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筚朗叨

筚朗叨

筚朗叨,亦称葫芦丝,是傣、阿昌族、德昂、佤、布朗族云南省少数民族特有的簧管类乐器。傣语称为“筚朗叨”,意为带呀呀葫芦直吹的筚。该乐器以其悠扬婉转的声音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世界民族乐器的瑰宝之一。

历史沿革

筚朗叨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是从葫芦笙发展而来的一种乐器。1964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发现的青铜器物,被认为是筚朗叨最早的音箱实物。傣族人民善于歌舞,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筚朗叨作为一种重要的伴奏乐器,伴随着赞哈的演唱,传递着古老的故事和新时代的美好。

结构特征

筚朗叨由共鸣箱、音管和簧片构成。共鸣箱通常采用完整的苦瓠制作,音管则选用不同粗细的竹管,其中主管设有七个音孔,副管则只有簧片而没有音孔。演奏时,管身竖置,通过手指按压音孔控制发声。由于大小和音管长度的不同,筚朗叨可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类型,各民族使用的筚朗叨也有区别。

分布及用途

筚朗叨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临沧市普洱市等地。在傣族阿昌族布朗族等族群中广受欢迎,尤其在年轻人之间,被视为传达情感的重要工具。除了用于个人娱乐和社交活动,筚朗叨也是许多传统音乐作品的主要演奏乐器。

文化意义

筚朗叨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族群中,筚朗叨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庆祝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筚朗叨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参考资料

双管筚朗叨.汉程网.2024-10-29

乐器的传说:葫芦丝.个人图书馆.2024-10-29

早上好!无忧勐腊欢迎您 | 竹楼村寨的悠悠乐声——葫芦丝.搜狐文化.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