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是指大约发生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6000年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仰韶中晚期、大溪中晚期文化,以及大汶口遗址、红山、屈家岭、龙山、良渚等文化的同时期。在这个时期,父系氏族公社开始瓦解,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推动了奴隶制社会的早期发展。中国玉器时代的特征是王权和神权的象征——玉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作为礼器。

历史沿革

玉器时代是中国大陆考古学家提出的一个独特概念,位于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具体而言,玉器时代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时玉器不仅代表了王权和神权,还出现了大量的玉礼器。尽管可能存在以玉为兵的时代,但在史料中记载较少,且尚未通过现代考古学证实。然而,个别实用的玉兵器确实存在,因为玉器比石器更为耐用。玉器时代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之后,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

玉器的使用与发展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周代的礼器“六瑞”到历代帝王的印章,都可以看出玉器的尊贵和社会认可度。新石器时代以来,多个文明地区都有大量玉器出土。玉器作为一种稀缺而珍贵的资源,被特权阶层垄断,从而促进了玉器的神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从装饰品发展为礼器,如璧、琮,以及从工具、武器发展为礼器的圭,这些都是在多个区域文化中常见的。此外,玉器也被用于军事目的。

玉器的主要出现时代

玉制兵器主要存在于商代和周代,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减少,此后除了一些仿古玉器外,几乎不再见到此类器物。随着新石器时代的结束,人们发现金属制成的兵器更具杀伤力和耐久性,因此玉制兵器逐渐转变为装饰品或礼器。

玉器的种类与用途

玉质工具包括斧、钺、锄、矛、戈等多种类别,可分为端刃器、边刃器和双刃器三大类。其中,端刃器种类最多,包括斧、钺、锄、凿和刀形端刃器等。边刃器主要有刀,而双刃器则主要包括戈、矛、锐、态射等。周代后期,玉制兵器的发展更多地倾向于装饰性,如玉臂甲等。

玉器的价值判断方法

玉器的价值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和收入法。成本法适用于现代玉器,通过对玉器生产和市场环节的成本进行累加,得出重置价值或市场价值。市场比较法则依赖于对相似玉器在市场中的实际销售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价值。收入法则适用于那些不直接出售,而是通过租赁、展览等方式获得收益的玉器。

文献记载

东汉袁康所著的《越绝书》中提到了人类工具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石、玉、铜、铁四个阶段。这一描述可能反映了实际的历史进程。考古发现的玉器遗存表明,在“铜石并用时代”,玉器已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和宗教礼器的主要材料之一。

参考资料

“玉器时代” 彰显中华文明史特色.“玉器时代” 彰显中华文明史特色.2024-11-14

玉器时代.三联生活周刊.2024-11-14

知识百科|中国古老文明中的璀璨明珠:玉器(上篇).澎湃新闻.2024-11-1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