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冯存峰

冯存峰,男,1968年12月出生,拥有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冯存峰于1999年获得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2005年起担任山东大学教授,2007年被选为博士生导师。他曾多次出国交流学习,包括2000年至2000年7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以及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此外,他还曾在2008年3月15日至3月28日短暂访问了法国国家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研究院。

学术贡献

冯存峰的研究领域涵盖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实验等多个方面。他在加速器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参与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实验,专注于top夸克对产生过程自旋关联效应和单top产生的截面测量。在高能宇宙线物理领域,他通过国际合作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实验,致力于研究宇宙线甚高能区的成分分辨以及解释宇宙线膝区结构的形成原因。同时,他也借助太空观测AMS实验探索反物质的存在。在核电子学与粒子物理探测技术方面,冯存峰曾研发ATLAS实验缪子触发探测器窄间隙室(TGC)探测器,并设计了PbWO晶体光产额性质测量系统。他还开发了多种基于USB、CAMAC、VME等接口技术和LibView、VB软件技术的核电子学系统。在计算机网格计算技术领域,他的工作集中在超级计算机集群的构建、作业系统管理和开发,以及LCG(LHC Computer Grid)网格计算站点的建设、性能维护和系统监视工具的研发。

主要论文

冯存峰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

1. 2007年发表在《Astropart. Phys.》上的文章,题为《Moon Shadow by Cosmic Ray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omagnetic Field and Search for Antiprotons at Multi-TeV Energies》,合作完成。

2. 2006年发表在《Astrophys.Space Sci.》的文章,题目为《Underground H₂O Cherenkov muon Detector Array with the Tibet Air Shower Array for Gamma Ray Astronomy in the 100-TeV Region》,合作完成。

3. 2006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题为《Anisotropy and Corotation of Galactic Cosmic Rays》,合作完成。

4. 2006年发表在《Phys. Lett. B》的文章,题目为《Are protons still dominant at the knee of the cosmic-ray 能量 spectrum?》,合作完成。

5. 2006年发表在《Nucl. Instr. Meth. A》的文章,题目为《Layout and performance of RPCs used in the Argo-YBJ experiment.》,合作完成。

6. 2005年发表在《Astrophys.J.》的文章,题目为《Observation of pev gamma rays from the monogem ring with the tibet air shower array》,合作完成。

7. 2005年发表在《Astrophys. J.》的文章,题目为《A Northern sky survey for steady TeV gamma-ray point sources using the Tibet Air Shower Array.》,合作完成。

8. 2005年发表在《中国物理C》的文章,题目为《窄间隙室探测器性能测试》,独立完成。

9. 2005年发表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的文章,题目为《基于LabVIEW的窄隙室探测器漏电流自动监测系统》,独立完成。

10. 2005年发表在《Astrophys. J.》的文章,题目为《Large-scale sidereal anisotropy of galactic cosmic-ray intensity observed by the Tibet air shower array.》,合作完成。

11. 2004年发表在《Phys. Rev. Lett.》的文章,题目为《Observation by an air-Shower Array in Tibet of the Multi-TeV Cosmic-Ray Anisotropy due to Terrestrial orbital motion Around the Sun》,合作完成。

12. 2003年发表在《中国物理C》的文章,题目为《利用宇宙线大气簇射的时空特征分辨原初γ射线》,独立完成。

13. 2003年发表在《Astrophys. J.》的文章,题目为《Multi-TeV gamma-ray flares from Markarian 421 in 2000 and 2001 observed with the Tibet air shower array.》,合作完成。

14. 2002年发表在《Astrophys. J.》的文章,题目为《Observation of multi- TeV Diffuse Gamma rays from the galactic plane with the air shower array.》。

科研项目

冯存峰参与并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如:

1. 高能物理网络试验床系统建设:2004至2006年间,该项目由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

2. 羊八井ARGO实验的“膝”区物理模拟研究:2005至2007年间,该项目属于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子课题。

3. TGC探测器性能测试系统开发和测试研究:2004至2005年间,该项目同样属于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子课题。

4. ATLAS部分探测器和器件研究:2003至2007年间,该项目也是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子课题之一。

5. ATLAS实验物理研究:2008至2011年间,该项目获得了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联合资助。

参考资料

冯存峰.冯存峰.2024-09-10

冯存峰(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冯存峰(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2024-09-10

冯存峰.山东大学教师主页.2024-09-1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