5.5千米,宽300米,最深处24米,可蓄水181万立方米,四周植被茂密,湖东的圆湖,湖水源由地下水补给,自古不涸。
水利
截至2019年末,石林县己建成黑龙潭水库、月湖水库2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82座,小塘坝217座;己建引水工程11处,其中引用流量在0.3立方米/秒以上引水工程8处;己建取水泵站411处,装机容量23370千瓦,其中河湖取水泵站111个;己建水井工程8眼,装机容量170千瓦;利用出露泉水19眼,年可供水量286万立方米;己建水窑共计19340个,总蓄水量29万立方米;石林县全县总供水能力10559万立方米。
土壤
石林县共有5个土类,8个亚类、13个土属、48个土种,总面积为2587500亩。土类有黄棕壤、红壤,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其中红壤的面积最大,为2070507亩,占总面积的80.02%。黄棕壤分为2个属,属县内海拔2200米以上的中山顶部冷凉地区的非耕作土壤。红壤分1个亚类、5个土属、21个土种,有石灰岩和酸性母岩红壤等。紫色土分2个亚类、2个土属、3个土种,是紫色岩石上风化发育的一种岩性土,占总土地面积的11.7%,分布零星,除维则乡外均有分布。冲积土分亚类和土属各1个,土种2个,系沿河流两岸经洪水冲积淤塞而成的土壤,占总土地面积的1.14%。水稻土分3个亚类、3个土属、22个土种,属平坝冲积湖积母质或较平整的梯田,经长期耕作熟化的土壤,总面积14718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69%,占耕作地面积的27.08%。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石林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石林县主要土地类型为林地,有耕地56672.00公顷,主要分布在石林街道、西街口镇、圭山镇;园地9293.91公顷,主要分布在鹿阜街道、石林街道、板桥街道;林地75795.83公顷,主要分布在圭山镇、长湖镇、西街口镇;草地2022.94公顷,主要分布在西街口镇、石林街道;湿地2.16公顷,分布在石林街道、大可乡;交通运输用地3889.81公顷,分布在鹿阜街道、石林街道、圭山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24.12公顷,分布在石林街道、西街口镇、鹿阜街道;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880.92公顷,分布在石林街道、鹿阜街道、西街口镇;其他土地10688.60公顷,分布在石林街道、鹿阜街道、板桥街道、西街口镇、大可乡。
矿产资源
石林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地热、铁、铅、锌、饰面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砖瓦用黏土、磷矿等17种。共发现矿产地47处,其中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16处、小矿25处。纳入储量统计库管理的有9个矿种共计12处矿产地。磷矿分布在县域西部大可乡—石林街道;铅、锌矿集中分布在石林街道中北部;煤矿则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圭山乡;铁矿集中分布在石林街道、西街口镇;饰面用灰岩矿集中分布在石林街道、西街口镇;石英砂、建筑用砂则集中在石林街道北部。除铅锌矿共生在一起并伴生部分有益组分外,其它矿产均为单一矿种,而且伴生有益组分甚微。建筑石料资源丰富大理岩矿不但储量极为丰富,而且品种多样,质量良好。灰岩矿储量巨大,且品质较好。
水资源
石林县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深268.9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量30883万立方米,径流系数0.29,产流模数26.53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地下水资源量16274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406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41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1738立方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石林县森林覆盖率为43.36%,林木绿化率为46.53%,活立木总蓄积232.00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76.92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32.89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39.97万亩,市级公益林面积4.06万亩。境内自然植被分3种:以乔木为主的森林,灌木林,草本植物构成的草被。类型有5种: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滇石栎、元江栲灌丛,松栎混交林,云南松针叶林,云南松针叶林类型区荒山草坡、稀树灌木尖型亚区。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石林县境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有中国苦苣苔科特有单属植物弥勒苣苔。2022年,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巡山护林中偶然发现100余株国家近危级珍稀植物水晶兰。境内的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126科104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种;被子植物门123科1035种。截至2023年,石林县共有古树名木17836株,其中国家一级25株、国家二级111株、国家三级17700株。
动物
石林县境内分布的陆生脊椎动物180多种,其中兽类42种、鸟类80多种、爬行纲30多种、两栖纲1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野猪、豪猪、鳞甲目、云南兔、赤腹松鼠、白腹锦鸡、王锦蛇、白链蛇、蛙等。境内的石林盲高原鳅为石林地区特有种,属于中国特有珍稀鱼类物种,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钳嘴鹳、灰林鸮,石林龙晖野生动物科研中心是全亚洲最大的白犀养殖基地。
自然保护地
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石林县圭山镇境内,距县城45千米,距昆明市110千米,南北长14千米,东西宽10千米,总面积3206公顷,于2000年12月28日成立,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0%,受垂直高差巨大的影响,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着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和灌丛,珍贵植物及天然药草遍及圭山每个角落,共有种子植物126科1041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4种,特有的物种5种,其中弥勒苣苔已被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方案。
自然灾害
石林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等。旱灾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2~5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7月~2012年5月,农作物受灾18.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8.7%,34个村委会71个自然村8427户3.2万人、1.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3562万元。洪灾年均发生5次,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3年9月17日,24小降雨量达114.6毫米,21个办事处、68个自然村受灾,烤烟受灾1740亩、蚕豆受灾1200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石林县下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鹿阜街道石林大道与桃园路交叉口。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石林县户籍总人口256029人。按性别分,男性128402人,女性127627人,男女比例为1.01:1;按户籍性质分,城镇人口115800人,乡村人口140229人,户籍城镇人口比重为45.23%。出生人口1988人,死亡人口18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1‰。年末常住人口23.85万人,比上年减少0.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79‰,死亡率为10.05‰,自然增长率为-1.26‰。从年龄结构看,0—15岁4.08万人、16—59岁15.28万人、60岁及以上4.4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3.40万人。城镇化率47.30%。
民族
截至2023年,石林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4545人,占总人口的36.93%;彝族人口90329人,占总人口的35.28%。
石林县境内彝族分有撒尼、黑彝、白彝、彝亲、阿细、阿彝子等多个支系,各支系的语言风俗习惯不尽相同,撒尼主要集中于海邑、维则、路美邑、青山口、海宜、雨胜村等地,黑彝主要分布在亩竹箐乡的亩竹箐红路口、格渣、十字场和西街口乡威黑老寨等地,白彝主要分布路美邑、干龙潭、岩子脚等村,彝亲主要分布在圭山雨美堵村,阿细主要分布于板桥乡下冒水洞村,阿彝子主要分布于北大村乡、板桥乡。
苗族主要分布在北大村乡大塘子、圭山乡糯斗村和大可乡树密寨等地。壮族主要集中在路美邑乡小滑坡,鹿阜镇、大可、圭山等乡镇有散居。
语言
石林县境内主语言为汉语石林方言、彝语。
石林方言属汉语北部方言西南官话云南方言滇中方言,县内各地的汉语基本一致,分为县城话、北大村话、大可话和圭山话,大可话与北大村话除少数韵母和声调的细微差异,其余基本相同,大可话与县城话相比,无Z声母,县城话部分字分尖团,而大可话不分。杂居在彝族地区的汉族,由于长期与彝族生活在一起,其讲话与彝族讲汉话基本相同,因此称为圭山话,与泸西县接壤的普拉河,海纳村的部分汉族受泸西汉族语言的影响,与县城话有区别;居住在县东北的西街口乡和圭山乡的部分汉族,长期与陆良县汉族交往,都操陆良话。石林方言声母有24个。韵母32个,调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型为半高平、中降、高降、降升,地域词语比较普遍,语序和句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也有稍微差异。
石林县境内彝语分为撒尼彝语、黑彝语、白彝语、阿细语等。
撒尼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东南部方言撒尼土语,撒尼彝语的音节结构一般由辅音,元音和声调组成。辅音有40个,分为唇齿音、舌尖音、舌尖中音、舌面后音和小舌音;元音有24个,分为单元音和复元音;声调有5个,即高平调、次高平调、中平调、低平调和降调。
黑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东部方言黑彝土语。与撒尼彝语相比较,黑彝语有双吐气清塞鼻音、舌尖后、吐气浊塞鼻音,舌尖前吐气浊塞擦鼻音、舌尖后吐气清塞擦鼻音,爵尖后吐气浊塞鼻音、舌根吐气浊塞鼻音和喉吐气清塞音共8个辅音,而撒尼语中没有这些辅音;撒尼语中有小舌不吐气清塞音、小舌吐气清塞音、舌边不吐气清塞擦啻和舌边吐气浊塞擦音共4个辅音,而黑彝语中没有这些辅音。黑彝语有声母45个,韵母有21个,声调有高平调、中甲调、低平调和降低调共4个调。黑彝族能讲本民族语、撒尼彝语和汉语,但没有自已的文字。
白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东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葛泼土语。白彝语言处于失传状态,全用汉语通话,居于小河新村的白彝与阿细杂居,故能操阿细上语。白彝语法结构与撒尼彝语相同。
阿细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东南部方言阿细土语。细语有35个辅音、15个元音、4个声调,阿细语与撒尼语比较,阿细语有舌尖后不吐气清塞音,舌尖后吐气清塞音、舌尖后不吐气浊塞音和喉不吐气清塞音共4辅音,而撒尼语有小舌不吐气清塞音、小舌吐气清塞音、喉壁清擦音,舌边不吐气清塞擦音和舌边吐气浊塞擦音共5个辅音。
宗教
佛教于明朝传入石林县。石林县有4所正式批准开放的寺院,即圭山寺、狮子山寺妙光寺、仙花寺、石峰寺。神职人员7名(比丘2名、比丘尼5人),居士500人,信教群众约1600人。佛教有多种教派,节日也多种多样,各地各教派也不统一,石林佛教不强调何宗何派。主要佛事活动有上巳节及佛像开光仪式。
天主教是1887年由法国神父保禄.维亚尔为首传入而发展起来的。石林县共批准开放路美邑天主教堂和海邑天主教堂两处,批准开放维则村天主教固定处所1处。全县有教职人员1名,教堂管理人员13名,教徒1000余人。最主要的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基督教于1925年传入石林县。至2009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的活动场所有石林基督教堂,有教职人员3人、教徒1000余人,最主要的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
石林县原始宗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石林彝族90%以上都信仰原始宗教,其宗教的内容主要由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组成。彝族认为天、地、日、月、山、石、火、林都有神灵,因而对天、地、山、石等自然物进行祭拜。在自然崇拜中以每年举行的密枝节较有特色,祭祀活动以村寨为单位,整个活动历时7天,包括诵经祭祀、游街、打猎等诸多内容。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的神职人员,每个彝族村寨都有1~2名毕摩,在彝族社会中担任着祭师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毕摩有法器和经书,经书从各方面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状况。
经济
综述
石林县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工业形成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烟叶加工、旅游商品加工、新能源、建材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以社会消费和旅游业为主。
2022年,石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45亿元,位居昆明市各县区第10名。2023年,石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46亿元,同比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32.4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亿元,下降5.2%;第三产业增加值85.41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1︰12.4︰63.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2元。
第一产业
石林县有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园区——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形成了粮、烟、果、菜、花、畜、林等优势产业,建成了亚洲最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全国最多的花卉产业园——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花卉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种植、畜牧业等产业类型完整。
2023年,石林县耕地面积57913.33公顷。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91亿元,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36.12亿元;林业产值4.23亿元,畜牧业产值15.69亿元,渔业产值0.46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41亿元。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1761.8公顷,粮食总产量14.87万吨。香瓜茄种植面积9627.6公顷,产量18.12万吨。烤烟种植面积8259.4公顷,收购总值6.27亿元。
2023年,石林县猪出栏27.79万头,牛出栏1.59万头,羊出栏10.63万只,肉类总产量7.05万吨,禽蛋产量0.2万吨,鲜奶产量5.04万吨。
第二产业
石林县形成以生物医药、非烟轻工、新型建材加工、食品加工、大健康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工业形成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烟叶加工、旅游商品加工、新能源、建材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有华能石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中种集团云南种业有限公司、龙源石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有省级工业园区—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绿色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先进制造新型建材等生态工业。2023年,石林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3.26亿元。
第三产业
石林县第三产业以社会消费和旅游业为主。2023年,石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6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17.5万元人民币。
石林县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3年,石林县申报首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3个,矣美堵村、大糯黑村、五棵树村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举办中国石林第二届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石林景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绿美景区标杆典型”,入选“长江世界遗产之旅”“长江瑰丽地貌之旅”国家级旅游线路。全年石林县接待国内外游客889.6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5.51亿元。石林景区接待游客334.61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31.79万人次,国外游客2.8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33亿元。
社会
教育
截至2023年,石林县公办在职教职工2913人,幼儿园教职工555人,小学教职工1045人,初中教职工747人,普高教职工382人,职高教职工68人,体育服务中心职工10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3所,其中公办80所,民办13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10所,营利性2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占比达到了94.29%。全县共有小学71所,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7%,实现脱贫户子女无辍学和义务教育学生辍学“动态归零”。共有初中6所,其中直属学校4所,乡镇中学2所,共有普高3所,在校生7033人,职高1所。改扩建幼儿园项目27个,县一幼晋升一级三等幼儿园,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63.36%。
石林县第一中学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中,位于石林县城古文庙建筑群内,源自明朝成化、嘉靖年间相继开办的“社学”和“黉学”,校园占地161.69亩,有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3053人,教职工222人,专职教师211人,高级教师77人,一级教师53人,二级教师81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昆明市文明校园”,获“云南省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石林县共有卫生机构186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0个、村卫生室97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22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8人、注册护士1073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823张。年内挂牌成立石林县疾病预防控制局,鹿阜卫生院完成搬迁,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审,县人民医院通过省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创建工作验收。
科技
2023年,石林县7家企业填报研发投入1200余万元。2022年石林县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438.4万元,6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石林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4家企业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企业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文化
截至2022年11月,石林县完成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93个,实现行政村(社区)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建成93个农家书屋、9个卫星数字书屋、11个农网培训学校,建立1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个乡镇和74个共享工程服务点,建成9个文化惠民示范村(其中省级4个、县级5个)。
体育
2023年,石林县民族体育场、石林体育馆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2023年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射箭项目预赛在石林县民族体育场和石林外景举行;全国石林原野射箭比赛暨第五届昆明·石林原野射箭公开赛在石林风景区举行,举办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石林县共组织了153名运动员参加了12个竞赛项目及所有表演项目的比赛,以136个奖牌荣获奖牌总数第一,其中获一等奖46个、二等奖56个、三等奖34个,以946分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年石林县运动员在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2枚,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31枚。
人居环境
2023年,石林县空气优良率95.89%,PM10浓度38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22微克/立方米,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新增城市绿地5.35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40.31%,绿化覆盖率41.32%,建有公园绿地21个,人均公园面积14.89平方米。建设提升游园7个,改造提升步行绿道5千米,新建14个口袋公园,实施37.82千米绿美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义务植树77万株,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95.66%。建成乡镇(街道)生活垃圾中转站8座,设施覆盖率100%,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全县森林覆盖率34.56%。
社会保障
2023年,石林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381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831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045人,工伤保险的职工参保人数38641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57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612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5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98人,农村五保供养299人。全年资助城乡困难群众4134人参加医疗保险,年城镇新增就业180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2人。共有养老机构7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2家。养老床位1587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为78%。
交通
石林县地处滇中城市群的交汇面,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地区及滇东、滇东南3地州18县进入昆明市和滇中的要冲,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中国的重要通道,昆石高速公路、石锁高速、西石高速、宜石高速、石泸高速、九石阿旅游专线与南昆铁路、云桂高铁构成现代交通网络。
公路
截至2018年年末,石林县公路通车里程1253千米,其中国道128千米、省道110千米、县道295千米、乡道501千米、村道192千米、专用公路27千米。2023年,石林县实施37.82千米绿美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千米以上。福州—昆明公路、326线、南昆铁路、昆石高速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西石一级公路、昆河高等级公路过境石林。石林客运站为总站,日均发送104辆客车,日客运量1853人次,年货运吞吐量6113.43万吨。
铁路
石林县境内南昆铁路、云桂高铁过境,分别穿过石林县城南北两端,辖区内有46.7千米的普速铁路和15.3千米的高铁轨道,2条铁路分属昆明铁路公安局开远公安处石林西站派出所、石林站派出所管辖,南昆铁路在境内设有宜奈、西街、茂舍祖、石林、路南五个车站。石林西站是云桂高铁从昆明南站始发后,在昆明的唯一停靠站点,每日客流量可达2000人次,2023年春节期间乘客乘降量就达到3.6万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石林县共有营运公交客运车辆210辆,共运送城际公交客运28万人次、县内公交客运101万人次,城乡公交班线119条,车辆210辆,出租车100辆。
人文
综述
石林县是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叙事长诗《阿诗玛》撒尼语口传文本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电影《阿诗玛》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获得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根据彝族撒尼民歌改编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被定为云南旅游代表歌曲,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主题歌,石林彝族大三弦舞是彝族文化中最富特色的舞蹈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被誉为“云南石林火把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阿诗玛刺绣包曾荣获“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撒尼挑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石林县有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彝族(撒尼)刺绣》《摔跤(彝族摔跤)》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名录;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月湖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阿着底彝族撒尼刺绣之乡、彝族器乐、火草编织技艺、传统美术“面具(狮虎面具)”、传统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十里香茶制作技艺)”、民俗“火把节”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30项、县级78项。
阿诗玛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阿诗玛》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技巧,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其作为叙事诗可讲述也可传唱,唱调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传唱没有固定的场合,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不同场合中传唱、讲述。
彝族三弦舞在彝语中称为“嘎斯比”,意为“欢乐跳”,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故又名“阿细跳月”,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彝族三弦琴舞·阿细跳月集歌、舞、乐于一体,多在祭祀、节日、盛典时表演,可十几或上千人共舞,舞蹈有规范的舞步和套路,主要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舞步有踹脚跳、鹤步单腿跳、弹跳步等,伴奏有特定的民间自制乐器,即大三弦、大中小竹笛、小三弦等,构成了特殊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形式。跳大三弦是撒尼人借鉴“阿细跳乐”发展起来的,表达欢快乐观,热情奔放,自弹自跳的民间传统集体舞蹈。舞步基本步伐是三步一踢脚,按此步伐变化队形,故称“三步乐”。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12月,石林县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2项。
贪官许良安遗臭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林县鹿阜街道南门街168号武庙前殿后墙上,立于1944年1月10日,高1.71米、宽0.73米、厚0.11米,长方形,无碑额,碳酸钙质。碑文阴刻楷书,从右至左直书。中部直书“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11个大字;落款“路南县各机关暨全县民众立”;碑文小楷,题为“遗臭碑简记”,共18行630余字,记录了1943年路南县县长许良安镇压路南中学师生抗日民主爱国运动、贪污公款、残暴乡里的种种罪行。
石林文庙也称路南州文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古建筑(学堂书院),位于石林县鹿阜街道东门社区阿诗玛北路161号。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仅存文昌宫。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州陈先溶恢复重建。路南州文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以前后、左右对称分布,占地面积16762.39平方米,现存大成殿5间、大成门7间、东西两庑各7间、东西两耳各6间、文昌宫3间。大成殿为斗拱抬梁式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盖琉璃瓦,镶铜宝鼎,通阔24.4米,进深12.85米,高13米。
习俗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石林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上,各民族高举熊熊的火把,手拉手、围成圈、跳起舞。
“密枝节”是彝族以独特的方式缅怀和再现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古老社会形态的一种节日。每个村在离寨子不远的地方封一片山凹中的树木为“密枝林”,在林中再选一棵参天古树的“龙树”为密枝林的神性象征。密枝节是纯属男子的节日,不准女性参加。早在节日前就用占卜的方式选举出神职人员,筹备和主持“密枝节”的整个活动。节日活动完全在密枝林中举行。密枝节习惯于每年农历冬月的第一个鼠日到马日,一般过三天至七天。
艺术
舞蹈
石林县境内舞蹈主要有撒尼大鼓舞、霸王鞭舞、钗舞等。
撒尼大鼓舞是清代以前为欢迎凯旋归来的战士而跳的战争舞蹈,后来变为撒尼老人丧葬时跳的祭祀舞蹈。舞蹈者六至八人不限,有的背大鼓、有的执大钹、有的执锣。围成圈打鼓击钹,手舞足蹈,随着鼓钹之声,有节奏地跳,每三步一旋,情调欢快激昂。
霸王鞭舞在撒尼人中比较盛行,舞时以锣鼓作伴奏,舞者一手拿着霸王鞭,一手悼擦通洞钱,随着乐声钉节奏地边舞边击肩、臂、脚、地,动作变化复杂。
音乐
石林县各民族民间使用的乐器,计有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十余种。其中有的乐器各民族通用,有的则只在当地少数民族中使用。吹奏乐器有竹笛、竹口弦、排笙、唢呐、短号、过山号等。竹笛分小竹笛、大竹笛、直笛三种。小竹笛又称金竹笛,以金竹管为材料制成,分高音竹笛和中音竹笛两种。两种竹笛的制式相同,无膜孔,有六个按孔和一个吹孔,仅区别于笛管的粗细和音的高低。小竹笛音色清脆响亮,表现力丰富,常被用作旋律主奏乐器,可独奏也可以与三弦琴、三胡、月琴等乐器合奏。演奏技巧有滑音、剁音、历音、叠音、打音、揉音、吐音等。
大竹笛又称闷笛,是彝族撒尼人独有的民间乐器,用大金竹中最均匀的三节制作,长约1米,全笛只有一个吹孔、六个按孔、一个位于尾部的放音孔。音域与其它曲笛相比较窄,闷笛常被用来表达男女青年谈情说爱,老年人对往事的回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倾诉和牧羊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饮食
石林县各民族居民主食大米,兼食麦类、阳芋,肉食以腊肉为,兼食鸡、羊、鱼肉。石林腊肉是石林县的特色美食,肥肉莹透瘦肉红艳,味道鲜美,炒、蒸、煮、炖均可,炒腊肉、腊肉凉片、腊肉炖红豆等,都是独具特色的石林原生态菜品。
石林汤锅是石林彝族传统节庆、节日庆典、祈福祭祀、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美味佳肴,主要食材为牛肉汤锅以本地土黄牛为主材;羊肉汤锅以圭山黑山羊为主材。宰杀后,用柴火大铁锅熬煮,做成牛(羊)肉汤锅,用芫荽、薄荷、葱、姜、蒜、火烧辣子及盐巴等调料做蘸水,色香味美。
地方特产
截至2023年,石林县有“石林甜柿”“石林圭山山羊”“石林乳饼”“石林人参果”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林乳饼为石林地方土特产品,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用本地圭山山羊、杂交改良奶山羊羊乳酸化而成。
石林县饲养圭山山羊已有千年历史,在本地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培育成为具有对多变气候适应性强,发病少,耐粗饲,能攀食灌木嫩叶、枝芽,既产奶又产肉的云南省优良品种山羊1986年石林圭山山羊被省畜牧局列为地方优良品种保护项目;2006年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获农业部“圭山山羊地理标志”;2011年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羊”之首;2015年获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石林圭山山羊注册商标”;202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再次给予明确圭山山羊是国家品种保护名录。
风景名胜
石林杏林大观园景区
石林杏林大观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石林县台创园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养生养老、休旅游度假以及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于一体,2012年开始投资兴建,有杏林禅寺、樱花峪医药生态公园、石泉村休闲度假木屋酒店、石海温泉、黑石箐景区、《那古木斯》水幕实景剧、国药博览园等景点。
乃古石林景区
乃古石林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即黑松岩景区。因“黑”在当地彝语中称“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位于石林景区北部,距石林景区8千米,面积约30平方千米,是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虽然同属石林洼地的喀斯特类型,但与大小石林典型的剑状喀斯特地貌特征迥然不同,组成乃古石林主体部分的是高大的石柱,整体呈灰黑色。
石林风景名胜区
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境内,距省会昆明78千米,石林收费站出口前行约1千米,景区先后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等荣誉称号,并于2007年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录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景区溶洞面积达1100多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千米,主要景区有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石林风景区为核心景区,由大石林、小石林、万年灵芝、李子园箐、步哨山五个片区组成,大石林、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和万年灵芝五个片区内分布着不规则状的各种石峰。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与石林县正式缔结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友好旗县”。
重要荣誉
2018年10月,石林县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19年1月,石林县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9月,石林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1月,石林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7月,石林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在“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中,石林县排名第87位。9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公示,其中包括石林县。11月,石林县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7月,石林县入选“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9月,石林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2年6月,石林县位居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第80位。
2023年,石林县上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县级城市)、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4年6月,石林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排名第77位。
参考资料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promotes traditional Yi embroidery in Yunnan.新华网.2024-07-18
县情概况.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概况 .昆明市投资促进局.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关于发布实施《石林彝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2021-2025年)》的公告.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昆明市A级旅游景区(2023年8月).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07-18
石林县政务服务中心.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4-07-18
石林“动脉” 一路平安.昆明长安网.2024-07-18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2024-07-18
《昆明年鉴(2023)》.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2024-07-18
石林县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情况.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昔日石漠荒山变“金山” 石林县生态工业蓄势待发.昆明市人民政府.2024-07-18
昆明石林全域旅游提档升级.人民网.2024-07-18
石林风景区.石林旅游网.2024-07-18
昆明市石林县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报告.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 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生物多样性|因为珍稀 所以珍惜.石林融媒微信公众号.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对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7号提案的答复.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警方四举措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开屏新闻.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答复的函.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刘洪建在石林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 以实干实绩推动石林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07-18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到石林县调研人大工作.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4-07-18
土绍芳.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人民日报.2024-07-18
宗教信仰.石林旅游网.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发展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华中师范大学就业网.2024-07-18
石林县医疗机构信息.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 “十四五”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信息.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县养老机构投资指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县养老机构信息表.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十四五”商贸物流发展发展规划.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阿诗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18
文化 |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源于远古的快乐之舞.文旅云南微信公众号.2024-07-18
【我们的节日】2023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圆满举办. 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4-07-18
密枝节.石林旅游网.2024-07-18
风味独特的石林“老腊肉”.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五一玩转石林——石林汤锅的由来及其制作→.石林融媒微信公众号.2024-07-18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12205号提案答复的函.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石林杏林大观园—中医药文化康养小镇.石林杏林大观园.2024-07-18
【纪检人·镜头】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2024-07-18
暑期游玩攻略丨走!去感受石林的自然风光!.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18
到石林 寻芳赏春.昆明市人民政府.2024-07-26
「原创」李埏:“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名家.云南网百家号.2024-07-18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深化友好旗县联盟.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4-07-18
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18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 .2024-07-18
正式公示!石林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石林发布百家号.2024-07-18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24-07-18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0-07-12
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隆重发布-新华网.新华网.2020-08-23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公示 上海5个区入选_新浪上海_新浪网.新浪网.2020-09-16
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的决定.澎湃新闻.2020-11-21
“2021 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榜单出炉,奉节县排第二!这个 夏天,去奉节避暑.今日头条.2021-07-17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2022-02-17
福田区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公布.今日头条.2022-02-17
喜报!楚雄这3地上榜“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啦.今日头条·楚雄发布.2022-06-12
2024年第六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中国网.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